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領航夢想

孟曉駿的一對一Moterview很快就辦起來了。其實,就是模擬面試,也就是相當於美國簽證諮詢,一個全新的指導留美申請人通過簽證的培訓模式。

第一天的時候,人其實不多,孟曉駿也不在意,人的優勢往往是在行進的過程中得到體現的,而不是一開始。

來諮詢的是個年輕男孩,和孟曉駿十年前一樣年輕,只是少了那股意氣風發。孟曉駿帶著幾分威嚴,坐在諮詢台邊,眼神從金絲眼鏡後邊透出來,冷淡而睿智地說:「我不明白,你被拒簽跟你女友有什麼關係?」

男孩帶著一臉的沮喪和不忿,用帶著控訴的腔調說:「她傷害了我,她去美國才一個月,就跟我提分手。」絕對的受害人嘴臉。

孟曉駿到底年紀增長了,一點也沒有曾經諷刺王陽的那種犀利,只是平靜而認真地說:「許文同學,這說明她沒有騙你,她完全可以一年以後再告訴你。」

許文同學怔住了:從來沒有人用這樣的角度來告訴他這件事情的另一個可能。朋友多半都幫著控訴,對立的人多半都在嘲笑,一個跳脫出事件的可以公平審視這件事的人,孟曉駿是第一個。

孟曉駿向來善於把控談話的方向和氣氛,看了一眼手裡的表格,語氣盡量溫和地說:「好,現在我們說回你被拒簽的事。你被拒簽是因為他們認為你有移民傾向,對吧。」

許文一臉不認同,完全的無法接受,簡直都要出離憤怒了,道:「我為什麼要移民?給我移民我都不要。可不管我怎麼講,他們就是不聽。」

孟曉駿瞭然於胸,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反問道:「OK,既然你沒有移民傾向,為什麼你要在申請表上寫,你去美國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收入?」

許文依舊沒有明白過來孟曉駿特別提到這一點的用意,甚至是理直氣壯地說:「我說的是實話,證明我不心虛。這有錯嗎?」豈不聞「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許文完全不認為這是不利於簽證的。

孟曉駿根本不受許文情緒的影響,依舊用他那副溫和而冷靜的腔調,慢條斯理地分析:「如果你去美國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收入,那誰都知道在美國掙錢比中國容易,他們為什麼不能認為你有移民傾向呢?」

為什麼呢?許文再次怔住,從最簡單的常理推斷,確實如此。

孟曉駿讓許文認識到自己申請簽證時的漏洞之後,開始點撥:「如果申請者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去美國的目的不是僅僅為了接受教育,那他的簽證申請就一定會被拒絕。你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的話,還怎麼去簽證?」孟曉駿高屋建瓴式的指導,說的往往都是誰都知道卻都被疏忽了的真理。

許文瞬間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般,垂頭喪氣起來。

「你被拒簽,說明你不了解美國。你怪罪女友,說明你不了解女人。歸根結底,是你不了解你自己。」孟曉駿之所以能在十年前成就「神」的高度,並不全是他的個人優秀程度。他的非凡,在於給人夢想,給人富有哲理的指點,哪怕只有那麼一兩句,都受用無窮。

許文再抬起頭來看著孟曉駿時,眼裡閃著淚花,這是父母都未曾教過的做人道理,如今由一個簽證諮詢老師講來,如何能不感激涕零?

孟曉駿微笑著,輕快地加了一句話:「如果我是你,現在就去修改申請表。」簡單的一句話,化解了青年的一時激動,既顧全了面子,又給予了實際指導,一場完美的簽證諮詢,一次受用無窮的指導。

許文站起來,真誠地向孟曉駿鞠躬,說道:「孟老師,Thank you very much.」

很多東西,都是這樣,再強大的廣告,也不如鄰居的那一句「我用過,效果不錯」。這種口口相傳的隱形廣告,更能起到煽動作用。也就是第二天,孟曉駿的諮詢室外面就排起了長龍。

王陽總能在孟曉駿的諮詢室外看到各種各樣被感動到涕淚交零的學生,抽泣的、激動的,但都無一例外地帶著無限憧憬的眼神,歡欣離去。王陽知道,那都是感動和希望的淚水。

孟曉駿依舊用他那清淡冷峻的聲音喊著:「下一個。」狀態絲毫不受龐大的諮詢人潮影響。

剛剛建立起來的「新夢想」培訓學校,從此有了第三塊金字招牌——孟曉駿的簽證諮詢。

對孟曉駿的指導趨之若鶩的,不單單是學生們。其實,孟曉駿覺得,並不是王陽自己想來的,看著坐在對面的人,孟曉駿淡淡地笑了。這個人,才是成東青百般廝纏,磨著要自己回來的原因,至少也得算導火索。

王陽依舊是那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蹺著二郎腿,人懶洋洋地靠在椅背上,兩隻手環抱在胸口,心理學上說,這屬於對人的談話有所防禦。

孟曉駿不會在意,就算分別了十年,這仍是他曾經最扛得住刺激的兄弟,當然還是得看門見山。孟曉駿相當認真地說:「王陽,你的看電影教學法很有趣,但是效果慢,不系統。你想過沒有,你沒去過美國,口語卻比我好,為什麼?因為你是我們所有人中唯一泡到美國妞的人。」就算孟曉駿知道這是王陽永遠也不能提起的傷疤,孟曉駿也不想迴避。在朋友自己無法面對的時候,兄弟幫著面對,是最好的選擇。

王陽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不虞的眼神,清晰地表明了他不想別人提起此事。

孟曉駿彷彿沒看見王陽的臉色似的,淡定地追問:「你跟Lucy還有聯繫嗎?」還聯繫嗎?走出Lucy的陰影了嗎?你可以面對你的情傷了嗎?孟曉駿的話含義很多。作為兄弟,尤其是聰明的這個兄弟,當然聽得出來。

王陽簡直要暴跳起來,無比焦躁地驟然發作:「孟曉駿,這他媽關你屁事。你以為你能指導我嗎?」那一瞬間被戳到痛處的氣急敗壞,和傷疤再一次被揭開暴晒在太陽下的羞恥感,讓王陽甚至有打一架的衝動。

孟曉駿依舊淡定,穩穩地坐在椅子上,微微抬了抬眉毛,用世外高人的口吻說:「你很清楚,口語的核心是什麼,不是表達,而是思維邏輯。因為你了解美國人是怎麼想的,你說話才跟美國人一樣。因為你和Lucy在一起的那些年,其實已經完全接受了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掌握了他們的邏輯,你沒走出那段感情,那是因為你一直用Lucy的眼睛在看世界,你如何走得出來?」

王陽一怔,那一瞬的暴怒瞬間冷卻,似乎意識到了孟曉駿話里的雙重用意。

「你把這些教給學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些,別的老師都教不來。」孟曉駿明白,兄弟的談話,雖然可以很直接,但有時也必須只是點到為止,除了面對成東青。

王陽是個聰明人,孟曉駿的話雖然戳到了痛處,可潰爛的瘡疤不戳破了上藥,是好不了的。王陽再無視這個瘡疤,再迴避這個瘡疤,也無法掩飾這是一個瘡疤的事實,也就永遠好不了。

真正回頭審視這段感情的時候,其實收穫良多。

王陽再次去上課的時候,果然有了不同,連帶著上課的掌控力也更強了,自信滿滿。

「有個學生來問我,王老師,我的口語perfect,我的語法accurate,我的辭彙量huge,我平時讀《a Daily》很輕鬆,比讀《北京晚報》還溜,我的英語應該算很好了吧?」王陽笑嘻嘻地說。他的課從來都很輕鬆,今天卻多了一份認真和嚴肅,「我給了他一份《華爾街日報》,《a Daily》同樣報道過的新聞,他卻基本看不懂。」

王陽頓了頓,看著底下學生的茫然,露出瞭然於心的微笑,問:「為什麼?因為《a Daily》雖然是用英文寫的,但是《華爾街日報》才是正宗美國式的思維,要真正學好英文,必須懂什麼是Think in Ameri English,美語思維。」

底下一片夾雜著震撼的恍然大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王陽更加確定了孟曉駿的判斷,腦子裡一瞬間閃過孟曉駿後來說的話:「你應該舉一個形象的例子。」

「如果一個美國人到你家裡做客,他敲門,你開門,看見他,你第一句話說什麼?」王陽繼續上課,看著學生們的熱烈反應,掛上了得意的微笑。

學生們整齊劃一地回答:「Wele.」

「No!」王陽斬釘截鐵地批駁,「這是中國人的思維。美國人不會對自己家裡的客人說歡迎,他們很直接,沒那麼客氣,只說e on in,你進去就是了。」這是王陽親身經歷的生活經驗啊,和美國人一起生活過八年的活生生的經驗。

王陽知道,光說這些沒有用,那天孟曉駿一直在反覆引導:「你還能講得更形象嗎?」

王陽知道孟曉駿想讓他說什麼,十分明確。

雖然有些猶豫,不過,大約也確實是時候了,經過那一下午點到為止的談話,王陽終於下定決心回顧過去,也開始和成東青一樣,在課堂上分享起那段過去的時光。

「如果你跟一個美國妞談戀愛,談了4年,忽然有一天她對你說,『Th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