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紐約 1969年9月4日

獵手們四面包抄過來,捕殺即將開始。

兩千年前,在羅馬的圓形競技場,貪饞的獅子,怒目圓睜,正張著血盆大口,向站在血跡斑斑的沙地上的獵物步步進逼,恨不得一下子將它撕成碎片,吞下肚去。今天,在文明的二十世紀,這圍獵的場地卻設在了曼哈頓鬧市區刑事法庭大樓的第十六號審判庭上。

在蘇埃托尼烏斯 的位置上坐著法院的速記員,他將為子孫後代留下這次審訊的詳盡記錄。幾十名記者和來賓被報紙上有關審理謀殺案件的新聞所吸引,為了弄到一個座位,早上七時便趕到這裡,在門口排成了一字長蛇陣。

坐在被告席上的狩獵目標是邁克爾·莫雷蒂。他三十齣頭,沉默寡言,模樣英俊,但臉上的橫肉卻給人以粗獷兇殘之感。他身材修長,頭髮烏黑,髮式入時,凸出的下巴上出人意外地長著一個小酒窩,一雙青黑色的眼睛深嵌在眼窩裡。他身著定製的灰色西服,淺藍色襯衣配著深藍色絲質領帶,腳上是一雙定製的皮鞋。邁克爾·莫雷蒂除了不時用雙目掃視審判庭外,紋絲不動。

向他發起攻擊的獅子是羅伯特·迪·席爾瓦。這位紐約縣的地區檢察官,雖然身為公眾的代表,脾氣卻向來暴躁。他精力充沛,生性好動。平日說話做事總是急急忙忙,好像赴什麼約會已經遲到了五分鐘似的。這與邁克爾·莫雷蒂的好靜不好動的脾性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席爾瓦身材矮小,骨架粗壯,花白的頭髮推成了平頭,看上去有點兒過時。他不停地挪動著身體,好像正與想像中的對手在進行拳擊比賽。他年輕時的確當過拳擊手,臉上和鼻子上至今還有拳擊留下的傷疤。在拳擊中他曾打死過一名對手,但他從未為此感到過內疚,打那以後,好多年過去了,可究竟什麼是惻隱之心,他還是一竅不通。

羅伯特·迪·席爾瓦雄心勃勃。他之所以能步步高升,直到身居地區檢察官的高位,一不靠金錢賄賂,二不靠親友提攜,全靠個人奮鬥。他把自己裝扮成一心為公眾服務的僕人。而實際上,他是一個好惹是生非的潑皮無賴,向來不忘舊惡,也從不饒恕仇人。

按照慣例,像今天這樣的審訊,地區檢察官迪·席爾瓦根本不用親臨現場。他有一個龐大的工作班子,任何一個高級助手都可以勝任對該案的起訴。可是打一開始起,迪·席爾瓦就拿定主意,非親自辦理莫雷蒂的案子不可。

有關邁克爾·莫雷蒂一案的報道成了報紙的頭條新聞。他是東海岸五個黑手黨家族之首安東尼奧·格拉納利的女婿。安東尼奧·格拉納利年事已高,人們紛紛議論,都說他選中邁克爾·莫雷蒂作女婿,是要他接替自己的位置。莫雷蒂與幾十起殘害人體以及謀殺的案件有牽連,可是沒有一個地區檢察官能抓到任何確鑿的證據。這是由於莫雷蒂處事謹慎,在自己與那些執行他命令的打手之間設置了層層防線。迪·席爾瓦花了三年時間,親自收集莫雷蒂觸犯法律的證據,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而現在,迪·席爾瓦突然交上了好運。

卡米羅·斯特拉是莫雷蒂手下的一員幹將,他是在一起搶劫殺人案中被逮捕的。為了活命,他表示願意坦白交代。這對迪·席爾瓦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它將使東海岸最強大的黑手黨家族土崩瓦解。莫雷蒂將因此身受電刑;而他,羅伯特·迪·席爾瓦則可以一舉登上奧爾巴尼城紐約州長的寶座。紐約州歷任州長中許多人後來都入主白宮,例如馬丁·范布倫、格羅弗·克利夫蘭、特迪·羅斯福和富蘭克林·羅斯福。迪·席爾瓦希望成為他們的後繼者。

現在時機正好。州長選舉將於次年進行。

紐約州勢力最強大的政治領袖曾找過迪·席爾瓦,口授機宜說:「通過這一案件,你可以大出風頭,博比 。你將被選為州長候選人,最後正式當選。只要你牢牢抓住莫雷蒂不放,你肯定會成為我們的候選人。」

※※※

羅伯特·迪·席爾瓦慎之又慎,為邁克爾·莫雷蒂一案作了大量過細的準備工作。他指示助手收集各種證據,清除每一個尚未完成的細節,堵塞每一個漏洞,以防莫雷蒂的辯護律師鑽空子。

挑選陪審團成員前後花了整整兩個星期。席爾瓦堅持要挑選六名候補陪審員,以防出現無效審判的局面。以往,在審訊涉及黑手黨的骨幹分子時,陪審員不是常常莫名其妙地失蹤,就是碰上了致命的事故。所以這回從一開始迪·席爾瓦就對陪審團成員採取了隔離措施,每天晚上都讓他們秘密地隱藏起來,誰也別想挨近他們一步。

邁克爾·莫雷蒂一案的關鍵人物卡米羅·斯特拉是這次審訊中最重要的人證,自然受到更嚴密的保護。地區檢察官本人對於幾年前艾貝的猝死記憶猶新。艾貝·利爾斯當時是政府方面的證人,他被安排住在柯尼島半月旅館的六層樓上。雖然派了六七名警察日夜看守,不料他竟然從窗口「蹦」了出去,墜地身亡。這一回,迪·席爾瓦親自挑選負責卡米羅·斯特拉安全的保安人員。在開庭之前,斯特拉每晚換一個住處。眼下法院已開庭審理此案,斯特拉被移至一間孤零零的單人牢房,由四名武裝警衛擔任警戒,任誰也不準接近。斯特拉明確表示,只有迪·席爾瓦絕對保證他的安全,使邁克爾·莫雷蒂無法對他實行報復,他才願意出庭作證。

我們的故事從審訊進入第五天的早晨開始。

※※※

這是詹妮弗·帕克第一天出庭。她和另外五名年輕的地區律師坐在公訴人席上。他們六人都是那天早上宣誓就職的。

詹妮弗·帕克今年二十四歲,身材苗條,深棕色頭髮,皮膚白皙,臉部表情豐富,一雙碧眼顯得又聰明又深沉。她的臉龐雖然說不上美麗,但卻別具一種引人注目的魅力,眉宇間不時流露出高傲、無所畏懼而又敏感的神情。一言以蔽之,這是一張叫人看了難以忘懷的臉。此刻,她正襟危坐,凜凜然抵禦著人世間的妖魔鬼怪。

※※※

這一天,詹妮弗·帕克一清早就闖下了大禍。上午的宣誓儀式定於八點鐘在地區檢察官辦公室舉行。當天夜裡,詹妮弗便把次日早上要穿的衣服擺在一旁,把鬧鐘撥到六點整,以便起床後有充裕的時間洗頭髮。

哪知鬧鐘出了故障,沒有按時響鈴。詹妮弗一覺醒來已是七點三十分,她不由得大吃一驚。在慌亂中她扭壞了鞋後跟,只得穿著襪子在屋裡跑來跑去,匆匆忙忙地換好衣服。她砰的一聲鎖上了她公寓的那扇房門,可門剛鎖上,她就發覺忘了帶鑰匙。她本打算坐公共汽車到刑事法庭大樓去,但時間緊迫,刻不容緩,只得奔跑著,要了一輛出租汽車,也顧不得自己是否付得起車錢。不巧又遇上一個嚕囌的汽車司機,一路上滔滔不絕地大談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廢話。

當詹妮弗最後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倫納德街第155號刑事法庭時,已經遲到了十五分鐘。

檢察官辦公室內共有二十五名律師,其中大部分是剛從法學院畢業出來的年輕人,個個風華正茂,心情激動,迫切地希望為紐約縣地區檢察官效勞。

這間辦公室的牆上嵌有鑲板,陳設樸素淡雅,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室內擺著一張碩大的辦公桌,桌前有三把椅子,桌後是一把舒適的皮椅子,還有一張長會議桌,四周圍著數十把椅子。靠牆的櫥櫃里擺滿了各種法律書籍。

掛在牆上的鏡框里裝著四張照片:J.埃德加·胡佛、約翰·林賽、理查德·尼克松和傑克·登普西。這四個人都在自己的照片上親筆簽了名。

當詹妮弗一面道歉,一面匆匆進辦公室時,迪·席爾瓦正在講話。檢察官一見到她,立刻停了下來,轉過身去望著詹妮弗,說:「怎麼搞的?你以為這兒在幹什麼,……正舉行茶話會嗎?」

「我實在太抱歉了,我……」

「我才不管你抱歉不抱歉呢!下一回不準再遲到了!」

在座的人一個個望著詹妮弗,眼光里暗含著對她的同情。

迪·席爾瓦轉過身面對著大家,厲聲說:「我可清楚你們到這兒是幹什麼來的。你們只是準備在這兒工作一段時間,以便學會法庭上的一些訣竅。什麼時候你們認為自己學得差不多了,便遠走高飛,去當名噪一時的刑事律師。你們中可能有人會幹得相當出色——我是說可能有人——有朝一日會接替我的職務。」迪·席爾瓦說罷朝他的助手點了點頭,「讓他們宣誓就職。」

他們以低沉的聲音宣了誓。

宣誓儀式結束後,迪·席爾瓦說:「好。你們現在都是宣過誓的司法人員了。願上帝保佑我們。這間辦公室是實實在在地干一番事業的場所,但你們可不要抱不切實際的奢望。你們首先必須埋頭於研究法律,起草傳票、逮捕狀等等公文。凡是法學院教給你們的那一套東西,都要做。在今後一兩年內,你們休想直接審理任何案件。」

迪·席爾瓦說到這兒,停下來點燃一支又粗又短的雪茄煙。「眼下我要對一起案件提出起訴。你們當中也許已經有人從報紙上讀到了有關情況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