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托尼 1946~1950 第二十章

第二天,托尼在格林尼治村租了一間公寓。他不再同他母親親親熱熱地在一起吃飯了。他只同他母親保持一定的工作關係,而沒有任何私人關係。儘管凱特不時地作出要同他和解的表示,但他卻不予理睬。

凱特心裡十分痛苦,但她的所作所為完全是為了托尼好啊。正像她過去的所作所為是為了戴維好。她不能讓他們倆離開公司。托尼是世界上她唯一所愛的人,可她眼瞧著他變得越來越孤獨。深居簡出,不同任何人來往,也沒有朋友。過去他對人熱情,也很開朗,現在卻變得冷漠,沉默寡言。他在自己的周圍築起一道無形的牆,誰也不能攻破。他需要一個妻子來照顧他,凱特想,還要生一個兒子來傳承。我得幫助他,我必須要這樣做。

※※※

布雷德·羅傑斯走進凱特的辦公室說道:「恐怕有些麻煩了,凱特。」

「發生什麼事了?」

他把一份電報放在她的桌上。「南非政府宣布原住民代表大會為非法組織,通過了關於禁止共產黨法案。」

凱特說:「我的上帝!」這個法案同共產主義是風馬牛不相及。它規定:任何反對政府政策並企圖以任何方式加以改變的人,都是犯法的,要判處徒刑。

「這是他們破壞黑人抵抗運動的手段。」她說,「如果——」她的秘書打斷了她。

「有國際長途電話找你,是皮爾斯先生從約翰內斯堡打來的。」

喬納森·皮爾斯是約翰內斯堡分公司經理。凱特拿起了話筒,「喂,約翰尼,你好嗎?」

「很好,凱特,有個消息,我想應當告訴你一聲。」

「什麼消息?」

「我剛接到報告,說是警察抓住了班達。」

※※※

凱特馬上乘下一班飛機赴約翰內斯堡。她已經通知公司的律師設法營救班達。甚至克魯格-布倫特有限公司的權力和威望也可能幫不了他了。他被宣布是國家的敵人。她不敢設想要對他採取何種懲罰。但無論如何,她也要見見他,看看能給他幫點什麼忙。

當飛機降落在約翰內斯堡之後,凱特立即去她的辦公室給監獄總監打電話。

「他現在被單獨囚禁著,布萊克韋爾夫人。上級有令,不準任何人見他。但就您的情況,我可以想想辦法……」

第二天清晨,凱特來到了約翰內斯堡監獄。在她而前,站著的是帶著手銬腳鐐的班達,他們之間有一層玻璃隔板。他的頭髮全白了。凱特事先無法預料他會是什麼樣子——絕望,還是堅強不屈——但班達看見她時,笑了笑,說:「我知道你會來的。你真像你的父親,你沒法避開麻煩,是不是?」

「看看是誰在說話?」凱特反駁道,「見鬼!我們怎麼把你弄出來?」

「在棺材裡,他們只可能讓我那樣離開這兒。」

「我有許多能幹的律師,他們——」

「算了吧,凱特,他們憑本事抓住了我。現在我要憑本事逃走。」

「你要說些什麼?」

「我不喜歡籠子,從來就不喜歡。他們關不住我。」

凱特說:「班達,請別這麼干,他們會殺死你的。」

「沒有人能殺死我。」班達說,「現在跟你說話的人,曾經歷過鯊魚、地雷陣和狼狗。」他的眼睛裡閃出一道柔和的光芒。「你知道嗎,凱特?我想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

第二天凱特去看班達時,監獄長說:「對不起,布萊克韋爾夫人,我們不得不由於安全原因而把他轉移了。」

「他現在在哪兒?」

「我不能隨便透露。」

※※※

第二天清晨,凱特醒來後,她拿起同早飯一道送來的報紙,上面的大標題是:「匪首企圖越獄被擊斃」。過了一小時,她來到監獄長的辦公室。

「他在越獄時被人打死了,布萊克韋爾夫人。就這麼多情況。」

你錯了,凱特心裡想道,還有很多很多呢。班達是死了,但他要為他的人民爭取自由的夢想也消逝了嗎?

過了兩天,凱特把喪事安排完畢之後,乘飛機返回紐約。她向窗外望去,與她熱愛的這片土地告別。這裡的土壤是紅色的,十分富饒。在它的深處埋藏著人們難以想像的寶藏。這是上帝賜給的地方,他對人們是非常慷慨的。但是這個國家現在卻籠罩著一個詛咒。我決不再回到這兒來了,凱特悲哀地想著,永遠不回來了。

※※※

布雷特·羅傑斯的責任之一,是經管克魯格-布倫特有限公司的長遠規劃部門。他很善於發現一些適合兼并的企業,以求得更大的利潤。

5月上旬的一天,他走進凱特·布萊克韋爾的辦公室。「我碰到一些有意思的情報,凱特。」他把兩本文件夾放在她的桌子上。「有兩家公司,要是我們買下任何一家,都對我們極為有利。」

「謝謝,布雷德。我今天晚上抽時間看一下。」

那天晚上,凱特獨自吃了晚飯,接著就研究布雷特·羅傑斯關於那兩家公司的機密報告。一家是懷亞特石油工具公司,一家是國際技術開發公司。報告很長,非常詳細。最後注有字母NIS。這是公司的暗語,意思是:「對出售不感興趣。」這就意味著,如果公司想把它們買過來,光靠正常的生意手段是不能成功的。然而凱特心裡想,它們確實值得買過來。這兩個公司都是由家底殷實、意志堅定的人私家控制著,這樣就排除了任何接管的可能性。這是一種挑戰,而凱特很久沒遇到挑戰了。她越想越對這種可能性感興趣。她再一次研究了那份機密的財務收支報告。懷亞特石油工具公司為得克薩斯人查利·懷亞特所擁有。公司的財產包括油井、公用設施裝備公司以及幾十個以後肯定十分有利可圖的油井租借權。懷亞特公司對克魯格-布倫特有限公司來說無疑是個十分理想的吞併對象。

凱特又開始研究第二個公司。國際技術開發公司為德國人弗雷德里克·霍夫曼伯爵所擁有。這家公司的前身是埃森的一家小鍊鋼廠。由於多年苦心經營,逐步發展成為一家聯合企業。現在擁有造船廠、石油化工廠、油船隊和一個計算機分公司。

縱然是克魯格-布倫特有限公司這樣大的規模,也只能吃掉它們其中的一個。她心裡很清楚該打哪家公司的主意,報告上寫的都是NIS。

我們再想想辦法,凱特沉思。

※※※

第二天一清早,她派人把布雷特·羅傑斯叫來。「我很想知道,你是怎麼搞到這些機密資產負債表的。」凱特笑著問道,「給我講講查利·懷亞特和弗雷德里克·霍夫曼的情況吧。」

布雷德早已作了準備,「查利·懷亞特生於達拉斯,作風浮誇,舉止招搖,但他治理自己的王國卻十分精明。他是白手起家,靠亂掘油井發了財,以後不斷發展,現在已擁有半個得克薩斯州了。」

「他有多大?」

「四十七歲。」

「有孩子嗎?」

「一個女兒,二十五歲。我聽說長得像天仙一樣。」

「她結婚了嗎?」

「離婚了。」

「弗雷德里克·霍夫曼。」

「霍夫曼比查利·懷亞特小兩歲。他是一個伯爵,出身於德國的顯貴家庭。家史可追溯到中世紀。他是一個鰥夫。他的祖父以一家小鋼鐵廠起家。弗雷德里克·霍夫曼從他父親手裡接管了它,把它發展成一家聯合企業。他是最先涉足於計算機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他持有許多微處理機的專利權。每當我們使用一架電子計算機,霍夫曼伯爵就能得到一筆專利權稅。」

「有孩子嗎?」

「一個女兒,二十三歲。」

「她怎麼樣?」

「我還沒打聽到。」布雷特·羅傑斯抱歉地說道,「這是一個很封閉的家庭。他們只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活動。」他猶豫了一下,「我們也許是在浪費時間,凱特。我同這兩家公司的兩三個高層經理一起喝過幾杯。懷亞特和霍夫曼對出售自己的公司、合併或合資經營都沒有絲毫興趣。你從財務報告上也可看出來,他們甚至連想也不會想這個問題。」

一種挑戰的情緒又使凱特激動起來,牽動著她的心。

※※※

十天以後,凱特應美國總統邀請去華盛頓參加主要國際工業家的會議,討論如何援助不發達國家。凱特打了一個電話。沒過多久,查利·懷亞特和弗雷德里克·霍夫曼伯爵也收到了參加會議的邀請。

凱特對那個得克薩斯人和那個德國人形成了初步的印象,同她事前預料的幾乎完全吻合。她還從未結交過膽小的得克薩斯人,查利·懷亞特當然也不例外。他身材高大——幾乎有六英尺四英寸,肩膀寬大,像個橄欖球運動員,可惜已經開始發胖。他的臉龐寬大,而色紅潤,說話聲音洪亮,洪鐘似的。看上去像個大男孩——但凱特知道其實不然。

查利·懷亞特並非靠運氣建起自己的王國的。他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