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五回 老皇上晏駕暢春園 十三郎逞威車台營

康熙皇上即將晏駕,張廷玉正在向皇子們宣讀遺詔。剛才,老皇上已經說了,要把皇位傳給四皇子胤禎。老八一聽這話還能待得住嗎?他也不聽遺詔了,溜出房門,就想往外闖。他得趕快把信傳出去,調丰台的大兵啊!可是,內有太監李德全的監視,外有老將軍武丹和侍衛們把守門戶,他哪兒能出得去呀。正在無計可施之時,突然眼前一亮,府里的太監何柱兒來了。老八心頭一陣狂喜,卻故作惱怒,大聲呵斥:

「何柱兒,你找死嗎?這地方是你隨便來的嗎?」

何柱兒聽八爺叫他,連忙又哭又喊:「爺,福晉在府里正發威風呢。天都這時候了,爺還不回去,這午飯是送啊還是不送?」

老八一語雙關,大聲罵道:「滾!也不看看什麼時候。告訴她,爺死在這兒了,叫她預備後事吧。」

何柱兒一點就明,跟頭把式地跑出去了。八爺也安下了點心。嗯,還不錯,來了個探事的,話也遞出去了。

等老八回到屋裡時,遺詔已經讀完,眾阿哥正在齊聲高呼「萬歲」呢!老十是專門找茬兒的,到了這份上,眼看四哥要當皇上了,他還能不攪和嘛:「皇阿瑪,這遺詔讀了半天,怎麼兒臣沒聽見誰來繼承皇位呀?」

康熙已經沒有力氣和老十生氣了。他狠狠地瞪了老十一眼,斷斷續續地說:「傳,傳四、四阿哥進來。」

老十卻故意裝痴:「哦,兒臣聽見了,傳位給十四阿哥。好哇,父皇果斷聖明。十四阿哥文才武略都是拔尖的嘛!」

老九胤礻唐也跟著起鬨:「對對對,十四阿哥繼承皇位,再好不過了。」

康熙氣得牙關一咬,突然坐了起來,抓起枕頭旁邊的一串念珠,朝著老九砸了過去。可是,他只扔出去了一半,手一軟,眼一黑,撲通一聲倒下了……

殿內立時哭聲一片。御醫趕忙過來診脈。可是,這位六十九歲的老皇帝的脈搏,已經停止了跳動。他去了,他懷著對大清王朝的無限深情,也懷著對不肖兒子的強烈憤怒,去見地下的列祖列宗了。康熙皇上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也是一位兒女最多的皇帝。他一生辛勞,有功於大清,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礎,也為他的兒子們留下了一個花團錦簇的江山。但,可悲的是,他卻沒能在頌揚和痛哭聲中含笑瞑目,而是死在對不孝兒子的盛怒中。假如,人真的有靈魂的話,康熙的英靈能夠得到安息嗎?

診脈的太醫鬆開了手,悲愴地說了聲:「萬歲爺——駕崩了!」此言一出,殿內殿外,立刻響起一陣驚天動地的哭聲。

此刻的張廷玉猛然想起兩天前康熙吩咐過他的話:「到時候,你要有靜觀泰山之崩的勇氣。」他強自鎮定,從懷中拿出一份遺詔,站出來大聲宣告:「臣張廷玉奉大行皇帝遺命,處理善後事宜。請各位皇阿哥節哀保重,一切均按大行皇帝遺詔辦理。」說完,也不理眾人,徑自來到窮廬門口,厲聲吩咐:「張五哥,騎快馬,請四爺立即進來!」

四王爺胤禎聽了皇上的臨終遺言,知道自己已穩坐江山,心裡又是興奮,又是激動,可是又有十二分的不安。他策馬疾奔,先回到自己的家裡,把消息告訴給鄔思明他們,鄔思明只聽了一句,就斬釘截鐵地說:

「四爺,什麼都不要說了。您趕快帶上性音去救十三爺,讓他立刻趕回丰台,控制住那裡的駐軍;文覺和尚和府里的家將,保護二位世子到西山銳健營,以皇上和四爺的旨意去勞軍。只要穩住他們,度過今天一晚,明日便萬事全休。」

胤禎當然不知道,此刻,皇上已經晏駕了。但是,他十分清楚,這時,是一刻千金的關鍵時候,他哪兒敢耽誤啊!帶著性音和十幾名家將,如飛似的趕到十三爺府。有了皇上的金牌令箭,勿需多言便闖了進去。十三爺正在爐前吃酒呢,見四哥來了,先是一愣,又驚喜地叫了一聲:「四哥,下這麼大的雪。你怎麼來了?」

老四並不進屋,他神色嚴峻地站在風雪之中,高舉金牌令箭朗聲說:「有聖旨。」

老十三急忙跑了出來,面北跪下:「兒臣胤祥聆聽聖諭。」

「十三弟,皇阿瑪想你了,讓我持此金牌令箭,赦你出去見駕。」

胤祥趴在地上放聲大哭:「皇阿瑪,你還記得胤祥,你還想著我呀……」

胤禎上前拉起胤祥,向房中獃獃站在那裡的喬姐和阿蘭瞟了一眼,沉穩地說:「十三弟,先不要哭。走,到後院去,四哥有話告訴你。」

四爺把十三爺帶走了,阿蘭和喬姐卻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從康熙四十七年胤祥被拘禁在養蜂夾道起,她們就分別受八爺和九爺的指派,來到十三爺身邊當姦細。十三爺對她們呢,是時時刻刻小心提防。這兩個女子又都是苦命人,被人賣來賣去,飽嘗了人間辛酸。來的時間長了,她們對胤祥反倒產生了同情、愛慕和敬佩之心。尤其是阿蘭和胤祥有著一段特殊的淵源,更是寧死也不幹昧良心的事。那次紫姑行刺,就是她暗中推倒花架報警,保護了十三爺的。可是,這份功勞,阿蘭卻不敢表白,甚至不敢讓人知道,她還得防著喬姐呢!喬姐的心情和阿蘭一樣,又想護著十三爺,又要時時處處替十三爺監視阿蘭。就這樣,十三爺、阿蘭和喬姐這仁人,在相互提防之中,度過了這十年的圈禁生活。對這兩個又像姦細、又像自己人的女人,十三爺也是矛盾重重。高興時,體諒關心,煩惱時,呵斥怒罵。阿蘭和喬姐呢,又要溫存、體貼,小心謹慎地服侍十三爺,又要默默地忍受十三爺的暴怒、訓斥和冷嘲熱諷。她們倆之間還得互相提防著。這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這又愛、又恨、又妒忌、又猜疑的日子,她們是怎麼熬過來的呀!

現在,十三爺蒙赦了。阿蘭和喬姐立刻想到,過去的日子,成了一段痛苦而又無法辯白的往事。今後,十三爺會怎樣對待她們,八爺和九爺又豈肯饒過他們。唉,天大的事,莫過一死,就在這十三爺喜慶的日子裡,結束生命,以報答十三爺吧。

這一回,阿蘭和喬姐可真是不謀而合了。四爺和十三爺一走,她倆就不約而同地各自回屋,又很快地出來。倆人手中,都拿著一瓶下了毒藥的酒。她們心照不宣地相視一笑,把兩瓶毒酒兌在了一起,倒了兩杯出來,阿蘭端起酒杯,仰天長嘆:「十三爺,奴婢走了。我心中只有一句話,阿蘭感激爺一輩子,阿蘭沒有做對不起你的事。咱們來世再見吧。」說完一仰脖把酒喝了下去。與此同時,喬姐也冷笑著說:「阿蘭,你以為只有你才是清白的嗎?我也敢說,我喬姐雖不能算好人,可是,我對十三爺也沒做過一件虧心事。」說完,也是一飲而盡。直到這時,她們才互相諒解了。兩人扔掉酒杯,抱在了一起,又一同摔倒在地。她們雙雙自盡身亡了。

胤祥聽完四哥的交代,滿腔熱血奔流。他想喊,他想叫,他想說,我十三爺要干一番事業了!他快步奔進房內換衣服,可是一進門便愣住了。他的面前,是阿蘭和喬姐並肩而卧的兩具屍體。她倆的嘴角里,流著鮮血,可也帶著笑容。胤樣的心碎了,他也完全明白了。他強忍悲痛在心裡說:「好,你們走了,我也放心了。我不會忘掉你們的。」他默默地拿過一件自己的披風,慢慢地、輕輕地蓋在了兩具屍體上。然後,匆匆換上貝勒的袍服,就在院中上馬,衝出了府門。

門前,張五哥已經在等候了:「十三爺,四爺已經奉召回暢春園了,派奴才隨您去丰台。還有鄂倫岱,也奉了四爺的差遣,在前邊路口等著呢。」

十三爺一愣:「什麼,鄂倫岱,他不是……」

張五哥一笑:「哦,十三爺,人是會變的嘛。」

十三爺感慨地說:「唉,五哥呀,我圈禁整整十年了,如今才明白,萬歲爺為的是把我藏起來,保護起來。如果不是老人家這樣做,我也許早就變成一堆黃土了。可是,這十年,人心變化太大,就是原來我提拔的那些人,恐怕也有變心的。咱們這趟差,關係著父皇身後的社稷安危,也關係著四爺能不能順利登基。咱們要加倍小心哪!」

「是,十三爺說得對,四爺也想到了這一層,怕您剛放出來,軍中有人不信你,讓十七爺和咱們一塊去。」

胤祥心中踏實了:「好,這就好。」

倆人這兒正說呢,路口三匹馬飛奔而來,正是十七爺胤禮和鄂倫岱,還有一名宮中的太監。十六爺胤禮撲上前來抱住了胤祥:「十三哥,兄弟想你想得好苦啊!」

胤祥撫著十六弟的肩膀,看著這位已經長成大小夥子的兄弟,真是感慨萬分:「好兄弟,長這麼大了。別哭,有話以後再說,咱們還得辦差呢。」

當下,幾個人一同上馬,在路上,又做了詳細的商議。轉眼之間,來到了丰台大營。雪夜之中,只見鎮子四周,黑黝黝地立著一座座軍營,卻是更鼓不響,燈火皆無,冷森森,黑沉沉,顯得十分恐怖。胤祥把馬鞭一揮,吩咐一聲:「太監進去通報,就說十六爺和侍衛鄂倫岱來勞軍。」

這裡的軍兵統領成文運,是八爺的死黨,也是這次八爺要稱兵宮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