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莊子的逍遙 一、轉化生命

莊子是道家的代表,與老子合稱「老莊」。他出生在戰國末年,大約與儒家的孟子同時而雙方未嘗接觸。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對他有簡短的介紹: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綉,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遊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從這段記述可以看出莊子的一些特點:一、他很博學,」其學無所不窺「,當時任何一種學問,任何一本書,他沒有不看的,學問很了得。二、他著書立說,專門批評孔子,批判儒家,發揚老子的學說。三、他不做官,楚威王重金」許以為相「,他拒絕了,寧願」終身不仕,以快吾志「。不過,但從《史記》來看,司馬遷對莊子的了解很有限。為什麼我這麼說呢?因為《莊子》里最令人讚歎的是,他說古人最高智慧在於明白」未始有物「,萬物都不曾存在過。這一句話就讓西方哲學家驚為天人。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莊子·齊物論》)

古代的人,他們所知的抵達頂點了。抵達什麼樣的頂點呢?有些人認為不曾有萬物存在,這是到了頂點,到了盡頭,無法增加一分了。

什麼叫做」未始有物「?西洋哲學史上有一個最根本的質疑,就是在面對萬物時,要詢問:「為什麼是有而不是無?」(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何以如此問?因為西方第一流的哲學家都發現,萬物充滿變化,它的本質是虛無的,本質如果虛無,現在為什麼可以存在,這不是讓人驚訝嗎?所以才問,為什麼是有而不是無?為什麼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對照之下,莊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明白了這一點,「未始有物」,萬物並沒有存在過。我們今天說,哎呀,萬物這麼多,怎麼會說沒有存在過呢?但是不要忘記,萬物一直在變化之中,今天存在的東西,過去可能不存在,未來可能也不存在,所謂「滄海桑田」,變化很大。我們人今天的存在是暫時的、過渡的階段而已,我們如果從生前死後來看,每一個人也確實不存在。所以,莊子說,古人的最高智慧就是了解了過去、現在、未來的變化過程,認識到從來不曾有萬物存在過。

這樣一來,就出現一個問題:難道莊子是虛無主義嗎?既然「未始有物」,那我們活著幹什麼呢?不是假的嗎?虛無主義,是孔、孟、老、庄面臨的共同問題。因為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傳統價值觀紛紛瓦解,幾百年來諸侯國連年征戰,老百姓日子過得很苦。人活在這種亂世里,很容易陷入虛無主義。虛無主義有什麼特色?反正大家最後都要死,沒什麼好計較的。莊子在書里就提到當時有許多人自殺,自殺就代表虛無主義,活著跟死了差不多。這時候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出來了,儒家提出要從價值觀上化解虛無主義。怎麼化解呢?仁義。雖然禮樂崩壞了,社會規範失效了,但我們依然需要「仁義」,需要從真誠出發,從自己的內心產生行善的力量。

但道家質疑說,你這個辦法沒用,因為所謂「仁義、禮樂」也都難免是偏頗的、相對的、形式化的要求,其結果往往是扭曲了人的本性。莊子說:「只要有人提倡仁義,後代一定有人吃人的事。」什麼意思?你前面提倡仁義,後面就有人用仁義來標榜,那就有假仁假義,只要虛偽一出現,最後就會有人欺騙別人,把別人賣掉,把別人殺掉,把別人吃了都有可能。道家開出的化解虛無主義的藥方是什麼呢?「道」。人活在世界上,有生老病死,自然界有交替榮枯,這一切最後都會消失。因為凡變化者皆缺乏穩定的基礎,只要有開始就會有結束。只有一個東西是不變的,是無始無終,無形無象,無處不在的,那就是「道」。「道」是萬物的根基,是一個整體。我們活在世界上,雖然只有短暫的生命,雖然處處受到限制,但只要領悟和掌握了「道」,一切就都沒有問題。所以莊子提醒我們,要破解虛無主義,只有一條道路可以走,就是設法體驗什麼叫「道」,設法體驗到「究竟真實」的東西。怎麼做呢?莊子有一套修養方法。這套方法的前提是深入而準確地了解「人的生命」是怎麼回事。簡而言之,莊子要由人的生命現象著手,看穿人的生命本體,然後提出一系列修行指針,最後抵達悟道的境界。

那麼,人的生命現象有何內容?人有身體和心智。身體有感官,由此引發情緒和慾望,造成各種困境。莊子的觀察是:「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莊子·齊物論》)意思是:人承受形體而出生,就執著於形體的存在,直到生命盡頭。它與外物相互較量摩擦,追逐賓士而停不下來,這不是很可悲嗎?這樣的人,「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斗」。睡覺時心思紛擾,醒來後形體不安,與外界事物糾纏不清,每天勾心鬥角。很明顯,這樣的困境可以推源於心智的偏差作用。人的心智擁有認知、判斷、選擇等功能,但是它很容易陷入「區分」的層次。莊子的建議是:「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擺脫肢體,除去聰明,離開形骸,消解知識,同化於萬物相通的境界。簡單來說,就是做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身體如同枯了的木頭,心智如同燃燒後冷掉的灰。什麼意思呢?沒有慾望和執著了,完全不受外物的干擾和影響了,求得心靈的平靜和自由。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經過修行,一步步地放棄、排斥、超越人間的各種慾望,對生命的限制一一加以突破,到最後把生命轉化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這時候,人就能逍遙遊於天地之間,與「道」合一,永恆常在。

我們現在閱讀的《莊子》版本,原文將近七萬字,共三十三篇,由晉代郭象所刪定。這三十三篇又分為內七篇,外十五篇,雜十一篇。一般認為,內篇才是莊子思想的精華所在,如《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世間》《大宗師》等。《莊子》第一篇《逍遙遊》,一開始就講了一個「鯤化為鵬」的故事。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北海有一條魚,名字叫鯤。鯤的體型龐大,不知有幾千里。它變化為鳥,名字叫鵬。鵬的背部寬闊,不知有幾千里。它奮起高飛時,雙翅張開有如天邊的雲朵。這隻巨鳥,在海風大作時,就會遷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一個天然的大池。

莊子先說這條魚的名字叫「鯤」,化鳥之後名字叫「鵬」。為什麼先要取名字?《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名」是名稱或概念,是言語及思想的基本單位。人類認知任何東西,要先給它起名,起名之後理性才能運作。如果這個東西沒有名字,等於它不存在,不是真的不存在,而是沒有辦法加以描述。所以,莊子先給這種「化魚為鳥」的動物起了名字。然後,說這條魚很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這當然是開玩笑,哪有這麼長的魚呢?哪有這麼大的海容得下呢?更奇怪的是,這一條魚一變變成大鵬鳥,大鵬鳥的背部也是幾千里大,雙翅張開有如天邊的雲朵。這樣的描述讓人完全無法想像。但莊子就是要你無法想像,讓你突破思維的局限,進入一種虛幻的世界。正所謂「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莊子·天下》),你如果真去問:真的有這麼回嗎?就難免要失望了。接著,他引述古代記載怪異事件的書《齊諧》里的話:《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莊子·逍遙遊》)

這本書上說:「當大鵬鳥要往南海遷徙時,水面激起三千里波濤,它拍翅盤旋而上,飛到九萬里的高空。它是乘著六月颳起的大風而離開的。」野馬似的空中游氣,四處飛揚的塵埃,都是活動的生物被大風吹拂所造成的。天色蒼蒼,那是天空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遙遠得看不到盡頭的結果?從天空往下看,也不過是像這樣的情況吧!

這樣的描述更加超乎想像。大鵬鳥往上一飛,可以飛到九萬里那麼高,而且完全不需要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