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孟子的向善 三、人我之間

日本有一家很大的書店,叫「三省堂」。「三省」出自《論語》里的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可見我們對日本文化確有很深刻的影響。「吾日三省吾身」是孔子的學生曾參說的。「三」代表「多數」,「三省」並不是每天只反省三次,或者反省三件事,而是每天多次反省。反省什麼呢?一、為人謀而不忠乎,替別人辦事有沒有盡心儘力。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跟朋友來往有沒有信守承諾。三、傳不習乎。這句話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說曾參反省老師教給他的東西,他自己有沒有做到,有沒有實踐;另一種說法是曾參自己當老師了,他自問我傳授給學生的道理,我自己有沒有去印證練習。我認為第二種說法是對的。因為曾參比孔子小四十六歲,他在社會上正式工作,跟人交朋友的時候,孔子很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所以他當老師教學生,問自己有沒有做到,比較適合。而且曾參還是一個出名的大孝子,他在每天反省自己的行為時,卻沒有提到反省自己是否孝順,說明當時他的父母很可能也已過世了,所以這是他年紀比較大的時候說的話。

曾參自我反省,問自己是否「不忠、不信、不習」。一般人自我反省時,卻經常在問,誰害我了?誰整我了?誰對不起我了?這顯然是兩種境界。曾參是先問自己有沒有錯,而不要管別人對他做了什麼。因為如果是我自己做錯了,那就沒有人可以幫上我,只有靠自己的反省,才能夠改過遷善。這就是儒家「反求諸己」的精神。《孟子》里也有一段話提到類似的意思: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

孟子說:「愛護別人,別人卻不來親近,就要反問自己仁德夠不夠;治理別人,別人卻不上軌道,就要反問自己明智夠不夠;禮貌待人,別人卻沒有回應,就要反問自己恭敬夠不夠。行為沒有得到預期效果的,就要反過來要求自己,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就會來歸附。」

什麼意思呢?你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先不要怪別人,要先問自己是不是仁德不夠、智慧不夠、恭敬不夠。這樣一來,你才可以改善自己,使自己愈來愈好。而自身端正了,天下人都會肯定你。

不過,有時候我們對別人非常關心,也很有禮貌,希望他能夠上軌道,別人的反應卻出乎意料。我們就失去耐心了,心說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不知好歹呢。這時候,你要想到孔子說的一句話:「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賢」代表傑出,「賢」有三種:第一種非常有能力,叫賢能;第二種非常有德行,叫賢良;第三種非常聰明,叫賢明。你只要看到別人賢能、賢良、賢明,有傑出的地方,就要想到向他學習,努力像他一樣。如果你看到別人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這時候也不要批評人家,嘲笑人家,而是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了跟他一樣不好的毛病。所以交朋友首先要自我修鍊。你能夠勇於自省,過錯自然慢慢地減少,德行就會慢慢地提高,也才能使別人對你慢慢肯定,最後和你交朋友。

說到做人處事,這可是老生常談了。儒家在這方面給出了許多值得參考的建議。譬如「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君子要說話非常謹慎,好像木訥不言的樣子,做起事來卻非常迅捷有效。「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仁者,當自己要立身處世時,也要讓別人立身處世。例如我若要做個好老師,就必須好好教書。要做好老師就是己欲立;要好好教書則學生就會受到影響而變成好學生,這就是我立了學生。再如那句著名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人要能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去為別人考慮。這些都是孔子說的話。孟子關於做人處世,也說過三句重要的話,可供參考。第一句: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後同)

一個人有所不為,然後才可以有所作為。

人活在世界上,時間力量都很有限。如果你什麼事都要做,最後可能什麼事都做不好。所謂「十八般武藝,樣樣皆通,樣樣稀鬆」。只有懂得取捨,某些事情不去做,才能夠集中力量去做你認為該做的事情。譬如在一個團體里,一個人平常對許多事情都沒有意見,他認為別人是專家,讓別人說吧。等到他自己認為這是我研究過的,我有我的想法時,他說的話,別人就會認真考慮。相反,如果一個人平常什麼事都要提意見,什麼事都要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到最後別人可能就不太在意你的意見了。因為大家知道你只是喜歡說話而已,未見得真有什麼心得。所以一個人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如果什麼都要,最後可能一無所獲。這是做人處事的第一個原則。第二句話: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

談論別人的缺點,招來了後患要怎麼辦?

「後患」在此是指:被你談論的人可能會挾怨報復。並且,既然此人有缺點被你談論,他對你又何必保留情面?孔子最討厭的,就是述說別人缺點的人。孟子也一樣。孟子喜歡辯論,辯論時難免會提到別人的缺點,但你不要故意去說一些沒有根據的八卦。如果你聽到有些人的閑話,你也跟著去說,說到最後恐怕傳來傳去變成是你說的話了,被你說的人就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說你的閑話,弄到「羅生門」,沒有人知道真相是什麼了。孔子就很強調君子要剛毅木訥,謹言慎行,說話盡量節制一點,甚至吞吞吐吐,說話慢一點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沒有把握的話,不要輕易出口,尤其是牽涉到別人缺點的話,更要謹慎。如此一來,才能避免後患。第三句話提到孔子:孟子曰:「仲尼不為已甚者。」

孟子說:「孔子是做什麼事都不過分的人。」

孔子做什麼事都能恰到好處,因為他懂得判斷,修養不凡。人在年輕的時候,個性往往比較衝動,喜歡把事情做到底,好事做到底,壞事也做到底,到最後恐怕都過頭了。孔子說「過猶不及」,過度和不及都不好。希臘戴爾菲神殿上面刻著兩句話,第一句是「認識你自己」,第二句是「凡事皆勿過度」。第一句話跟「知」有關,認識你自己遠比認識別人更重要,你對自己不了解,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光去知道別人的許多事情,有什麼用呢?第二句話和「行」有關,你要有分寸,要能夠自我約束。所謂「以約失之者鮮矣」,因為自我約束而在做人處事上有什麼失誤,那是很少有的。顏淵請教孔子什麼叫仁,孔子說了四個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違背禮儀規範法律的事情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因為禮的作用之一即是行為規範,使之恰到好處。孔子終身以此為念,到了七十歲,自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心所欲」每一個人都會,但是「不逾矩」就不容易了。這個「矩」字正是孔子嚴格自我約束的明證。平時我們交朋友時也希望能交到這樣的朋友。有些人慷慨激昂,當時氣氛很好,會覺得乾脆、瀟洒,事後恐怕會覺得無以為繼,不能言行配合。

孟子這三句話,首先說到我們的行動,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我們受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要有所不為。第二步談到我們的言論,可以談論到公共事務,但要盡量避免談論別人的缺點或隱私,尤其不要說一些沒有把握的傳言。最後要向孔子學習「不為已甚」,凡事勿過度,能夠在言行上適可而止,自我約束。

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孝道,到了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再為孝道提出經驗上及理論上的依據,使它成為可以普遍奉行的行為準則。因此,有關孝與不孝的說法不止一種,孟子曾列出世俗所謂的五不孝,值得我們參考。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材,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離婁下》)

世俗所說的不孝,有五種情況:手腳懶惰,不管父母生活,這是一不孝;喜歡賭博喝酒,不顧父母生活,這是二不孝;貪圖錢財,偏愛妻小,不顧父母生活,這是三不孝;放縱耳目慾望,讓父母蒙受羞辱,這是四不孝;喜歡逞勇打鬥,使父母陷於危險,這是五不孝。」

前三種不孝都是為了某一理由而」不顧父母之養「。我們小時候父母把我們養大,我們成年之後一定要照顧父母的生活。如果你手腳懶惰,好逸惡勞,不肯努力工作,以致父母衣食無靠,這是頭等的不孝順。像現在有些」啃老族「,自己年紀輕輕,不出去工作,在家裡吃父母老本兒。當然有的父母說,我不在乎,反正只有這一個孩子,就讓他啃吧。可是將來父母百年之後,子女怎麼辦呢?他還是要在社會上生存下去,還要成家立業養育子女,到時候怎麼辦呢?

第二種不孝是喜歡喝酒賭博,沉迷在遊樂之中,只顧自己享受人生,而忽略了照顧父母的需要。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