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老子的智慧 四、立身之道

老子思想跟儒家的最大差別在於儒家是以人為中心的,是一種標準的人文主義,總是要為人找到一條出路,找到一條正確的發展途徑。道家不以人為中心,認為以人為中心未免太狹隘、太主觀。譬如我問你,蘋果為什麼是紅色的?因為它想讓我引起食慾;豬為什麼肥呢?它想提供我營養品。這是標準的以人為中心的回答。事實上,蘋果絕對不會是為了吸引你吃它,所以長成紅色;豬也不是希望被你吃,所以長得很肥。宇宙萬物都有其內在的價值,它能存在,就是得到了的「道」的支持。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方式,老子是完全反對的。他主張順其自然,盡量避免人為的造作,因為人為造作越多,麻煩也越多。對於人本身而言,老子反對自我中心主義,主張「知常曰明」「自知者明」,提醒我們覺悟智慧的重要。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二十二章》)

不局限於自己所見,所以看得明白;不以自己為對,所以真相彰顯;不誇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勞;不仗恃自己,所以才能領導;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相爭。

老子連續四個「不」都是反對自我中心,要把自我執著化解。第一句「不自見,故明」,如果任何事情你都以自己所見到的為標準,那你就看不明白。西方哲學為什麼從《柏拉圖對話錄》才開始高潮迭起?因為是「對話錄」,我跟你意見不一樣,我們來對話;對話之後,你把你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東西告訴我,使我看到了事物的這一面,也看到事物的那一面,這樣才全面。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不同行業、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人看到的東西不一樣,兩邊對照之後,才能夠發現真相。所以在希臘時代,「真相」這個字就是發現的意思,人平常總是被自己的主觀見解所遮蔽,只有不總認為自己所見到的就是對的,才能發現真相。

第二句話「不自是,故彰」意思類似。「不自是」,不要老認為自己是對的,老認為自己對,就不能夠彰顯出來真實的情況。「明」和「彰」都代表能夠看得清楚,讓真相彰顯出來。我們常常說,你不要那麼主觀,你要跳開自己的立場,才能夠客觀;但事實上,你再怎麼客觀,還是會有一定的立場,一定的觀點。老子只是提醒我們說,你不要走得太極端了,太局限於自己的所思所見。老子很喜歡用「明」這個字,「自知者明」,我把「明」常常翻成「啟明」,心靈之眼張開,才能啟明。從莊子的話來說,從「道」來看萬物,萬物沒有貴賤之分,這叫做啟明。我看任何東西的時候,不要說這個貴,那個賤;這個如何,那個如何;從萬物本身來看,它都值得你欣賞。了不了解比你喜不喜歡更重要,你連真相都沒弄清楚,你說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只是一種主觀的一廂情願而已。

接下來,老子說一個人要「不自伐」,別到處去誇耀自己。這讓人想起孔子的學生顏淵,孔子曾經問他,你有什麼志向?顏淵說:「願無伐善,無施勞。」我希望做到:不誇耀自己的優點,不把勞苦的事推給別人。「無伐善」就是不誇耀自己的優點。這說明儒家和道家在修養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你不誇耀自己的優點,你才有功勞;明明是你做的事,但你要知道,沒有一個人可以做成所有的事情,或者說即使你做成一件事,也不是靠你一個人的功勞,你需要各種條件的配合,需要別人來幫你;譬如現代社會的民主選舉,你選勝了,可是背後有多少人在幫你,怎麼可能靠你一個人完成呢?

第四句,不仗恃自己,才能領導別人。如果你說這個團體都靠我一人,只要我在,就沒有問題;但你真的去做時,別人不會服從你的領導,認為你太驕傲自大,你既然有本事,一個人做好了。今天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見,如果你不能夠以服務代替領導,以謙虛來領導別人,別人只要稍微動動手腳,或是不願意配合,後果就不堪設想。

所以這四句話雖然簡單,卻不容易做到。孔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有四件事是必須破除的,就是不任意猜測,不堅持己見,不頑固拘泥,不自我膨脹。也要設法把「自我執著」化解,懂得尊重和理解別人。道家更為開闊,不僅對別人要尊重,對於宇宙萬物都要加以尊重。

最後一句話很有意思,「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代表什麼?代表我沒有必要在每一點上勝過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是在某一點上各有優點,各有專長,所以不用去爭。我如果有某一方面的專長,到時候輪到我上台,輪到我做一件事,我就自自然然去做。如果我每一樣都去爭的話,爭到最後恐怕兩敗俱傷,別人看了你的優點,也不見得願意承認。譬如我有時候開玩笑說,我下圍棋沒有輸過,為什麼?因為我從來不下圍棋。你聽到覺得很好笑,有點阿Q的想法嘛,但是在老子思想里,這種想法是無可厚非的。你一個人有多少本事呢?你參加奧運會,得到金牌,但不要忘記,奧運有幾百種項目,你只是在這一方面勝過別人罷了。而且即便你能夠勝過別人,也要不爭,以「不爭」作為處世原則,等到你非爭不可的時候,別人自然會尊重你的專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是一句中國人都很熟悉的話。這句話出自《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老子·三十三章》)

了解別人的是聰明,了解自己的是啟明;勝過別人的是有力,勝過自己的是堅強;知道滿足的是富有,堅持力行的是有志;不離開根據地的才會持久;死了而不消失的才算長壽。

「知人」是指懂得人情世故,與人來往時了解別人。一個人了解別人說明他很聰明,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做內省的功夫,才能從整體上去觀察「人我」,打破遮蔽。否則光了解別人,不了解自己,反而本末倒置。「明」在這裡指「啟明」而言,它不是一般的聰明才智,而是化解自我執著之後,走向悟「道」境界的啟明。人一旦啟明,眼界、心胸就完全不同了。如何了解自己?你必須靜下來,「致虛極,守靜篤」,虛靜之後才能了解自己,這是老子修養的明確方法。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勝過別人說明你力量很大,但只有勝過自己才是堅強。因為真正的強者是可以自我做主的人。人如果不能勝過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只能勝過別人,那只是表面而已。王陽明說「去山中之賊易,去心中之賊難。」要把山上的盜賊趕走很容易,為什麼?給我軍隊,好好訓練,就可以把山賊趕走;但要把心中的賊去掉就不容易了,因為心中的賊牽涉到人的慾望、想法、成見,很難去掉。怎樣勝過自己?把「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倒過來,我想做什麼偏偏不做,代表自我控制力掌握得很好,這樣才能勝過自己。否則,只順著自己的慾望走,很容易變成自己慾望的奴隸。

「知足者富」,西方有類似的說法:「致富的最佳途徑是減少慾望」。富有與貧窮是相對的。譬如你現在問我有錢嗎?我說要看跟誰比,跟天下首富比,我這點錢算什麼,簡直窮的不得了。但是我自己並不覺得有所匱乏,反而很滿足,因為別人再有錢跟我有什麼關係。這就像莊子說的「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一隻鳥在森林裡做巢,只需要一根樹枝就夠了;土撥鼠到河邊喝水,所需的不過是裝滿一個肚子。人只要懂得滿足,那就是富有了。

至於「強行者有志」,這是我年輕時的座右銘。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志向,志向是指尚未做到的事情,要全力以赴。「強」有兩個意思,其一是勤,就是很努力地去做;其二是勉強,勉強自己去做。譬如放假了,想要休息了,我再勉強自己多念兩天書;今天晚上累了,想睡了,我還是勉強自己多念十分鐘書。只有這樣不斷地勉強自己去做,堅持力行,你讀書才會比別人更多一點心得。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或收穫,不是經過自我勉強而得來的。像美國的喬丹打籃球,年輕時每天練習投籃,規定自己一定要投五百個才能停下來休息。如果沒有自我勉強,人就會顯示惰性,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真正的志向,除了強行別無捷徑。

最後兩句,「不失其所者久」,「所」是指本性與稟賦而言,亦即只有守住「德」才可能持久。我們知道四處奔波很辛苦,譬如經常換工作或經常遷移,或者出去開會東奔西跑。所以,不要輕易離開自己的位置,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要造成不安定的感覺。「死而不亡者壽」有兩個意思,第一是人死了,但他的精神和風範留下來,供後人景仰效法,這樣的人才是真的長壽,否則就算活到一百多歲,死了還是什麼都沒有了。第二是回歸「道」體,亦即永不消失。人若未能悟「道」,則「身死如燈滅」,因為真正恆存的只有「道」,我們的生命再怎麼長存也只是個名字,名字有什麼用呢?人沒有不死的,但是要知道人的那一部分是不亡的。每一個人都可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