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經濟大恐慌 2

2

為什麼資本主義經濟在兩次大戰之間陷入困境?這個問題的答案,主要在於美國的情況。歐洲經濟破敗的責任,也許有一部分可以怪罪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交戰諸國身上。可是美國的本土遠離戰火,後來雖成為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參戰時間卻極為短促。更有甚者,美國經濟不但未因大戰垮台,反而像二戰期間一般,深得戰爭之利。1913年,美國事實上已經成為全世界經濟最強大的國家,工業生產量佔全球總量三分之一以上——僅次英法德三國的總和。到了1929年,美國已經囊括全世界總產量42%以上;而英法德歐洲三大工業國家的總和,卻只有區區28%(Hilgerdt,1945,Table l.14)。這個數字變化實在驚人之極。具體來看,1913-1920年間,美國鋼鐵產量躍升了四分之一,世界其他地區卻減少了約三分之一(Rostow,1987,p.194 Table III.33)。簡單地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在各方面都已成為首屈一指的經濟強國,不亞於它在二戰後再度稱霸的地位。只有經濟大蕭條期間,美國的領先優勢才暫受重挫。

更進一步來看,大戰不只強化了美國作為世界經濟主要工業生產國的地位,同時也將它變成全球最大的債權國。戰爭期間,英國為應付戰爭支出,不得不變賣許多海外資產,而它在全球的投資額損失了四分之一,其絕大部分在美國。法國損失更重,幾乎達半數,多數源於歐洲的革命及崩潰所致。而美國人呢,戰爭初起,他們尚是個負債國;到了戰事結束,卻搖身一變成為國際主要的貸方國家了。同時由於美國的海外業務多集中在歐洲及西半球(當時英國仍是亞非地區最大的投資國),美國對歐洲的影響自然是舉足輕重的。

總而言之,要了解世界經濟危機,必須從美國著手。美國畢竟是20年代最大的出口國,同時也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進口國家。至於原料與糧食的進口量,美國更包辦了15個最商業化國家進口總數的40%。難怪蕭條大風一起,必需品類如小麥、棉花、白糖、橡膠、蠶絲、銅錫、咖啡的生產國首當其衝,一敗塗地(Lary PP.28-29)。作為主要的進口國家,同樣地,美國也成為不景氣下最大的犧牲者。1929-1932年間,美國進口量跌落70%,出口量也以同樣程度銳減。從1929-1939年,世界貿易額縮減了三分之一,美國出口則幾乎暴跌一半。

這並不是說,歐洲即能脫去導致蕭條之責,而事實上,歐洲方面的問題多是因為政治因素。巴黎和會(1919年)對德國索取數額未定的巨額賠款,以補償戰勝國戰費及戰爭損失。為了替這項賠款的正當性找借口,和約中還特別加上一條「戰爭罪」(war-guilt)款項,將大戰的責任全部推到德國頭上。而這種「罪在一國」的欲加之罪,不但在歷史上站不住腳,反而加速促成德國國家意識的高漲。至於確切的賠款數字,由於美國認為應依德國付款能力而定,而其他盟國——尤以法國為最——則堅持德方須全數負擔;相持之下,只好妥協,最後簽定的和約中,對賠款的額度沒有提。盟國如此苛刻要求,主要是為了可以不斷地對德國施加壓力,使其從此一蹶不振;至少法國的心意在於此。到了1921年,賠款數字總算講定為1320億德國金圓馬克,相當於當時的330億美元。如此天文數字,大家都知道根本就不可能。

「賠款」一事,在美國主導之下,引發了無數辯論、危機及斡旋。如今德國固然欠下盟國賠款,盟國本身,在戰時也向華盛頓借了一大筆債。美方希望兩者並作一道解決,自然惹得友邦老大地不高興。戰勝國索賠的數字,高到瘋狂的地步,等於1929年全德總收入的一倍半。而盟邦各國對美國的借債,同樣也高得嚇死人。英國對美欠債相當於英國全國總收入的一半;法國久美國的數字則等於法國總收入的三分之二(Hill1988,pp.15-16)。1924年的「道斯計畫」(Dawes Plan)規定了德國每年償還的數字;1929年的「楊格計畫」(YoungPlan),又將付款表重新調整,並附帶在瑞士巴塞爾(Basel)成立了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ional Settlements),這是二戰之後出現的無數國際金融機構之先河。(本書寫作之際,這家清算銀行仍在營業。)由於實際原因所致,到了1932年,包括德國及盟國在內,所有的付款都告中止。只有芬蘭曾經償付過對美的戰時債務。

在這裡我們不用討論得太詳細,可是有兩件事卻不能不予注意:首先,年輕的凱恩斯曾發表一篇論文,強烈抨擊巴黎和會的決定;他的看法的確有其見地。凱恩斯本人曾是英國出席和會的低級代表之一,在這篇名為《和平對經濟的影響力》(The Eisequences of the Peace)的一文里,凱恩斯主張,德國經濟若不復元,歐洲勢將無法恢複穩定自由的文明和經濟社會。法國為了保住本身的「安全」,強制不使德國抬頭,對經濟生產將具有反作用。事實上,法國也自身難保,根本無力執行自己設下的抑德政策;雖然1923年間,法國曾借口德方拒絕付款,出兵佔領了德國的工業中心區。最終,法方不得不接受事實,容忍德方在1924年後分期償付的政策;德國經濟也因此得到莫大的動力。可是其次,德國償付賠款的方式也是一大問題。凡想壓制德國,使其繼續衰弱下去的國家,都強要德國付現。因為可想而知,若讓德國以現有生產或出口所得折現賠付,勢必增強它的生產力,反而對競爭對手不利。事實上,各國共同施壓,強迫德方大量舉債賠款,因此德國賠款來源多為20年代向美國借貸的大筆貸款。從德方對手的觀點來看,這種辦法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使德國深陷債務之中,無力擴大出口,以平衡債務;德國進口量也果然

高漲。但是這迫使德方以債養債整套做法的後果,我們都已經看見了,最終卻使德國及歐洲對美國的風吹草動極為敏感。1929年華爾街股票大跌之後,美國對外貸款資源發生危機,可是美方向外出借的能力,早在股市崩潰之前就開始衰退了。大蕭條期間,賠款付款這建築在沙灘上的架構,一古腦全部倒塌。到了最後,付不付款,對德國或世界經濟都無所謂了;付款停止,產生不了任何正面作用。因為經濟已經完全解體。1931-1933年間,為國際付款所做的各項安排也一一破產。

然而,兩戰之間經濟之所以嚴重崩潰,大戰期間及戰後歐洲的分崩離析及政治紛亂,只能為其提供一部分理由。從經濟的觀點來看,可以分由兩方面討論。

其一,當時,國際經濟呈現極端不平衡的局面,美國的高速成長,和世界上其他各國根本不成比例。世界性的經濟體系,完全發揮不了作用。因為美國與1914年之前作為全球中心所在的大英帝國不同,前者自給自足,對外界幾乎沒有任何需要。因此之故,美國又有一項與英國不同之處:它根本不在乎國際賬務支付是否穩定,更不會出面維持。而過去英國身為大出口國家,深知國際付款是用英鎊,所以極其注意維持其幣值的穩定。美國之所以不甚需要他國,是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它對外來的資金、勞力,以及(相對而言)日常必需品的需求,都較以往任何時候為低,只有少數原料例外。美國的出口,對世界其他地區雖然很重要——好萊塢等於獨霸了全球的電影市場——對本國總所得的重要性而言,卻比任何工業國家都小得多。美國退離世界經濟舞台中心,對全球影響到底有多重大,這也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美國經濟學家及政治人物顯然深受這類說法所動,認為美國的消極導致了蕭條的發生。因此二戰期間,他們極力說服華盛頓當局改弦更張。於是1945年後,美國便開始全力擔負起維持世界經濟穩定的責任(Kindleberger,1973)。

經濟大恐慌的緣由,還有另外一種解釋,那就是當時世界經濟產生的需求不夠,不足以維持長期的擴張。我們已經看見,20年代的繁榮現象其實相當虛弱,甚至美國亦然,當時美國農業已經開始不景氣。跟眾人一向以為的偉大爵士時代的神話印象相反,一般人的工資也並未大幅上升。到了景氣末期,最後股價暴漲的幾年,工資甚至開始遲滯不前(HistoricalStatistics of the USA,I,p.164,Table D722-727)。當時的現象是,工資落後不動,可是利潤卻不成比例地大幅躍升。結果富者愈富,佔去全國資產的一大半。這種情況,在所有自由化市場暴漲時都是如此。工業生產力不斷快速增加,可是大眾需求卻無法配合,趕不上亨利·福特(Henry Ford)最盛時期大量生產的步伐。結果就是生產過剩,投機風大起,接下來引發的便是總體的崩潰了。在此,不論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意見何等紛紜,甚至到了今天他們還在爭辯不休。但是,當時凡對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