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晉國衰落 楚平王奪位:無毒不丈夫

楚靈王失勢後,郢都一下子有了三個主人:王子比、王子黑肱和王子棄疾。三個人都是楚共王的兒子、楚靈王的弟弟,從血統上講,誰都有可能成為楚國的新君。若論長幼,王子比年齡最大;若論實力,自然是棄疾強橫,外有陳、蔡之人相助,內有楚國文武百官支持,奪標呼聲最高。

棄疾名聲歷來不錯。早在公元前536年,他奉楚靈王之命出使晉國,途經鄭國,受到鄭簡公和罕虎、子產、子大叔等大臣的熱情接待。棄疾的知書達理給鄭國君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聽說鄭簡公親自出面宴請,立刻表示自己乃是以卿大夫的身份過境,不敢接受。鄭國人一再堅持,他才勉強接受。見到鄭簡公,棄疾便行君臣大禮,而且送給鄭簡公駿馬八匹;見到罕虎,以上卿之禮相待,贈予駿馬六匹;見子產,贈馬四匹;見子大叔,贈馬兩匹。楚國使團和衛隊駐紮在鄭國,禁止隨意放牧砍柴,不入農田,不進菜園,不破壞民房,不騷擾居民,真箇是秋毫無犯。棄疾還對天發誓:「如果有誰敢違抗命令,一律撤職查辦!」當時罕虎等人就議論說,這位王子棄疾恐怕遲早是要當楚王的。

對於棄疾的實力,觀從(楚大夫觀起之子)有著清醒的認識。他私下對王子比說:「您如果想成大事,那就趁著蔡公(王子棄疾)沒有防備,找機會殺掉他!否則的話,就算您當上了國君,他也能把您趕下台。」

王子比對此的回答是:「我於心不忍啊!」

觀從哭笑不得:「您不忍心對付人家,不代表人家也會不忍心對付你。」

「不可能。」王子比連連搖頭說:「棄疾為人忠厚,世人皆知,他怎麼可能對自己的哥哥動手呢?」

觀從說:「您也許忘了,楚王也是他的哥哥。」

不想這話戳到了王子比的痛處,他的臉立刻漲得通紅,說:「我們起兵反對楚王,是為了挽救楚國,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利。倒是你,從一開始就偽造棄疾的書信,將我們騙回來,又利用我們脅迫棄疾就範。現在楚王生死未卜,你又來挑撥我們兄弟的關係,究竟是何居心?」越說到後來越激動,口水幾乎噴到觀從臉上。

觀從長嘆一聲,舉起袖子擦了擦臉,說:「我不過是不忍心看到你的下場,哪裡有什麼居心?罷了罷了,您既然不信任我,我留在這裡也是多餘,請允許我就此告辭。」

王子比說:「請自便。」

觀從默然退下。當天夜裡,他就收拾行裝,離開了郢都。

王子比真的不忍心對棄疾下手嗎?從當時的情況看,也許性情使然,也許是形勢所逼。客觀的事實是:當時楚靈王生死未卜,局勢並不明朗,萬一楚靈王殺回郢都,非棄疾不足以與之抗衡。這個時候除掉棄疾,顯然是不明智的。

當時楚國朝野對於王子比、王子黑肱、王子棄疾這「三駕馬車」能否控制局勢,也普遍持有懷疑態度。郢都的居民更是人心惶惶,害怕楚靈王捲土重來,秋後算賬。

人心不安,自有妖孽。某一天晚上,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幾個失魂落魄的人,跑到大街上凄厲地狂呼:「大王回來啦!」

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要屠城嗎?」

楚靈王素有殘暴之名,如果得知自己的兒子被殺,屠城恐怕是理所當然的。

滿城人都戰戰兢兢,無法入睡。如此折騰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來,每個人的眼睛都是紅紅的,一副無精打採的模樣。再互相打探楚靈王的消息,卻是子虛烏有。

「原來是謠傳啊!」大夥看似鬆了一口氣,內心那塊石頭卻更加沉重了。

過了幾天,同樣的事情又重演一次,引起的混亂不亞於前一次。惶恐的情緒瀰漫在郢都的每一個角落,同樣也使得王子比和王子黑肱坐立不安。

「幸好沒有聽觀從的建議。」王子比心裡暗想。他甚至開始後悔,當初為什麼會輕易上觀從的當,從晉國跑回來爭奪什麼王位。老老實實地呆在晉國當寓公,衣食無憂地過一生不也是挺好的嗎?

不久之後的一天夜裡,城內突然騷亂起來。這次不是幾個人,而是幾百人在各條大街小巷上邊跑邊喊——

「大王回來啦!」

「前鋒已經到了東門外!」

「大王有令,郢都軍民速速開城迎駕,否則城破之日,全城皆屠!」

「亂黨格殺勿論,一個不留!」

王子比聽到了,連衣服都沒穿整齊,就跑到王子黑肱府上商量對策。

「哥哥,你說他會殺了我們嗎?」黑肱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較之王子比,他顯得更沉不住氣。

「應該不會吧,再怎麼說,咱們也是兄弟。」王子比這樣回答,卻發現這話其實連自己也說服不了。

黑肱說:「可我們殺了他的兒子啊!」

王子比說:「那是棄疾派人乾的,與我們無關……」

「哥哥!」黑肱打斷他的話,「你覺得他會相信嗎?就算我們有機會到他面前辯白,你覺得他會相信嗎?」

「恐怕不會。」王子比頓時面如死灰,他沉吟了半天,說,「而今之計,只能快去找棄疾商量,請他出陣與之一戰,或許還有勝算。」

「對,快去找他!」

兩個人慌裡慌張,正準備出發,聽到門外喧嘩,只見棄疾的親信鬥成然獨自駕著馬車,不顧衛兵的阻攔,氣急敗壞地闖進了前院。

「大王,大王回來了,百姓們害怕屠城,已經打開城門!」鬥成然說著,幾乎是從馬車上滾落下來,跪倒在二人面前。

王子比和王子黑肱面面相覷,雖然是冬天,腦門上的汗滴卻不住地冒。王子比急忙問道:「棄疾呢?棄疾現在哪裡?」

「蔡公……蔡公已經遇害了!百姓害怕屠城,要拿你們人頭去迎接大王,他們攻破了蔡公府,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蔡公剛露面,就被他們……」鬥成然話沒說話,已經哭成了個淚人。

王子比和王子黑肱嘴巴張得老大,半天說不出話來。

「他們很快就會到這裡來,兩位趕緊逃吧,千萬不要被亂民們抓到了。」鬥成然哽咽著,像是回憶起某個可怕的場景,不住搖頭,「太慘了,太慘了,堂堂楚國王子,竟然死無全屍!」

正說著,門外火光衝天,前前後後都有人喊:「快開門,快開門!」接著聽到重物撞擊大門的聲音,間雜著各種各樣的呼聲,王子比聽得最真切的是——「千萬不要放走了叛賊!」

「完了。」鬥成然頹然道,「來不及了!」

「哥哥,現在怎麼辦?」黑肱看著王子比。

「還能怎麼辦?你我乃堂堂的楚國王子,要死也要死得體面,不能落在這些賤民手裡。悔不該,當初輕信了觀從的詭計,從晉國跑回來干這些傻事。」王子比說著,拔出腰中的佩劍往脖子上一抹,鮮血濺得滿地都是。

王子黑肱猶豫了一下,也拔出佩劍,自刎身亡。

鬥成然看著二人倒下,來不及抹乾臉上的眼淚,嘴角已經露出一絲陰險的笑容。

《春秋》記載:「楚公子棄疾殺公子比。」說得明白,王子比和王子黑肱兄弟倆的自殺,乃是棄疾一手導演的好戲。他充分利用了二人對形勢的不了解,略施小計,便逼得他們拔劍自殺,為自己的上台鋪平了道路。

回想起來,當初王子比從晉國啟程回楚國,韓起曾經問叔向:「你認為子干(王子比字子干)此去能成大事嗎?」

「難。」叔向不假思索地說。

韓起不解:「同惡相求,如同商人追逐利益,怎麼會難呢?」意思是楚靈王得罪的人太多,已經成為全民公敵,大伙兒為了反抗他而團結在一起,就像商人追逐利潤一樣自覺,成功應該不是難事。

叔向說:「沒有同好,哪來的同惡?」叔向的意思是,大夥都討厭楚靈王不假,但討厭楚靈王不代表喜歡王子比。因此,就算是把楚靈王推翻了,王子比也不見得能夠「成大事」。

「您如果問我王子比能不能夠得到楚國,我可以實話告訴您,如果有下列五種情況,想得到一個國家是很難的。第一種是身份顯貴而無賢人相助,第二種是有賢人相助而無強勢的內應,第三種是有內應而無謀略,第四種是有謀略而不得民心,第五種是有民心而無美好的品德。」叔向接著說,「您想想,子干來到晉國已經有十三年了,跟隨著他的那些人,無論是楚國的還是晉國的,沒有一個知名人士,這是無賢人相助;楚國的親族不是被消滅,就是背叛了他,這是沒有內應;現在尚未摸清楚情況,就草草回國,這是無謀;出國十三年,人們早就將他忘得差不多了,這是沒有民心;被迫逃亡在外,卻沒有人同情他,這說明他人品實在不怎麼樣。相比之下,現在的楚王雖然暴虐,但還是頗有人君之度,至少對那些敢於直言進諫的人能夠包容。子干一無是處,卻想取而代之,您覺得他能夠得到楚國嗎?」

「那依你之見,楚國最終會落到誰手裡?」

「王子棄疾。」叔向說,「此人身為蔡公,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