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鍾 19、月球開拓者

「您是否知道,摩根博士,讓您倒霉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坐在雙輪車安樂椅上的那個人說道:「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您不在那個星球上。」

「依我看,」摩根反駁道:「這一點對您也同樣適用。」

人民火星財政部長 會心地微笑了一下:

「不過,我在這裡總共只呆一個星期。很快就要回到月球,到了那裡,重力又可以恢複正常了。當然,如果需要的話,我也可以步行,但我想坐在車上要更好些。」

「那您究竟是為了什麼親自飛臨地球的呢?」

「在某些情況下,親臨現場去看一下是完全必要的。同目前流行的意見相反,我認為單靠通訊聯繫是遠遠不能解決全部問題的。」

摩根點了點頭:部長說得有道理。在許多場合下,了解某種材料的組織結構,觸摸一下石頭和腳下的土壤,聞一聞森林的氣息,讓水珠沾一沾自己的臉面,對於人們所從事的設計工作而言,都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很可能,到了將來某個時候,人們連這些也能通過無線電來傳送。但是,需要「謹防假冒」。

「要是您特意為了我才飛來的。」摩根說道:「那我真是深感榮幸。但是,請您免提要我到火星上去工作的事。我很樂意過退休的生活:現在我有時能同親戚朋友們見見面,再也不打算重打鑼鼓另開張了。」

「可是您才五十二歲。您怎麼能不幹工作呢?」部長深表惋惜地問道。

「多少做點工作也就行了。古時的那些工程師們——羅馬人、希臘人、印加人,——一直使我很感興趣,可是始終沒有時間去研究他們。有人邀請我到世界大學去任教,還建議我編寫一本有關最新建築方法的教科書。我也許可以通過這些工作系統地整理並發揮一下自己的某些想法……」

「不過,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您遲早會對寫文章和講課感到膩煩的。摩根博士,您可是一位從事創造性活動的人,是屬於那些以親手創造世界為最大幸福的人啊!」

摩根沒有回答。這些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那麼,關於我們對宇宙升降機非常感興趣這件事,您是怎麼一個想法?」部長緊接著迫問了一句。

「有點懷疑。我曾經找過你們。給我的回答是:這種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目前需要把資金用在開發火星上。無非是那一套:當已經不再需要幫助的時候,卻說什麼我們將樂於幫助……」摩根翻開了老帳。

「這是一年以前的事了;眼下整個情況已經起了變化。現在,我們支持建造升降機。只不過不是在地球上,而是在火星上。您覺得有意思嗎?」部長趕緊把話題轉移開來。

「是的。請說下去。」

「在火星上,引力只有這裡的一半。同步空間軌道的高度也要降低一半。我們的人員初步計算過,在火星上建造這種系統所需的費用可以減省一個數量級。」

「這完全有可能。」部長的談話顯然引起了摩根的興趣。

「這還不是全部。儘管火星上的大氣很稀薄,但颶風還是有的。可是,我們那裡有限風刮不著的高山。斯里康達——只不過是一座可憐的、五千米高的小山而已。而我們那座位置正好在赤道上的蒙特-帕沃尼斯山卻高達二萬一千米,並且也沒有什麼僧侶之流的人物……而火衛二的位置,您一定會記得,它在固定空間軌道的上方相距總共不過三千公里而已,這樣一來,恰恰在需要配重的地方,我們就已經有了現成的幾百萬兆噸。」

「可是,地球之所以需要升降機,」摩根說完以後沉默了一會兒:「這個原因您是知道的。而火星要它有什麼用呢?」

「您聽說過『愛奧斯』方案嗎?聽說過關於使火星『復興』的計畫嗎?」

「這我知道。您們是不是想把極冠溶開?」

「正是這樣。如果能做到這一點的話,大氣的密度就會增加。將來可以逐步做到不需要穿宇宙密封衣;再過些時候,空氣會變得適宜於呼吸。火星上將出現河流和不大的海洋,隨後就會生長出植物。經過兩個世紀之後,火星將變成一座樂園。這是唯一能運用現代技術加以改造的行星」部長描繪了一幅引人入勝的景象。

「事情很清楚。可這跟升降機有什麼關係呢?」

「問題在於需要將幾百萬噸物資運送到空間軌道上去。為了將火星加熱,需要使用許多個直徑達到幾百公里的反射鏡。當冰塊溶化的時候,它們將維持正常的溫度。」

「你們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各個小行星上不是有許多礦場嗎?難道那裡沒有原料可以開採?」摩根不解地問道。

「會有一些,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適合這種用途的優質反射鏡要用鈉來製造,而鈉在宇宙中是很稀少的。最方便的是利用塔爾西斯的鹽礦。很幸運,它們的位置正好緊靠在一起,就在帕沃尼斯的山腳下。」

「確實,這一切都很有意思。」摩根說道:「不過您可能還沒有完全了解,為了實現這項工程,需要在許多方面進行大量的工作,比如:組織超級纖維的工業生產,可靠性和檢驗的問題等等……我簡直可以說上整整一個晚上。」

「那倒大可不必。要是我們注意不到各種細節問題的話,我們也就不可能在火星上繼續生存下去,我們的工程師們已經詳細研究了你們提出的全部報告書,並且建議進行模擬試驗。這種試驗能夠解決許多技術問題,並將驗證設計方案在原則上是否可行。」

「可是,在這裡能證明什麼呢?」摩根問道。

「我同意您的意見。不過,只要是直觀的表演,無論它原始到何種程度,總會使許多看法得到改變。您可以搞一個最起碼的、能作試驗的系統——乾脆就是一根掛著幾公斤重物的金屬絲。把它從空間軌道投放到地球上。要是系統在這裡能夠站得住腳,那麼,到了火星上就更不用說了。然後再利用這種系統運點什麼東西上去,這樣一來,所有的人就會看到火箭確實是過時了。試驗所需的費用將是比較便宜的,可它能提供實際的經驗,並且,按照我們的看法,它還可以避免成年累月的長期爭論。」部長的這番話,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是啊,你們確實已經把所有的問題都想到了。那你們什麼時候需要答覆呢?」

「老實說,最好現在就答覆。但是,不管怎麼說,事情總還可以緩一緩。」

「好吧,那就請把你們的全部材料都給我發來。」摩根使用了非常明確的措辭:「至於我的決定,最遲在一個星期之後通知你們。」

「謝謝。這是我的通訊號碼。您可以在任何時間裡同我取得聯繫。」

摩根把部長的專用號碼存進了自己那台通話裝置的存儲器。也許,就在此時他已經對整個事情作出了決定。

要是火星人的計算中沒有重大的錯誤——而發生錯誤的可能性是極小的,那麼,他的閑散生活就將結束。摩根對自己是頗有自如之明的:在一些比較不那麼重要的問題上,他往往感到難以作出決定,而在生活的轉折關頭,則是連一秒鐘也不會猶豫的。而且,幾乎從來沒有發生過失誤。

當部長坐在自己的安樂椅上離去的時候——他經由奧斯陸和加加林到達太平港還得有一段遙遠的旅程,摩根發現,原來打算在這個漫長的北方之夜裡要做的一些事情再也干不下去了。突然地改變了的未來,勾起了他狂熱的聯翩浮想。

摩根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從桌旁站起身來走到涼亭上去。夜平靜無風;寒意並不襲人——相反地卻帶來了清爽之感。天空閃爍著星光,一鉤淺黃色的蛾眉月正向著自己在峽灣中的映象漸漸地落下;峽灣是那樣地幽暗而平靜,它的水面看上去就像是上了光的黑檀木一般。

火星在哪兒呢?摩根深感自愧地承認,他甚至連今天能否看到火星都還不知道呢!沿著整個黃道向前掃視,從月球直到光耀奪目的金星以遠,在那撤滿天空的無數顆鑽石之中,他並沒有找到任何同那顆暗紅色行星相似的東西。真是不可思議!他,這個從來沒有到過月球空間軌道以外的人,很快就要去欣賞那壯麗輝煌的殷紅色景觀,以及那些迅速地變換著周相的、小小的火星之月……

就在這一瞬間,他的幻想破滅了。摩根好像生了根似地在原地站了一會兒,隨即快步走回飯店。良宵美景已被他置之腦後。轉眼之間,他已經身在和全球信息中心取得聯繫的工作室內,單槍匹馬地同人類的全部知識打上了交道。

在大學生活的年代時,摩根曾經不止一次地在快速查找信息資料的競賽中獲勝——第一個回答了挖空心思到極點的評判員們所提出的各種極其錯綜複雜的問題。(例如:「在大學生棒球冠軍賽雙方得分總數最多的那一天,最小國家的首都的大氣降水量是多少?」摩根回想起這個問題的時候,總是感到特別親切。)隨著多年的經驗積累,他的手法更加熟練了,更何況他現在所提的問題一點兒也沒有繞彎子。三十秒鐘以後,顯示裝置便給出了答覆。

摩根向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