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上台來把歌唱(資本主義興起) 1、資本家們的煩惱

現在甭管是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都愛聊聊歷史,歷史進入了新紀元。老百姓生活好了,也愛在茶餘飯後找個小板凳兒,坐在旮旯衚衕里,拉個老鄰居嘮嘮;研究學者們就更甚了,「一家之言」層出不窮。歷史要是個蛋,你就看吧,古代、近代、現代、當代,中國的、外國的,是個縫就有叮的。被叮得最狠的是古代史,那時候有點名氣的王公貴族,祖墳說讓人盜就盜了,一來二去這古代史的研究也就沒什麼禁區了,一拍電視劇沒有幾個不歌頌皇上的,歌頌得都讓人噁心了。但現在數世界史的研究變數最大,很多搞世界史的都有英美留學或訪問學者的背景,要沒到英國、美國留過學,回來上哪兒評教授去?所以很多人的史學觀點都是傾西方的,但主流基本上還是受蘇聯影響。

所謂世界近代史基本上是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改革、壯大、影響到全球的歷史。世界史就是講資本主義發展的,除了資本主義,還有兩條線索——社會主義和民族革命,民族革命就是民族主義。

資本主義工商業首先在歐洲出現。中國和西方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根源是什麼?原因是東西方的生存環境不一樣。其實以前很多學者就這麼認為,但那個時代認為這屬於地緣政治學說,不予採納,在他們看來,只有資產階級才會這麼主張。

從經濟結構上看,中國文明從遠古一直發展到近代,都是以農耕文明為主,中國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又叫大河文明,或者叫大陸文明。中國的地形特點是四周封閉,內部平原廣闊,江河等水利資源發達,當時的人口也不是很多,所以我們的祖先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精耕細作,沒有出去的必要。

說沒必要,其實就是想出去也出不去。東邊是浩瀚的大海,你看天氣預報,一報道就是渤海浪高1.2米,這還是內海呢,就1.2米,那黃海得多高啊,還得了嗎?東邊是大海,我們出不去,北邊是蒙古戈壁,也出不去。中原王朝跟匈奴打仗,最遠到了今天的蒙古國境內,燕然勒銘,在燕然山立碑,燕然山就是蒙古國的杭愛山。然後就沒再往北去過,大戈壁你去幹嗎?軍需給養都跟不上。南邊是兩廣、海南島,今天那個地方挺牛,尤其海南不得了,可那地方一直到明朝,都是充軍的人才去的地方。宋朝不殺大臣,對他們最大的處罰就是嶺南過海,流放海南島。蠻荒煙瘴,瘴氣迷漫,原始森林,蛇蟲出沒,一般中原人是不敢去的。西邊有青藏高原,今天人上去都得吸氧,更甭說那時候了。

唯一的陸上通道是新疆的絲綢之路,歷代中原王朝為什麼苦心經營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安西都護、北庭都護?因為這是中國陸上對外交通的唯一通道。隨著那個地方氣候的惡化和沙漠化,那條道漸漸斷了,樓蘭、康居、烏孫古國全都淹沒在滾滾黃沙中。再加上安史之亂後,絲綢之路被少數民族佔領,中原王朝的境況越來越封閉。

所以中國是這麼一個特點:四周封閉,中間夠大,足夠我們折騰,如果說中間地方不夠大,再封閉也得出來。現在的地方夠大,中國人就不願意出去折騰,宅著挺好,一代代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這造成了中國人最安分守己、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安土重遷的性格,所以尼克松說當中國領導人最幸福,因為老百姓聽話。

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或者叫海島文明。歐洲文明起源於克里特島,小島上產點橄欖,種點葡萄。橄欖油也好,葡萄酒也好,能天天靠這玩意兒活著嗎?因此需要進行交換。我要吃、我要穿,得拿橄欖油、葡萄酒去換,這就是商業文明。老天爺給他們安排的地方非常好,地中海是個陸間海,歐亞非三洲環抱,沒有地震和海嘯。我在法國、義大利都看到過地中海,一直望到天盡頭都風平浪靜,水波不興,這樣的條件非常便於航海,弄一個獨木舟就出去了。咱們這裡渤海浪高都1.2米,你這麼能出得去?如果東西都交換完了還是不夠吃怎麼辦?那就搶唄,所以他們可以說是商人,也可以說是海盜。人家可不覺得海盜有什麼可恥的,英國人家裡供著祖先的畫像,左手是一個鐵鉤子,腿上安個木棍,這是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爵士,偉大的××船長,特自豪。中國人家裡能把這樣的祖宗供上嗎?這是我爺爺的爸爸,湘西剿匪時被解放軍擊斃了。你絕不會這麼說!我若問你爺爺是土匪嗎,你得跟我急,你爺爺才是土匪呢!甭說不是,真是的話他也不承認。

從西方的商業文明比較到今天的工業文明,我們可以看出西方人的精神:冒險、開拓、渴望財富。中國所有作死的玩意兒不都是從西方傳來的嗎?什麼蹦極之類的,中國人自己絕對不幹這個。太瘋狂了!好傢夥,大橋一百多米,系根繩子跳下去……這玩意兒,除非後面有人踹我一腳,否則拿槍逼著我也不下去,真要拿槍逼著我,還不如就乾脆扣扳機給我來個痛快,我萬一摔下去沒死怎麼辦?

中國人絕對不會輕易搬家,我從北京搬到上海,為什麼?上海給的房子大、工資高,我才去。要是北京三居室,工資一月八千,上海一居,一月五千,你在北京待煩了,要去上海,那說明你大腦短路了。中國人絕對不會幹這種事,外國人就可以。這份工作特別好,但是我干煩了,不想掙這份錢了,我就可以不幹了。外國人掙倆花仨,今天掙了錢,明天就玩兒去,後天再掙。中國人絕對不這麼干,中國人安土重遷。

中國人從事農耕文明,生產經驗是從哪兒來的?種地誰教的?爸爸教的。爸爸跟誰學的?跟爺爺,他爸爸。農耕文明的生產經驗來自於傳承,造成中國人的骨子裡就有一種服從的基因,在這樣的遺傳基因下,最適合產生君主專制,老百姓不喊萬歲就不知道怎麼活了。除了服從還是服從,你不這麼干就不行,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另外,中國古代從事農業生產,最重要的是水利灌溉,在生產力那麼落後的情況下大規模興修水利,必須得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大禹為什麼能稱王?因為他治水,劃天下為九州,水一治好,他就從酋長變成國王了,中國的第一個國王是因為治水產生的。歷朝歷代治理黃河、治理淮河、開挖運河,動輒就是幾十萬、上百萬人,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很難想像這事能做成,所以中國這塊土地就會產生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

反過來看歐洲,商業文明首先就要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咱倆交換,你漫天要價,我坐地還錢,憑什麼你一口價?咱等價交換,你價出高了,我可以不跟你換,我跟別人換去,咱倆是平等的。他們特別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係,不能騙人,騙一回人就失信了,下回不跟你換了。你就天天塗橄欖油、喝葡萄酒吧,不給你麥子了,看你小子怎麼活。

再有,歐洲大部分是小城邦,小國寡民,全國總共一萬多人,有條件實行民主。像雅典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公民大會,只要是雅典公民都可以參加,婦女不行,奴隸不行,外邦人不行。本邦的成年男子就一萬多人,坐在一面山坡上就夠了,表決時就嚷嚷,誰聲大誰就贏了。比如要修國家大劇院,大家同意嗎?「不同意」的聲大,好!吹了,不修了。所以他們可以從直接民主過渡到現在的代議制民主。中國跟西方產生這麼大的差異,歸根到底是生存環境決定的。地理環境的差異決定了生產方式的差異,生產方式的差異就決定了以後的一切,比如說思維方式、文化方式、政治制度等差異。所以資本主義制度首先在歐洲興起,而不是在文明比他們高得多的亞洲,這是一個很明顯的道理。

今天世界上發達的國家除了歐洲的瑞士、奧地利等國外,沒有內陸國,都是海洋國家。亞洲近代唯一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國家是日本,也是海洋國家。再看澳大利亞、紐西蘭,都是海洋國家,美國就更不用說了,兩大洋環抱。

所以,中國人今天也應該樹立起牢固的海權意識。我們中國的海洋國土有400萬平方公里,有效控制的不到100萬平方公里,剩下300多萬平方公里都跟鄰國有爭議,尤其跟日本、韓國的爭議最大,但是韓國、日本的海軍不是吃素的。中國實際上有效控制的就是渤海,這絕對沒錯,別人輕易進不來,中國的內海。我們陸地國土號稱960萬平方公里,印度占著9萬平方公里,實際控制著的不到960萬平方公里,但最起碼賬面上是960萬平方公里。而海洋國土賬面上400萬平方公里,但實際控制的少。這就是東西方文明的不同。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