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象人 第八章 蜻蜓

1999年6月12日的晚上,以及隨後的兩三天,艾蓮全面介入了案件的調查工作:先後考察了現場,與證人見了面,又拜訪了被害人王小姐在北京的親屬,閱讀了警方以及法醫關於此案的所有記錄;最後,在15日的晚上出席了第三次重案組會議。當晚,艾蓮只提到了三個問題。

首先是關於現場的推測:艾蓮認為,兇手先行進入被害人的家,等待被害人歸來,然後實施罪行。陽台和窗檯都沒有發現攀爬的痕迹,證實了兇手必然以房門作為通道。他可能有被害人的家門鑰匙,也許有其他巧妙地竅門手段,當然,手法一定要很利落,不然在這樣狹小的老樓區很容易被熟識的鄰居給發現。不論如何,從作案效率來看,兇手很可能和被害人有生活上的交集。

接下來的問題是,作案動機。因為眼下只有一起案件,信息少之又少,艾蓮本人也對兇手的某些行為一籌莫展——諸如絞殺、割手指、毀壞頭部之類的,他提出復仇的觀點。兇手和被害人之間必然存在某種聯繫,而這種聯繫的發生時段並不一定是最近兩年。因為警方已經詢問過樓群的居民,得知被害人在此居住的期間並沒有過從甚密的朋友,那麼被害人與兇手之間的聯繫,可能早在搬到這裡之前就存在了。這樣並不大嚴謹的推測,立刻引發了在場多數警員的疑惑——儘管他們並沒有說出來,如果被害人與兇手只存在兩年以前的關係,那麼,他又如何得知被害人新的住處,更不要說如何獲得房門鑰匙?對此,艾蓮也莫名其妙,推測總歸只是推測,甚至說是直覺更加合理。如果硬說有些證據的話,那就是他指出在現場發現的被害人與某個女孩兒的合影,紙質顯得有些陳舊,應該是在幾年前拍攝的。

最後,艾蓮使用投影儀再一次地展現了那張合影照片,並斷定,被害人身邊的那個女孩兒,一定就是本案的關鍵。這個判斷也是接著上面那個成立的推論的後續,他認為,兇手留下了這張照片,目的何在?被害人的臉部被畫了紅色的圈,而身邊的女孩兒卻沒有,這說明被害人也許並非在做什麼殺人預告,而是告訴所有的人,他殺人的理由就在於此。同時,他提出,這個女孩兒警方是不可能尋找到的——或者找到了也沒有用——她應該已經消失了,至少無法提供兇手的信息——否則兇手就是在作繭自縛了。如果說,她消失了是比較合理的解釋,那麼接下來的事情也就很好理解了,兇手正是因為她的某種緣故才要進行報復!而警方在報紙上刊登了她的照片,卻一直沒能得到有關線索,也是很好理解的。第一,這女孩兒可能消失了,第二,她也許並非本地人,第三,隨著網路等另類媒體的興起,那些可能和這女孩兒有關係的年輕人並不會經常關注報紙這種傳統的宣傳媒體;最後,即使有人已經看到了報紙,卻因為某種理由而不可能來聯繫警方——比如說,她是某個醫療事故的被害者……最後,艾蓮提出了建議,如果不想等著下一起案件發生,那麼警方倒不如捏造出一些罪名,對照片上的女孩兒下達全國通緝令,說不定會有所收穫。

艾蓮全部的觀點表達完,在座的人一片噓聲。人們往往有一種習慣,當他們發現全心期待的事物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之後,便常常呈現出一種無所謂的態度。艾蓮的說法,在很多人看來,簡直是外籍教授在某個演說會上的即興發揮,既沒有實際證明,又沒有明顯的主題,只是沿著自己的思路做出一些隨意的推斷。特別是他最後的那條建議,聽起來匪夷所思而且不合法律程序。會不會這個傢伙在美國呆得時間太長,已經被那裡洋溢著的「自由」風氣同化了?罪行是可以隨便捏造的嗎?通緝令是可以胡亂下發的嗎?

劉罡明隊長,很明顯地也有些出乎意料,也感到面子上有些不大好看,一直不停地揉搓著自己的臉孔,直到艾蓮坐下之後,才猶猶豫豫地張了嘴:「大家,有什麼要補充的么?」

無人應答,大家面面相覷。麥濤坐在艾蓮的身邊也是一語不發。

可就在所有人都感到失望的時候,艾蓮卻忽然間想起了什麼,在口袋中摸索一陣,掏出了一條手帕,上面有些髒兮兮的印跡。

與會的警員起初都沒把這東西當一回事。可當聽說了艾蓮關於避雨的講述時,眾人都感到不可思議。手帕很快被拿去化驗,大家緊張不安地等待著,半小時之後,得出的結果是:手帕上確實是人類的血跡,性別為女性,血型為「B」。雖然這件事只能算是一個插曲,然而艾蓮關於「塗抹了迷彩油的雨衣人」的描述卻勾起了人們的興趣。當然,這條手帕眼下還沒什麼用處,只是艾蓮與兇手擦肩而過的經歷顯得十分詭異。

會議結束後,麥濤沉默地走出會議室,在樓道的拐角,艾蓮跟了上來。

「怎麼不說話?你的觀點是什麼?」

「我……」麥濤捋了捋燙過的碎卷——他頭上的繃帶前一天拆除了,剛要說話,會議室放線傳來了劉隊的喊聲,「喂,小艾,先別走,還有點事情要說。」

艾蓮轉過身,隨後又晃了回來:「稍等我……」他的話也沒能說完,因為看到陳芳站在麥濤的身邊,便轉而溫和地笑了,「你們先吧。」而後,便走回到樓道。

麥濤也露出半個笑容,僵硬了幾秒,接著硬生生地推開拐角的鐵門。

「為什麼你不提出自己的看法。」陳芳追上來,一把拉住麥濤,兩人的身子貼得如此之近,又馬上分開了——給他們的同事讓路。她說話時候,重音放在了「自己」上。

「自己的觀點?」麥濤顯得有些莫名其妙,「什麼觀點?」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對於這個案子你沒有自己的想法嗎?我知道你有的,可為什麼不說出來!」陳芳的臉孔,在漆黑的樓道里若隱若現。

「你又不是我?怎麼會知道我腦子想了些什麼?」麥濤苦笑了一下,繼續往樓下走。

「是不是因為這個艾蓮回來了,你就不願意說話了?」陳芳的嗓音很尖利。

「你想歪了……」在下一個樓梯轉彎,麥濤停下來,回頭對著台階之上的女子,「再怎麼說,艾蓮也曾是我的老師。最重要的是,我的觀點,恰好和他完全相同。」話音一落,他就急匆匆拾階而下。

「你……懦夫!」陳芳對著無人的樓梯拐角喊道。

聲音傳到樓下,麥濤自言自語:「懦夫……也許吧。」

「我叫你過來,有些事要麻煩你。」劉隊收拾好文件,又端起茶杯,「能不能到我的辦公室談談?」

「當然可以。」艾蓮雙手垂立,面帶微笑,「只不過,您能跟我說說,要談些什麼嗎?我好心裡有底,別像今天這樣。」

「你介意剛才的會議嗎?」劉隊詫異地回過身,感覺身後這個小夥子有些陌生,也許,他真的是在美國生活的時間太長了,思維產生了變化吧,「沒什麼的,人難免會有失手的……」他忽然覺得這麼說有些不妥,「我的意思是,在沒有線索的情況下,任何人都難免有些……嗯,你明白我的意思。」

「當然,」艾蓮拉開會議室的大門,「請吧,劉叔叔。」

「哦,謝謝。嗯,我是想和你談談我的家事……我的女兒……」

「……劉穎?」

「是的。」

接下來的兩周,從6月15日開始,太陽沒怎麼露頭,這在北京的歷史上是不常見的。據媒體報道,氣象專家介紹說,6月中旬以來,北京進入了常年少有的「梅雨季節」,主要原因是受大氣環流的影響,較強的冷空氣頻頻光顧京城,而低壓長時間地滯留在華北上空都是細雨霏霏的主要原因。同時,降雨帶來的空氣濕度一直保持在80%至90%,也為持續降雨創造了良好的地麵條件。

如此長時間的連續降雨,倒是沖淡了暑氣,人們也不得不增添了衣物。京城的氣溫一直保持在較低的狀態,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

這樣的天氣,又沒有任何案件發生,艾蓮的生活趨於平靜。早上在賓館起了床,沖個熱水澡,而後懶散地坐在沙發上,讀一些關於中國心理學進展的雜誌和書籍。中午隨意地吃過午飯,就重複上午的生活。一連十天泡在客房裡,難免心情過分安逸,唯獨有種擔憂揮之不去:這段日子,兇手恐怕要再次行動了。

到了第十二天,也就是6月27日,星期一的中午,艾蓮覺得索然寡味,便拿起電話,給麥濤家撥了一個。可對方並不在家,看來是張羅期末考試的事宜去了。

艾蓮隨後想起劉罡明隊長的囑託——鑒於父女關係不合,便請他來出面調解。連綿的陰雨,艾蓮都窩在賓館沒有動彈,既然有了長時間的空閑,遲遲不去見劉穎就顯得太不近情理了。他換好外出的衣褲,打了輛車,按照劉隊給的地址,找到了劉穎租住的公寓。

短暫的敲門過後,劉穎,這天梳了個俏皮的羊角辮,打開門,一下子撲到艾蓮懷裡,「艾哥哥、艾哥哥」地叫個不停。

艾蓮就想起《紅樓夢》里咬字不準的史湘玉對寶玉的稱呼來,不禁啞然失笑,一眼又瞥見門洞里還在滴水的雨傘和男士皮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