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孔子的真誠 五、結交良友

西諺有云:「沒有一個人是一座孤島。」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溝通是不可或缺的,各式各樣的朋友會在一個人生命的各個階段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國古代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為「五倫」,朋友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倫。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的確,有些朋友因為家庭、事業、學業、理想而各奔東西,無法常相聚首,只能借魚雁或書信問候,但是心中卻清楚知道對方總在祝福自己。若是得遇機緣,重新會面,自然會有快慰平生之感。

朋友之間的來往是一個結緣的過程,所謂「廣結善緣」。這個「緣」可以因為我們是同學、同鄉、同事,或是同道——有相同的人生志趣,甚至是同游——一起出去遊玩,而產生友誼。結緣之後,就要惜緣,珍惜兩人之間相處的情意。因為通常我們交朋友,都是分開之後才開始思念,想到以前念書的時候,有個什麼樣的朋友,大家相處得如何愉快,只是當時沒有很好地珍惜,現在再想見面,已經不容易了。不過,惜緣之外,也要隨緣。人生之事,因緣而聚,隨緣而散,一切順其自然。譬如大家快要畢業了,那就畢業吧,你不能說我們這一班同學感情特別好,大家一起再多念一年,這是不可能的。

不管緣分如何,人與人之間,沒有說誰一定要跟誰做朋友,誰一定不能跟誰做朋友。一般來說,交朋友分為四個層次,最下一層叫做「酒肉之交」,大家一起吃飯、喝酒、享受;往上叫做「利害之交」,一起做生意、合作,合則兩利,離則兩害;再往上叫做「道義之交」,「道」代表人生的方向,「義」代表正當性,亦即每一次我所做的正當選擇,跟你選的或想的一樣,譬如中國人津津樂道的「桃園三結義」,劉備、關公、張飛三人就是道義之交;最高一層叫做「生死之交」,一般稱作知己。英國作家亨利·亞當斯(Henry Adams)說:「人的一生,能結交一位好友,已屬難得;能結交兩位,可謂幸運之至;至於結交三位,則根本不可能。」如果把朋友界定在「知己」的層次,這段話確實反映了人生經驗。我國古人不也說「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死而無憾」嗎?可見,知己是以生命來相互交換的,是交朋友的最高境界。

不論結交哪一種朋友,交朋友的原則都是一樣的,四個字:真誠相待。其實,「真誠」不但是對朋友,對任何人都應該真誠。西方有一句話說得好,「你對朋友是以性格互相裸露」,在朋友面前,我的性格不穿衣服,不需要偽裝,不需要化妝,我是什麼性格就讓朋友直接知道;相反,如果朋友之間不能以真誠的態度相處,就是虛與委蛇,浪費生命而已。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論語·公冶長》)

孔子說:「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態度極其恭順;左丘明認為這樣的行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內心怨恨一個人,表面上卻與他繼續交往;左丘明認為這樣的行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左丘明是魯國的史官,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左丘明認為,一個人如果表面上對朋友熱情、友善,心裡卻藏著對朋友的怨恨,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朋友交往有時難免會出現誤會或怨恨的情況,譬如聽別人說你在背後批評我,這樣會產生誤會;或者你有好的機會沒有告訴我,沒有讓我跟著你一起發財或得利,這時會出現怨恨。心中有了疙瘩,卻把它隱藏起來,表面裝著若無其事,跟他繼續做朋友,孔子認為這樣不好,這樣缺乏真誠。你說那如果真誠的話,我把意見直接說出來,誤會可能更嚴重,甚至兩個人翻臉了怎麼辦?說實在的,真正的朋友要能夠做到「肝膽相照」,很多時候是不打不相識,你沒有把真話說出來,你怎麼知道別人會拒絕呢?也許他在氣頭上不願意接受,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你也是為他好,對於你的真誠反而會非常感激。

人是會變的。人的變,若不是由於外在的環境,就是由於內在的觀念。外在的環境也包括朋友的勸告,所以古人「以友為鏡」來提醒自己做得對不對。內在觀念的改變,就是要多讀書。讀書可以幫助一個人明白道理,明理之後就會知道個人情緒是一回事,做人的原則是另一回事。我們交朋友有時會因為各種外在的干擾,而使我們的友誼變得比較複雜。譬如朋友一起做生意,到最後說不定可以共貧賤,卻不能共富貴;也有的朋友一開始覺得彼此沒什麼話好說,後來碰到一些人生困難,才發現「患難見真情」,患難之交才是真朋友。

不過,對朋友的勸告也要懂得適可而止。子貢有一次請教孔子怎麼樣交朋友,孔子說了一句話,「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論語·顏淵》)朋友如果有錯,你要真誠的勸告而委婉的勸導,但是他如果不聽,你就要停下來,以免自取其辱。為什麼?因為朋友之間是相互平等的,如果地位不平等,變成你來教訓我,那你就是我的老師了,變成老師跟學生的關係,不再是朋友關係了。朋友之間儘管有互相勸告的義務,但如果對方不聽,多言無效之後,你最好閉口不談,不要再勉強了。

除了真誠之外,交朋友還要依據什麼樣的原則?根據孔子的說法,志趣是非常重要的。志趣是什麼?就平常休閑生活來說,譬如今天放假,你要爬山,我要游泳;你要下棋,我要打球;這樣兩個興趣愛好不一樣的人,很難湊在一起。又譬如一個人的志趣在藝術,若結交喜歡科學的人當朋友,大概就很辛苦,所以要找跟自己有類似志趣的朋友。

子曰:「無友不如己者。」(《論語·子罕》)很多人以為是「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乍聽之下,這是很好的建議,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我們應該多交比自己強的朋友,提升自己的水準。但仔細一想,問題來了:如果你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專去找比你優秀的人做朋友,那麼這個人是否也要根據相同的原則,拒絕跟你交友呢?他也可以「無友不如己者」啊。如此一來,天下人在交友之前,都要相互比較,比較難免也有高下之分,結果是:沒有人或很少有人可以找到朋友了。

這當然不是孔子的意思。「不如」可以解為「不及、比不上」,也可以解為「不像、不類似」。根據後者,則「無友不如己者」是說:「不要結交不像自己的朋友」。「不像自己」是指在志趣上與自己分道揚鑣。譬如就志向而言,有人要服務社會,有人要拚命賺錢;有人要追求學問,也有人要遊戲人間。再就興趣來說,室內的下棋、打牌、品茗、閱讀、看電視,室外的登山、旅遊、打球、慢跑、交際應酬等,亦是人人有別,或是大同小異,或是小同大異。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由志趣的差異最後衍生到人生抉擇的不同。如果貿然選擇志趣不相投的人做朋友,不僅事倍功半,也可能貌合神離,甚至反目成仇。天下許多仇人都是朋友演變成的,可不慎乎?所以,交朋友一開始靠的是緣分,像同鄉、同學、同事,甚至一起出去遊玩,都可能成為朋友,但後面的發展就要看志趣是否相近了。志趣不相近,勉強在一起,友誼恐怕也很難維持長久。

除了志同道合之外,儒家談「交友」,還要兼顧「互相責善」,以「善」來互相期許、要求。孔子說:「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論語·子路》)。「切切偲偲」指彼此切磋勉勵,「怡怡」指和睦共處。兄弟姐妹因為有同樣的父母,是天生命定的親人,個性再怎麼不合,也要設法和睦相處。朋友是自己找的,有些是好朋友,有些可能是壞朋友;有的朋友因緣深厚,可以一輩子來往;有的緣分短淺,說不定從學校畢了業就分開了。這時你就要問,我交這些朋友是為什麼呢?孔子的回答是「朋友切切偲偲」,交朋友絕對不能只在一起浪費時間,或是一起遊玩而已,而要隨時互相切磋勉勵,走向人生的正確方向。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曾子說:「君子以談文論藝來與朋友相聚,再以這樣的朋友來幫助自己走上人生正途。」

《論語》里所說的「君子」有兩個意思,一是有政治背景、官位的人,如封建社會中的世襲貴族子弟;二是指有志於修德講學、人格完美的人,如孔子的眾多弟子。曾子此言所指是第二種人。君子以什麼做標準呢?有一句話叫「君子立恆志,小人恆立志」,小人經常立志,代表他的志向很短暫,不能堅持下去;而君子只立一個志向,從讀書開始不斷往上提升,最後成為一個人格完美的人。而修養人格這件事是做不完的,一輩子堅持去做,都不一定能達到人格完美的標準。曾參認為,交朋友對於成為君子有直接幫助,「君子以文會友」,「文」包括各種文化藝術活動,以及各種技能。譬如你交到一個喜歡下棋的朋友,你自己本來不喜歡下棋,他帶著你下棋,慢慢地你也喜歡下棋了;又或者你不喜歡讀書,但是你的朋友喜歡讀書,受他的影響,你可能也會喜歡讀書了。所以曾子說,朋友之間要能夠談文論藝,才有共同的交集,也就是有共同語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