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的和美麗的錯誤--科幻硬傷概論

挑作品中的科學和技術硬傷是目前國內科幻評論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網上的評論中它佔了很大的比例。在外國的科幻網站,如《ASIMOV》、《GALAXY》《AMAZING STORY》等雜誌的網站上,也附有以評論為主的BBS,但上面的評論中很少有挑硬傷的,所以,對作品硬傷的重視是中國科幻評論的一個特色。這是件大好事,它首先說明,不管目前對科幻的定義有多少種爭論,在數量並不少的高層次的讀者心中,科學仍是科幻的靈魂。對科幻進行的技術評論水平最高的當屬水木清華的科幻版(龍的天空對科幻作品的文學評論水平最高,但數量太少),其嚴格和精確當屬世界之最。

這就使我們不得不對科幻的硬傷進行一些系統的思考,以下以筆者自己的一些小說為例對這個題目進行一些探討,只限於科技類的硬傷。

科幻的科技類硬傷可粗略地分為四類:

一、疏忽硬傷:這類硬傷都是由於作者粗心馬虎所造成的,如《鄉村教師》中的行星文明測試數量、《流浪地球》中地球繞太陽公轉卻不產生日夜、《郵差》中歐洲第二天知道亞洲戰況等。這類硬傷沒有什麼討論的價值,它是不應該出現的,反映了作者寫作的不認真態度。不過說些題外話:現在寫科幻的都是業餘愛好者,忙完一天亂七八糟的事,晚上坐到電腦前靜下心來時也到10點了,而硬傷與鬼魂有相似之處,都是在午夜時分出現。。。。。。當然這不是理由,隨便說說。

二、知識硬傷:這是科幻作品中出現的最多的一類硬傷,是作者的知識水平所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鯨歌》中鯨長著牙,這已到了讓人無法容忍的地步,但筆者寫的時候確實不知道,所以也沒有辦法。

創作科幻文學所需要的知識結構十分怪異,是一種"頂天立地"型的結構。"頂天"是說作者需要對最前沿最深刻最抽象的知識內核有透徹的理解,"立地"是需要作者對最低層最繁瑣的技術細節要有生動的感受,而對於目前理工科專業學得最多的中間層次的知識反而要求不多。

以計算機為例,要寫出好的作品,就要求科幻作者理解人工智慧的哲學含義,從哲學層面上理解機器意識的深刻內涵,以及這種內涵對人類文明將產生的深遠影響。他必須去涉獵像圖靈機中文房間哥德爾定律之類的普通計算機專業涉及不多的東西;另一方面,他還需要知道當主機房斷電時,UPS發出的聲兒聽起來像什麼;咖啡潑到鍵盤上時屏幕上有什麼反應。。。。。。而學得最多的實際工作中最有意義的C和JAVA編程倒是不太重要。

"頂天"的知識當然不容易獲得,比如現代物理學,其最前沿的大多數理論離開了其數學表述是很難真正理解的,而那些數學表述一般人很難看懂。由此在作品中產生偏差,比如在描寫宇宙創生的一些小說中,大爆炸就像是在無際的漆黑空間中放了一顆大焰火。

但給人誤解最多的是"立地"的知識,都認為只要作者勤奮就能獲得這方面的知識,事情可沒那麼簡單。科幻與主流文學的一大區別在於,它所描寫的現實大都是"非凡"的,很難親歷。可以肯定現在的科幻作者們百分之九十九沒見過火箭發射,筆者比較幸運,距可蘭發射基地較近(對外稱太原發射基地,其實距太原還遠,曾發射過風雲氣象衛星),目睹過兩次火箭發射,其中一次是陰天。後來在一篇美國科幻中看到了火箭穿過雲層的描寫,立刻知道那個傢伙在想當然地瞎編,那種情景不親眼看到是很難正確地想像出來的。由此也可以理解各專業的讀者對科幻小說的輕蔑之情。外行作者在描寫某個專業時,只能做到看上去專業,而不可能做到真正專業,在專業的讀者面前,肯定是破綻百出。有人可能會說,這種專業的讀者只是少數,其實不然,現在的科幻讀者有相當部分是理工科學生,他們肯定都是某個專業的,像科幻常涉及的計算機專業和各種物理專業,讀者人數並不少。

科幻小說更多的關鍵性細節,在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要想把這種真正的"科幻細節"寫得嚴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獲得科幻的知識結構只看書是不行的,變成一個知識簍子並不能避免硬傷。這需要某種對科學和技術的深刻感覺,具有這種感覺的人寫出的小說,信手拈來即滴水不漏。在國外這樣的作者很多,但在國內科幻領域還沒有見到,這樣的人肯定有,但人家不會來寫科幻,只有等我們這些科學和技術修養上先天不足的"票友"把科幻做大後吸引他們來了。

以上的兩類硬傷與科幻本身無關,所以從科幻理論的角度沒什麼討論價值。而下面提到的兩類硬傷則涉及到科幻的本質。

三、背景硬傷:對這類硬傷作者在寫小說時是心知肚明的,但只能硬頭頭皮寫下去,因為這種硬傷是故事賴以存在的條件,否則小說就沒法寫了。這樣的硬傷在中外科幻中比比皆是。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用身體透明方式來隱形,稍有常識的人都能想到,即使其折射率與空氣相同,在現實環境中也不可能隱形,更別提隱形人的視覺問題了。威爾斯肯定想到了這些,但他還是把小說寫出來了,現在已成經典,在所能見到的對《隱形人》的評論中,很少提到些硬傷,倒是現在又出了個《透明人》,雖然評價界有說它是垃圾的,但與其硬傷無關,這方面同樣很少被提及。

另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冷酷的議程式》,它的硬傷就不用在這裡細說了。在中國第二次直播奧星發射時,我們看到火箭冒出一股白煙後在發射台上不動了,事後知道是火箭上的控制系統檢測到發動機的推力不夠。中國的航天工程師完全不必沮喪,他們的火箭比那艘遙遠未來的星際飛船強多了。這是科幻短篇中經典的經典,在《科幻之路》

中被岡恩稱為"從沒有哪一篇小說把科幻的要素和特點表現得如此充分",現在仍被評論界不斷地提及,以至於被稱為《灼熱的方程式》,但據我所知從沒有誰提到過它的硬傷。

這種硬傷可以看做是科幻的作者和讀者的一種約定,對於神話來說,那全是約定了,你只有先無條件認同作者寫的全部再去讀他的書,在科幻中,這種約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為了給那些真正科幻的東西搭一個舞台,如果非要去深究就沒什麼意思了。

四、靈魂硬傷:這是對於科幻來說最重要的一類硬傷,重要到它就是科幻的靈魂。這裡涉及到一個問題:僅從科幻意義來說,最高級的科幻小說是什麼?

讓我們剝開科幻這個洋蔥:最外層的是那些把科幻做為外衣的武俠和言情;然後是把現有的技術進行超前一步的應用所產生的故事;再向里是可能出現的技術和世界;以上三類是目前最常見的科幻,它們的共同點在於,其中所描寫的世界都是運行在已知宇宙規律之下的。洋蔥的心兒是這樣一種科幻:它幻想的是宇宙規律,並在其上建立一個新世界。

這是最高級的科幻,因為沒有比幻想宇宙規律本身更純粹的科學幻想了;同時也是最難寫的科幻,比如把萬有引力與距離的關係改一下,成線性或3次方,那宇宙會變成什麼樣?這絞盡腦汁也難想出來。縱觀世界科幻史,這類作品很少,成為經典的更少,目前科幻界評價較高的有《重冰》和《博彩世界》兩篇,都是美國人所作,前者描述冰的比重突然變得比水大對世界產生的後果(同志們可想想會有什麼後果?呵呵。),後者則描寫一個以打賭為基礎的社會,但以上作品所改變的自然和社會規律都不太基本。《巴比倫塔》也有這方面的影子,克萊門特寫了一些類似的小說,且此公科學功底深厚,很少出錯,但那些小說並不好讀,看它們比看《第一推動》都費神。這類科幻與神話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它要在自己創造的宇宙規律下使世界自洽,這是寫科幻時最難的思想體操,是造物主的活兒。

硬傷成了這類科幻的靈魂,它本身就是科幻,這類科幻的理念就是要考查宇宙帶傷運行時是什麼樣兒,這也只有科幻能做到。

綜上所述:出現疏忽硬傷,格殺勿論;知識硬傷,指出來,給作者一個學習的機會(雖然再學恐怕也改善不了多少);背景硬傷,裝著沒看見;靈魂硬傷,您很幸運,這是最棒的科幻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