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燕京突圍戰 3、弄潮「環渤海」

夢想,是今日中國城市最不缺的東西,你不能拿你的夢想和城市討價還價。我們需要直面生活,奔赴需要勇氣,離開更需要勇氣。離開北京,轉個身,進入環渤海地區——被經濟學家譽為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後的中國經濟第三個「增長極」。

廊坊市委書記趙世洪稱廊坊不做北京的「後花園」,不甘於低端發展,而要充分發揮廊坊的區位優勢,實現與京津的全面對接。

趙世洪說:「過去廊坊也積極與京津對接,但只是一相情願,主要是時機不對。現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俱備。省委書記和省長前些日子親自帶隊去北京、天津,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廊坊受益最大,北京到廊坊輕軌鐵路項目就是這次簽定的。輕軌一通,那就真正是『同城』了。」

趙世洪提到的備忘錄指的就是2010年5月18日簽訂的《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合作備忘錄》。根據《備忘錄》中的具體意見,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北京市交委共同報請交通部將北京大外環高速公路組成路段的密涿高速列入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有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意味著北京900公里大外環已完全清晰,並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除基礎設施的對接外,新線路的設置,便民的同時更有利於區域經濟發展。」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戴東昌說,交通運輸部對京津冀區域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非常重視,已編製了《環渤海暨京津冀地區公路水路發展規劃》,以適應這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交通網路化、一體化的強烈要求。

而廊坊對未來發展的勃勃信心,也是《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中,石家莊、秦皇島、唐山等8個地市的共同態度。

大約十年前,吳良鏞教授就提出了「大北京」的概念,當時89歲的吳教授稱自己是:極為樂觀的杞人憂天者。他認為城市不斷向中心聚焦,保護與發展又形成矛盾,負擔就會越來越重,所以「攤大餅」式的擴張不是辦法,吳教授說:

「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永遠解決不了問題。根本的是將單中心變成多中心,更合理的功能布局。現在的單中心很不得了,國慶節我和老伴兒去天安門廣場,進去就出不來了,沒車子呀。」

「城市要保護、又要發展,是矛盾,發展還是要發展,也不能不保護,但要北京保護與發展放在一個空間裡頭是不可能的,很簡單,放在不同的空間來解決是最有效的辦法。」

2010年7月,北京市朝陽區政府宣布,將在東南四環一直到京津二通道附近興建「環渤海總部商務區」,規劃用地面積15.6平方公里。據稱,該商務區建成後有望成為北京中心城的東南門戶形象區。

北京空間格局的這一變化,再加上「兩軸兩帶多中心」、發展衛星城的總體規劃,給緊鄰北京東南的河北廊坊市三河燕郊、大廠、香河和固安等地帶來了「融京」的機會。

世界城市的建設,要求北京的產業逐步向周邊縣市轉移。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世界城市只有紐約、倫敦、東京三個。這三個城市的發展模式都是以衛星城模式出現,而非北京之前的攤大餅模式。發展衛星城是北京發展的新動力,也是北京輻射力的體現之一。

衛星城作為一個概念,是在1915年,由美國學者泰勒首先提出。其特點是建築密度低,環境質量高,一般有綠地與中心城區分隔,目的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業。衛星城其實也是所謂的逆城市化,也就是郊區城市化。對於中國而言,這是第二輪城市化高潮的特點。固安、大廠、涿州等北京周邊的縣市將是這一輪城市化熱潮的受益者。

正如北大縱橫管理諮詢集團合伙人陳之然所說:「中小城市和城鎮化的擴容也加速讓二三線城市成為區域經濟中心與集散地,帶動高新技術人才和中高級技能人才的需求長勢;同時使作為區域中心的二三線城市的第二、第三產業獲得高速增長的機會,拉動就業潮。」

「隨著一線城市運營成本提高、競爭加劇,一些大中型企業出現向二線城市遷移或擴張的趨勢,這從客觀上帶動了二線城市的人才需求。」

「二三線城市具有較低的生活成本和較好的生活環境,工作壓力小,生活舒適度高,對就業吸引也很大。大城市的生活與商務成本過高,暴漲的房價就是例證。大城市公共服務能力也陷入瓶頸,過於擁擠的交通就是例子;大城市職場上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

在這種情況下,待在北京死撐的,並非英雄,即便「犧牲」了,也不會有人頒勳章給你。因為這種犧牲不值得,你完全可以為自己開拓另一片天空,就在北京隔壁——環渤海地區。

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和河北、山東兩個省份,共30個城市。其中,河北省包括唐山、石家莊、秦皇島等11個城市,山東省包括青島、濟南、威海等17個城市。

如今,環渤海地區已成為中國北方經濟發展的「引擎」。

《城市競爭力藍皮書2009》顯示:環渤海區域綜合增長競爭力全國第一。綜合增長競爭力指數為0.784,GDP綜合增長率為15.748%。2007年人均GDP為40670元/人,環渤海區域創造價值能力也是最屬全國前茅。此外,環渤海區域有12個城市進入增長力城市50強,18個城市進入增長力城市100強。其中,該地區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前10強分別是北京、青島、天津、東營、濟南、煙台、威海、淄博、石家莊和唐山。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土地與房地產研究室主任李景國說:「中國城市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是都市圈,也叫都市群,比如現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都市群。隨著交通的發展,都市群中的大中小城市聯繫非常緊密,其經濟發展對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帶動比單個城市的帶動作用更大。珠江和長江三角洲已經形成輪廓,京津唐正在形成。」

目前北京市產業外延主要是三個方向,第一個是向東,向通州、順義、燕郊、大廠等地擴展。第二個向東南方向,沿著京津塘發展,從亦庄到廊坊到塘沽。第三個方向是沿著京開、京石高速公路向大興方向,向南延伸。

《經濟觀察報》記者文武撰文說:「不難發現,建設世界城市,北京空間再次拓寬,也讓北京的東擴步伐加大。先是CBD東擴計畫,接著是通州國際新城規劃的通過,再就是環渤海總部商務區規劃的招標。這些東擴規劃,讓河北的燕郊、大廠、香河等地與北京的距離越發地拉近。」

「這種東擴對產業調整,包括房地產開發、消費服務市場、區域合作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把未來北京產業發展的態勢總結概括為14個字:高端化、鏈式發展、中心轉移、郊區化。」

亞太城市發展研究會秘書長卞洪登一直是首都東擴的主張者,「對於北京來說,東擴後將逐步進入環渤海經濟圈,最終形成大北京的格局。」

無疑,環渤海區域是塊寶地,就算離開北京城,你仍然可以在這片廣闊天空更下找到更多發展機會。那麼具體的就業形勢究竟如何?對此,職酷網COO周宇鵬說:「從網路招聘數據來看,目前對專業人才需求缺口較大的城市,首先是西安、杭州、南京等省會城市,其次是天津、深圳、重慶等經濟發達的地級市,再次是青島、蘇州、寧波等國家重點扶持的普通地級市。二三線城市人才需求缺口最大的行業首推房地產建築行業,以天津為例,3月房地產新職位發布量佔全行業招聘總量的72%左右。其他需求量較大的行業分別是計算機/互聯網、工業機械、廣告公關、消費品/製造業等。」

走出去,是當下的趨勢。

首先,北京要建設成世界城市,需要向外擴展,但不是簡單的「吞地」。

儘管北京的衛星城規劃早已有之,但卻一向發展緩慢。比較成功的衛星城也就北京東邊的通州、河北三河的燕郊以及北邊的天通苑和回龍觀。不過,這幾個衛星城的成功是建立在房地產的開發和炒作之上,並非一種健康意義的衛星城,因而成為「睡城」。

所以,所謂的「大北京地區」,都是需要北京將自己的一直藏著、掖著的產業和職能分出去,所以首鋼遷到了唐山,三元集團等農業企業的數十萬頭奶牛業出城了。這樣的「分離」,也意味著就業機會的出現,意味著你不必每天耗費5個小時上下班時間在北京的各條環路上,不必為了每月省100塊錢蝸居在城中村,你可以在北京城之外的二三線城市找到更好的生活。就業機會都在紛紛往外流,而你又有什麼理由窩在城裡呢?留戀環路上的汽車尾氣嗎?

「伴隨著交通的發達,特別是高速列車、高速公路的建設,形成城市網、城市群,加上網路的發達、汽車時代的到來,可以讓小城市分攤很多的機會。」城市營銷專家王志綱說,「在英國很多有作為的人,住在距離倫敦兩小時車程——一兩百公里甚至四五百公里的地方」。住在市區的要麼是所謂的超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