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 決心

「肖警官,你給我看的這都是些什麼啊?」胡林楠低下頭瞥了一眼肖錦漢剛才丟在桌面上的一摞人物肖像畫,語氣不咸不淡地說。

「我讓國際刑警組織里的同事,把從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到末代皇帝宋恭帝以來存世的帝王肖像圖都做了基本處理,你從裡面選幾張有可能符合《富春山居圖》藏寶詩訣中『聖顏帝胄血』中對『聖顏』要求的,我也好找同事用硅膠給咱倆製作面具啊。」肖錦漢把自己丟在桌子上的人物肖像圖往胡林楠面前推了推。

「看過了,都不行。」胡林楠用手翻了翻桌上的宋代帝王肖像畫。

「那這幅呢?」肖錦漢似乎對胡林楠會做出如此反應早有準備,又從懷裡掏出一張人物肖像畫遞給胡林楠,「這是我讓同事用咱倆千辛萬苦從青海找回來的那隻宋恭帝頭顱法器做的死者生前相貌還原。怎麼樣?他的聖顏總應該可以了吧?不但整理寶藏的陸秀夫曾經做過他的幾年大臣,而且陸秀夫抱著跳海的小皇帝也是他的親兄弟。」

不想胡林楠拿過肖錦漢遞來的人物肖像仔細看了看,最後還是對肖錦漢搖了搖頭道:「肖警官,你辦事真的很用心,但宋恭帝相貌還原圖也算不得是『聖顏』。」

「什麼?如果所用宋朝皇帝的肖像都算不得『聖顏』,那《富春山居圖》中藏寶詩訣中的『聖顏』究竟是指什麼?」肖錦漢臉色開始變得不太好看。

「『聖顏』就是指它字面上的意思啊,一個廟號是宋聖祖的趙姓皇帝。」胡林楠語氣依舊不急不緩。

「你甭蒙我,」肖錦漢悻悻地說道,「為了咱們這案子,我之前也曾仔細讀過一些關於宋朝的文獻資料,整個宋朝十八位在位時間或長或短的皇帝里就沒有一個廟號是聖祖的——」

「叮」,接收簡訊提示音從胡林楠智能手機中響起。

胡林楠從懷中掏出手機看了看,然後面帶神秘微笑地對肖錦漢道:「肖警官,我已經成功地給咱倆訂好了機票。如果你沒什麼事兒的話,咱倆最好一會兒就走。我估計,如果飛機航班不延誤的話,今天黃昏之前咱倆就能看到這位在中國歷史上並沒有當過宋朝一天皇帝宋聖祖的廬山真面目了。」

中國山西芮城縣。

夕陽殘照在永樂宮大門滄桑斑駁的歲月痕迹上,昏鴉聒雜訊中,胡林楠和肖錦漢恰在此時走入永樂宮大門後龐大的道教建築群。

也許是因為心中莫名地滋生出一種對天地的敬畏之心,胡林楠忽然一下子失去了跟肖錦漢就《富春山居圖》中『聖顏』一事繼續打啞謎的玩兒心。他低聲地問走在身邊的肖錦漢:「肖警官,你想不想聽一段關於這座道教永樂宮跟《富春山居圖》暗藏尋寶詩訣中『聖顏』之間奇妙關係的歷史往事?」

「怎麼,忽然決定就這麼直接地告訴我了?」肖錦漢有點兒不可置信地看著胡林楠。

「我也不知道怎麼搞的,只是我忽然覺得,那些在元朝高壓民族政策下,只是為了一種保存漢民族文物和精神,便決定冒著誅九族危險選擇頂風犯案,將宋聖祖和宋聖母畫在壁畫上的那些道家前輩和畫工們真的非常了不起!

「也正是因此,我才會覺得我繼續用類似猜謎遊戲的敘述方式,來讓你知道這段關於他們的故事,實在太過於冒犯古代的豪傑與志士——

「又或者是因為我最近這段時間始終都沉浸在大量跟《富春山居圖》中國宋元文明有關的資料里,品嘗了太多關於文明興替之時的哀傷,於是便想找個渠道發泄一下。」

「好吧,你說,我聽。」肖錦漢很體諒地拍了拍胡林楠的肩膀,「但是自己別陷進去太深了,別忘了,如果咱們能在永樂宮順利找到你口中可能跟《富春山居圖》背後陸秀夫寶藏有關的『聖顏』,過不了今天咱們就要入海跟那些來歷神秘的盜寶集團在陸秀夫海底寶藏附近一決生死了。」肖錦漢雖然人不像胡林楠那樣知識淵博、博古通今,但多年來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的經驗,卻讓他很明白每個以玩世不恭方式處事的人,其實都是在用他貌似不靠譜甚至多少有些荒唐的方式來掩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巨大壓力與刻骨悲傷。何況一個人知道得越多,就越不容易真正快樂,這句話其實大體上是不錯的。

「謝謝你,我知道我有時候很煩人。」胡林楠眼裡閃過難得一見的感動。

「不客氣,你謙虛了,我個人其實大部分時候都很擰巴、愛裝蒜、很煩人。」肖錦漢對胡林楠笑了笑,然後道,「行了,趕緊說吧。」

輕輕咳嗽了兩聲清了清嗓子,胡林楠開始動情地講述了起來:「七百多年前,也就是1310年的2月,春雪初融,一道道聖旨從元大都禁內頒布而下,在全真教掌教苗道一的再三上書乞請下,武宗孛兒只斤·海山對全真教歷代祖師、教徒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冊封。創始人王重陽被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報帝君』,全真七子由『真人』號加封至『真君』,此外還封贈丘處機的十八弟子為『真人』,尹志平、李志常和宋德方為『大真人』。這次冊封標誌著被冷落多時的全真教,重返元朝政治和宗教的核心舞台。」

肖錦漢聞言疑道:「重返元朝的政治和宗教核心舞台?林楠兄,你此話怎麼講?據我所知,從成吉思汗在位到蒙哥上台的初年,全真教和元朝統治者的關係簡直都可以用『蜜月』二字來形容。自1219年,『長春子』丘處機帶領著他的十八門徒西行覲見成吉思汗以來,全真教團可謂得到了蒙朝統治者的垂青,道士們不但擁有免賦稅的優待,並且奉旨管理天下的出家人,地位高居眾多宗教團體之首。」

胡林楠點頭道:「肖警官,你說得沒錯。不過那都是元建立之初時候的事,當時元軍鐵騎一路橫戈立馬,所向披靡,在取代金與南宋劃江而治後,出於管理漢地百姓的需要,便一手促成了全真教的鼎盛。

「從1220-1250年,全真教道觀一共增加了74所,咱們身處的這座永樂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破土動工的。」

「哦?」

「這座永樂宮始稱大純陽萬壽宮,是跟北京白雲觀、陝西重陽宮齊名的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永樂宮主要祭祀的是被尊為祖師的呂洞賓。雖然此地位於偏遠的山西南部,但因傳說此地是呂洞賓的故鄉,在這裡修建大型宮觀對於正處在上升期的全真教來說,無疑是突顯教派神聖性的不二法門。

「也正因為如此,當時全真教中宋德方、潘德沖這兩個高級弟子先後在它身上投入了大量心血。只可惜——」胡林楠說著說著忽然話鋒一轉。

「只可惜什麼?」

胡林楠苦笑道:「只可惜天有不測風雲,當年永樂宮三大主殿剛剛落成,宋道長和潘道長二人便先後羽化,更讓全真教上下措手不及的是,一場滅頂之災悄悄降臨。就在全真教呈現出一派『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興盛景象之時,一名從青藏高原走來的藏傳佛教薩迦派的年輕喇嘛卻輕而易舉地改變了這一切,乃至改變了整個人類歷史的走向。」

「薩迦派年輕喇嘛?在咱們上次尋訪宋恭帝趙顕人頭法器路上住過的青海文都大寺不就是一座薩迦派寺廟嗎?」肖錦漢被胡林楠的話勾起了回憶。想起了自己不久前和胡林楠一起為了尋訪《富春山居圖》尋寶詩訣中所涉及的真正宋氏帝胄血,在青海和西藏的經歷,他不禁又一次感慨良多。

胡林楠卻沒有注意到肖錦漢情緒上的變化,他順著剛才的話頭繼續說道:「肖警官你說的其實已經很接近事實的真相了。這個徹底終結全真教和元統治者『蜜月期』的年輕喇嘛,就是咱們借宿過青海文都大寺的建寺者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八思巴大師。在進入元的王廷之後,八思巴大師憑著他世人難測的無邊智慧,以及世世代代始終加持他出身家族昆氏家族的大黑天之力,在他十四歲的時候為年齡已是三十七歲的忽必烈受戒,正式成為了忽必烈的師父。」

「八思巴大師在收快四十歲的忽必烈為徒時,只有十四歲?我沒聽錯吧!」

「你沒聽錯,人們在很多時候都會因為自身所謂正常的世界觀,而不願意相信很多事情的真相。而且我老覺得十四歲這個年齡似乎在青藏高原上帶有某種神秘的玄機,不但八思巴成為忽必烈老師的年齡是十四歲,而且松贊干布歷史上首次統一西藏建立吐蕃王國的年齡也奇妙的正好是十四歲。」胡林楠說著說著再次捏著自己的下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林楠兄,您說話又有點兒跑題了,您還是接著跟我把這座元朝政府花錢建設的永樂宮道觀中會藏有宋朝聖祖和宋朝聖母像的事跟我說完吧。」

「哦,好,對了我剛才說到哪兒了?」胡林楠在肖錦漢的提醒下回過神來。

「你說到忽必烈拜八思巴大師為師。」

「其實忽必烈拜八思巴大師為師一事,在當時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是時,蒙古族在北方的統治已經日趨穩固,包括蒙哥、忽必烈這些年輕的汗王們,在信仰上都漸漸傾向於與蒙古族更為親近的藏傳佛教。中統元年,即1260年,忽必烈終於在八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