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個早晨

1974年5月17日

只有成熟的果實會掉下來

鍾愛的師父,我覺得遙過發展出一種對困難的堅忍態度,我變得比較聽天由命。

這種聽天由命的感覺削弱了我在靜心方面的努力,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壓抑了我的自我,在我真正能夠失去它之前,我是不是必須重新找回它?

這是最大的困難之一,它看起來好像非常似是而非,但這是對的:在你能夠失去自我之前,你必須先得到它。只有成熟的果實會掉落在地面上。

成熟就是一切。一個不成熟的自我無法被拋棄,無法被摧毀。如果你用一個不成熟的自我在奮鬥,想要摧毀它,消滅它,那麼你的整個努力將會失敗,你不但無法摧毀它,你反而會覺得它以一種新的微妙方式被增強。

這是基本上必須加以了解的事:自我必須達到頂峰,它必須變得很強,它必須達到一個完整,唯有如此,你才能夠溶解它,一個微弱的自我無法被溶解,這變成了一個難題。

在東方,所有的宗教都在教導無我。所以在東方,每一個人從最開始就反對自我,因為有了這個反對的態度,所以自我從來沒有變得很強,從來沒有達到一個完整而可以被拋棄的點,它從來沒有成熟過,所以在東方很難使自我溶解——幾乎不可能。

在西方,整個西方的宗教和心理學的傳統都在主張、教導和說服人們要有堅強的自我,因為除非你有一個很強的自我,否則你怎麼能夠活下去,人生是一個奮鬥,如果你沒有自我,你將會被摧毀。那麼要由准來抵抗?要由誰來抗爭?要由誰來競爭?而人生是一個持續的競爭。西方的,心理學說:要有堅強的自我。

但是在西方很容易就可以溶解那個自我,所以每當一個西方的追求者了解到自我就是一個難題,他很容易就能夠溶解它,比任何東方的追求者都來得更容易。

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真理:在西方,他們教導自我,而在東方,他們教導無我;但是在西方,自我很容易就可以被溶解,而在東方,它卻非常困難。

這對你來講將會是一個很難的任務,你必須先得到它,然後再失去它,因為你只能夠失去那些你所擁用的東西,如果你沒有擁有它,你怎麼可能失去它。

唯有當你是富有的,你才可能貧窮,如果你不富有,你的貧窮就不可能有那個耶穌所講的「要在精神上成為貧窮的」那個美,你的貧窮就不可能有那個佛陀變成一個乞丐時的意義。

只有一個富有的人能夠變貧窮,因為你只能夠失去那個你所擁有的!如果你從來不曾富有過,你怎麼能夠成為貧窮的?你的貧窮將只是在表面上,它永遠不可能在精神上。表面上你會是貧窮的,但是在內在深處,你會渴望財富,你在精神上會渴望財富,它將會成為一個野心,它將會成為個想要達到財富的經常性慾望,你的貧窮就只有在表面上,你或許甚至會安慰你自己說貧窮是好的。

但是你無法真正貧窮,唯有一個富有的人,一個真正富有的人,才能夠成為真正的貧窮。因為只是擁有財富並不見得是真正的富有,你或許仍然是貧窮的,如果野心仍然存在,你還是貧窮的。

你擁有什麼並不是要點,如果你所擁有的已經夠了,那麼慾望就會消失,當你擁有足夠的財富,慾望就會消失,慾望的消失與否就是衡量夠不夠的原則。如果你真的富有,你就可以拋棄它,你可以變成貧窮,你可以跟佛陀一樣,變成一個乞丐,那麼你的貧窮就是富有的,那麼你的貧窮就有一個它自己的王國。

同樣的原則適用在每一件事上面。優婆尼沙經、老子、耶穌或佛陀,都教導說知識是沒有用的,只是變得越來越有知識,將不會有太多的幫助,它可能反而會成為障礙。

知識是不需要的,但是那並不意味著你必須保持無知,因為你的無知將不會是真實的,當你搜集了足夠的知識,而你能夠拋棄它,這樣你才能夠達到無知,這樣你才能夠真正變得無知。就好像蘇格拉底一樣,他能夠說: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這個知識,或這個無知——不論你喜歡怎麼稱呼它,你就可以怎麼稱呼它——是完全不同的,那個品質是不同的,那個層面已經改變。

如果你只是無知的,因為你從來沒有擁有任何知識,那麼你的無知不可能是聰明的,它不可能是智慧,它只是知識的欠缺。你的內在會有渴望:要如何得到更多的知識?要如何獲得更多的

訊息。

當你知道得太多了——你知道經典,你知道過去和傳統,你知道一切能夠被知道的——那麼突然間你就會覺知到,那一切都是沒有用的,突然間你就會覺知到這不是知識,這是借來的。這並不是你存在性的經驗,這並不算是你的真知,它或許是別人所知道的,而你只是將它搜集過來。

你的搜集是機械式的,它不是從你自己裡面升起的,它不是一個成長,它只是從別的門那裡搜集而來的垃圾,它是借來的,它是死的。

記住,唯有當那真的是你所知道的,當那是你立即的、直接的經驗,那個知才是活的,如果你是從別人那裡知道的,那麼它就只是記憶,而不是知識,記憶是死的。

當你搜集了很多——知識和經典的財富都圍繞著你,圖書館濃縮在你的頭腦里,突然間你就會覺知到,你只是攜帶著別人的重擔,沒有什麼東西屬於你,你並不知道,那麼你就可能會拋棄它,你就可能會拋棄所有這些知識。

在那個拋棄當中,有一種新的無知就會在你裡面升起,這個無知並不是愚者的無知,一個聰明的人就是如此,一個有智慧的人就是如此。

只有一個聰明的人能夠說:我不知道。但是在說「我不知道」的時候,他不會渴望知識,他只是在陳述一項事實,你能夠用你全部的心說「我不知道」,就在那個片刻,你的眼睛就打開了,那個真知的門就打開了。

在那個你能夠很全然他說「我不知道」的片刻,你就變得有能力知道。

這樣的無知是很美的,但它是透過知識而達成的,它是透過財富而達到的貧窮。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自我,唯有當你擁有它,你才能夠失去它。

當佛陀從他的寶座下降而變成一個乞丐……佛陀為什麼要這樣做?他是一個國王,他已經登上王位,他正處於他自我的頂峰,為什麼要走上這個極端?為什麼要從皇宮走到街上,變成一個乞丐?但是佛陀在他的乞討當中有一種美,地球上從來不曾知道過有這麼美的乞丐,這麼富有的乞丐,這麼像國王的乞丐,他是一個十足的國王。

當他從他的王位上走下來的時候,到底有什麼事發生了?他是從他的自我走下來,因為王位只不過是一些象徵,是自我、權力、聲望和地位的象徵,他從王位上走下來,然後無我就發生了。

無我並不是謙虛,也不是卑下,你或許可以找到很多謙虛的人,但是在他們的謙虛底下有微妙的自我在運作。

據說有一次戴奧真尼斯去拜訪蘇格拉底。他的生活過得像一個乞丐,他總是穿著很髒的衣服,衣服上不但有好幾個洞,還補了好幾塊,即使你送他新衣服,他也不會穿,他會先把它弄髒,弄破,弄得很舊,然後再穿。

他來拜訪蘇格拉底,然後他開始談論無我,但是蘇格拉底那具有穿透力的眼睛一定知道這個人並不是一個無我的人,他在談論謙虛的方式是非常自我主義的。

據說蘇格拉底說:透過你的臟衣服,避過你衣服上的那些破洞,我只看到自我。你在談論謙虛,但是那個談論來自一個很深的自我中心。

這種事很可能發生,偽君子就是如此,你具有自我,但是你透過它的相反來隱藏它,你在表面上變得很謙虛。

這種表面的謙虛無法欺騙任何人,它或許能夠欺騙你自己,但是它無法欺騙其他任何人,你的自我繼續透過那個臟衣服上面的破洞在偷看,它一直部存在。它是一種自我欺騙,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其他沒有人會被欺騙。如果你開始拋棄不成熟的自我,這種事就會發生。

我所教導的東西看起來會很矛盾,但真正的生活就是如此,矛盾是生命固有的本質,所以我教你要成為自我主義者,好讓你變得無我,我教你要成為完美的自我主義者,不要隱藏它,否則會產生偽君子,不要跟那個不成熟的現象抗爭,要讓它成熟,要幫助它,將它帶到最高點!

不要害怕,沒有什麼東西好害怕,你就是必須以這樣的方式來了解自我的痛苦。當你的自我達到頂點,你就不需要佛陀或我來告訴你說自我就是地獄,你將會知道它。因為自我的頂點就是你地獄經驗的頂點,它將會是一個惡夢,那麼就不需要任何人來告訴你,拋棄它!要繼續攜帶著它將會很困難。

一個人只有透過受苦才能夠達到真知,你無法只是透過邏輯的爭論而丟棄任何東西,唯有當它變得非常痛苦,而無法再繼續被攜帶,你才能夠拋棄它。

你的自我還沒有變得那麼痛苦,因此你還攜帶著它,那是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