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戰爭結束

讓羅斯福總統、馬歇爾將軍以及美國在戰時的其他領導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蔣介石對消滅日本人反倒不如他們感興趣。

高斯在一份電文中提到有人說蔣介石是奮力領導中國抗日的偉大領袖,對此高斯評論說:「看看眼前這些冷酷的事實,誰都會認為這是在胡說。」

在一段時間裡,羅斯福覺得他和蔣介石委員長的對話簡直像「對牛彈琴」。

蔣介石說:

「就我而言,最大的問題不是日本,而是我的國家的統一。我肯定你們美國人總有一天會打日本,也許要我動用保留在西北對付共產黨的軍隊幫忙,也許不用。在另一方面,如果我讓毛澤東把他的宣傳擴展到整個自由中國,我們就是在冒險,我們將一無所獲,你們美國人也一樣。我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毛澤東的背後有一個共產主義的學說,並且後面還有俄國。」

這些話可以說基本上是委員長講的,但它的可靠性仍值得懷疑。

這段文字引自法國空軍萊昂內爾·馬克斯·蔡桑將軍寫的中國內戰史,作者把這段話安排在記敘蔣介石與史迪威討論的上下文中。

雖然史迪威好象不曾引用過完全相同的話,但這些內容與蔣介石在私下交談中所持的觀點是一致的。它集中體現了蔣介石在二次大戰正打得不可開交時的態度,也為美國為什麼對蔣介石火冒三丈作出了最好的解釋。

讓羅斯福總統、馬歇爾將軍以及美國在戰時的其他領導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蔣介石對消滅日本人反倒不如他們感興趣,在1938年底之後五年半的時間裡,日本人沒有怎麼去碰中央軍,也沒有發動新的重大的進攻。而蔣介石這一邊則十分滿足於坐等觀望事態的發展。他的那些訓練和裝備得最好的精銳部隊,都在西北逼近延安的戰線上對付共產黨的軍隊。

的確,在日本入侵中國的早期階段,中國的中央軍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這時的美國還舒舒服服、平平安安地處在中立的狀態之中。但是,中國目前已捲入了一場更廣泛的戰爭,羅斯福將怎樣理解中國政府那種消極被動的做法呢、美國人支持這樣一個不能令人滿意的政府,並予以物質上的援助,這樣做對嗎?如果把這些援助提供給那些淳樸高尚而只是名為「共產主義者」的中國共產黨,是不是會利用得更好一些呢?

白宮得到的消息和情況以及美國報界公開的報道有很多很多,而且相互矛盾。其中,有史迪威將軍發回來的言詞尖刻的電文,裡面全是在抱怨國民黨軍隊里的官僚是如何的無能,如何的混亂,以及委員長這個人是如何的礙事。還有美國在重慶的大使高斯寫回來的持懷疑態度的報告。有一次,高斯在一份電文中提到有人說蔣介石是奮力領導中國抗日的偉大領袖,對此高斯評論說:「看著眼前這些冷酷的事實,誰都會認為這是在胡說。」

1942年10月1日,落選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溫德爾·威爾基來到了中國。威爾基體格魁梧,善於交際,而且很容易輕信別人。

他被他所看到的情況征服了。戰時的首都為了歡迎他,把門面喬裝打扮了一番。中國人的熱情好客,蔣夫人那種誘人的魅力以及委員長學者般的派頭,沖昏了威爾基的頭腦。

他參觀了黃河邊的「作戰前線」,那裡擺放著「繳來的」日本人的武器和裝備,其中包括頭盔(據說這些東西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就是為了打動來參觀的重要人物)。對此,威爾基雖然也產生過一點點懷疑,但又很快打消了。

於是他向蔣夫人建議說:她可以做一名最理想的外交使節,因為她「有頭腦,循循善誘,品德高尚,並具有才智、魅力和豁達的同情心以及雍容的儀態和熾熱的堅定信念。」後來,蔣夫人把這些吹捧她的話當真,竟採納了威爾基的這個建議。

除了這種引起人們錯覺的事之外,還有許多混淆視聽的報道。威爾基屬於那種襟懷坦蕩的人,但是還有更多的居心叵測的人也在暗中推波助瀾。而其他的人,動機比較單純,他們看到國民黨如此腐敗,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共產黨肯定是好的。

1941年2月,委員長對勞克林·柯里說:他希望美國總統羅斯福給他派一個深得羅斯福個人信任的政治顧問。但是,柯里卻向總統推薦歐文·拉鐵摩爾做委員長的「政治顧問」。

拉鐵摩爾是一位著名的漢學家,後來他曾擔任過利茲大學的領導,而當時在他被任命之前,他和羅斯福總統一面都沒見過。

九年之後,當時已放棄共產黨信仰的美國共產黨前任主席路易斯·F·比登茲在泰丁斯委員會作證說,拉鐵摩爾當時是美國共產黨的特工人員。後來,他在美國太平洋關係研究所里成了反蔣派的領導人。

有關任命他的前前後後的詳細情況,都記錄在參議院1952年7月2日歸檔的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報告里了。實際上,統一戰線時期左派作家把蔣介石大大吹捧了一番之後,就有人在四十年代開始進行歪曲的報道。這並不完全是一個貶低蔣介石和國民黨政府的問題,即使那些進行錯誤報道的人也沒有接二連三地給蔣介石冠以種種罪名,那些可悲可嘆的事實也是不言自明的。

錯誤的消息來自對共產黨的國中之國田園牧歌式的描述。

這種宣傳又被羅斯福的另一位特使副總統亨利·華萊士天真浪漫地向前大大地推動了一步。從6月21日至24日,副總統和委員長進行了四次長時間的會談,委員長聽著華萊士大講他精心編織的有關共產黨員只不過是「農業改良派」的理論,以及論述中共的馬列主義的「危害性」和「正統性」的老生常談。華萊士堅持要訪問延安,起初委員長拒絕了,但後來又改變了態度。從延安返回後,華萊士果然說共產黨人的確是「農業改良派」。當蔣介石再次要求美國召回史迪威時,他確實是支持這樣做的。

在軍事方面,蔣介石1944年再次被迫還擊日本人,因為日本又發起了新的進攻。對中國來說,這一年是漫長的抗戰中最可怕的一年,日本人在攻打了十五天之後,靠施放毒氣才奪取了湖南省北部的常德。

這座城市幾乎被日軍炸平,10000幢房屋只剩下30幢,全城的人都逃離了。而中國的增援部隊七天之後才趕到,這時日軍被迫撤退。很快人們便發現,這次進攻對日本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

在太平洋,日本人在各島嶼上的戰鬥進行得很糟糕。日本最高領導層最擔心的是,美國的遠征軍會在中國大陸的南方登陸。一旦發生這種情況,美國人在空中便會得到陳納德將軍的第十四航空隊所建立的一系列基地的全力援助。因此,日本必須完全控制整條京廣鐵路,以達到將中國一分為二,孤立重慶的目的。由於有蘇日中立條約,而且俄國正忙於對付歐洲的強大敵人,所以日本不必擔心蘇聯人的進攻。因此,他們在1944年3月把「滿洲」的十個師調往湖南。

1月份,毛澤東和他的同事接受邀請,派出代表與國民黨會談,以全面解決兩黨的分歧。毛澤東緊接著又提出了聯合政府的觀點,要求給予共產黨平等的地位。

一個月之後,美國共產黨以及同情延安政府的人發動了一場宣傳戰,呼籲美國施加壓力,迫使重慶允許一個美國使團訪問延安,打開國民黨的封鎖。

3月份,俄國人的飛機轟炸了新疆。4月2日,蘇聯政府指責新疆當局向外蒙古派兵,並聲稱國民黨的飛機轟炸難民。這些無中生有的指責是為蘇聯的飛機轟炸找理由。五月中旬,駐重慶的蘇聯大使被召回莫斯科,蘇聯的軍事顧問也隨之全部回國。

此時,國共雙方已在西安進行了幾次會談,當共產黨堅持要求政府承認共產黨控制地區以及作戰部隊的自治權時,會談很快就陷入了僵局。

當時,日本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進攻。他們有180萬人的進攻兵力。這些並不都是他們的精銳部隊,最好的軍隊大多在別處的前線,但是他們裝備精良,指揮有方,而且受過極其嚴格的訓練,蔣介石的六百萬兵力不是他們的對手,因為在這六百萬軍隊中有許多都是食不果腹、指揮不良、裝備落後,無心戀戰的部隊。

從長江以北的河南省又傳來了大饑荒的消息,這次饑荒是災難性的,情景十分悲慘。這個消息是在1943年2月由《大公報》首次披露的,這份報紙為了保持其獨立性克服了種種困難。

該報全面報道了當地人民的悲慘遭遇。由於這是首次報道,報紙被扣發了三天,後來審查部門把這些消息從報上刪掉了。西奧多·懷特把他的親身見聞寫成了一篇令人難忘的報道。他認為,在收成很差的1942年,政府把絕大部分糧食以稅收的方式征走了,第二年又遇上長期的乾旱,結果造成了饑荒。災民的救濟嚴重不足,由於情況較好的鄰近省份的競爭,再加上地方上心狠手辣的囤糧商的破壞,救災工作無法進行。估計有200萬到300萬人背井離鄉,逃荒到外省,大約有同樣多的人死於飢餓和疾病。

1944年4月中旬,日本6萬軍隊對中國這個鬧饑荒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