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孟子的向善 四、仁政理想

孟子抱持入世情懷,也像孔子當年一樣,周遊列國,與許多國君見面,希望「得君行道」。《孟子》一書的前幾篇就記錄了孟子和各國國君的談話。有些人讀到這兒會覺得沒意思,司馬遷就說他讀到《孟子》第一章的第一段話,梁惠王問孟子「何以利吾國」,就「廢書而嘆」。我與他正好相反,不但不把書本合起,反而急著想知道孟子如何回答。接著,我的感受是驚喜連連,因為孟子的辯才無懈可擊,思想更是精微深刻,而辯才與思想結合起來所產生的震撼效果,則為古今罕見。

首先,孟子與當時手握大權的諸侯見面時,當然明白這些諸侯想要的是什麼,是富國強兵,稱霸天下。結果他所提供的卻是「仁政」。一個人怎能如此「對牛彈琴」而依然充滿自信呢?這就有賴於口才了。孟子的口才來自豐富的學識和人生經歷。他隨口引述《詩經》與《書經》,顯示超強的記憶力,因為這些資料是大家都接受的古代智慧,所以具有高度的說服力。光是背誦不算什麼,他還能靈活運用,把古典引入現實處境,讓諸侯無言以對,只能茫茫然地點頭認可。

孟子的仁政並非純屬理論,而是要由經濟政策著手,對農業社會而言,百姓只要平安度日,得以養生送死無憾,然後加以適當的教育,提升人倫秩序的水平,國家自然上軌道。要推行仁政,國君必須減輕賦稅,照顧百姓,或者就抓緊四個字:「與民偕樂」。君民同心,天下怎能不治?孟子反覆說明如何進行經濟改革,但是並未引起共鳴,因為若要與民偕樂,則諸侯首先就得放棄「作威作福」的權力,還須克制「好色、好勇、好貨」的無窮慾望,然後呢?再經常聽取孟子的教訓。

孟子的教訓其實很好聽,因為十分生動。他實在喜歡說話,往往是國君提出一個問題,他就引申發揮為一篇演講,讓國君上了一課。孟子說話除了引述經典與史實之外,還有創造格言的非凡能力。我們今天還在用的許多成語格言,都出於孟子之口。譬如「一暴十寒」這個成語,就來自孟子和齊宣王的對話。

孟子跟齊宣王宣傳他的仁政理想,但一時不見有什麼效果。於是有人就問,是不是國君太笨了。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孟子·告子上》)。

孟子說:「對於大王的不明智,不必覺得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東西,如果曬它一天,再凍它十天,沒有能夠生長的。我與大王相見的次數太少了,我一離開,那些給他澆冷水的人就來了,我對他剛萌芽的一點善心又能怎麼樣呢?」

孟子實際上是把自己比作太陽,把齊宣王比作植物的種子。太陽曬一曬,他開始發芽,開始成長。但是孟子走了之後,別人都來澆冷水,說這個理想太高了,做不到。因為「仁政」先要自我約束,替百姓設想,這太難了;而且別的國家不做,以前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如此一來,齊宣王就灰心了。「一暴十寒」的典故就源於此。

古代的國君因為權力太大,權力又使人腐化,做判斷時很難考慮周全,所以需要好的大臣來輔佐,但是只靠一個好的大臣偶爾說一些好的意見,國君是不容易堅持下去的。

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說:「仁德戰勝不仁德,就像水戰勝火一樣。現在實踐仁德的人,就像用一杯水去救一車木材的火;火沒有熄滅,就說這是水不能戰勝火,這樣就給了不仁德最大的幫助。最後連原先的一點點仁德也會喪失的。」

什麼意思呢?水要勝火,需要相當的「量」。你看到一整車的木材著火了,用一杯水去救,怎麼可能熄滅火呢?數量上相差太遠了。仁的作用也不能靠一念之轉,孟子跟大王見一次面,別的潑冷水的大臣跟大王見十次面;一次給他溫暖,另外十次給他寒冷,種子再怎麼樣發芽,也無法成長。那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長期而大量的去行仁,才能勝過不仁。就好像你做一件好事,別人做十件壞事。你說我這一件好事怎麼能勝過他做的十件壞事呢?你再做十件好事,就勝過了。

孟子強調一個人行善要有恆心,要不斷累積,到了一定時候才能夠改變形勢。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懷抱理想主義,一旦發現理想不能實現,很容易就放棄鬥志,變成虛無主義。西諺說得好:「理想主義的旁邊就住著虛無主義。」認為理想沒用,反正實現不了,人生再奮鬥也一樣,好人壞人都沒有得到報應。這種想法會使很多人放棄理想,或者同流合污,或者抑鬱寡歡,而讓下一代有理想的年輕人,感覺更加失望,可以說是對人性很大的傷害。而孟子教導我們,凡事都要避免「一暴十寒」,我們做好事,不能說只做一件,就希望改變這個世界,我們需要不斷的努力,累積到最後,正義一定可以勝過不義,這就是儒家的信念。

做任何事都需要方法。西方人喜歡講兩句話:Do the right thing,做對的事;Do the thing right,把事做對。做對的事和把事做對,都需要正確的方法。

孟子有一天和齊宣王談話,發現齊宣王老是有一些話不願意說出來。孟子旁敲側擊,問他:「大王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可以說來聽聽嗎?」齊宣王笑而不答。孟子接著問:「是為了肥美的食物不夠吃嗎?輕暖的衣服不夠穿嗎?還是艷麗的色彩不夠看嗎?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嗎?乖巧的侍從不夠使喚嗎?」齊宣王說:「不,我不是為了這些。」那是為了什麼呢?齊宣王還是不說。最後,孟子自己把話說出來了,因為齊宣王的願望,他其實早就知道了。齊宣王的願望其實就是戰國七雄共同的願望。

孟子曰:「然則王之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說:「那麼,大王最大的願望就可以知道了,你是想要開拓疆土,讓秦國與楚國都來朝貢,君臨天下並且安撫四周的外族。然而,以您的做法追求您的願望,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

成語「緣木求魚」就出自這裡。抓魚應該上溪邊,爬到樹上怎麼能抓魚呢?孟子的意思是,齊宣王想要達成這個願望的做法不對頭。孟子給的方法是什麼呢?行仁政。在正常情況下,小國不能勝大國,但是孟子卻堅信他的仁政理想可以所向無敵,這是由於他對人性的洞見。亦即人性向善,人們自然也必然歸向於善的政治。可惜從來沒有國君願意去試試看,都覺得這個理想太高了,很難做到。孟子提醒齊宣王不要「緣木求魚」。齊宣王說:「若是其甚與?」有那麼嚴重嗎?

曰:「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孟子說:「爬到樹上去捉魚,雖然捉不到魚,不會有什麼後患。以您的做法去追求您的願望,如果費心儘力去做,一定會有禍患在後面。」

齊宣王的做法是什麼呢?是想要透過戰爭和武力來統一天下。這種做法必然會帶來後遺症。從歷史上可以看到,雖然最後統一六國的是秦始皇,而秦始皇用的是法家那一套,以武力統一天下,以嚴刑峻法統治天下,結果秦朝只維持了十五年,就結束了。說明什麼?用法家也許可以統一,卻不能維持。用儒家能不能統一,能不能維持呢?沒有做過試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政治其實是四個字「陽儒陰法」,表面是儒家,內里還是法家。政治領袖高高在上,想盡辦法「尊君卑臣」,一般老百姓並沒有得到真正的照顧,儒家的仁政理想永遠束之高閣。

孟子還說過一句跟「緣木求魚」中的「木」有關的話:吾聞出於幽谷遷於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者。(《孟子·滕文公上》)

我只聽說有從幽暗山谷飛出來,遷移到高大的樹木上的,沒有聽說從高大的樹木飛下來,遷移到幽暗山谷中的。

現在有朋友搬家,我們祝他「喬遷之喜」的「喬遷」就出自這裡,也即從比較不好的地方遷到更理想的地方。孟子為什麼講這句話呢?當時有一位從南方楚國來的學者陳相,他本來是學儒家推行仁政的,到了滕國之後,見到一個人叫許行的人,就開始轉行,跟著許行學習農家。農家奉行神農氏學說,也是諸子百家之一,其特點是非常重視農業生產,主張每一個人連同國君在內,都要耕田養活自己,耕田之後才有飯吃,類似於一種人人平等的觀念。孟子就問了,如果一定要自己耕田才能吃飯,那也一定要自己織布才穿衣嗎?自己織帽子才戴帽嗎?自己做的鍋盤碗盞才用嗎?陳相說:「不是的,是用糧食換回來的。」孟子就反問他,那為何不兼作瓦匠鐵匠,樣樣東西都自己動手來做呢?陳相只好說,不可能一面耕田,一面做這些工作。孟子說:「那麼難道治理天下也能一面耕種一面操作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