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宗趙光義

宋太宗,初名匡義,又改名光義,即位兩年又改名炅。是太祖弟,母為昭憲皇后杜氏。後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生,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卒。

經過多年的闖蕩,趙匡胤在後周功業顯赫,地位日高。比他小12歲的匡義只是一個供奉官都知,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匡義出身於武將之家,父兄均為大將。所以他也從小學習弓馬,並參加過一些戰陣之事。據後來太宗自己回憶說,他16歲那年,曾跟隨父親趙弘殷南征,屯駐於揚、泰等州。他多次與敵將交鋒,敵將往往被他射落於馬下。趙匡胤當時駐兵在六合,聽說他的弟弟這麼能幹,非常高興。匡義18歲的時候,跟隨周世宗和趙匡胤,攻打下瓦橋關和瀛州、莫州。其後,當時22歲的趙匡義為其兄代周自立起了重要的作用。作為當事人胞弟的趙匡義最適於出面,溝通內外,結交軍士,撫定眾心。匡義與趙普部署諸將領,列隊包圍匡胤寢所,「逼」他黃袍加身。由於趙匡義充當了前台主角,才使得蓄謀奪位的趙匡胤可以扮演一個較為超脫的角色。

因此,趙匡胤一當上皇帝,即任命匡義為殿前都虞侯,領睦州防禦使。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五月,太祖親征澤、潞,討伐李筠,即讓匡義臨時擔任大內都點檢,留守汴京。八月,匡義領泰寧軍節度使之職。十月,太祖南征據揚州反抗的李重進,匡義為大內都部署,仍留守京師。建隆二年七月,太祖任命匡義為開封尹,同平章事。這時,為了避諱,匡義改名為光義,匡美也改名為光美。

杜太后對次子光義格外疼愛,但是要求也比較嚴格。光義每次外出,太后總是要他與趙普在一起,並且刻畫日影約定歸來的時間,光義從來不敢違背母命。杜太后要光義多與趙普接觸,一是為了讓光義向趙普學習處事之道,二是因為趙普是太祖甚為倚重的國家重臣,結交他可以鞏固和提高光義的地位。這些也是杜太后的深遠用心。

擔任開封府尹,對於趙光義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作為國家首都的行政最高長官,開封府尹對國家軍政要務起著上承下達的作用。從建隆元年到開寶元年(公元976年)光義當了16年的開封府尹,鍛煉了實際處理政務的才能。他利用開封府尹的地位,在開封府中廣延豪俊,聚集一批幕僚、軍校,文武皆備。通過廣置黨羽,內外交通,光義在開封府時勢力大盛,威望日高,羽翼漸豐,為他日後爭奪帝位及治國安邦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趙匡胤為人較為厚道,對光義兄弟情義甚重。有一次光義生病,匡胤身為皇帝,仍親手為他灼艾。光義失聲叫痛,匡胤大概是要為其弟分擔病痛,也取艾自灸。遇有軍國大事,也多與之商議。不過,作為政治家,二人並非親密無間。他們的矛盾通過一件事即可看出。光義在開封府時,有個青州人到京城來,帶著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子,光義見她秀美出眾,想買下,那青州人不答應。光義手下有個叫安習的,自告奮勇願辦成此事,他用手段將青州女子偷偷地買進開封府。後來太祖知道了這事,下令追捕安習,安習只好藏於晉王宮中,直到光義做了皇帝,他才出來。太祖嚴捕安習,分明是對光義的一種警告。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於是光義受遺詔於柩前即位。

不管杜太后遺詔是否真有其事,趙光義以皇弟身份繼承皇位,從正統的封建世襲制角度看並非名正言順。而且在太祖平定諸侯國的統一戰爭中,趙光義沒有任何建樹。他感到要想鞏固帝位,帖服人心,必須樹立自己的威望。太宗即位後,割據漳泉的南唐平海節度使陳洪進親自到開封朝貢。太宗封陳洪進為檢校太師。吳越立錢俶於是決意上表,獻出所管轄的土地,戶籍和軍隊,削去吳越國號。太宗封錢俶為淮海國王,其子弟多人以官職。吳越舊地反對納土的官吏,受到太宗的堅決鎮壓。至此,宋朝完全統一了南方各地,太宗於是把主要兵力轉向北方的北漢和遼朝。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下令再次進攻北漢。任潘美為北路都招討使,率領勇將崔彥進、李漢瓊、劉遇、曹翰、米信、田重進等,四路出兵,分攻太原,把太原城圍得水泄不通。宋太宗吸取了以往失敗的教訓,特派邢州判官郭進為太原、石嶺關都部署,阻截遼朝援軍。

北漢主劉繼元見宋軍來攻,急忙遣使向契丹求救。開寶八年時,遼朝曾與宋廷訂有和約。因為當時宋朝忙於統一南方,故對遼採取和好的態度,以免兩面受敵。契丹也忙於內部事務,雙方都樂意保持著通好的關係。太宗預料契丹必出兵助漢,故於四月間下詔親征,率領延美等到太原督戰,在太原城外築起長圍,斷絕城內的一切物資供應。雙方苦戰至五月,北漢指揮使郭萬超潛行出城,投奔宋營,劉繼元帳下諸衛士也多出降。北漢亡,至此,所謂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全部結束。

太宗乘滅北漢的餘威,率大軍於太平興國四年六月進抵易州。遼刺史劉宇本是漢人,獻城投歸宋營。太宗留兵千人協守易州,又進攻涿州,遼涿州判官劉厚德亦為漢人,復開城納降。宋太宗見旗開得勝,連下二城,非常高興,乘勝率兵進抵遼之南京(今北京市)城南,命宋偓、崔彥進、劉遇、孟玄哲四將各率軍兵四面攻城。守將耶律學古拚命抵禦,太宗親自督戰。然而宋軍圍伐太原日久疲敝,今又攻城不下,已經懈怠。這時遼朝已派援軍來救。探卒入報,遼將耶律休哥為前鋒,已至高梁河。太宗命大軍拔營齊起,前往高梁河迎敵。快到河邊時,只見遼兵有數萬人越河而來,雙方擺開陣勢,金鼓齊鳴,旌旗飛舞,宋軍奮力激戰,遼兵傷亡慘重,漸往後退。太宗見遼軍將要支持不住,遂命宋軍猛攻。正在這時,又有兩隊遼兵,分左右衝殺而來。左翼為遼將耶律斜軫,右翼為遼將耶律休哥。二人都是遼國良將,善於用兵,宋軍抵擋不住,紛紛敗退。耶律休哥趁機直取太宗,太宗急命左右護駕,但諸將被遼兵分割散亂難以顧及,太宗倉皇失措,幸虧輔超、呼延贊等人趕到,奮力遮護,保衛太宗南奔至涿州。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正月,太宗詔議親征,企圖扭轉高梁河慘敗之後頻頻挨打的被動局面,挽回自己的面子。但是前次親征的慘敗,特別是高梁河之戰險被遼軍所擒的遭遇,使太宗餘悸未消。這時又有參加政事李至乘機上言,說京師是天下之根本,皇上不離輦轂,而命將出征,可以顯得從容。太宗順水推舟,決定不再親自出馬,而出動30萬大軍分東、中、西三路北上攻遼。曹彬、米信出雄州,田重進出飛狐,潘美、楊業(即後漢名將劉繼業,降宋後恢複本姓楊)出雁門。

初期作戰宋軍進展順利,接連小勝。但由於宋軍指揮不當,各路軍缺少合作,紛紛敗績。楊業父子率領殘兵在陳家谷奮力死戰,不見援兵,命其子楊延昭殺出一條血路,飛馬乞援。遼兵漫山遍野而來,楊業部下大部分戰死。楊業本人身負幾十處創傷,最後為遼軍所俘獲,不顧遼軍的威脅利誘,絕食三日而死。

楊業失援敗死,邊境大震。雲、應、朔諸州將吏都棄城而逃,3州復為遼軍佔領。遼軍又乘勝進入宋境,深入深(今河北深縣)、德(今山東德州)、邢(今河北邢台)等州,搶掠一空,使宋朝邊民蒙受重大損失。敗報傳至宋廷,太宗痛失良將,下詔旌表楊業,贈其為太尉、大同軍節度使,賜其家布帛千匹。大將軍潘美,坐失戰將,監軍王侁,貽誤戰機,分別給以降官三級和除名的處分。在戰事方面,宋太宗遠不及太祖。趙匡胤出身行伍,身歷百戰,有著豐富的戰場實踐經驗。而趙光義則基本上沒有經歷過重大戰役,缺乏這方面的鍛煉。但他又自詡高明,剛愎自用,再加上為了控制軍將,每次作戰前都親自擬定陣圖,結果嚴重束縛了前線將帥的手腳。

端拱元年(公元988年)秋八月,北部邊境接連3次警報,依次是涿州、祈州、新樂失守。太宗滿面愁容,對群臣說:「契丹不肯收兵,經常騷擾河朔,看來不得不大舉北伐了。」他心裡卻對出師一點把握都沒有,已經完全失去了當初北伐時躊躇滿志的信心和決心。朝中一些大臣開始提出主和與主戰兩種不同的政見。主和派要求太宗屈己求和。宰相李昉等相率上疏,引證漢唐故事說明對外講和的重要。但是,對於那些明顯要求屈辱求和的主張,太宗在感情上接受不了。他對趙普等人說:「恢複舊疆,不是別人的主張,是朕的一貫志向。伐遼失敗只是由於將帥軍事指揮上的失誤所致。」右正言、戶部郎中張洎等主戰派則相繼上御戎策,建議加強邊地武將的兵權,任賢修政,省官畜民,選勵將士,再次北上伐遼,收復失地。太宗雖對這些主張加以讚賞,但卻不打算實行。

太宗晚年,守內虛外政策的指導思想已經形成。因此,對遼由攻到守,準備和解。而遼朝的蕭太后對宋朝多次北伐卻耿耿於懷,向宋擺開了進攻的陣勢進行威脅,並幫助李繼遷繼續削弱宋朝的力量。宋太宗為了防守,使宋軍在河北沿邊的平原上疏浚、開拓邊地河道,西起保州(今河北保定)西北,東至泥沽海口,利用河渠塘泊,築堤儲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