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幕 審判約翰遜

場景和第1幕一樣。

上帝李:(起立,槌一敲)現在宣布「最後審判」第35庭開庭(坐下)。傳被告美國第36任總統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

(約翰遜起立。)

上帝李:你是將手放在別人肩膀上的「上帝約翰遜」嗎?

約翰遜:I have broad shoulders. (我有寬肩,足堪重任。)兩隻手放我自己肩膀還不夠呢。

(滿堂笑聲。)

上帝李:1958年,你說你「是一個自由人、一個美國人、一個美國參議員、並且是一個民主黨員,照順序應該是這樣」。

約翰遜:沒有錯。那一年,我又說:「我又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一個保守主義者、一個德克薩斯州人、一個納稅人、一個牧場主人、一個實業家、一個消費者、一個有孩子的人、一個選民,並已不像我經常那樣年輕、也不像我所預期的那樣老。——我同時有這許多種身分卻沒有一定的順序。」

上帝李:這些沒有一定身份的你,有一種身分你遺漏了。

約翰遜:什麼?哪一種?

上帝李:兇手。

約翰遜:什麼兇手?

上帝李:越戰兇手。你一定聽過那句吶喊:LBJ, LBJ, how many kids have you killed today?(約翰遜啊,約翰遜,今天你又殺了多少小夥子?)1963年11月22日,你就任總統時,在越南的美國大兵只有16000,不到4年,就滾到了50萬;並且越滾越多,美國大兵又殺人、又被殺,所以你作為美國總統,又對外是兇手又對內是兇手。現在,有了一定順序,排名第一的你,就是兇手。

約翰遜:那麼嚴重嗎?要用「兇手」這麼又嚴重又難聽的字眼嗎?

上帝李:不嚴重嗎?還有比「兇手」 更準確的字眼嗎?

約翰遜:越戰又不是我開始的。

上帝李:但是你延續的、擴大的、無法自拔的。

約翰遜:我一直在拔,甚至我放棄了總統連任,專心在拔。

上帝李:可是你沒拔出來,反倒越陷越深。1954年,法國帝國主義罩不住越南殖民地的時候,艾森豪總統拒絕把美軍投入。到了肯尼迪總統時代,開始卷進去了。到了你約翰遜總統時代,越陷越深了。

約翰遜:那是因為在1964年的8月2日及4日,北越魚雷艦艇在北越海岸外的東京灣(Gulf of Tonkin),故意向兩艘美國驅逐艦開火。我才請求國會,准許我對這些無正當理由的攻擊做軍事回應。8月7日,參眾兩院給予總統所請求的權力,等於總統從國會拿到一張支持他越南政策的空白支票,於是越玩越大了。

上帝李:剛才你講的這段歷史,是有問題的。讓我講給你聽吧。時間是在1964年你們美國總統大選中的8月2日,你以總統身分宣布:北越炮艇在介於北越與中國的東京灣海域上,攻擊美國「麥德克斯號」(Maddox)驅逐艦。又過了兩天,再度傳出北越船隻向「麥德克斯號」及另一艘驅逐艦「喬伊號」(C. Turner Joy)開火的消息。當天晚上,你出現在電視前面,向全國宣告你將下令派遣突擊小組,對北越船艦及部隊基地展開轟炸,這是美國首次對北越進行轟炸的舉動。接著,你要求國會通過「東京灣決議案」(Gulf of Tonkin Resolution)的審理。這項決議案如獲通過,將賦予美國總統有「當美國遭遇武力攻擊時,為免於美國受到進一步的侵略,有權運用一切可能的方法,維護國家安全」的大權。一般而言,國會對總統先斬後奏的軍事行動,很少在事後提出議案時給予否決,因此「東京灣決議」案,便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許多歷史專家認為,你借著東京灣事件造成美國情緒反彈的時機成立決議案,使得美國直接干涉、更擴大了與越南之間的戰爭。事實上,很多歷史學家相信,是美國先行挑釁而引致「麥德克斯號」受攻擊的,至於第二次的攻擊事件,很可能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約翰遜:(生氣)這樣指控,是說我捏造事件嘍?

上帝李:還輪不到我這樣說,是你們美國歷史家說的。回顧這段歷史,不容否認的「東京灣決議」案,是美國在越戰中的一個轉捩點。在同一時間內,大多數民眾相信這個決議案,只是你約翰遜想藉由國會的批准去反擊、報復北越的手段罷了。但是,很少人會意料到,美國總統卻因此有權決定以何種方式去還擊。這項決議案,使美國踏出直接以武力參與越戰的第一步,從此越戰玩大了。非常明顯的,「東京灣事件」一如「911事件」,給了你們美國人「同仇敵愾」的氣氛和借口,美國總統trigger-happy(喜歡放槍)就得其所哉了。結果呀,美國總統早晚害了美國和他自己。

約翰遜:其實打越戰,是美國人的好戰使然,不能全怪我這總統和我們「國王的人馬」。

上帝李:我同意,把美國的黷武好戰,看成是美國總統一小撮人的事,是對一小撮人不公道的。事實上,黷武好戰一直是美國人中的多數。以越戰為例,1964年8月,你尋求國會授權給你解決東京灣危機以確保南越的自由的同時,參議員——只有兩位——古魯寧(Er Gruening)和摩斯(Wayne Morse)反對你,眾議員無人反對,讓你放手去打。即使在反對聲浪最烈的大學校園裡,1964年5月受訪的學生中,有49%支持越戰,自稱為鷹派。只有35%的學生反對越戰,自稱為鴿派。別以為美國人在反戰,反戰聲音最大時,喊打打打的,還佔多數。越戰打到1967年時,這年蓋洛普民意測驗(Gallup poll)顯示:有53%的美國人民,還贊成美國增派軍力呢。

約翰遜:聽了上帝李說的,我感覺到上帝李的公道。這一公道,開脫了美國總統的責任。

上帝李:我只是Give the devil his due.(即使魔鬼也公平待之)。其實,該歸責於美國總統的,一點也不會少。1968年1月,你針對越戰發表了一篇重要演說。保證南越65%的老百姓,在美國軍事保護下,會安全無虞。你同時向美國民眾保證,美國會贏得戰爭的勝利。可是,就在這個月的最後一天,北越發動一項大規模反擊。反擊行動命名為「泰特行動」(Tet Offensive),泰特是越南農曆新年。他們很快的就佔領了無數城鎮村莊,還包括了64個地方城市、南越80%的主要大都市、12處美軍基地,以及美國位在南越首都西貢的大使館。在美國晚間新聞播出了越共攻擊的現場畫面,尤其是在美國大使館附近和古都順化激烈的戰鬥情況,更讓美國民眾驚訝不已。你們美國總統言猶在耳的保證,顯然不是謊言就是幻想。美國連自己的大使館都無法保護,又怎能保護南越百姓、又怎能宣稱贏得戰爭的勝利?所以呀,你們美國的黷武好戰,固然民意所歸,作為總統的,也在帶頭炒作。身為美國總統,你責無旁貸,你不但是兇手,還是兇手頭子、是元兇,是你裹脅了美國人走上戰場的。

約翰遜:作為美國總統,我們總有使命感吧?我們的使命感不限于越戰,還有別的。

上帝李:我懂你指的「別的」是什麼了。我現在念一段1963年9月9日你在NBC訪問的對話(拿出一張紙):

亨德利(Huntley):現在,我們是不是可能減少對南越的援助呢?

總統:……停止援助將導致一個政府的崩潰!在我們腦海中,記憶猶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發生在中國的事情:中國被遺落了(where a was lost) 一個微弱的政府,將會喪失一切控制大局的能力,這是我們不願意見到的事實!

亨德利:總統先生,你是不是有什麼理由可以對「骨牌理論」發生懷疑呢——即,一旦南越淪陷了,東南亞的其他部分亦將迎風而倒。

總統:我相信它!我相信它!我想:那是一場尖銳的鬥爭。中國的陰影太大了,大到蓋過它的邊界以外的地方;如果南越垮下去了,儘管中共不去進攻馬來亞,但,也會給人家留下這麼一個印象:東南亞的未來掌握在中國手上;未來的東南亞將是共產黨主義的東南亞!……

上面的對話,清楚看出你的「別的」的用意了,你敵視中國。

約翰遜:為了使命感,在亞洲、在東方,我們不可不防,縱使美國軍人有傷亡,也在所不借,也是使命使然。

上帝李:你在1965年4月7日的演講中,指出美國軍人在越南的傷亡,和兩百年前的祖先在革命中在賓夕法尼亞群山中的傷亡一樣,都在實現共同的理想,是不是?

約翰遜:是。

上帝李:你們的使命感當年在美國本土還有點道理,可是兩百年後跑到越南,還說理想一樣,你會不會太扯了?你既然喜歡扯歷史來比較,我倒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