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朱元璋之死:最後一道可怕的命令 第一節 強人離世

朱元璋是個工作狂,很少娛樂和休息。

經過二十多年的「剪伐斫削、藻繪粉飾」,大明天下這座大廈的外表終於接近了朱元璋的藍圖:天下太平,四方安定,民生恢複,基業穩固。最主要敵人蒙古已經被壓制在了一隅,天下有實力挑戰皇權的豪強勢族已被消滅,經濟迅速恢複,社會日漸穩定。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戶部呈上最新統計數字,全國的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萬餘頃,比史籍所載的北宋耕地的最高數字(宋真宗天禧五年,五百二十四萬餘頃),增加了三百二十六萬頃。全國的人口六千零五十四萬,超過了《元史》所載元代最高的人口數字(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五千九百八十四萬)。全國的田賦收入僅米麥一項即多達三千二百七十八萬餘石,比元朝歲入一千一百一十一萬餘石增加了近兩倍。

這些統計數字的代價是朱元璋那顆超級大腦長年的超負荷運轉,不間斷的緊張工作持續消耗著朱元璋的健康,而晚年兩次親人去世,又使朱元璋的精神遭遇重大打擊:洪武十五年,五十一歲的馬皇后病死,朱元璋十分悲痛。更大的打擊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的去世。六十五歲的老皇帝如同天塌一角,精神幾近崩潰。史載朱標去世後第三天,朱元璋「御東角門,召廷臣諭之曰:『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於此,命也!』因之大哭不止」。

第二年朱元璋大病一場,雖然從死亡線上被搶救回來,卻從此「病纏在身」,身體大不如前。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八,七十一歲的朱元璋再度病倒。一生好強的他開始還勉強撐著病體,「日臨朝決事,不倦如平日」,以為能熬過去,不想百般治療,病情始終未見好轉。遷沿月余,閏五月初十日,在西宮卧榻上停止了呼吸。駕崩之日,發布了早已準備好的遺詔:

朕受皇天之命,膺大任於世,定禍亂而偃兵,妥生民於市野。謹撫馭以膺天命,今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專志有益於民。

奈何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智,好善惡惡,不及多矣。今年七十有一,筋力衰微。朝夕危懼,慮恐不終。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輔佐,以福吾民。葬祭之儀,一如漢文勿異。布告天下,使知朕意。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所改。

朱元璋死後的第七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葬朱元璋於孝陵,上謚號曰「高皇帝」,廟號「太祖」。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又上謚號曰「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下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明世宗改謚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