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關於憲法-4

不難看到,窮人一般是大家庭,兒童多,失去勞力的老人也多。如果兒童和老人得到贍養,大部分問題就可以解決,留下的只是些次要問題,大多可由福利會來解決,福利會雖然地位低微,但堪稱最佳現代公共機構。

英國有七百萬人口;如果其中五分之一屬於需要救濟的貧民階層,人數即為一百四十萬。其中有十四萬是年老的貧民(這一點下文將要敘及),對他們建議給予特殊照顧。

①法尋:英國最小的銅幣名,等於一便士的四分之一。——譯者

①濟貧稅約始於亨利八世時代,當時開始增加賦稅,此後,濟貧稅一直隨著賦稅的增加而增加。——作者

其餘的一百二十六萬人,按一家五口計算,共有二十五萬二千個家庭因子女的負擔與賦稅的沉重而陷於貧困。

在這些家庭中,十四歲以下的兒童數,大約每兩家有五個;有些家庭兩個,有些家庭三個;有些一個,有些四個;有些一個也沒有,有些則有五個:

但是有五個以上的十四歲以下兒童的家庭是極難得的,因為超過這個年令,這些兒童就能幹活成為學徒了。

假定每兩家有五個(十四歲以下的)兒童,那麼,兒童數為…………………………………………630,00

父母數(如果他們都健在)為……………………504,00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兒童得到撫養,父母就減輕了負擔,因為他們的貧困是由撫養兒童的開支所造成的。

在這樣確定了因小孩多需要補助的最大人數之後,就可以探討救濟或分配的方式了,這就是,從剩餘的稅款中,作為免稅,並代替濟貧稅給每個窮苦家庭每個十四歲以下的兒童每年四鎊,讓這些兒童的父母能送他們上學,去學習讀書、寫字和普通算術;並讓每個教區、每個教派的牧師共同保證這項任務完成。這項開支為:

六十三萬兒童每人每年四鎊………………………2,520,000鎊

採取這個方法,不但可以使父母擺脫貧困,而且可以消除新的一代人的愚昧無知,窮人的數目也會逐漸減少,因為藉助教育,他們的才能將會提高。

許多天資聰敏的青少年——這些人正在學一門手藝,如學做木匠、細木工、磨輪機工、造船工、鐵匠等等——就因為小時候缺乏一點普通教育而終身不得上進。

現在,我要談談老年人的情況。

我把老年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接近老年的階段,從五十歲開始。其次是老年階段,從六十歲開始。

五十歲的人雖然智力高度發達,判斷力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強,但從事勞動的體力則趨於下降。他不能象早期那樣經受同樣強度的勞累。他掙的錢少了,也經不起風霜;對於那些需要眼力的細活,他越來越對付不了,並且眼看自己象匹老馬一樣開始無依無靠。

到了六十歲,他應當停止勞動了,至少從直接的需要來說是如此。看到在號稱文明的國家中,老年人為了一日三餐而操勞至死,實在令人痛心。

為了對五十歲以上的人數作出統計,我好多次計算過我在倫敦街頭遇到的人,包括男人、女人和兒童,發現平均每十六、七人中有一個。如果說老年人不常上街,那麼嬰兒也不常上街;而大部分年齡較大的兒童則在學校讀書或在工廠當學徒。那麼,以十六為除數,英國五十和五十歲以上的人,包括男人女人及窮人富人在內,總共有四十二萬。

在這個總數中,要贍養的是農民、普通工人、各行各業的工匠和他們的妻子、水手和退伍士兵、年老力衰的男女僕人以及窮苦的寡婦。還有相當數量的中等商人,這些人前半生日子過得還不錯,現在由於年紀老了,買賣差了,終於一蹶不振。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不斷有一批從事各種行業或投機活動的人被無人能阻擋或控制的命運所拋棄。

有些人年過五十後,在他們生活中的某一時期,覺得有必要受到贍養,或者覺得受贍養比自己養活自己來得舒適,而且認為這並不是受恩賜和優待,而是應得權利。為了應付種種意想不到的情況,我把這些人的數目定為總數的三分之一,亦即第305至306頁中所說的十四萬,並已建議對他們給予特殊照顧。如果這類人的數目還要多,那麼,儘管政府粉飾太平,英國的社會情況未免太可悲了。

在這十四萬人中,我把半數即七萬人列為五十歲以上和六十歲以下,另外一半列為六十歲和六十歲以上。這樣確定了老年人數的大致比例之後,我著手擬定使他們過舒適生活的方案,這就是,從稅收餘款中給每個五十歲到六十歲的人每年六鎊,六十歲以上直到去世,每年十鎊。這筆費用為,

七萬人,每年每人六鎊420,000鎊

七萬人,每年每人十鎊700,000鎊

共計1,120,000鎊

上面已經說過,這種贍養費不具有施捨性質,而是一種權利。英國的每個男人和女人,從他(或她)出生那天起,平均每年交稅兩鎊八先令六便士;如果把徵集費加上去,就要交兩鎊十一先令六便士;這樣,他到五十歲時已交了一百二十八鎊十五先令,六十歲時已交了一百五十四鎊十先令。要是把他(或她)個人交的稅款折成通廷式養老金①,五十年後他拿到的錢只不過比他付出的凈額的合法利息稍多一點;不足之數從那些其境況無需領取這種贍養費的人補足,而在這兩種情況下的資金可以用來支付政府的經費。我就是根據這個理由給這個國家三分之一的老人提出這個有可能辦到的要求。讓十四萬老人度過舒適的晚年,豈不比把一年一百萬的公款花在一個人身上好,何況這個人又往往是個最無能的飯桶?

讓理性和正義,讓榮譽和人道,甚至讓偽善、餡媚和柏克先生,讓喬治、讓路易、利奧波德、腓特烈、凱瑟琳、康沃利斯,或鐵普塞布來回答這個問題吧②。

這樣,發給窮人的錢數將為:

發給包括六十三萬兒童在內的二十五萬二千貧苦家庭……………2,,000鎊

發給十四萬老年人…………………………1,120,000鎊

共計3,640,000鎊

這樣,四百萬還剩下三十六萬鎊,其中的一部分可作以下用途:

——在對上述所有各種情況的人作了安排之後,仍然還有許多家庭儘管不能劃為窮人一類,但要使子女上學都感到困難;而這種情況下的兒童的處境要比他們的父母真正是窮人更糟,一個在組織良好的政府治理下的國家不應當①一種類似互助性質的養老金或公積金,參加的人每年可從投入的總資金與利息中取得一份年金。——譯者

②按家庭來計算稅收,一家五口,每個家庭每年平均要交十二鎊十七先令六便士。除此數外,還要加上濟貧稅。雖然所有的人都為他們的消費品納稅,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要交濟貧稅。豁免的稅約為二百萬鎊——有些人因為不是戶主,另一些人由於無力交納,還有本人是領取救濟金的窮人。因此,對餘下的五口之家徵收的濟貧稅平均為四十先令,這種稅與濟貧稅平均總數為十四鎊十七先令六便士。六口之家為十七鎊十七先令。七口之家為二十鎊十六先令六便士。在新的或代議制政府下,美國的平均賦稅,包括戰時舉債的利息在內,如以現有人口四百萬(人口且在日益增加)計算,則男女和兒童每人為五先令。因此,兩國政府的差異如下:英國美國鎊先令便士鎊先令便土一家五口14176150一家六口171701100一家七口——作者

容許有一個人不受教育,只有君主制和貴族制的政府才需要用愚民政策來維持自己的統治。

那麼,假定有四十萬兒童處於這種情況——這個數字比在提供贍養費後應當假定的數字要高一些——則將採取如下方案:給這些兒童每人每年十先令補助,供為期六年的每年上學費用,這就可以使他們每年受到六個月的學校教育,另外每人每年發半克朗①以購買紙張和拼寫本。

這筆費用每年②將為二十五萬鎊。

這樣還剩下十一萬鎊。

雖然組織最健全和原則性最強的政府也討可以訂出一些大規模的救濟方案,但是還有一些較小的事例,國家對其給予考慮既是上策,也是一種恩惠。

如果在每個嬰兒出生時,立即給每個提出申請的婦女二十先令(那些處境並不需要這筆錢的人當然不會提出申請),這也許可以解救很多的燃眉之急。

英國每年約出生二十萬個嬰兒,如果有四分之一提出申請,

總數為………………………………………………50,000鎊

還可以給按同樣方式提出申請的每對新婚夫婦二十先令。這筆錢總共不會超過兩萬鎊。

另外也要為那些外出謀生,可能在遠離親友的地方死去的人撥兩萬鎊作安葬費。教區減輕了這筆負擔,在異鄉生病的人就可以得到較好的醫療。

我將提出一項適合於象倫敦那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