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全面戰爭的年代 1

1

「全歐洲的燈光都要滅了。」1914年,英德兩國正式開戰的那個晚上,英國外相葛雷(Edward Grey),望著倫敦政府行政區點點燈火悲嘆:「我們這一輩子是看不到它再亮起來了。」奧國的諷刺戲劇大家克勞斯(Karl Kraus),此時也在維也納著手進行一部長達792頁的反戰時事劇以為這場大戰作注。劇名就叫《人類文明末日》(The Last Days of Humanity)。他們兩人,都將這場大戰視作一個世界的結束,而當時有這種想法者更不乏其人。結果,人類文明並沒有就此完結。然而,從1914年7月28日奧地利向塞爾維亞宣戰開始,一直到1945年8月14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後數天——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的31年之間,世局動亂不已,某些時候,難免令人覺得世界恐怕真的離末日不遠了。那些被人類虔信為造物主的諸神,有時一定極為懊惱,悔不該當初造了我們呢。

人類畢竟逃過這一浩劫。但是19世紀崇高偉大的文明大廈,也從此在戰火中灰飛煙滅,四柱圯然。若不認識戰爭,就無法了解20世紀這短暫歷史的本質。戰爭是這個時代的印記。這整個時代,就是在世界大戰中生活、思想。有時槍聲

雖止,炮火雖息,卻依然擺脫不了戰爭的陰影。要談這一個世紀的歷史,或者說得更精確一點,要談這段歷史起始之時天下大亂的年代,就得從頭說起,從那瀰漫世界31年的戰亂講起。

對成長於1914年以前的一代而言,這個分水嶺前後對照的差異實在太大,許多人——其中有我父母那一輩,至少包括同時代的中歐居民——簡直無法把現在和過去作任何連接。在他們眼裡,「太平年月」一詞指的就是「1914年以前」,那以後,世情起了變化,再也不配這個美好的名稱了。這種心情其實不難體會。回首1914年,那個時候世界上已經有100年不曾打過大型戰爭。所謂大型戰爭,是指所有的大國,或至少有許多大國一起參與的戰爭。當時國際舞台上的主角,計有歐洲六「強」(英、法、俄、奧匈帝國、1871年擴張為德意志帝國的普魯士,加上統一之後的義大利),以及美日兩國。那個時候總共只發生過一場兩強以上交兵卻迅即收場的戰爭,那就是英法兩國合力對付俄國的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1854-1856)。而且,就算有強國參與,多數衝突也是速戰速決。至於其中打得最長久的戰爭,並不是國際間的衝突,而是美國境內南北相爭的四年內戰(1861-1865)。而當時一般戰爭的長度多以月計,有時甚至在幾周內就告終了(1866年的普奧戰爭即為一例)。總之,從1871-1914年的幾十年間,歐洲總有戰事,卻從來不曾有過大國軍隊攻入敵國境內的事例。只有在遠東地區,1904-1905年,日俄交戰於中國東北,日本擊潰了俄國,從而也加速了俄國革命的腳步。

因此,20世紀以前,人類可說根本沒有過「世界級」的大戰。18世紀英法兩國曾屢屢交手,戰場跨海越洋,從印度、歐洲,一直打到北美。可是1815-1914年的百年間,大國間的戰爭幾乎都不出自家門前的區域。當然,帝國(或准帝國)的遠征軍經常遠赴海外,對付那些不及自己強悍的對手,則是另一回事。這一類開拔到域外的戰爭,往往勢不均、力不敵而呈一面倒,比方美墨戰爭(1846-1848)、美西戰爭(1898),以及英法兩強擴張殖民帝國勢力的諸多戰役均屬此類。不過,偶爾一兩次,也有小國寡民被欺負得太厲害,忍無可忍大發威風的情況出現。像在19世紀60年代,法國就不得不黯然退出墨西哥;1896年,義大利也撤離了衣索比亞(Ethiopia)。現代國家當年面對的那些強敵,儘管殺人軍火精良並佔盡優勢,最終仍不免全軍撤退,至多只能盡量延長其佔領的時日罷了。而且,這一類遠赴外洋異域的軍事行動,充其量只能作為冒險文學或19世紀新發明的行業「戰地記者」筆下的材料而已。對於發兵國、勝利國本國絕大多數的居民來說,可說沒有多大的直接關係。

但是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席捲了每一個強國,事實上除了西班牙、荷蘭、北歐三國以及瑞士之外,全歐洲都加入了這場戰爭。更有甚者,各國軍隊還被一一派往外國執行戰鬥任務;許多時候,這種情況往往是破天荒第一遭。加拿大部隊到法國作戰;澳大利亞人、紐西蘭人則跑到愛琴海的一個半島上去凝鍊國家意識——「加里波里」之役(Gallipoli)變成了澳新兩國立國的神話——然而,這一切現象當中,意義最為重大的改變,卻要數美國人的參戰。他們將開國國父華盛頓的千叮萬囑,不要「蹚歐洲渾水」的警告拋置腦後。美國的加入,從此決定了20世紀歷史的面貌。美國印第安人被派到歐洲、中東;中國勞工來到西方;非洲人則成為法國部隊的一員。除了中東地區之外,發生在歐洲地區以外的軍事行動,規模都很小,但海戰的範圍卻再度升格到全球範圍:1914年在南美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的外海,大戰雙方揭開了海戰的序幕。而協約國艦隊幾次和德軍潛艇交手的決定性戰役,也都發生在北中大西洋的海面及水下。

至於二戰的世界規模,更毋庸舉證說明。全世界所有的獨立國幾乎無一倖免,不管是主動還是被迫,皆受到戰火波及。只有拉丁美洲諸國的參與可說有名無實。殖民帝國統治下的殖民地人民,更是身不由己,毫無選擇的餘地。歐洲境內,除了日後成立的愛爾蘭共和國地區、瑞典、瑞士、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歐洲境外,除了阿富汗地區,全球各國不是加入戰鬥,就是遭敵佔領,或兩者都不能免。作戰地區,遍及五大洲三大洋。南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亞群島(Melanesian islands)、北非沙漠、緬甸、菲律賓各地的殖民區,這些遙遠陌生的地名,現在和北極、高加索山區(Caucasian)、諾曼底(Normandy)、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庫爾斯克(Kursk)一樣,都成了報紙讀者和無線電聽眾耳熟能詳的名詞——其實這根本就可說是一切無線電新聞快報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大家上了一堂世界地理課。

20世紀的大小戰爭,不論是一地一區的地區性戰爭,或波及全球的世界級大戰,總體規模都是空前的。1816-1965年150年間各場戰爭中,根據美國專家依死亡人數排名——美國人就喜歡搞排行榜這一套——前四名都發生在20世紀:分別是兩次世界大戰,以及1937年開始的日本侵華戰爭和朝鮮戰爭,每次都死了100萬人以上。而回到後拿破崙時代的19世紀,有記錄可循規模最大的一場國際戰爭是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大約死亡了15萬人。拿到本世紀來,這個數字勉強只能跟1932-1935年玻利維亞(Bolivia,人口約100萬)與巴拉圭(Paraguay,人口約140萬)兩國的廈谷戰爭(Chaco War,編註:指1932-1935年間,玻巴兩國為爭取廈谷地區主權的武裝衝突。此戰約造成十餘萬人傷亡,並導致兩國經濟蕭條,軍人執政,影響甚大)相比。簡單地說,進入1914年,人類從此開始了大屠殺的年代(Siner,1972,pp.6,131)。

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起因,本書作者已在另一本著作《帝國的年代》中略述。本書篇幅所限,就不再討論了。這次大戰基本上是一場歐戰,英法俄三國協約,對抗由德國與奧匈帝國組成的所謂「同盟國」(tral Powers)。塞爾維亞和比利時則分遭奧德兩國攻擊,也立即捲入了戰火。(奧國攻打塞爾維亞,大戰因此爆發;德國攻打比利時,則出於戰略的運用。)旋即,土耳其與保加利亞也加入了同盟國的戰線。而另一邊的英法俄三國協約,也迅速擴展成聲勢浩大的多國聯合。義大利是引誘進來的,希臘、羅馬尼亞、還有葡萄牙(名義上的味道比較重)也紛紛被拖下水。最實際的要數日本,它幾乎立刻加入協約國,為的是接替德國在遠東和西太平洋的地位。對於這個區域以外的事務,日本卻毫無興趣。而其中影響意義最為重大的成員則為美國,於1917年加入協約國。事實上,美國的介入具有舉足輕重的決定作用。

德國人當時面對著兩面作戰的可能,和日後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情況如出一轍。首先,由於與奧匈聯盟,德國被捲入巴爾幹地區的戰事(不過由於同盟四國當中有三國,奧、土、保都在這個地區,就戰略而言,問題並不那麼緊急),但是德國還有另外兩個戰場,它的計畫是往西先將法國一舉擊潰,然後立即揮師東進,在沙皇帝國來不及動員其強大的軍事力量之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下俄國。兩次大戰,德國均出此計,因為它不得不這樣做。[到了二戰時,德國這種迅速奇襲的手法有了一個名字,叫做閃擊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