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全面戰爭的年代 2

2

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致力於這方面研究的著作遠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少。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很簡單,除了極少數的例外,沒有一位嚴肅治學的歷史學者,會質疑德日意三國發動侵略的事實(雖然他們對義大利扮演的角色比較不那麼確定)。至於其他國家,不論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是身不由己被拖進戰爭的漩渦。它們都不想打仗,而且大多數都想盡辦法迴避。對於這個問題——到底何人何事掀起這場大禍最簡潔利落的答案,一共只有三個字:希特勒。

歷史的問題,當然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答覆的。我們前面已經看見,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世界局勢極不穩定,歐洲尤其如此,遠東亦然。這種情況之下,自然沒有人認為和平可以持久。對於現狀不滿的國家,並不只限於戰敗國。當然就戰敗國來說,尤以德國為最,自有充分理由怨恨當時的狀況,而事實也是如此。德國不分黨派,從最左的共產黨到最右的希特勒國社黨(National Socialists),都異口同聲指責《凡爾賽和約》太不公平,根本無法接受。說也矛盾,如果德國內部真要發生革命,對國際衝擊的程度反而可能會小一些。請看當時兩個真正革命了的戰敗國,俄羅斯和土耳其,正都一心忙著處理家務,包括防衛自家邊界。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跟國際局勢搗亂,它們反而是30年代要求維持世界穩定的力量。事實上,到了二戰期間,土耳其也一直保持中立。反過來看,義大利和日本雖然算勝利一方,心中卻也老大地不痛快。不過日本還算比較實際一點,不像義大利,帝國主義胃口太大,遠超自己國力所能負荷。不管怎麼說,義大利打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一仗,畢竟也有不少收穫。雖然實際所得,不能跟戰時盟國賄賂它加入時許下的利益相比。但是義大利在阿爾卑斯(Alps)山麓、亞德里亞海(Adriatic),還有愛琴海(Aegean Sea)區,都新獲不少領土。然而,主張極端國家主義帝國野心十足的法西斯派,戰後卻贏得義大利政權,這個事實,正反映該國人心的不滿(見第五章)。至於日本,已經成為遠東一霸,自俄國退出舞台,日本陸海軍的力量愈發不容忽視。事實上,日本的軍事地位,或多或少已由1922年華盛頓海軍協定(Washington Naval Agreement)為國際承認。這項協定規定美英日三國海軍軍力比例,應分別為5:5:3。從此,終於結束了多年來英國在海上的獨霸。話雖如此,日本仍不滿足。日本工業化的速度,當時正在突飛猛進,自然使得它感覺自己在遠東該得的一份理當比白人帝國給它的一杯羹更大才是——雖然就絕對數字來說,日本當時的經濟規模還小得很,20年代後期,只佔世界工業總產量的2.5%。再說,日本也深深意識到自己的弱點,現代工業經濟需要的各種自然資源,它可說一樣沒有。這些資源靠進口,進口就難免受到外國海軍的威脅而中斷。日本的產品要出口,出口就得仰賴美國市場的照顧。日本軍方的理論是,到中國去建立一個龐大的陸地帝國,可以縮減日本的運輸線,日本的實力就有保障,不再那麼脆弱了。

總而言之,1918年之後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和平終究不能維持,其中固然有種種因果。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之所以爆發,究其原因,還是由於德日意三國心裡不平而發動侵略所致,它們從30年代中期開始,便相互訂下一連串盟約互通聲氣。1931年日本出兵滿洲;1935年義大利進佔衣索比亞; 1936-1939年間,德意兩國共同介入西班牙內戰;1938年初德國進兵奧地利;同年又重挫捷克斯洛伐克,佔去該國部分領土;1939年3月德國全面佔領捷克斯洛伐克(較早義大利已出兵佔領阿爾巴尼亞)。這些都是逐步導向世界大戰的重要事件。最後德國向波蘭提出無理的領土要求,終於造成戰爭全面爆發。對應於以上這些侵略事件,我們也可以一一細數國際間無力對付侵略者的窘相:國際聯盟阻止日本出兵滿洲宣告失敗;1935年義大利侵犯衣索比亞,無人予以制止;德國片面宣布《凡爾賽和約》無效,並在1936年重新對萊茵蘭地區(Rhineland)進行軍事佔領,英法兩國只能眼睜睜任其發生;英法拒絕插手西班牙內戰(「不干預原則」);對奧地利被德國佔領一事也不聞不問;1938年德國提出《慕尼黑協定》(Munich Agreement)勒索捷克斯洛伐克的前夕,英法兩國又臨陣撒手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8月,蘇聯竟也與德國簽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Hitler-Stalin pact),對抗希特勒的國家又少了一員。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一方真的不願開打,並且想方設法避免開戰;在此同時,另一方則拚命謳歌偉大的戰爭使命——像希特勒那樣一心求戰——但到頭來,等到大戰真的全面爆發,戰爭進行的實際方式、時間,以及對手,也不見得是這些侵略者當初始料所及的。日本國內就算軍國主義的勢力再大,恐怕也不希望靠全面大戰達到自己的目的吧(它最主要的目標只是留在遠東稱霸,也就是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日本之所以掉進世界大戰的泥沼,完全由於美國也有份的緣故,至於德國原本的打算到底如何,它想怎麼打,何時打,與誰打,希特勒這人沒有記錄自己決定的習慣,各家看法也始終不一。不過有兩件事很明顯:一是1939年,德國對波蘭發動戰爭(波蘭背後有英法兩國助陣),顯然不在希特勒原定計畫之內。至於日後與美蘇兩強同時作戰,恐怕也是德國將領與外交官最大的噩夢吧。

德國打這場仗,和1914年沒有兩樣,必須一鼓作氣,出手便成功才行;日本的情況也一樣。一旦曠日持久,對方開始聯手之後,雙拳難敵四手,就遠非德日兩國之力所能對付了。它們也根本就沒有打算打持久戰;至於那些需要長期生產的武器,更不在它們考慮之列。(相反,英國雖然在陸戰受挫,一開始就已打定主意進行持久的消耗戰,把財力集中在精密昂貴的武器。時間一久,英國和盟方的軍火生產量自然便趕過德國。)至於日本方面,一不曾捲入1939-1940年德國對英法的作戰,二也沒參加1941年以後德國對蘇聯的進軍,所以比較沒有這種對付聯手敵人之苦。不過早在1939年,日本就曾在中國與西伯利亞交界處與蘇聯紅軍非正式地交過手,當時日方傷亡頗重。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開始,日本交戰的對象也只是英美兩國,蘇聯並不在內。倒霉的是日本碰上的列強對手,偏偏就是資源不知比日本豐富多少倍,肯定會贏得這場戰爭的超級強國美國。

有一段時間,德國的運氣似乎還不錯。30年代戰爭腳步日益接近之際,英法兩國沒有和蘇聯交好,結果後者才與希特勒談和。而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O.Roosevelt)也因為國內政治牽制之故,只能在書面上支持他熱烈傾向的一方。所以一開始,1939年爆發的戰爭只能算是歐戰。事實上在德國入侵波蘭,又於三周內和中立的蘇聯瓜分該國之後,所謂歐戰,也已變成純粹由德國與英法對打的西歐戰爭了。1940年春天,德國不費吹灰之力,又分別攻下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法國,輕鬆得簡直有些可笑。挪丹荷比四國均為德國佔領,法國則被分成兩半:一部分由德國直接佔領治理,另一半則變成附庸「政府」,首都設在法國鄉間的溫泉療養勝地維希(Vichy,維希政府的主要成員,多數來自法國各保守勢力,這批人不願意把法國再稱作「共和國」,故指稱為「政府」)。現在全歐只剩下英國與德國作戰了,在丘吉爾的領導下,全國和衷共濟,誓與希特勒周旋到底,絕不妥協。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原本中立的法西斯義大利卻走錯一步棋,放棄了自己小民自守兩不相涉的立場,倒向德國一邊。

就實際意義而言,歐戰至此可說已告結束。不錯,英國有英倫海峽及皇家空軍這兩道屏障,使得德國無法越雷池一步,但是英國也沒有本事回攻歐陸,更別提打敗德國了。1940-1941年幾個月當中,英國獨力支撐著。這段時間,至少對那些戰火餘生的人來說,可算是英國人歷史上極了不起的一個時刻。不過,英國倖存的機會十分渺茫。1940年6月,美國重新部署其「半球防衛」計畫,基本上認定沒有必要再給英國任何支援。而且,就算英國有機會逃過一劫,美國也只把它看成外圍的防禦基地。在此同時,歐洲版圖也被重新劃分。根據德俄協議,除了德國佔領的波蘭部分以外,蘇聯進佔帝俄在1918年失去的歐洲領土及芬蘭。1939-1940年間,斯大林曾與芬蘭打了一場爛仗,將蘇聯國界向列寧格勒(Leningrad)以外稍微推出一點。至於當年《凡爾賽和約》從原哈布斯堡治下劃分出來的諸國,果然短命,現在重新規劃,落入希特勒的統治。而英國原想將戰事延伸至巴爾幹地區,結果不出所料宣告失敗,反使整個半島,連希臘諸島在內都淪入德軍之手。而德國盟邦意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