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 一、曹家的四大阻力

「今天當眾給曹孟德講了一席頌美之詞,想不到曹孟德倒也頗知投桃報李之禮節。」司馬防向自己卧室里那張桌几上面瞧了一瞧,努了努嘴,「末了,他竟給為父送來了兩缽玉雕棋子和一塊紫檀木棋枰……」

司馬朗、司馬懿抬眼向那桌几上看去,只見那亮沉沉的紫檀木棋枰之上,兩個銀制的棋缽里瑩瑩閃光。一個缽里裝的是潤潔如酥的白玉棋子,一個缽里裝的是烏亮似墨的黑玉棋子。而且,更為巧妙的是,這白玉棋子的色澤微微沁黃,那黑玉棋子的色澤微微透綠——無論你注視它們多久,始終都不會覺得眼花。單憑這一點,這兩缽玉雕棋子堪稱稀世罕見的珍品了。由此可見,曹操在著意籠絡司馬防這事兒上還是頗費了一番苦心的。

「可笑的是,曹操此人器小易盈,終是不脫閹丑後裔不學無術的本性,聽了父親大人的一番誇讚之詞後立刻便得意揚揚、驕態橫溢……」司馬朗冷冷而笑,口吻里透出一絲不屑來,「父親大人竟對他這樣一個得志小人如此和光同塵,孩兒心中甚是不甘!」

「不甘!你有什麼不甘?」司馬防瞪了他一眼,冷聲叱道,「如今的曹操確是鵬飛鳳舞,威名遠震,實非當日在為父部下之時可比。他不僅手握傾國大權,而且又有曹丕、曹彰、曹植等麟兒相助,上天的恩寵與幸運可謂盡集於他曹氏一族——這對我司馬家『異軍突起、後發制人』的大略只怕有些阻礙了!」

「不錯。以孩兒如此自命不凡之人,今日見了他的三公子曹植,心底亦實是不禁生出了幾分敬慕欽服之感。」司馬懿也微垂著頭,款款言道,「韓嵩公然盛讚曹操的巍巍功業後繼有人,這倒確然不是一句溢美之詞。」

司馬朗眉頭一蹙:「那麼,我司馬家應當如何因應這一情勢呢?」

司馬防目光一凜,向司馬懿直射而來:「怎麼?懿兒,連你也有些畏難而退了?」

「父親大人,孩兒只是敘述這一事實,以便我司馬家能夠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司馬懿的語氣顯得非常平靜,彷彿覺得承認別人比自己更強並沒什麼可羞的,「而且,孩兒相信以父親大人的慧眼,已然對曹氏一族他們未來的前程規劃深有洞明了。」

司馬防聽了,不禁微微驚訝,直盯了司馬懿片刻,才緩緩坐到那張桌几後面,從右邊的銀缽中摸出一枚白玉棋子,往那紫檀木棋枰之上輕輕一放,緩緩道:「不錯。通過今日這個朱雀池盛會,為父倒也隱隱瞧出了他曹孟德一家謀取天下之大略的一點兒端倪——

「如果為父沒有猜錯,他們曹家的第一步便是由曹孟德沖在前面苦心經營,銳意極力地將四方諸侯一一掃平,將整個天下攫取在手!」

「不錯。曹操現在南征北戰、身不下鞍,做著的正是這件事兒。」司馬朗深深地點了點頭。

司馬懿的目光只是靜靜地盯著那一枚白玉棋子,並不多言。

司馬防看著他倆,又拈起一枚白玉棋子,輕輕放在了先前那枚白子的後面說道:「他們曹家的第二步便是由曹孟德身擁不世之功、手挾震主之威,效仿當年偽新朝的王莽,登上周公之位,然後剪除一切異己,獨攬天下大權,為日後以曹代漢奠下堅實之基。」

「依孩兒之見,曹操現在已經是『雖無周公之名,卻有周公之實』了。」司馬朗又點了點頭。

司馬懿卻慢慢開口了:「曹操現在還沒有成為周公——他只是剛剛才擁有了董卓當年的威勢與地位。曹操離登上周公之位還差著一大截吶!當今天下,荊州未平、江東未平、關西未平、益州未平……這些都是曹操還沒有邁過去的幾個坎兒。」

司馬防瞧著司馬懿,目光里流露出淡淡的讚許之色,過了片刻,再次拈起一枚白玉棋子,放在了紫檀木棋枰上的那第二枚白子後面,道:「他們曹家的第三步就是曹孟德在肅清四海、一統天下之後,效仿西伯姬昌,傳位於三公子曹植,由他來禪代漢室,依靠他的賢明睿智與仁德美譽,掩蓋曹家當年篡權奪位時的種種醜行,為曹家夯實長治久安的萬世基業。」

司馬懿聽到這裡,雙目深處倏地一亮:「難怪曹操今日當眾公開揚言『植兒最可與之共定大業』!——原來他已暗暗心許他的三公子成為他日後開基建業、奠定乾坤的一著妙棋啊!」

司馬防盯著那棋枰上三個連成一線直射而前的白玉棋子,淡淡笑道:「朗兒、懿兒——如今這『知彼』的功夫為父已經給你倆做了個八九不離十,那『知己』的功夫,你倆也該好好拿出一個應對方略給為父瞧一瞧……」

「父親大人的剖析實在是鞭辟入裡、精妙異常。」司馬懿深深贊了一句,側過頭來向司馬朗伸手一禮,道,「大哥身處相府樞密之位,對曹家內外情形必是十分熟悉——您且將我司馬家如何因應曹家的方略明示出來罷!」

「這個……」司馬朗面色一窘,有些結巴起來,「為兄如今身處相府樞要之位確是不假……只不過為兄近日冗務繁多,一天到晚都要上下周旋打理,忙得幾乎是腳不沾地——二弟你可是親見的。似這等全盤的應對方略,還是二弟你向父親大人進獻罷。為兄知道二弟你其實是早有謀划了的……」

司馬懿聽他說罷,沉吟道:「也罷。孩兒就斗膽在父親大人和大哥面前獻醜了——只是,倘若孩兒的這盤應對方略之中若有不盡不實之處,還請父親大人和大哥多多指教。」

說罷,他衣襟一整,面容一正,向司馬防恭施一禮之後,在他對面坐了下來,伸手也從桌几上面左邊的銀缽之中摸出了一枚黑玉棋子,拈在掌上,朝司馬防極為謙遜地說道:「父親大人,《鬼谷子》有云:『反以觀往,復以驗今;反以知古,復以知今;反以知彼,復以知己……事有反而得復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黃石公·三略》有云:『端末未見,人莫能知。天地神明,與物推移。變化無常,因敵轉化。不為事先,動而輒隨。故能圖制無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極,密定九夷。』——您且容許孩兒將這『知彼』的功夫徐徐補述完畢。依孩兒之見,您講的曹家這謀取天下的三步大略,確是洞明其機、秋毫無遺。然而,曹家要實現這三步大略,卻不可避免地會碰到四層阻力。這第一層阻力便是——」他右手一落,將那枚黑玉棋子放在了第一個白玉棋子的右側,「內廷與相府之間開始真正離心離德、互相掣肘。」

「哦?何以見得?」司馬防輕聲問道。

「以荀令君為首的內廷先前能夠支持曹操掃平袁紹、袁術、呂布,是因為他們相信曹操是真心實意效忠漢室的。所以,即使建安六年曹操痛下殺手誅除董承一黨時顯得那麼恣橫,他們最終還是幫助他全力對付袁紹。那個時候袁紹是明面上的大逆賊,除了依靠曹操與之對敵之外,荀令君他們當時也的確沒有別的選擇。」司馬懿娓娓而道,「如今曹操公然廢除『三公』、獨攬大權,不臣之跡已著,恐怕這個時候荀令君他們已經暗暗轉變了思路,不僅不再繼續扶持曹操,免得他實力膨脹而威脅到漢室——而且還會使出種種手段千方百計遏制曹操。曹操失去了他們的鼎力支持,日後在征戰拓業之中必是步步荊棘、處處艱辛。」

「嗯……二弟說得沒錯。這一次曹丞相上了一個將天下庶民的官田租稅與納糧之量提高一成的奏章,居然被陛下和荀令君聯手否掉了——」司馬朗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曹丞相在這個時候提高庶民的官田租稅與納糧的繳量,其實是為了擴充、儲備征伐四方諸侯的軍資與軍糧。現在想來,這亦可算是內廷已經開始在暗暗遏制曹丞相實力膨脹的第一步了。」

「不錯。內廷掣肘相府,的確是他們曹家大業所遭到的第一層阻力。」司馬防也點了點頭,緩緩而問,「那麼,這第二層阻力呢?」

司馬懿沉吟有頃,又從銀缽中取出一枚黑玉棋子,緩緩放到了棋枰上第二枚白子的右邊,徐徐而道:「這第二層的阻力便是許都朝廷中忠於漢室的義士與曹操開始短兵相接、難分難解!不要忘了當年從四面八方趕往許都入仕效力的名士大夫、文臣武將們,大多是響應了曹操高舉『尊奉漢室、剪除逆黨』的義旗之號召而投身為國的!否則,以曹操身為閹丑之後的出身背景,哪裡招攬得到這麼多的賢才能臣?這些賢士大夫恰恰正是曹操肅清天下、謀取至尊的『雙刃之劍』——一方面,依託著『尊漢平亂』的名義,他們會幫助曹操先後剷除呂布、袁術、袁紹等逆賊,使曹操的勢力日漸壯大;另一方面,倘若曹操不臣之跡顯露,他們便會馬上掉轉劍鋒,處處抵制曹操,與曹操勢不兩立、反戈一擊!依孩兒之見,日後必定還有第二個、第三個董承、王子服這樣的人士跳出來與曹操兵刃相見!這個時候,曹操在道義與禮法上的優勢將蕩然無存——人人將視其為王莽再生!倘若他一個應付不當,董卓便是他的前車之鑒!」

「是啊!這些名士大夫一旦洞悉了曹操『借天子以納人心』的絕大陰謀之後,一定不會再對他假以辭色,必然會與他處處為難的。現在孔融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個頭面人物。」司馬防撫著胸前垂拂而下的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