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孔子的真誠 四、孝敬父母

談到孝順,很多人認為,那是儒家的專利吧。其實不然,道家也強調「孝」。莊子說:「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莊子·人間世》)子女愛慕父母,這是命中注定的,是你內心不能解除的;你再怎麼說我有超脫的智慧,我有不同的人生觀,你還是會愛自己父母。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因為父母如果過得不快樂,做子女的一定會擔心,這是天生的。

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父母親的年紀,做子女的不能不記得;一方面為了他們得享高壽而歡喜,另一方面也為他們日漸老邁而憂慮。這句話很讓人感動。因為根據司馬遷的說法,孔子三歲父親過世,十七歲母親過世,他根本沒有機會感受到父母年老時做子女的心情,但卻說出如此貼切子女之心的話,可見他過人的感通能力以及對人生現象的深入觀察。人的生命總是有限的,看到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做子女的會越來越擔心,這是人之常情。

孟子以舜做例子,「人悅之、好色、富貴,無足以解憂者: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孟子·萬章上》)舜當了天子,天下人都喜歡他,堯又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他自己既富且貴,但仍然不快樂;只有父母都順心了,才能讓舜解除憂愁。為什麼?因為總覺得父母親沒有順心,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孝順,一定要做到讓父母親都開心了,他才沒有憂愁。孟子稱讚舜是孝順的最大榜樣,「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舜到了五十歲還在思慕父母,一個人能夠如此不忘本,無怪乎成為聖人。這也提醒我們,真正的孝順是不分年齡的。一個人年紀不論長到多大,也不要忘記小時候跟父母相處的情況。那時我們吃喝拉撒全靠父母照顧,跟父母的關係是多麼密切啊。我常勸一些年輕的朋友,有空可以把小時候的照片翻一翻,看看自己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父母是什麼樣子。小時候的照片大都是跟父母合照的,你看看當時父母多麼年輕健康,現在呢,開始衰老了,也可能生病了。你多看看這些照片,會使自己的生命連貫起來,不會有了今天就忘了昨天。一個人一定要把握生命的整體意義,才能覺悟到一些做人的根本道理。

儒家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講「孝」呢?因為孝順出於人性,是一個人立身處世最基本的品德。只要是人,都應該孝順,也願意孝順。古代有所謂「五倫」,也就是《中庸》里說的「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其中三項:父子、夫婦、昆弟都屬於家庭。家庭是一個人的脈絡,離開這一脈絡,人就無法定位自己、定義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什麼地方,又為何在這個世界上。而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又是家庭的基礎,如果父子之間不能夠做到「孝」,夫婦、昆弟的關係也不容易相處得好。把家庭這三種關係推到外面,才有朋友之間的交往;再進一步推到社會上,才有君臣之間的關係(在今天這個社會,所謂君臣是指老和員工或長官和下屬之間的關係)。不管是什麼樣的關係,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是一切人生關係的基礎。一個人一定是從家庭出發,再到社會、國家,到為天下人去努力奮鬥,在歷史上留下功業和名聲。你說你要報效國家,想在歷史上留得好的名聲,但是如果你在家裡面都不能夠對父母孝順的話,其他一切都是空談。有一次有人勸孔子做官,孔子說: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政?(《論語·為政》)

《書經》上說:「最重要的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再推廣到政治上去。」這就是參與政治了,不然,如何才算參與政治呢?

人活在世界上,需要一個個生命的圈圈,從內往外,由核心往四周擴散,而圈圈的核心,自然就是家庭。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小小單位,一家人和和樂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最令人羨慕的。如果家庭能做到這一步,再向外推廣到社會上,社會的風氣就會慢慢改善,政治自然會走上軌道。因此,在家庭中對父母孝順也等於是從政了,可以發展出很大的影響力。

那麼子女與父母之間要如何相處,才算得上孝順?其實,不只是孝順,人與人相處要合乎「善」的要求,都要考慮以下三點:第一、內心感受要真誠。你一定要常常問自己,我是不是真心希望父母快樂,是不是真誠由內而發希望孝順父母。換言之,孝順需由內而發,若無內在情感,只有外在形式,任何事情都是虛偽的。人是由內心和外在一起表現的生物;若內外不能配合,就容易產生人格分裂。第二、對方期許要溝通。父母對你有什麼要求、期待,要跟他們溝通一下,了解他們的需要,再設法回應,盡量做到。像我們小時候讀《二十四孝的故事》,看到王祥「卧冰求鯉」,吳猛「脫衣飽蚊」,都很孝順,但現在還需要你這麼去做嗎?真的這樣做,父母會說你孝順嗎?他們會認為你讀書把腦子讀壞了。第三、遵守社會規範。父母要我做一件事,如果違背社會規範,我做不做呢?譬如父母親生病了,要我想辦法弄錢給他們治病,那我想什麼辦法呢?如果是違法的事怎麼辦?無論如何你不能違背社會規範,否則就算你做到孝順,將來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內心感受要真誠,對方期許要溝通,社會規範要遵守;這三點是包括父子在內的任何人際關係都要考慮到的。三方面發生衝突怎麼辦?以真誠為主。我們講孝順重要是因為它出於人性最自然的情感。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父母所生,每一個人都欠父母的深情,平常並不自覺,直到自己身為父母時,才知道它的重要,即所謂「養兒方知父母恩」。因此,談到孝順時,並非提示教條,而是要指出一條最適合人性發展所需的途徑。

沒有人會反對孝順,但怎麼樣做才算孝順?這是一個大問題。有個故事,公公年紀大了,吃飯時手發抖,經常把碗摔破,媳婦為了省錢,就買了個木碗給公公使用。有一天這媳婦下班回家,看見自己的兒子坐在門檻上,拿個小刀在刻木頭。媳婦問,兒子你做什麼呢?兒子說,我在刻兩個木頭碗,將來一個給爸爸用,一個給媽媽用。媳婦聽了,心裡一驚,知道自己做了壞的示範,給公公用木碗固然摔不破,事實上卻是對公公不尊敬,只考慮到金錢的損失,而沒有想到他的尊嚴。因此,孝順只滿足父母的需求是不夠的,還要有尊敬之心,照顧到父母的尊嚴。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

子游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是指能夠奉養父母。就連狗與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有要怎樣分辨這兩者呢?」

「能養」包括飲食起居的照顧與侍奉。有人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理解為:我們如果只是養活父母而沒有尊敬他們,就等於把父母當作犬馬來養一樣。這種翻譯是不對的。在古代社會,犬替人看門,馬替人拉車,兩種動物都是可以為人類服務的。到現在我們還經常說,你對我真好,將來我要效「犬馬之勞」。孔子在這裡以犬馬做比喻,是說如果子女奉養父母就像犬馬服侍人一樣,只是完成任務,而沒有尊敬之心,那跟犬馬又有什麼差別呢?譬如我們成家立業之後,每月按時送上生活費,但心中不一定尊敬父母。我們認為父母可能念書不多,社會成就不高,卻沒有想到父母對我們的恩情像天地一樣,因為他們我們才得以出生、成長,活在這個世界上,所以我們終身都要尊敬父母。

孔子的另一位學生子夏,有一次也問到怎樣做才算孝順?孔子因材施教,給出另一個答案。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子夏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子女保持和悅的臉色是最難的。有事要辦時,年輕人代勞;有酒菜食物時,讓年長的人吃喝;這樣就可以算是孝順了嗎?」

孔子認為,孝順出於子女愛父母之心,這種愛心自然表現為和悅的神情與臉色。這一點確實遠比為父母做事和請父母吃飯要困難多了。譬如父母年紀大了,生病需要我們照顧,這時父母就要看我們的臉色了。如果你臉色不好看,讓父母覺得好像是麻煩你了,那就算你做到了父母的要求,也不算是孝順。這時候你就要想到我們小時候生病,父母是怎麼樣不眠不休、衣不解帶的照顧我們,從來沒有抱怨。現在父母年紀大了,需要我們照顧,我們怎麼可以忍心給父母臉色看呢?

二十四孝里有一個人叫老萊子,活到七十幾歲,父母都還健在。他為了讓父母開心,經常穿一些彩色的衣服,好像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唱歌跳舞給父母看,有時候還會假裝摔跤,發出嬰兒一樣的哭聲讓父母開心,因為在父母眼中,孩子不管多大,永遠都是孩子。我們當然不必這麼誇張,但是在孝順父母時,除了為父母做事,使他們不憂慮生活之外,同時還要注意到自己的臉色是否非常和悅,要讓父母親覺得我的孝順是心甘情願的。

《詩經》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