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郭台銘出深圳記

郭台銘,這位台灣科技界的「成吉思汗」,在馳騁疆場37年之際,於閃光燈里低下了他的頭,於對手注目下「北上西進」。1988年,郭台銘揮斥方遒、因時而動、渡江過海、入主深圳,因此,成就了他的「代工帝國」;而今,在深圳的競爭浪潮下,郭台銘再度選擇離開,離開總會平添幾分落寞與傷心,但是,遠處的擴張似乎也宣誓著這位被《商業周刊》譽為「虎與狐」的梟雄更大的野心與計謀。

1974年,郭台銘以母親標會的20萬新台幣與十名員工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加工塑料成品,以黑白電視機的旋鈕為主。當有人問「鴻海」為何意時,他總會說:「『鴻』在天,『海』在地,鴻海就是一家要做天地間生意的公司。」1976,掙得第一桶金的郭台銘轉型模具領域。成熟的模具技術加上敏銳的商業嗅覺,使得郭台銘在其他同行還留戀家電業之時,又迅速轉型生產個人電腦連接器,他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為重心,力行「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迅速佔領市場,1982年,公司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為了使公司進入全球市場,1985年,郭台銘在美國成立分公司,並創出「FOX」品牌。

郭隻身一人拎著皮箱去美國,在此期間,他僱傭了一個美國人做行銷經理,同時兼任司機與英文口語教師,倆人就此組成了這家美國分公司。郭台銘一直稱鴻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因此,為了爭取一流客戶的訂單,郭台銘幾乎跑遍了美國50個州中的32個,住是12美元一晚的汽車旅館,食則丹尼斯(Denny』s)這類的連鎖餐廳、就連菜單他也能倒背如流。一直以來,正是這種「拚命三郎」的勁頭才將對手一一比下陣來,原定2008年退休的他,同年在鴻海系遭遇金融危機和經濟下行的挑戰之後,再度出山,以每天工作15小時的精力、59歲的高齡站崗。

80年代中後期,台灣由於經濟大環境的變化,傳統產業在新台幣的大幅升值、工資與土地等生產成本迅速上升下,生存困難,被迫外移。

郭台銘與鴻海也在第一批外遷浪潮中。因為,郭台銘有一個著名的「全球成本競爭」概念,就是「社會成本+國家成本+公司營銷成本」的競爭。他認為,「只要是製造業,就無法不思考人力及土地的成本。」

當時台灣人月基本工資已超過新台幣1萬元,大陸的人工則摺合新台幣僅2200元,兩者相差近5倍。特別在台灣有錢也請不到人,而內地工廠門外卻是排著長隊進廠的打工仔、打工妹。

同時,經濟起飛帶動台灣土地價格節節上揚;而當時的大陸,土地資源要多少有多少,並且各地方政府為積極招商出台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也頗具吸引力,除了提供服務,為廠商鋪路整地,就連主要的稅收也優惠得誘人,從「二免三減半」放寬至「五免五減半」,即前5年免稅,後5年只需交一半,若廠商繼續投資,還能繼續享受優惠。

那時,他已看中深圳這處靠近香港的中國改革前沿。於是就在鴻海集團成立14年後的1988年,設立了深圳寶安區西鄉鎮黃田村的鴻海精密有限公司,生產電腦周邊接插件。隨即又在寶安區龍華鎮成立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因此,郭台銘也成為當年少數突破兩岸政治風險、正是進軍大陸的台商之一。但與日後的大發展相比,80年代末期的「手筆」只能算是「試試水」而已。

1993年,第二波以資金密集型為主的台商投資大陸熱潮又興起,這時的鴻海已經在積累了一定的力量,擁有了擴張的條件。1993年,大量的企業在深圳龍華買下土地,郭台銘也看中了緊靠在深圳市區的龍華,當時的龍華還是一片荒野,野草比人長得還高,郭台銘站在一個高處,對當地的政府官員說:「看得見的土地我都要了。」這就是現在佔地2.3平方公里龍華園區的雛形。從1996年開始,富士康深圳的廠區就朝龍華園區搬遷,自此,這成為富士康在大陸最大的一個廠區、富士康工業地產的源頭、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組裝基地。

郭台銘詮釋他選址的理由時說過:「開放的移民城市有著無限的活力」,他認為,龍華一定會成為「全世界製造技術的聚合地,全世界創新研發的最前沿」。那時,大個子總裁郭台銘站在150位新員工面前訓話:「我們要做全球最大的企業!」下面有員工不禁偷笑:「這個人真能吹牛。」就憑這一棟廠房,百十號人?沒人敢相信。

多年之後,奇蹟真的發生了,這個在1993年僅有100多人的小廠變成了今天擁有40多萬人的工廠集群。

郭台銘有句名言:「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你周遭的人,就決定了自我的格局。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看得比較長遠,空間就比較寬廣,就不會對得失看得太重。」或許,正是得益於不計一城一池得失,郭台銘才在對的地方與對的時間,打造了全球代工企業。《中國時報》更是在解析郭台銘與鴻海的成長時稱,「從1985年剛擠進台灣製造業『一千大』的傳統模具公司,到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這和郭台銘1988年著手在深圳建生產基地、利用大陸低成本的生產優勢有絕對關係。」

郭台銘祖籍是山西,所以骨子裡也流淌著晉商的血液。一直以來,他都追求建立「大中華製造工廠」,他曾自述:「我父母是從山西省到台灣的,我們不僅僅是台灣的思維方式,更是大中華的思維方式,台灣與中國內地的生意應該結合在一起。」因此,他也躊躇滿志:「大陸未來將是我們製造技術的實驗戰場,在那裡我們要挑戰製造、銷售的最高境界。」

1996年2月1日,富士康龍華基地破土動工。邊建廠邊生產邊出貨,從此,富士康走上每年最少成長50%,有的年份增長100%的高速發展之路。2009年第2期《中國外資》評價其為,「這個從1996年開始就以年複合增長率超過50%的速度成長的製造體,就像一輛剎不住的跑車。」同樣,在富士康員工中也流傳著一句話:「看千年,看西安,千年古都;看百年,看北京,百年古城;看十年,看深圳,十年變化;看一年,看龍華,富士康速度。」

郭台銘也善於利用深圳這塊規模尚小但發展迅速的業務來招攬潛在客戶。自進入個人電腦領域,鴻海的潛在客戶就鎖定了戴爾、康柏、英特爾等。1995年戴爾總裁邁克爾·戴爾到訪華南時,郭台銘以安排戴爾與他熟識的地方政府官員見面為交換,獲得駕車送戴爾去機場的機會,然後,郭台銘又在途中安排了一次戴爾參觀他工廠的小插曲。當時,戴爾公司尚未躋身全球五大個人電腦廠商之列,而鴻海也還未生產戴爾直接購買的零配件。但是,郭台銘卻看準戴爾是顆明日之星,因此一心想與他結識。如今,鴻海已成為戴爾最大的供應商之一。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這一標誌性的事件助力了郭台銘的帝國擴張。從2001年到2008年,富士康科技集團的年營業額從200億元飛躍到4207億元,8年增長了21倍;其中出口總額更是7年蟬聯商務部統計的中國內地企業出口冠軍。

而這幾年,郭台銘也登頂人生巔峰。2005年3月12日,美國《福布斯》雜誌全球富豪排名中,55歲的郭台銘以32億美元身價名列第183名,首次躍升為台灣首富。與此同時,富士康在《財富》全球500強企業的排名也從2005年的371名上升到2009年109位。

從深圳出發,富士康的版圖已經遍布全世界。在國內:2001年,北京科技園開幕;2003年,上海松江科技園、山西太原科技園、杭州錢塘科技園開幕;2004年,山東煙台科技園、深圳觀瀾科技園、上海富士康廠開幕;2005年,深圳松崗廠開幕;2006年,天津科技園開幕;2007年……至此,全國四個直轄市、十餘個省市都遍布著郭台銘的生產基地。在全球布局,日本、美國、英國、芬蘭、捷克、巴西、越南、俄羅斯等國家建立了生產和研發基地。

2007年9月,郭台銘在第四次中國網商大會上演講,這也是第一次在大陸企業界公開亮相演講。講到富士康的成功之道,他說,富士康贏在策略。策略是什麼?策略就是方向、時機、程度。南轅北轍就是方向不對,車再好馬再壯車夫再強,但永遠不能達到目標,成吉思汗會贏,是贏在方向,贏在策略。

投資大陸、成立鴻海全球基地的「黃埔軍校」——深圳龍華工業園,無疑都成了他稱霸世界的舞台。

郭台銘曾說:「富士康是一個飢餓的巨人,永遠不會撐得打飽嗝。」然而,就在一路順風順水之時,新秀的崛起、經濟環境的轉變、福地生禍端卻為這位巨人帶上了「鐐銬」,叢林不再是鴻海一家獨大,掠食者虎視眈眈。

深圳,一直以來都被奉為競爭最慘烈的商業戰場,有時半路殺出的一匹黑馬也會讓老將失算。更何況,還是代工這片血腥之海,幾乎是大逃殺一樣的生存準則。然而,初生牛犢總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