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朱元璋——野狼的嗥叫 9、內部資源的血腥整合

和州換俘事件,必然是給朱元璋帶來前所未有的心靈刺激。

從那一天起,他再也不願意讓事情脫離自己的控制,再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命運,交付與那充滿了變數的隨機準則。

他開始打造自己的鐵血衛隊,並運用他在佛經中悟得的智慧,精心地鑄造自己的軍隊。

此時郭子興經過和州事件的刺激,突然發病身亡。軍隊的權力,落入到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小舅子張天佑及朱元璋三人手中。但是郭張二人,論智慧實不堪與朱元璋相比,於是朱元璋進一步地牢牢抓住軍權,再加上猛將鄧愈、常遇春、廖永忠等人來到,實力大增。

此後爆發了集慶城血戰,這場戰役的契因,在於元軍集結優勢兵力,對朱元璋部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圍剿。元軍主力乘船走水路,陸路則於偽軍保安團負責,其頭目叫陳野先。朱元璋首戰陳野先,暗伏奇兵於陳野先身後,突然發難,兩下夾攻,生擒了陳野先。

然後,朱元璋對陳野先宣傳政策,進行教育,之後就釋放了陳野先,讓他帶著自己的兵馬,與郭天敘、張天佑配合攻打集慶城。陳野先趁機請郭天敘和張天佑喝酒,就在酒桌上一刀切下郭天敘的腦殼,又將張天佑五花大綁送進城裡。然後陳野先大舉進攻紅巾軍,殺得紅巾軍屁滾尿流,落荒而逃,一口氣被陳野先殺掉了兩萬多人。

正當反動派陳野先得意洋洋乘勝追擊的時候,不提防平地里一聲吶喊,憑空殺出一支大元帝國的保安團。這伙偽軍不知道陳野先正在追殺紅巾軍,只知道陳野先已經投降了朱元璋,不由分說,上前亂刀齊下,硬是把陳野先剁零碎了。

在朱元璋的帝王征途中,陳野先之死具有決定的意義。可以說,再也沒有人比朱元璋更了解晦澀的人性了,他有意把陳野先、郭天敘、張天佑仨人湊成一堆,這三人不殺個死光死絕,豈能罷休?郭張二人之死,確定了朱元璋在濠州系軍隊中至高無上的地位。組織內部那慘烈的路線鬥爭,到此時方告一段落,從此朱元璋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

但在逐鹿中原之前,還有一樁急如星火的事情要辦。老岳父郭子興家裡,只剩下一個孤苦伶仃的小女兒了,朱元璋趁人不備,一把將小姑娘抱入自己帳中:「小妹妹不要怕,以後就讓姐夫照顧你吧。」納為第三房小妾,以展示他那宏大的博愛胸懷。

克集慶,據應天。到朱元璋從軍五年之後,也就是他29歲的時候,他已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軍事統帥,手下人馬十萬之眾,具有足夠資格問鼎天下。

朱元璋的目光,轉向了鄱陽湖。

大漢皇帝,陳友諒。

說起這陳友諒,他也是剛剛完成了內部資源的整合,歷經了殘酷的路線鬥爭,才終於掌握了全部權力。

陳友諒的路線鬥爭,主要發生在他和天完皇帝徐壽輝、宰相倪文俊之間。說起這皇帝徐壽輝來,他本是一名布販子,只是因為模樣生得古怪,就被推為皇帝。宰相倪文俊在一邊瞧著他,越瞧越上火,你說這世上的皇帝雖然多,可誰聽說過一腦袋漿糊,卻只因為模樣長得古怪,就有資格當皇帝的?

於是倪文俊就琢磨著是不是搞個換屆選舉什麼的,也知道徐壽輝不會答應,那就只好殺了徐壽輝。

但是徐壽輝也不是吃素的,他好不容易弄到一張龍椅,豈有輕易讓人的道理?當即下令擊殺倪文俊,倪文俊被迫出逃,一口氣逃到了黃州,逃到了陳友諒的戰區。陳友諒見他來到,大喜,立即殺之。

徐壽輝得知此事,龍顏大悅,遂帶了三宮六院,浩浩蕩蕩地開往陳友諒防區旅遊。

陳友諒等他來到,把門一關,讓手下兄弟拿一把大鐵鎚,「啪唧」一聲,就把徐壽輝的腦殼砸碎了。

於是陳友諒動作飛快地在採石登基,國號大漢,年號大義。登基那天正逢暴雨瓢潑,將文武百官淋得個個如同落湯雞。

落湯雞也沒關係,不管怎麼說,反正人家陳友諒是皇帝了。於是他鋒芒直指,進逼鄱陽湖,要拿下朱元璋。

大明王朝決定性的戰役,史稱明漢之戰,由此展開。

(10)絕妙的戰術

是英明神武的,採取了最為正確的遠交近攻之手段,聯絡了高郵張士誠,要兩路夾攻,打掉朱元璋這個分裂主義分子。

1360年6月11日,明漢之戰太平戰役打響,陳友諒揮師而入,順流東下。水軍大艦名為混江龍、塞斷江、撞倒山、江海鰲等,共一百多艘。戰舸數百條,正所謂投戈斷流,舳艫千里,遠望江面上帆影無數,旌幟狂舞。朱元璋部屬全都嚇破了膽,在軍事會議上,大家提出來兩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第一個方案——趕快投降。趕早不趕晚,降得早了,說不定人家大漢皇帝一高興,還會封自己一個官做。

第二個方案—快跑。逃跑要趕快,馬上收拾行李,卷好小包裹,走得慢了可就沒命了……這兩個方案很快就被證明是正確的。只不過三天的工夫,陳友諒就輕而易舉地攻下了太平,生擒了朱元璋麾下的猛將花雲。但由於花雲腦殼比花崗岩還要頑固,不肯迷途知返,反戈一擊,於是陳友諒就砍下了他的腦袋。

朱元璋陷入了困境之中,儘管他的作戰部隊,人數並不比陳友諒少,但是水軍的實力對比,卻是天差地遠,明漢水軍,比例是一比十。於是眾謀士建議說:「既然朱元璋一不投降,二不快逃,那乾脆就將陳友諒誘上岸來,再展開決戰。」

然而朱元璋卻否定了這個建議,他一定要和陳友諒展開水戰,要在水戰上擊敗陳友諒。

為什麼呢?

因為,朱元璋知道,戰爭這種事,打的一不是人多,二不是士氣,打的是建制。

什麼叫建制?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班排連營團。在戰場上,士兵聽班長的,班長聽排長的,排長聽連長的,連長聽營長的……就這樣一級聽從一級,而且是無條件服從命令,所以才會具有強大的戰鬥力。

徜如果戰場上打得亂了套,士兵找不到班長,班長找不到排長,排長找不到連長,連長找不到營長,那又會如何?那就意味著兵敗如山倒。

無論你擁有多少人,一旦建制被打散,強大的軍隊就變成了一盤散沙,戰場上失去了配合,只能是各自為戰,而面對的又是敵人有組織有配合地進攻,在這種情況下,不潰敗的可能,從根本上來說就不存在。

而要想擊敗陳友諒的水軍,打散他的建制,最適宜的地點,即非是在岸上,也非是在水裡,而是在岸邊的水裡,是在陳友諒的水軍登陸的時候。

可如果陳友諒的水軍不肯登陸呢?

要的就是你以為自己沒有登陸,卻發現自己正在登陸的狀態之中。不是這麼個打法,又如何贏得了你?

可什麼叫「你以為自己沒有登陸,卻發現自己正在登陸的狀態中」呢?

這個事,很快就明白了。

話說陳友諒的大軍,駛過龍灣,直逼江東橋,突然發現了水面上有一支孤伶伶的明軍水師,漢軍大喜,當即發出震天的吶喊之聲,狂追了過去。只可憐那支明軍水師,人少船小,怎奈得對方狠命地追殺,眼看就要徹底玩完。正當漢軍水師就要將這支明軍宰殺乾淨的時候,他們突然發現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此時他們並不是在水面上,也不是在陸地上,而是正處於介於水陸之間的岸上,而且四面八方,朱元璋的陸軍正瘋了一樣地殺來。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四處一打聽,原來是退潮了。

可憐的漢軍,他們不明水勢地理,不知道在這個特定的地點,特定的時間,江水是會退潮的。而朱元璋早就知道這一點,所以將漢軍水師誘到此處。此時潮水突然退去,漢軍的戰船頓時擱淺在泥灘上,逃無處逃,躲無處躲,被朱元璋揮動小黃旗,驅趕眾部殺來,直如殺豬宰羊一般,狂砍漢軍。當場宰殺漢軍兩萬多人,俘虜七千之眾。

這一場戰役有個名堂,叫做龍入淺水遭蝦戲——不怕你是蝦子,只怕你不明規律,單只鑽入深水向蛟龍單挑,這個叫不智。而將蛟龍誘至灘邊,是殺是宰,是烹是炸,你盡可以慢慢地展示自己的人生智慧。

(11)追求平等的謀殺

取得了龍灣大捷之後,朱元璋趁熱打鐵,率水師沿江而下,進入江西,尋找陳友諒的主力展開總決戰。就在這時候爆發了兩起惡性事件:一件是祝宗康泰反動集團叛亂案,另一樁是邵榮趙繼祖反動集團叛亂案。

前者,祝宗和康泰,不過是朱元璋麾下的低級軍事將領,但隨著軍隊實力的擴張,兩人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忽一日,兩人率水師來到了由朱元璋麾下大將鄧愈鎮守的南昌。不由分說,就殺散城外的兵丁,又用火炮將城門轟得稀哩嘩啦,然後兩人沖入城中,大砍大殺起來。守將鄧愈見勢不妙,叫一聲:「你掩護,我走前,搶先逃出城門,孤身逃回了南京。」

聽說了這事,朱元璋很不開心,就想,「要不我先到南京城外閱兵去吧,閱閱兵,看那些傻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