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老子的智慧 二、聖人之道

《老子》其實是一本難解的書。理解這本書的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道」,一個是「聖人」。老子所說的「聖人」和儒家的「聖人」不同。儒家的聖人強調的是德行修養達到最高的境界,最後展現出偉大的效果,所謂「化民成俗」,「大而化之之謂聖」;他們的聖人往往是古代的聖王或是一些重要的大臣,是身先天下,為百姓謀福利者。道家則不同,聖人在《老子》里,指的是悟「道」的統治者。成為聖人有前提:第一、他必須悟「道」,悟「道」之後才能成為道家的聖人;第二,他必須是統治者,非統治者的話,效果表現不出來。道家的聖人智慧都特別高,所表現出來的作為也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

《老子》一書八十一章,有二十四章提到「聖人」,另外還有「我」、「吾」、「有道者」這些類似的概念,合計起來,共佔了四十章——全書的一半,可知它的分量了。聖人有什麼樣的秘訣呢?首先就是要自我反省。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七十一章》)

知道而不自以為知道,最好;不知道而自以為知道,就是缺點。聖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做成缺點。正因為他把缺點當做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

這段話有二十六個字,出現七個「病」字。「病」指缺點,不是生病的意思。生病是身體發生了狀況,缺點是指人的言行。為什麼「病病」可以「不病」?有一句俗話「久病成良醫」,許多人身體健康,沒生過病,一生病就一命歸西了,因為他們太大意了;反之,把病當作病,才會小心對付它。聖人之所以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成缺點,自然會設法避開或加以改善缺點。一般人缺點為什麼多呢?因為他不把缺點當缺點,甚至找了各種借口理由來掩飾,到最後缺點愈來愈嚴重,一輩子也改不了。

缺點是什麼呢?「不知知」,不知道而自以為知道,我們一般人都容易犯這個毛病,太過主觀、帶有成見,不容易認可別人的想法。譬如我打開電視看見某些人在談話時,我馬上轉換頻道,因為覺得他講的話很沒道理;事實上多聽幾次就會發現,他也有他的理由。不過,我也有我的立場,對我有利的話我才苟同。同樣一件事,往往只看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面,然後專從負面去批評別人,而別人也採取同樣的方式來對付你,搞到最後大家都很辛苦,天下也難免混亂了。

聖人卻是「知不知」,知道了卻不自以為知道。因為我所知道的恐怕只是事物的某一部分、某一側面、某一階段而已,不自以為知道,就會不斷上進。莎士比亞說:「愚者總以為自己聰明,智者卻知道自己愚昧。」真正有智慧的人會覺得自己無知,這樣他才會不斷學習,獲得新的知識。蘇格拉底說過一句話:「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此話一出,整個雅典黯然失色,進而震撼古今。這件事的緣由是蘇格拉底的學生去求問阿波羅神:雅典誰最聰明?得到的答案是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認為一定是神弄錯了,所以他帶著學生去訪問各界名人,包括政治領袖、文藝界的詩人、科學界的專家等。最後他明白了,他說:「為什麼神認為我最聰明呢?因為所有的人裡面,只有我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換句話說,所有的人連自己不知道都不知道,只有蘇格拉底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他最聰明。這是蘇格拉底的自知之明。

因此,真正的知識來自「我知道自己不知道」,然後才會開始有真正的了解。像孔子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最後那個「知」是明智的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實事求是才是明智的。所以,聖人如果有什麼秘訣,第一個秘訣就是能夠自我反省,把「不知道而自以為知道」當作缺點,避免犯這種錯誤。

聖人的另一個特點是:「被褐懷玉」,外表穿著粗布衣裳,內里卻懷揣美玉。這個詞可以代表老子的「聖人」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老子·七十章》)

我的言論很容易了解,也很容易實踐。天下人卻沒辦法了解,也沒辦法實踐。言論有宗旨,行事有根據。正是因為無知,所以不了解我。能了解我的很少見,能效法我的很可貴。因此,聖人外面穿著粗衣,懷裡揣著美玉。

老子說我的言論很容易了解,也很容易實踐。什麼樣的言論呢?減少慾望。不要有過度的慾望,知足知止,一切順著本性和稟賦去發展,一切回歸到自己如此的狀態;你做所的,只是「無心而為」與「無所作為」,由此延伸出柔弱、順從、不爭的表現,確實可以說是易知,易行。可惜,「減少慾望」很少有人能做到,許多人一輩子都陷於慾望的追逐之中,但得到之後會快樂嗎?不一定。譬如我們經常有一些執著,看到好東西就想據為己有,得到之後卻棄之如敝屣毫不在乎;隔一段時間又會出現更想要的東西,心態一直處於變化之中,飽受不安定之苦。反之,如果能與根源結合的話,世界就沒有非要不可的東西,世間的一切榮華富貴就好像《莊子》寓言里提及的「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也」,看著鳥雀、蚊子從眼前飛過,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現代人對「道」太陌生了,不僅遺忘了「道」,連「德」(本性與天賦)也一併迷失了。社會上許多人以「德」為工具去換取外在短暫的利益,即使他成功了,也是不可替代的失敗,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完全背離了「道」。所以老子感嘆說,天下沒有人可以了解,也沒有人可以實踐。當然這句話說得過於誇張了,至少老子之後,莊子就做到了。像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其實他的學生顏淵就能做到。顏淵怎麼可能喜歡美色超過美德呢?不可能。所以,老子和孔子這麼說,是為了強調它的重要性,而不在於它合不合邏輯。

接著,「言有宗,事有君」,說話要有宗旨,做事要有根據,這六個字可以當成座右銘。人年輕的時候,經常意氣用事,說話時常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往往對人對己造成傷害。說話有宗旨,也指言簡意賅,不要說廢話,和別人相處才不會產生太多困擾。「事有君」,做任何事都有根據,有原則。人做一件事必定有其道理,而不是非這樣做不可。如果可以選擇這樣做或不這樣做,就表示沒有理由非這樣做不可,那麼他人也不妨有他人的做法。

老子的言論宗旨在於為世人展示「道」,而他的行事原則是保存天賦之「德」。「道」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當然很難理解。不理解「道」,就容易忘記萬物的起源及歸宿,困陷於人間相對的價值觀中,做徒然無謂的掙扎,並在最後留下各種遺憾。所以老子說,能了解我的很少見,能效法我的很可貴。最後,他說出四個字「被褐懷玉」,聖人的外表和平常人一樣,好像很平凡,沒什麼特別,但他的內在不同凡響,懷揣著一塊美玉——智慧,只是不輕易顯露出來,免得被不識貨的人糟蹋了。

這句話很深刻,耶穌在《聖經》里說:「你們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珠寶投在豬前,怕它們用腳踐踏了珠寶,而又轉過來咬傷你們。」什麼意思呢?宗教里的教義是很珍貴的,不要輕易對別人說;如果輕易地說了,可能會引來別人嘲笑或侮辱。任何宗教都一樣,向沒有準備好的人宣傳教義,往往會招來一些輕慢的話。所以「聖人被褐懷玉」,亦即我們有什麼珍寶或心得的時候,不要急著讓他人知道,否則他人不懂得欣賞,反過頭來說一些輕蔑的話,那就很可惜了。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注意力大多被分散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常因為外在的誘惑而引發自己的困擾。聖人會從自身著手來化解這些問題,自己先「去甚、去奢、去泰」,採取防禦措施,避免被外物所役。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

想要治理天下而有所作為,我看他是不能達到目的了。天下是個神妙之物,對它不可以有為,不可以控制。有為就會落敗,控制就會失去。所以,一切事物有的前行,有的後隨;有的性緩,有的性急;有的強壯,有的瘦弱;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因此聖人要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

「天下」指天下萬物,也包括人在內,但是談到聖人,由於他是統治者,所以這裡的天下是指人間所構成的整體。如果統治者有心治理,那麼結局一定難以周全,不是顧此失彼,就是無法久安。譬如現在是要保存農業,還是發展工商業?發展工商業不但得犧牲農業,甚至還得犧牲環保,很難全面兼顧。為政者雖然看得長遠,百姓圖的卻是眼前的利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