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貴族的弄權 公室的威信跌到谷底

公元前540年春天,因為趙武的去世,晉國進行了高層人事調整。新任三軍正副統帥依次為韓起、趙成(趙武的兒子)、荀吳、魏舒、士鞅和荀盈。其中韓起接替趙武的位置,成為中軍元帥,也就是晉國的首席執政官。

韓起的祖上,據說與周王室的祖上同宗,也是姬姓,其後人在晉國被封韓原,因此以韓為氏。

晉獻公年間,一個名叫韓簡的人嶄露頭角,成為朝中重臣。

晉靈公年間,韓簡的孫子韓厥得到趙盾的重用,提拔為軍中司馬,並在公元前615年的河曲之戰中因為執法不阿而得到趙盾的表揚,從此長期擔任司馬一職,受到了趙盾、郤缺、荀林父、士會、郤克等歷任中軍元帥的重用。直至晉景公年間,韓厥被任命為新中軍元帥,躋身於眾卿的行列。在「趙氏孤兒」一案中,韓厥據理力爭,為趙武保住了家業,以實際行動報答了趙家的知遇之恩。其後韓厥的仕途一路順利,在眾卿中的排名不斷上升,終於在晉悼公年間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中軍元帥。

公元前566年,韓厥退休,本來應由長子韓無忌接班。韓無忌以身體有病為由,讓賢於弟弟韓起,在當時傳為美談。韓起也沒有辜負哥哥的好意,在上軍副帥的位置上兢兢業業工作,踏踏實實做人,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趙武去世後,韓起順理成章地接任中軍元帥,同時投桃報李,提拔趙武的兒子趙成為中軍副帥,趙、韓兩家攜手執掌晉國大權的格局得到進一步鞏固。

新任領導班子繼承了趙武的懷柔政策。韓起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出訪魯國,一方面向兩年前即位的魯昭公表示祝賀,一方面通告自己擔任了晉國的中軍元帥。這種低調而殷勤的舉動自然引起了魯國人的好感,連一向嚴肅的左丘明都狠狠地表揚了一句:「禮也!」

韓起在魯國參觀了國立圖書館,有幸看到了傳說中的《周易》《象》和《春秋》。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春秋》和本書經常提到的《春秋》有很大區別。嚴格地說,後者是「今春秋」,記載的是自魯隱公至魯哀公年間的歷史;而前者是「古春秋」,記載的是從周公旦年代開始的歷史。我們可以想像,在那個資訊並不發達的年代,在一個堆滿古籍的屋子裡,韓起捧著沉甸甸的竹簡,撫摸著那些數百年來鐫刻和書寫的文字,陽光從窗戶透進來,照在那張清瘦而喜怒不形於色的臉上,他的內心想必正如外表一般平靜。中國人常說以史為鑒,看重歷史的現世功用,而我常常認為,歷史本身具有一種穿越時空的獨特魅力,讓人覺得這個世界空靈、寂靜。

「周禮盡歸魯國,我現在才知道周公的德行和周朝之所以能夠成就王業的原因。」出來之後,韓起簡單地對陪同參觀的魯國太史說。

魯昭公為韓起舉行了盛大的招待宴會,席間照例是賦詩言志。季孫宿作為魯國的權臣,率先賣弄,賦了《綿》的最後一章:

我有賢臣率下親上,有智士前後參謀,有良才奔走宣告,有武將縱橫折衝——這是將晉平公比作周文王,將韓起比作周文王手下的賢能之士,主要是拍韓起的馬屁,順帶也拍了晉平公一把。

韓起回贈了一首《角弓》,其中有「騂騂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無胥遠矣」這樣的句子,意思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晉國和魯國本是兄弟之國,理當和睦相處。

季孫宿便下拜,說:「感謝您如此關照魯國,寡君有希望了!」然後又賦了《節》的最後一章:

言下之意,晉國領袖群倫,其德行可以包容天下各國。

宴會之後,季孫宿又邀請韓起到自己家裡做客,韓起欣然前往。在季孫家的院子里,韓起看到一棵參天古樹,出於對主人的尊重,他便隨口說了句:「好樹!」

季孫宿聽到了,馬上說:「我豈敢不好好對待這棵樹,看到它就會想起《角弓》的美意!」當場又賦了《甘棠》一詩。這首詩前面已經介紹過,季孫宿借題發揮,將韓起比作召伯,馬屁拍得很有水平。韓起自然也聽得明白,謙遜地說:「您的評價太高了,我哪裡有趕得上召伯的地方?」

結束了在魯國的訪問,韓起繼續東進,來到齊國。他到齊國的主要目的是為晉平公娶齊國的公主少姜而下聘禮,在當時稱為「納幣」。當時齊國的權臣子雅和子尾會見了韓起,並且將各自的嫡長子欒施和高強叫出來拜見。

前面說過,子雅和子尾都是齊惠公的孫子,在消滅慶封的事件中出力甚多,因而受到齊景公的重賞,然而兩個人都推辭不受或只收受一部分,受到朝野的好評。韓起看了這兩個人的孩子,評價卻十分低:「都不是保家之主啊,言行舉止之間,已經包藏了不臣之心。」

聽到這樣的評價,齊國的大夫大都不以為然,唯有晏嬰表示相信,說:「這位老先生可是君子,君子說什麼都有根有據,不會隨意下結論的。」

同年四月,晉平公派公族大夫韓須到齊國迎娶少姜。按照周禮,諸侯娶妻,不親自迎親,而是派卿代勞。由於少姜不是正妻,只是側室,所以連卿都不用派,只派了一位大夫前往;齊國也派大夫陳無宇送親,將少姜從臨淄送到了新田。這在當時都是符合禮節的。

然而,當晉平公和少姜完婚之後,意外發生了。少姜不僅天生麗質,而且聰明伶俐,深受晉平公寵愛。按照周禮,女人出嫁之後,應以娘家之姓稱呼,齊國姜姓,這個女人因此被稱為少姜。但是晉平公太喜歡她了,連她的稱呼都改變,代之以國名,稱為「少齊」,以示格外的恩寵。本來這也是一件好事,只不過晉平公的腦袋突然進了水,將陳無宇找過來發了一通脾氣:「寡人這麼喜愛少齊,齊國竟然只派了你這樣一個大夫來送親,為什麼不派卿來,是看不起少齊,還是看不起晉國?」

陳無宇覺得很委屈:當初你娶的是側室,我們就按送側室的規矩來辦;現在你喜歡這個女人了,便怪我們不夠重視,拿我撒氣?你在市場上買件珠寶,回來覺得物超所值,會跑回去罵商家,說盒子配得不夠高檔嗎?但是他沒有機會據理力爭,晉平公根本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罵完之後,揮揮手,讓人將他抓起來,直接送進大牢了。

少姜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去找晉平公,替陳無宇求情:「送親的級別根據迎親的級別而定,是自古以來的規定。齊國為了尊重晉國,自作主張進行了一些改變,晉國派公族大夫來迎親,齊國卻提升了一級,派上大夫送親,所以才發生了混亂。」這是非常高明的裝傻。晉平公無理取鬧,嫌齊國派的使臣級別低了;她則反其道而行之,說齊國已經是超規格送親,所以才會產生誤會。無奈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晉平公正擰巴著呢,根本聽不進少姜的話。

陳無宇就這樣被無辜地關了好幾個月,後來連晉國的大夫們都看不下去了,公推叔向去找晉平公,說:「這個人有什麼罪啊?您派公族大夫迎親,齊國派上大夫送親,還說不夠恭敬,您的要求也太過分了。要說不恭敬,您當初派公族大夫去就不恭敬,現在又逮捕了他們的使者,這樣下去還怎麼當盟主呢?」晉平公這才將陳無宇釋放回國。

說來也是天妒紅顏。少姜在晉國住了半年,突然無疾而終。由於此前種種傳聞說明晉平公對這個女人情有獨鍾,魯昭公覺得這是一個拍馬屁的好機會,不顧廉恥地跑到晉國去參加葬禮。前面說過,就算是諸侯過世,別的諸侯也不用親臨弔唁,何況死的是個女人?連晉國人都覺得這個馬屁太過了,派人在黃河邊上攔住魯昭公,說:「去世的並非寡君的正室,不敢勞您大駕。」

對於魯昭公來說,重要的是表態,只要晉國人看到他有這份孝心就達到目的了。他擺出一副於心不甘的樣子,讓季孫宿代表他繼續前往新田,自己則一步三回頭地踏上了回國的路。

晉平公的小妾之死牽動了天下人的心。與魯國人的低三下四相比,鄭國人的殷勤也不遑多讓。同年十一月,鄭簡公派印段前往新田弔唁少姜。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39年正月,鄭簡公又派子大叔到新田為少姜送葬。晉國大夫梁丙與張趯奉命接待子大叔。梁丙說:「這也太過分了,居然要您這樣身份的人為了這件事到這裡來!」梁丙說的不是客套話,子大叔的回答也很直率:「您以為我願意來么?從前晉文公、晉襄公稱霸天下,也不敢輕易勞煩諸侯。現在諸侯三年要拜訪一次,五年要朝覲一次,這還只是定期的,有事沒事就把大夥召集起來開會結盟,那就更多了。按照周禮,國君去世,鄰國派大夫弔唁,卿送葬;夫人去世,鄰國派士弔唁,大夫送葬。這樣做已經足夠弘揚禮的精神了,除此之外,不應當有額外的要求。現在晉侯的寵妾去世,我們這些諸侯國都不敢按照禮節派合適的人參加喪禮,而是一個勁地提高禮數,甚至超過了夫人的規格,這樣做還怕受到批評,哪裡敢怕什麼麻煩啊?再說了,少姜死了,齊國必然還要派一位公主來再續前緣,到那時,我還得來一趟表示祝賀,不嫌煩!」

子大叔一番話說得晉國人無地自容。張趯半是自嘲,半是辯解說:「好啊,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