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孟子的向善 五、自我超越

說到豪傑,想到俊傑。有句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有人覺得,這話有點投機,識時務嘛,見風使舵。但是《孟子》裡面提到的豪傑,卻是不一樣的觀念。

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孟子·盡心上》孟子說:「等待周文王出現之後,才振作起來的,是一般百姓。至於真正傑出的人,即使沒有周文王出現,也能奮發圖強。」

在傳統社會裡,一般百姓由於知識與環境的限制,比較缺乏自主能力,因此從國家大政到個人抉擇,都須依靠卓越的領袖,有如羊群等待牧者的指示。因此,孟子所謂的「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算是十分客觀的描寫。但是,周文王做了什麼事,能讓老百姓振作呢?行仁政。

商周末年,紂王暴虐無道,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大多數人若不與商紂同流合污,就是灰心喪志,認為世間沒有公平和正義,善惡並無適當的報應。所以當時有許多人躲在民間,逃到海邊,甚至藏入深山之中,等待有個仁德的領袖出來,帶領國家重新走上正途。周文王實行了很多照顧老百姓的政策,名聲很好。他讓行善的受到善報,為惡的受到處分,《孟子》里提到他尤其對老人很好,推行了許多養老措施。因此,許多人一聽周文王行仁政,就振作起來了。

孟子認為這樣振作起來的只是一般百姓,不是豪傑。真正的豪傑之士是即使沒有周文王,自己也要振作。為什麼呢?因為儒家思想有一個基本原則,即每一個人都是道德的主體,道德主體有一股內在的力量,這股力量不僅是真誠,還表現出一種道德勇氣,能自我振作,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受外在潮流的影響。因此,真正的豪傑,就是不管時代是光明還是黑暗,也不論是否有聖賢出現,他都可以自立自強。他為自己負責,要陶冶自己的人格趨於完美的境界,會憑著他的智慧和愛心,奮發有為,開創出個人與國家的理想局面。這種創造時代的英雄,是值得我們敬佩和效法的。不過,只是做到這一點,孟子認為還不夠,還要做到什麼呢?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行走在天下最開闊的道路;能實現志向,就同百姓一起走上正道;不能實現志向,就獨自走在正道上。富貴不能讓他耽溺,貧賤不能讓他變節,威武不能讓他屈服,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居天下之廣居,是仁;立天下之正位,是禮;行天下之大道,是義。孟子認為,一個人只要做到了仁、禮、義,到天下任何地方去,都可以站得住腳。為什麼?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有德行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有人來支持他。因為人性是向善的,古今中外任何地方的人都一樣。然後,當你得志的時候,也即讀書人有機會做官,就跟老百姓一起走上正路;如果沒有機會,至少可以自己一個人走上正路,獨善其身。「獨善其身」不是不跟別人來往,而是我先把自己修養好了,等待時機來臨,所謂「居易以俟時」。

接下來這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古以來為中國人津津樂道。「富貴不能淫」是說處於富貴之中,不能惑亂我的心志。世間的成就,容易使人迷惑,愈陷愈深,逐物不反,甚至縱慾傷身,不可收拾。「貧賤不能移」則是相反的情況,處於貧窮困頓、一籌莫展之時,要不要放棄或改變我的做人原則呢?絕不,人的操守在艱難危亡之際,最能得到試煉及證明,我們正該把握此一機會,品嘗孔子與顏回所說的樂趣。「威武不能屈」則是在面臨權勢和暴力時,能否使我屈服呢?不能。只要我「自反而縮」,肯定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就必須堅持立場,讓正義因著我的行動而得以伸張。

由此可見,富貴、貧賤、威武都是外在加諸於我身的,而我內心卻有一個主宰,有一個道德自覺,所以外在的情況變化影響不到我。孟子把這樣一種境界稱之為「大丈夫」,也就是真正的豪傑。當然「大丈夫」絕不是只有男性,過去古代社會,女子比較沒有機會受教育和在社會上發展。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人人平等,不分男女,只要一個人能夠自覺內在的尊嚴,真誠面對自己,做合乎仁、禮、義的事情,在富貴、貧賤、威武三種情況下都不會改變原則,就是大丈夫,就是豪傑。大丈夫和豪傑,不見得是要成大功立大業,而是能夠建立自己生命的主體性。

儒家喜歡把堯舜當成典範人物,孟子更是如此。孟子到了齊國,那時候齊宣王還沒有見過他,先派人去看看孟子長什麼樣子。

儲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異於人乎?」孟子曰:「何以異於人哉?堯舜與人同耳。」(《孟子·離婁下》)

儲子說:「齊王派人來窺探先生,是不是真有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孟子說:「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呢?堯舜也與一般人一樣啊。」

齊王想知道像孟子這樣一位國際知名大學者,長的樣子是不是很特別,或者生活習慣是不是跟人不一樣,譬如是否道貌岸然,每天一開口就是仁義道德。結果孟子說,我怎麼會跟別人不一樣呢?連堯、舜也跟一般人一樣啊。換句話說,既然堯舜這樣的聖人都跟平凡人沒什麼兩樣,那麼人人都有希望變成堯舜了。

一個叫曹交的人聽到這句話之後,特地跑來請教孟子。他說:「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堯、舜,有這樣的說法嗎?」孟子說:「有啊!」曹交就問了:「我聽說周文王身高十尺,商湯身高九尺,他們兩個人都當了帝王,而我曹交身高九尺四寸,在這兩個人中間,怎麼我只會吃飯呢?」說實在的,聽到這種問題,大家都會覺得頭昏。身高和成就有什麼關係啊?又不是打籃球。可見曹交這人實在老實得可愛。孟子怎麼回答他?

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堯、舜的正途,不過是孝與悌而已。你穿上堯所穿的衣服,說堯所說的話,做堯所做的事,這樣就成為堯了。你穿上桀所穿的衣服,說桀所說的話,做桀所做的事,這樣就成為桀了。

桀,就是夏桀,古代最壞的人之一。堯是聖人,最好的人之一。孟子認為,一個人模仿別人,不管學壞學好,都是從外在模仿開始,再到言行表現,亦步亦趨地跟著學,他怎麼做,你怎麼做,久而久之你也就跟他一樣了。曹交顯然是不太喜歡思考的人,所以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而孟子的回答是告訴他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找到一個典範人物跟著學,他怎麼做,我跟著做,久而久之,我就忘了這是我學來的,還是我自己要做的。譬如做好事,做久了之後,就會忘記我做好事是為了博得名聲,還是出於內在的要求,反正做久了之後成為習慣,自然而然會去做好事。由此可見,孟子對於「習慣」的重視,亦即只要努力學習與實踐,長期下來,自然會轉化生命。這與西方人說的「習慣是第二天性」是相同的道理。

那麼,學習堯舜,從何學起呢?孟子說:「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就是我們步上聖人之道的坦途。因為孝悌出自每一個人原始的、自然的感情。如果不孝不悌,我們怎能進而關懷別人、服務社會呢?又怎麼談得上了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呢?所以孟子鼓勵曹交就從「孝悌」學起。

曹交聽孟子這麼說之後,很高興。他說,那我準備去謁見鄒君了。什麼意思?孟子是鄒國人,曹交是曹國人,而且是曹國國君的一個親戚,鄒君就是鄒穆公。曹交跑去見鄒君,是想借個住處,留在孟子門下學習。但孟子好像不大願意收這個學生,覺得這人不但慧根有問題,恐怕做事的決心都成問題。所以孟子說了一句話: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孟子·告子下》)

人生的正途就像大馬路一樣,怎麼會難懂呢?只怕人們不去尋找而已。你回去自己尋找,老師多的很呢。

「道」為什麼像大馬路一樣?因為「道」來自於人內心的良知。你只要真誠面對自己,就會發現內心的良知一直在不斷地要求你行善,要求你見到父母能孝順,見到晚輩能照顧,因為孝悌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你對於父母能孝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於晚輩能照顧,「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麼,達到堯舜這種聖人的精神境界還有什麼難的呢?問題就在於,很多人根本沒有回到自己的內心,不去體察自己的良知,總是注意外在的事功,羨慕別人的成就,甚至到處拜訪名師,以為他們可以指點光明的未來。事實上呢?在知識和技能方面,我們應該虛心向別人學習,並且不難獲得具體的成績。但在做人原則與善惡分辨方面,則首先應該傾聽自己內心良知的指示,並且努力遵行。如果持之以恆,則人人都有成為堯舜的可能。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