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卷 清 第三百五十七章 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十月三十日,在莊嚴而又神秘的紫禁城中又誕生了一個男嬰。這個嬰兒就是44年後登上乾清官內金碧輝煌龍椅的清朝的第五代君主胤禛。

胤禛與康熙眾多的兒子一樣在帝王家的榮華富貴中慢慢長大。康熙對他的兒子們是嚴厲的,教育抓得非常緊。皇子年滿6歲便入南書房讀書,皇子的師傅都是翰林院中的博學大儒。學習的課程有滿文、漢文、蒙文及儒家的經史書籍,另外還有軍事,體育等科目。每天五鼓,天還未明,便須起床,進書房學習。每天的課程皆是排好了的,先讀史、作文、然後有滿文師傅教滿文,下午學習騎射。直到太陽落山,一天的功課才算結束。康熙皇帝看到一些貴胄之家對子孫嬌生慣養,長成大人,則是廢物,害了子孫。因此,他對諸皇子要求甚嚴,康熙帝經常在繁忙的政務中,檢查皇子的功課,尤其告誡他們要熟讀四書五經,貫通性理,以儒家的倫理道德規範自己,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上之人。

隨著皇子們年齡的增長,康熙皇帝還讓他們接觸一些軍政事務,經受實際鍛煉,以增長知識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自8歲以後胤禛經常隨父皇去邊塞,了解邊塞形勢。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15歲的胤禛同幾位哥哥參加了曲阜祭祀孔子大典。第二年和康熙三十九年兩次隨父親考察了永定河(又名渾河),並親自主持了永定河的治理。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胤禛與諸兄弟參加了對噶爾丹的討伐,他受命掌管正紅旗的大營,雖然這只是象徵性地坐鎮正紅旗,並沒有真正親臨前線、躬冒矢石,胤稹還是從中學到了許多知識。康熙四十二年,他跟隨康熙南巡,由德州、濟南、泰山、沂州,經淮安、揚州、鎮江而達杭州。返途經南京、沛縣、東平、東昌返京,歷經4個月時間。胤禛得以詳細了解了沿途風俗民情及運河閘壩工程。

清朝的傳統原是不立太子的,皇位的繼承人由老皇帝死前指定。這種不立儲君的方法既有利也有弊。其利在於各個有繼承皇位希望的人都能效忠皇帝,拚命出力,博取皇帝好感,以求被立為君。弊在不立儲君,覬窺皇位者多,容易造成父子兄弟之間的勾心鬥角,甚至刀兵相見,釀成爭位的大禍。康熙皇帝即位後斟酌立太子的利弊,決心改變清朝的習慣,學習前人立嫡長子為太子的辦法。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他將孝誠皇后所生年方2歲的皇二子胤礽立為太子。皇長子胤禔因為是庶生,沒有得立。其後,康熙的幾個兒子爭奪儲位,刀光劍影,不可開交。胤礽立而廢,廢而又立。

康熙因廢太子問題,勞神傷心,生了一場大病。而諸皇子多忙於經營自己勢力、爭奪儲位,很少關心父皇的病。只有胤禛和胤祉問醫問葯,關懷備至,很得康熙的歡心。所以,在胤礽復立之時,康熙大封諸子,胤禛與胤祉、胤祺一起被封為親王,超過了胤礽等人,得到了很大的勝利。此外胤禛很懂得偽裝、韜光養晦、避免鋒芒太露而遭忌妒。他在形勢未明之前與各方面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有效地保護了自己。他雖然對胤礽表示關心,同時也與胤礽保持某種聯繫。對其他兄弟,他在父皇面前只說好話不講壞話。有人需要時他都能給以支持。他得到親王之封后,自己上奏要求降低世爵,提高其他兄弟地位。他這樣的做法,很得康熙好感,稱讚他明白事理。

胤礽的復立並沒有平息諸子之間的爭奪,也沒有消除他與父皇之間矛盾。胤礽複位後,照舊收集黨羽,招兵買馬,迅速糾合了一批親信大臣。眼見他羽翼日益豐滿,日益驕橫無忌,康熙只得再次採取斷然措施,於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十月再次廢掉了他,逮捕了太子黨人,將托合齊焚屍揚灰,耿額,齊世武等人鎖拿審問,同時明確表示不再立太子。他說沒有合適的人,立了反而引起爭鬥,本朝向無立太子慣例,不立亦不為過。

巧於心計的胤禛看清了胤禔、胤礽,包括胤祉都不可能被父皇選為嗣君了,他在其他諸皇子中年齡居長,佔據一個好的地位,當然也就產生了接班的想法,暗地裡做些準備。胤禛的做法是儘可能地迎合父皇的意旨,取得父皇的喜愛。外松內緊,一方面底下加緊活動,分別取得了守衛京師的步軍統領隆科多和在西北手握重兵的川陝總督年羹堯的支持。一方面向父皇,向世人表現出自己對皇位沒有興趣,麻痹康熙和諸位弟兄。

自胤礽二次被廢之後,康熙對胤禛更器重了,許多重要的國務活動讓他參加。康熙五十一年,胤禛參加了對太子黨人的審判。康熙五十四年,參與議定西北軍事。五十七年皇太后安葬,胤禛代父讀文告祭。康熙六十年,康熙登極六十年大慶,胤禛前往盛京大祭。回京後,又銜命祭祀太廟、後殿。同年,會試不第士子以取士不公鬧事,胤禛受命處理。當年冬至,他還奉命代父皇祀天於圜丘。康熙六十一年,胤禛帶人盤查京通倉物。這說明,康熙對立胤禛為儲君已有了一定的想法,故而讓其全面參與軍政事務。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七日,康熙皇帝病了,冬至的祭天禮由胤禛代行。十三日,康熙在暢春園召見胤禛,在胤禛未到之前,康熙已向在病榻旁的胤祉、胤祥、胤礻異、年大慶、隆科多等人交待由胤禛繼皇帝位,胤禛到後,向父皇問安,康熙告訴了他自己的病症,胤禛含淚進行了勸慰。到晚上8點左右時,康熙溘然長逝。胤禛哀號痛哭,隆科多乃當眾口頭宣布康熙遺詔、命胤禛即位,胤禛當時驚慟昏倒,在大家的勸慰下,強起辦理父皇喪事。當晚將康熙遺體運回後宮,次日封胤祀為親王。召胤禵回京,關閉京城九門。十六日向天下頒布遺詔。二十日胤禛登上了皇位受百官朝賀,改第二年為雍正元年。宣布繼承父皇的一切法規,不作變更,呼籲皇室團結,諸兄弟一體,共圖清朝萬世之固。

由於野史紛紜,雍正的即位是不是康熙的意旨,合法與否一直是人們議論的話題,史學家也莫衷一是。

雍正坐上皇帝寶座,他的兄弟們,尤其是胤礻異、胤禵是不死心的。一天不徹底解決兄弟間的爭鬥,他的皇位就一天坐不穩。而這件事情的處理又遠較一切事情為複雜,不能不花費他大量的精力。

雍正即位的第二天便封他的政敵胤礻異為親王,讓他和胤祥(皇十三子,與雍正關係最好)、隆科多以及胤礻異的親信馬齊一齊為總理事務大臣,辦理一切事務。同時還任用了胤礻異的一些親信人物。雍正這一著大出人們意外。胤礻異的手下人個個彈冠相慶,只有胤礻異心懷疑懼。他對人說:「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沒有明日殺頭之意?」胤礻異作為局內人,自然比別人想得深刻。但雍正這樣做卻有效地堵住了許多人的嘴,同時也將胤礻異控制在自己手中,逐步分化他的親信。他想暫時穩住胤礻異,以待時機成熟時再下手殺他。

對待胤禵,他的同母弟弟,雍正真是不好下手。胤禵是皇位繼承人最有力的競爭者、又加上社會上到處傳揚雍正奪了胤禵皇位的謠言,胤禵很是受人同情,因此,他具有潛在的號召力,雍正決不能掉以輕心,泛泛視之。胤禵當時正在西藏抗擊準噶爾,父親一死,雍正火速令胤禵回京參加父皇的喪事,將前線軍事交與雍正的大舅子年羹堯處理。胤禵到京之前,專門派人請示,是先謁父皇梓宮,還是先朝見新君。雍正命他先謁父皇靈柩。胤禵褪到靈堂,望見父皇靈柩,百感交集,哭倒在地。雍正遠遠地站在一旁,胤禵對登上皇位的親哥哥,當然滿懷仇恨,但人在矮檐下,又不得不敷衍向哥哥叩頭。雍正為表示自己的兄長風度,上前扶他,胤禵卻不理他,使雍正很難下台,這使雍正非常不快。雍正因此借這件事,斥責胤禵「氣傲心高」,削除了他的王爵,只保留貝子封號。過了一個月時間,雍正和諸皇子送康熙靈柩安葬東陵。事畢後,便令胤禵留下看守父陵,實際上便把他囚禁在了遵化。胤禵的幾個親信也被收拿治罪。

雍正對胤禵的無情,使他們的母親吳雅氏非常傷心,但她管不住長子,幫不了幼兒,一氣一急之下便生起病來。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得病,次日便死了。這個小家出生的女人,無福去做榮貴的皇太后,撒手離開了這個骨肉之間不能相親相愛的世界。吳雅氏的死,據雍正的政敵說,是她要見胤禵,雍正不允許,她一氣之下撞了鐵柱子。這個說法真實性頗大,雍正為了安慰他的母親,馬上封胤禵為郡王,但仍圈囚在遵化。不久胤禵的妻子也染病而死。胤禵遭到如此打擊,感到悲憤而又沮喪,向雍正表示他已走到生命的盡頭,希望哥哥放他一馬,因此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亦是胤禵的支持者,他們對雍正的上台同樣心懷不滿。雍正在胤禵回來後命胤禟前往西寧辦事,暗裡令年羹堯把他軟禁在西寧。同時借故將胤礻我革去郡王爵位囚禁於京師。對廢太子胤礽,大阿哥胤禔,他照樣予以嚴行禁錮。

雍正在處理諸兄弟中,初期並不殘酷,不危及他們的生命。他知道在剛繼位時若開了殺戒,會激化皇室的矛盾,反倒不利於他的統治。但雍正對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