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燕京突圍戰 1、唐山「鋼鐵俠」&承德「小田官」

首鋼離京,搬遷至唐山曹妃甸,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提升奧運會期間北京的空氣質量,這種離開顯得稍許無奈,但即便沒有奧運會這檔子事,首鋼這樣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在北京力爭建設成為「低碳」世界城市的路上,仍是巨大的絆腳石,所以走是遲早的事兒。艾本斯坦認為,「勢利眼的重點是以他人為代價讓自己感覺良好」(《勢利:當代美國上流社會解讀》)。在首鋼事件上,北京無疑將這種勢利實踐得很完美。

三元集團等農業企業從北京撤離,這種「勢利」意味則更微妙。北京不喜歡奶牛養殖場的惡臭,所以把幾十萬頭奶牛轟出了城,但又不能離得太遠,因為北京人還想要天天喝到新鮮的營養奶。河北承德就成了北京養殖奶牛的最佳「後院」。北京的勢利就在於她的自我中心,更在於她有首都的身份和權勢推出相應的政策。

但是,撇開北京的「勢利」前提不談,首鋼和三元的離京,最終確實都獲得了「多贏」的局面。也就是說,與其在城裡遭受北京的冷眼,不如早早地主動「逃離」,退出來,海闊天空。

在首鋼是否要遷出北京的問題上,曾一度引發「要首鋼,還是要首都」的爭論。其實,這兩者之間並不存在「生死矛盾」,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2005年2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複首鋼的搬遷方案,計畫用5年時間在唐山曹妃甸建設一個新首鋼。這是北京城市轉型並健康發展的需要,也讓首鋼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因為「賴著不走」,對誰都沒有好處。

據環保部門分析,首鋼搬遷能讓北京每年減少1.8萬噸可吸入顆粒物。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來看環保部門的另一個數字:據統計,目前北京空氣的首要污染物96%是可吸入顆粒物,2002年,北京市區的可吸入顆粒物排放量達到8萬噸。首鋼的這1.8萬噸,佔了北京市區的23%。

首鋼搬遷,雖然使北京失去了800萬噸產能,但得到了寶貴的土地,每年還減少了1.8萬噸固體排放物,失去的利稅能從第三產業收回來;河北得到的當然不僅僅是新「產能」中的49%,關鍵是有了首鋼這個龍頭企業,曹妃甸工業區將引來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所以,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同時,也是北京建設「低碳」世界城市的需要。作為一座現代化的國際都市和國家試點城市,北京已確立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發展戰略,明確了建設綠色現代化世界城市的行動目標,提出了構建生產、消費、環境三大體系,實現九大綠色工程,已經開始探索建立生產現代化、消費友好化,環境優美化、資源高效化、現代化綠色城市之路。

「北京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首都,現在提出來要創建世界城市這樣一個遠景目標,這個艱巨性和挑戰性是可想而知的。」北京節能環保促進會會長、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維城對於建設「綠色北京」,提出了幾點建議,其中就包括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特別是水泥、石灰和鋼鐵。

所以,這類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勢必將在北京城內逐漸消失。而走出北京,這些企業也將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首鋼在曹妃甸的新生,就是最好的例證。

曹妃甸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的南部沿海,是渤海灣當中的一座帶狀小沙島。

大型企業每天在運轉,25萬噸位的鐵礦石碼頭上貨船不斷,一條條寬闊的馬路向一片片新造出的土地延伸,道路兩旁,一座座住宅樓已拔地而起,樓下正在成長的梧桐樹……鳳凰衛視主持人王魯湘參觀完曹妃甸,顯得很亢奮,他說在這裡可以看到未來50年北中國的崛起。

看似平靜人煙稀少的曹妃甸,實際已有10萬建設大軍安扎在此,圍海造田,修路築樓。唐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郭彥洪告訴說:「一天就是3個億,一年將近1500億投入到這裡。」對曹妃甸的未來,她們充滿希望。

而這一切生機勃勃的新氣象形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首鋼明智地離京。

2005年8月《北京晚報》訊:「受北京市新城市規劃影響,三元公司位於北京的20餘家奶牛場將陸續遷往周邊地區,寶坻將成為三元首批遷出的1萬頭奶牛們的新家。」

奶牛們被「轟」出了城,這實際上又是一樁雙贏的買賣,因為順應潮流,合乎發展需要。

2005年8月28日,北京三元集團與河北省承德市人民政府簽訂了《農業經濟技術全面合作協議》。新浪網報道說:「隨著首都城市建設的發展和新的城市規劃修編及城市功能定位,特別是2008年綠色奧運,對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系統建設的要求,使北京農牧業的發展受到環境與資源的極大制約。作為三元集團主導產業的農牧業,必須適應北京城市發展要求,調整戰略布局,實施『走出去』戰略,尋找新的發展空間。承德市毗鄰北京,地域廣闊,牧草豐富,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

三元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范學珊表示,隨著北京城市化建設的推進,三元的許多奶牛場周圍都蓋起了高樓大廈,不但使防疫變得更加困難,這些「土著」們還時常被「外來人」投訴為「牛屎味太大,影響居住環境」,因此,奶牛場的遷址變得越來越緊迫。

2007年,三元集團在北京六環內尚存的10個奶牛場、近萬頭奶牛基本完成了外遷,搬到遠郊區縣或河北承德的牧區。此舉也將大大降低企業成本。

三元集團董事長包宗業說,目前三元集團在北京地區飼養有3.3萬頭奶牛,分布在32個奶牛場,其中10個在六環內,分別位於東郊農場、西郊農場、盧溝橋農場等地。在外遷工程啟動前,離市區最近的奶牛場位於朝陽區雙橋。這10個奶牛場今年將基本遷出六環,少數留下的也將實現無污染排放。而外遷的目的地,除了京郊,就是河北承德、張家口等壩上地區。

新建的奶牛場將引進世界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規模和環境等都是目前北京的奶牛場所不能比擬的。包宗業說,新奶牛場的布局「都將在安全的半徑之內」,「例如現在的一場將搬到天津寶坻,車行時間在一小時之內。」無論奶牛場遷到何處,三元的牛奶從剛擠出直至運送到加工廠,都不會超過兩個小時。而且「壩上自然新鮮的青飼料更適合奶牛的生長,牛奶的味道說不定更好呢。」

范學珊說,2004年,在北京市政府組織北京農業企業對承德市的考察中,三元與承德市政府建立了合作關係。畜牧業是三元的主導產業,但近年來受到來自農業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而承德一直十分重視畜牧業的發展,正致力於將承德建設成河北省的畜牧業和林業強市,「這是一個具有雙贏意義和廣闊前景的合作」。有著「紫塞明珠」美譽的河北承德如今已成為北京人的重要奶源。

時至2007年,同為農牧國企的華都、大發等企業也開始與河北省尋求合作。越來越多的北京著名農業龍頭企業將「繡球」拋向了承德:除三元集團將畜牧業生產基地向承德轉移外,大發正大集團擴大了在承德肉雞產業投資規模,方圓平安公司在承德的蔬菜基地也不斷擴大。

無論是首鋼的離京遷址,還是三元集團等大型農業企業紛紛向承德拋出橄欖枝,都在表明一種流動性,不固守一方,向更寬鬆的空間流動,這顯然是利於發展的積極態度。而且首鋼在曹妃甸的蓬勃態勢和三元等企業各大項目在承德的投產,都說明了這種流動帶來的是益處。

其實,20世紀80年代以來,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就多次指出,北京舊城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過分擁擠」,北京應對舊城進行積極的疏解。他就此提出了一個「大北京地區」的概念。

「大北京地區」是指中國的首都圈,地域範圍包括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另有河北省的唐山市、保定市、廊坊市、秦皇島市、張家口地區、承德地區,面積16.87萬平方公里。其規劃借鑒了大巴黎地區、大倫敦地區和紐約大都市地區的「區域整體性理論」,旨在統籌建設京津和冀北三地,試圖通過合理布局,形成完善的城鎮網路,疏散北京部分功能,協作發展沿海港口和工業,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促進京津都市帶及區域整體發展。

如吳教授所說,世界城市的要求使北京必須想辦法持續有序地發展,大北京是必然:「世界城市的發展需要更大的空間,看著北京16800平方公里很大了,實際僅在這裡做文章是不夠的。大北京的前景是必然趨勢,符合世界城市大發展的前景,是城市多功能的必然的趨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