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中午,陳法醫來到高棟辦公室門口,看到高棟正在裡面給縣局的人開會,他正準備走,高棟叫住了他,跟其他人說了幾句,打發他們走後,合上門,招呼坐下,隨即問:「怎麼樣,你們早上看了現場,謀殺還是意外?」

「從早上的情況看,基本更能斷定是意外。」

高棟皺了皺眉:「具體的。」

「我們在五樓過道窗戶外的擋雨板上——這屬於四樓窗戶的擋雨板,我們從五樓的窗戶爬出去,站在擋雨板上,擋雨板最外側有一排玻璃膠,長度和青石板的一致,所以我判斷青石板原本是用玻璃膠粘在那裡的,大概是玻璃膠沒粘牢,青石板落下去,剛好砸中胡院長。」

高棟想了想,問:「那麼石板為什麼一面刷上黃色的油漆?石板原本是碎裂的,為什麼用瓷磚膠粘合起來?這兩個問題怎麼解釋?」

「縣局的刑偵隊還在查這塊石板的主人,相信找到此人就有答案了,之後的賠償問題也解決了。」

高棟搖搖頭:「這件事恐怕不太容易。誰會承認石板是他放的?以前新聞放了個案子,有個人走在大街上,天上掉下個煙灰缸,把人砸成了植物人,事後家屬和警方找遍了整棟樓的人,都不承認煙灰缸是自己丟的。而那隻煙灰缸掉下來後,現場圍觀民眾不懂科學,把煙灰缸整理起來交給警方,結果這煙灰缸上查不出主人的指紋。這種案子永遠也找不出答案。」

陳法醫道:「煙灰缸畢竟大多數人家中都有,查不出也不奇怪。可是這塊石板,我想應該能得查出。上面的玻璃膠很乾凈,沒有任何霉變,表明這塊石板一定是近期放上去的,可能就在幾個星期內,最多也不會超過一兩個月。」

「有辦法通過玻璃膠確認石板放置的具體時間嗎?」

陳法醫搖搖頭:「沒辦法,玻璃膠一旦和空氣接觸,二十四小時內會完全發生化學反應,徹底凝固。不像一些長期進行的慢性化學反應,能夠通過分析物質中的剩餘成分判斷。」

高棟露出不太樂觀的表情:「不知道玻璃膠什麼時候放的,怎麼查石板是誰弄的?」

陳法醫道:「石板很重,搬上去不太容易,我想石板的主人搬動石板時,一定會有人看到,或許還能通過小區內的監控查出來。」

高棟沉默片刻,道:「擋雨板上,除了玻璃膠之外,還有其他東西嗎?」

「什麼都沒有,空無一物。」

高棟躺進椅子里,閉眼思索了良久,睜開眼又問:「我看這塊石板挺厚的,這石板能直接在地上立牢的吧?」

陳法醫不明所以,只能點點頭:「當然可以。」

「玻璃膠把石板粘在擋雨板上,目的是讓石板立得更牢固吧?」

「當然。」

「前面你們的結論是,昨天晚上胡海平回家,剛好起風了,風把石板吹落,掉下來砸在胡海平頭上?」

「嗯……猜測的可能情況是這樣。」

「好吧,我們假設昨天晚上的時候,石板與擋雨板連接的玻璃膠已經斷了,也就是說,石板是直接立在擋雨板上的,那麼這個時候,你們有沒有計算過,多大的風、朝哪個方向吹的風、施加在石板上的力該多大時,才能把石板吹落下去?」

陳法醫臉露尷尬:「這個恐怕要找力學方面的專家來計算了。」

高棟點點頭,他知道法醫們對力學的知識,僅局限在判斷兇器等方面,這類問題可從沒接觸過。高棟想了想,道:「還要再查,這樣的結果遠遠不夠。」

「好,我們再去一趟現場。」

「現場有人看管吧?」

「有兩個派出所的民警一直在旁邊看著,除了樓里的居民,其他人暫時不讓進入。」

高棟滿意地點頭:「好,下午我跟你們一起去。」

「老大,你還是懷疑……」

高棟皺眉點點頭:「是啊,如果單純是個意外就太巧合了。這不王寶國案子才剛發生,胡海平下班就被一塊石板砸死了。而且一個檢察院,一個法院,兩個兄弟單位的一把手。早上局長和省里的領導都跟我通過電話,要查清這起案子是否和王寶國案子有關,如果純屬意外,也一定要找出石板是誰放的,落實具體責任人的賠償工作,好給他們法院系統一個交代。這案子上面很重視,我也不敢怠慢。另外呢,這塊石板還有好幾處疑點沒有得到解釋,在我自己看來,問題並不簡單吶。但願是場意外,是我想太多了吧。」他有些自嘲地笑了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