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老子的智慧 五、閱世之道

說到價值,有人類才有價值,為什麼?因為價值來自於選擇和評價。人類有思考能力,有選擇的能力,可以使某樣東西因為人的選擇而呈現出價值。舉個例子,我教書教了幾十年,常常碰到年輕學生問我,老師,什麼是美?美,就是一種價值。我看到年輕的學生,會說年輕是美;碰到社會上一些中年朋友,我說健康是美;有些老人家也問我什麼是美?我回答自然就是美。所以你看在沒有選美比賽之前,年輕、健康、自然都是美,任何一個人活著都具有某種美感值得欣賞。但是選美比賽一來,麻煩了,美似乎有了標準。好像必須要合乎這樣的身高、體型、比例,才叫美。那麼,舉目四望,到處看到的人好像都不合乎標準,自己當然也離要求很遠了,那就不美嗎?當然不是。老子認為,美是一種相對的價值,人間任何價值判斷都是相對的;一方面,沒有美就沒有丑;另一方面,美之上還有更美,丑之下還有更丑。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麼樣算是美,這樣就有了丑;都知道怎麼樣算是善,這樣就有了不善。所以,有與無互相產生;難與易互相形成;長與短互相襯托;高與低互相依存;音與聲互相配合;前與後互相跟隨,因此之故,聖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世,以不言的方法來教導。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古代「惡」這個字,很多時候當「丑」來講。「美之為美」就是美的標準,不合標準的就不美;但是如果沒有這個標準,就沒有美不美的問題了。就像選美比賽,大家知道了那樣叫「美」,相對的「丑」也就出現了。善也是一樣。你給善定下了標準,那麼不善也就出現了。譬如有人每年給孤兒院捐一百萬,大家說他是善人,他在行善。這樣一來,我們不捐錢的或者沒有錢捐的就變成不善了。為什麼?因為你如果把善規定在某些事情上,那麼做不到的人自然就變成不善了。

換句話說,有美和善,就有丑和不善。如果把美和善定格了,規格化了,讓所有的人都以此為準,善和美就變成了一種外在價值,而人的價值是要以內在做基礎的。但是這樣說,也不是要完全忽視外在。譬如我認為我是個好人,我就是好人嗎?沒有外在的行為,怎麼判斷呢?行為有兩種,一種是做給別人看的,大家都在看,我故意做好事;一種是由內而發,自己願意做的,有沒有人看我根本不在乎,照樣做好事。後一種,才是真正的善的價值。美也一樣,美其實就是四個字:值得欣賞。我們說欣賞一個人,說明那個人有美的方面值得你去欣賞。一個人只要有好朋友欣賞,有愛人欣賞,你自然就是美的了,何必要拿外表去跟別人比較呢?外表比來比去,誰比得過年齡的挑戰呢?再怎麼美的俊男美女,到了一定年齡,都不要談「美」了。為什麼?歲月不饒人啊。也有人把美說成是「心中有愛」,這些話我並不反對,只不過不要太刻意的去給美和善下定義。因為美和善的價值不應該被外在化,變成某種名詞或某種條件。

接下來老子說了六個對比: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六者都在說價值的相對性。譬如我看到一朵花,本來沒有花的時候是「無」,現在有了花是「從無到有」,過了幾天,花凋謝了,有就變成無了。換句話,「有無相生」就是了解生命變化的狀態是相對的。我們今天所見的萬物,本來都是沒有的,現在「無變有」,將來「有變無」,萬物都在變化過程中。再譬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認為數學題目很難,讀到三年級就覺得以前的題目易如反掌,所以難易也是相對的。又譬如我說這個人很高,但是碰到姚明,他就變成矮子了,碰到另外一個很矮的人,他又變高了。這叫什麼?相對價值。

在相對價值面前,聖人怎麼辦?他要以無為的態度來處世。道家的「無為」並非什麼事都不做,而是「無心而為」,不刻意做任何事,因為刻意去做,就有達成和達不成的情況,就有壓力。譬如現代人的壓力往往不是來自工作本身,而是對工作有過度的要求,需要達到什麼業績,什麼成果,反而失去了享受工作的樂趣。聖人怎麼教育百姓?以「不言」的方法來教導。當老師的人都知道,身教重於言教。如果自己做不到,拚命要求學生做,學生一看,老師還沒做到呢,我們為什麼要做,教育的效果就達不到了。聖人明白了這個道理,於是無所作為,緘默不語,讓一切自然發展。

總之,所有的價值觀和判斷,如美醜、高下、長短、難易、有無,都是相對的。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見的一切,不但在感官上是相對的,在認識判斷上也是相對的。老子強調相對價值的目的是讓我們知道一切本來是一個整體,不要盲目進行價值判斷,堅持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其實好與不好都在一個整體里;換一個角度,好就變成不好,不好就變成好。總之,一切都來自「道」,最後又歸於「道」,任何東西都會由這一面變成那一面,因為它是相反相成的。

「禍福相生」是老子說的,日常生活里經常有這樣的例子。古代最生動的例子莫過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高原上住著一位老人,有一天他養的一匹馬不見了,跑出去沒有再回來。鄰居聽說,都跑來安慰他。老人說,你怎麼知道馬不見了不是一件好事?隔了幾天,真的是好事了,因為這匹馬回來了,還帶著一群野馬,老人發了財。鄰居跑來道賀,老人家說,我們家賺了一群野馬,你怎麼知道這不是壞事呢?鄰居聽了嚇一跳,心想有這種想法的真是跟別人不一樣。結果過了一段時間,老人家的兒子騎野馬摔斷了一條腿。鄰居又跑來安慰。老人會怎麼說,大家也猜到了。他說你怎麼知道我兒子摔斷腿不是一件好事?過了沒多久,發生戰爭,所有健康的青年都要去打仗,很多人受傷,有的還戰死了。老人的兒子因為瘸了腿,不用打仗,父子倆反倒可以過著平安的日子。在這個故事中,誰是那些鄰居?我們普通人就是。只看到表面,看別人發財就可喜可賀,羨慕的不得了;看別人倒楣,就覺著不幸,想去安慰他;但是這類想法有時候會落空。誰是那位老人?老子。只有老子有這樣的智慧,能夠看到事物的整體性,看到禍與福是相生相倚的。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老子·五十八章》)

為政者粗疏,人民就淳厚;為政者苛細,人民就狡詐。災禍啊,幸福緊靠在它旁邊;幸福啊,災禍潛藏在它底下。誰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禍福是沒有一定的。

前兩句講到為政者。為政者寬厚,粗枝大葉,老百姓就比較淳樸;相反,為政者如果斤斤計較,自以為聰明,老百姓就會躲躲藏藏,好像現在常說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治人物看起來樸拙反而是好事。為政最怕刻薄,一刻薄就會傷害人心,盡量管得寬鬆一點,不要要求太苛。但是老子在這裡所講的也並不是一種愚民政策,而是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對待關係,你對一個人好,他善良的一面自然就引發出來,反之也是一樣。

老子接著就說「禍福相生」的道理。一個人遇到災禍,如果經受住了考驗,那麼痛苦過後可能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一珍惜,幸福感就來了。一個人表面上什麼都有,恐怕災禍就隱藏在底下。譬如美國曾經做過一項民意調查,發現有錢人家的小孩特別容易在中年之後感覺到人生乏味。因為他從小家裡要什麼有什麼,一切都是父母給的,樣樣都可以輕易到手,中年之後反而覺得人生沒什麼意思。窮人家的孩子從小打工,每一樣東西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賺來,反而會覺得這些東西跟我內在的生命有一種關聯,更值得去珍惜。所以,人生的福與禍是很難說清楚的。人年輕時受苦說不定是一種磨鍊,將來會有更好的發展;從小各方面都很順利,也許將來碰到考驗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韓非·解老》解釋福與禍的關係說:「人有禍則心畏懼,心畏懼則行端直,行端直則思慮熟,思慮熟則明事理。」人因為遇到災禍而心懷畏懼,畏懼自己做錯事、想錯事,畏懼自己的行為違背規範,畏懼自己忽略了別人所在意的事情,畏懼鬼神和上天,行為自然端莊和正直,行為端直則思慮自然比較成熟,也就是可以明白事理。反之,「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有福氣則有富貴,富貴的人在「衣食美」之後,個個都驕由心生了。但是上流與下流的分野,怎麼能夠完全以金錢來衡量呢?事實上,很多人靠不法的手段賺錢,有錢之後搖身一變成為上流人,而這種人正是最下流的!所謂的上流,難道是指衣服有多少,或者衣服是哪種名牌嗎?這完全是把自己物化了,根本談不上人的精神層次。

老子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富貴加上驕傲,自己就會招致禍患。其中因果由觀察經驗而得,世間少有例外。因此,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