正文 第三十五章 禍根

東陵大盜孫殿英盜掘皇陵擁有無數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為了謀取一個正式的官位,他請戴笠做主,將翡翠西瓜、朝珠……分贈給蔣介石、宋子文、何應欽。其中,有一柄更為珍奇的稀世之寶——龍泉寶劍,到現在才到了戴笠手裡,然而他萬萬沒有意識到,這件寶物將給他留下無窮後患。

王魯翹道:「大概是罷,因為我們白天看得真真切切,汪精衛在那間房裡休息。」

戴笠說:「另一間房子你去了沒有?」

王魯翹道:「時間太緊,來不及去。」

戴笠嘆道:「恐怕這一次又功虧一簣了,你既然沒確定被打死的就是汪精衛,就沒有絕對把握。幹這一行沒有什麼大概可言的,只有絕對——絕對服從、絕對準確、絕對完成任務!」

王魯翹撓著頭,把茶杯放到茶几上。

一會戴笠又問道:「你看了第二天的《河內日報》沒有?」

王魯翹道:「沒有。一完成任務,我就回香港向局長彙報了。」

戴笠的估計果然沒錯,第二天河內來電,告知3月20日王魯翹和唐英打死的是汪精衛的助手曾仲鳴。

《河內日報》報道:「得知那天曾仲鳴的妻子方壁君從香港來河內,汪精衛臨時將自己一間大點的房子讓了出來,自己則搬到另一間去住。結果,當天因方壁君在香港和陳壁君一起被王新衡追殺,沒有去河內,只讓曾仲鳴一個人當了汪精衛的替死鬼。」

汪精衛這次雖然僥倖免於一死,但精神上卻受到了覺重的打擊,他的投降活動也更加積極了。在日本人的慫恿和護送下,於4月中旬從河內秘密乘船到了上海,與日本人策劃籌備組織偽政府的事宜。戴笠得知這一消息後,又立即派陳恭澍率領王魯翹和唐英傑跟蹤趕往上海,繼續行刺。

陳、王、唐到達上海後,曾與軍統局上海區區長王天木共同研究行刺辦法,並積極進行部署,伺機採取行動。但由於汪精衛住在租界內,防範十分嚴密,一時難以下手。而汪偽政權的籌組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已逐步接近完成,汪精衛不久便從上海前往南京。因此,陳恭澍全心他們在上海刺殺汪精衛的計畫沒有實現。汪去南京後,暗殺工作更加困難。戴笠火起,對其他公開投日的當漢奸的社會名人士大開殺戒,於是張嘯村首當其中,由杜笙暗中出面收買了他身邊的親信,將張嘯村打死在家裡。

接下來暗殺偽上海市長傅筱庵,戴笠通過收買傅的義僕朱升源,乘其熟睡之機,傅筱庵被朱升源連砍三菜刀,當場斃命。

話說戴笠刺汪未成,忐忑不安地回到重慶向蔣介石復命。出乎戴笠意料之外,蔣介石只在喉嚨里「唔唔」幾雲彩,便轉換了話題。

蔣介石說:「目下的頭等大事是抗日,終有一天,共產黨將會成為我們的頭號敵人。」

戴笠立即記起在前不久召開的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上,蔣介石已提出了「防共、容共、限共、反共」的口號,並設置了專門的「防共委員會」。於是垂手立聽,

蔣介石掃望了戴笠一眼,道:「當前許多地方軍隊中鑽入了中共人員,打著抗日的招牌,活動很猖狂,據中統局徐恩曾報告,孫殿英的新五軍里就鑽進了大批共產黨人,他的副軍長刑肇棠就是共產黨人。」

戴笠一愣,抬起眼看蔣介石。

蔣介石的表情特別冷靜,臉上的輪廓清晰分明,繼續道:「華北淪陷後,晉東的中條地區、太行山區是我們唯一的敵後根據地,孫殿英很重要,一定要把他控制在我們手裡,千萬別丟掉這塊根據地,聽說孫殿英是你的兄弟,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戴笠說:「孫殿英是個有奶便是娘的傢伙,只要有利可圖,強盜、土匪、甚至殺父仇人都可成為他的兄弟,我無非是想利用他而已。」

蔣介石點點頭,道:「恩,對付這號狡猾多變的人就是要多長几個心眼。你比較了解他的為人,這次我想派你去太行山校閱新五軍,規勸孫殿英反共,清除新五軍中的共產黨。」

戴笠說:「學生照辦。」

蔣介石見戴笠欲退出,抬手阻止道:「還有,你最近和孫殿英沒有聯繫?」

戴笠搖頭道:「沒有。自1937年8月他來南京找過我一次,以後再也沒有來往過。」

蔣介石用手摸著自己下巴,想了想道:「他挖掘皇陵肯定還留有不少寶物沒繳出來。」

戴笠說:「是的,上次他來南京說是有一柄比月明珠更珍貴的寶,叫什麼龍泉寶劍,他打算獻給校長,這回我一定帶來回來。」

蔣介石這才點點頭,示意戴笠可以退出。

戴笠從蔣介石的官邸出來,認真回想和孫殿英短暫的交往,感到他太反覆無常了。

1933年,他和吉鴻昌、馮玉祥一起,在長城抗日,提出反蔣,戴笠受何應欽派遣,和劉健群一起去勸說,後來,戴笠又單獨會訪並結拜為兄弟,答應接受何應欽的封賞,沒多久又出爾反爾,和吉鴻昌等人一起反蔣,在寧夏被馬鴻逵狙擊,全軍覆滅,又被何應欽趁機撤去本兼各職,成了光桿司令,回到太原晉祠和他的幾房姨太太過閑居日子。

七七事變後,孫殿英覺得機會來了,隻身溜回北平,從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那裡弄到了500枝槍,此時,四川劉湘,山東韓復榘正在暗中勸說宋哲元反蔣。

孫殿英帶著500枝槍,從北平出城,一路收容散兵游勇。當他走到石家莊以北的東長壽時,居然收容到2000多人,編成了4個大隊,有了一定勢力。

孫殿英是個慣於見機行事因時而起的梟雄。他知道要想在政治上重新造成氣候,必須先從蔣介石那裡謀取一個正式「名義」,才能名正言順地招兵買馬,進一步擴充實力。不然憑這兩千來條人槍,最多只能當個「山大王」,難得「正果」。由此,孫殿英想到了戴笠。他先派擅長外交的親信劉曾若到南京找到戴笠,請戴為他在蔣介石面前打通關節。然後由駐防保定的第二集團軍司令劉峙請蔣介石召見。

1937年8月上旬,孫殿英帶上從東陵盜來的大批寶物到南京。他先與戴笠見面,獻上隨身所帶的奇珍異寶,請戴笠贈蔣介石、宋美齡、何應欽、宋子文等人。

孫殿英從大皮箱里首先拿出一樣東西,令戴笠頓感目眩,驚道:「這不是夜明珠么?」看來傅儀並沒說謊。

孫殿英狡黠地點點頭,道:「這是用炸藥崩開慈禧陵墓時,從慈禧口裡掏出來的。當時,用藥水將棺材口的金層封皮化掉,揭開棺蓋,只見老太婆屍身完好,好像在睡覺一樣,就是因為有這顆夜明珠,可保屍體萬年不腐。」

戴笠嘖嘖稱奇,讒得伸手去奪。

孫殿英道:「這寶貝還有一功能,我玩給你們看,它開是兩塊,合是一個一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才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

戴笠接過把玩一看,果然如此,不禁連連喝彩,於是這件寶物由戴笠提議獻給蔣夫人宋美齡,孫殿英連連稱是。另一件寶物是慈禧在墓中用的枕頭,名翡翠西瓜,也由戴笠提議轉贈給宋子文。其他一應大小寶物都由戴笠作主,或獻蔣、或贈何、或送孔,孫殿英莫不稱是。只是孔祥熙夫婦後來看到宋氏兄妹寶物之後,極為眼紅,戴笠又告知孫殿英,又選去了兩串朝鞋上的寶石送去,才算擺平。

孫殿英交完寶,又對戴笠說:「上次我那柄劍你見過么?」

戴笠點頭道:「是不是懸在你廳堂里用紅綢裹著的那柄?」

孫殿英道:「正是。」

戴笠說:「那柄劍怎麼了?」

孫殿英道:「它才是寶中之寶呢,比月明珠的價值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戴笠驚得從沙發上彈起來,急道:「此話怎講?」

孫殿英道:「你是見過的,那把劍尚屬龍泉寶劍,外人卻不知它的來歷。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實不相瞞,那劍乃是從乾隆皇帝墓中掘得,我已請藏寶家考證,才知此劍乃清乾隆28年春,由新疆愛鳥罕、巴達克山、霍罕、哈薩克各部落派使節來京入朝,晉謁高宗弘曆皇帝時獻的一件寶物。當時高宗乾隆皇帝在龍座上佩上此劍,頓時滿殿生輝,華光耀眼,猶如萬朵彩雲在殿中飄舞,滿朝文武大臣莫不稱幸。高宗皇帝見此龍顏大悅,特以『龍泉』二字命名,並賜宴使節和文武大臣於紫光閣。從此以後,高宗皇帝對此劍愛不釋手,朝夕相拌,直至駕崩之時,仍遺命將此劍同時下葬,永不分離。」

說到此處,孫殿英又鬼頭鬼腦地對戴笠附耳低言,道:「自弄清此劍的來歷後,一直藏在秘處,不肯示人。只因此行匆匆,未能及時取來,只待下次有機會,一定將此劍獻上,到時請雨農轉獻委員長或何部長,一切由你裁處。」

戴笠心下一愣,笑容滿面道:「殿哥儘管放心,我一定幫忙呈給委員長。」

獻完寶,孫殿英才與戴笠言歸正傳,道:「不過,這些忙都不算什麼,是一些死東西。實不相瞞,俺老殿自得了宋哲元500條槍,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