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骷髏殺手 第4節

香波王子和梅薩一口氣跑到了西日光殿。這裡出奇得安靜,只有幾個值守的喇嘛打著哈欠站在門口。他們的前面是「遊客止步」的牌子,牌子無聲地阻攔著人們的腳步,不曾料到會被香波王子一腳踢開。

香波王子和梅薩穿門而入。幾個值守的喇嘛來不及攔住他們,卻正好來得及攔住追攆過來的骷髏殺手和碧秀。

碧秀說:「我是警察。」

喇嘛說:「那也不能進到西日光殿里抓人,等我們把他們趕出來。」

骷髏殺手和碧秀只好守候在門口。

碧秀向骷髏殺手伸出手:「把槍還我。」

骷髏殺手冷笑說:「還給你,你再向我開槍?」

碧秀說:「我現在沒心思殺你,浪費子彈。」

兩個喇嘛跟蹤香波王子和梅薩進來,想趕他們出去,卻發現他們已經跪倒在大福妙旋宮的地毯上。那副虔誠祈禱、五體投地的樣子,讓兩個喇嘛怎麼也不忍心強行驅趕。一個喇嘛說:「磕吧磕吧,磕完頭趕緊走。」

香波王子和梅薩膜拜的是長壽佛。他們一進大福妙旋宮,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長壽佛,立刻就明白,他們的判斷沒有錯。當年五世班禪加持達賴世系時,真的把德丹吉殿的長壽佛請到了西日光殿。面前的長壽佛和長壽佛殿里的所有長壽佛都不一樣,它色澤稍深,趨向女性,明顯有著亞歷山大佔領印度河流域後帶來的希臘風格。這是早期印度佛教造像的特徵。而長壽佛殿里一千尊長壽佛色澤明黃,趨向男性,更多一些中國內地特徵。

梅薩一邊膜拜一邊問:「找到了這尊長壽佛,下來我們怎麼辦?」

香波王子說:「我不知道,我想長壽佛會告訴我們。」說著,起身朝供案走去。突然又停下,吃驚地望著地毯上擺了一溜兒的十二片嘛呢玉石經片、七口袋七彩青稞、烙印著古藏幣的大食子和破碎的吉祥鹿酥油花。「啊,這是什麼?」

梅薩說:「像是獻給長壽佛的供品。」

香波王子說:「誰獻的?為什麼偏偏這個時候擺在這裡?」

梅薩說:「我們已經沒時間了,還管這些東西幹什麼。」

香波王子幾乎喊起來:「還不明白啊,它們是掘藏指南。」

著急上火的梅薩也喊起來:「那你趕緊解釋啊,賣什麼關子?」

香波王子說:「我現在要請你解釋,先說嘛呢玉石經片,『嘛呢』是什麼?」

梅薩說:「『嘛呢』是六字大明咒的略稱。」

香波王子說:「它還是藏傳佛教密宗蓮花部的根本真言,是對大乘佛教的全部理義和普世信念的高度概括。自從公元1227年噶瑪噶舉黑帽系的大師噶瑪拔希開創誦唱習慣以來,它在離塵垢,斷煩惱,解脫輪迴,證悟清凈,發菩提心,具足一切功德的信仰活動中,塑造了西藏,給一個永世不衰的民族提供了最根本的精神資糧。」

梅薩瞪著他,彷彿問:說這些幹什麼?

香波王子說:「在倉央嘉措看來,如此重要的『嘛呢』一定要有一個好去處,所以當崇信倉央嘉措的莊園主把『嘛呢』刻在十二片玉石上進貢給他後,他便送給了自己的情人。我一直搞不明白他到底送給了哪個情人,又是誰從這個或這些情人手裡得到了這些嘛呢玉石經片。倉央嘉措離開拉薩時,有人把它們分成兩份,一份六片賄賂朝廷欽使恰納喇嘛和拉奘汗的押送將軍唵靼喀,希望他們沿途好好對待倉央嘉措。恰納喇嘛當即表示,這麼珍貴的佛供我還是還給上人吧。倉央嘉措不收,說,你把它頂在頭上,對你是有好處的。唵靼喀將軍則把自己的六片佩在了腰裡,倉央嘉措見了說,不要這樣,你應該掛在你的帳房頂上。據說從此以後,唵靼喀成了一位福將,出生入死沒有絲毫傷害,活了七十五歲才去世。一個蒙古武夫活到這個歲數,差不多等於平常人的一百歲。但是不知為什麼嘛呢玉石經片會出現在這裡,而且一共十二片一片不少。」

梅薩說:「我聽不出你想表達什麼,講故事嗎?現在不是時候。」

香波王子生氣地說:「這些故事早忘掉了,見到嘛呢玉石經片才想起來,不講出來我們怎麼能判斷它出現的意義。」

梅薩說:「那講吧講吧,我聽著呢。」說著看了看手錶,限定的三個小時已經過了,而掘藏的希望卻依然渺茫。

香波王子說:「七彩青稞呢,你知道它是幹什麼的?」

梅薩說:「活佛拋撒給信眾的祝福,可以幫助人們脫離輪迴,往生凈土。」

香波王子說:「倉央嘉措離開拉薩時,布達拉宮紅宮的第一座歇山頂正在鋪瓦,本來說好鋪瓦竣工後由他開光,沒想到他卻凄然離去。鋪瓦結束時,押解途中的倉央嘉措已經到達千里之外的當雄。懷念他的僧人飛馬來尋,堅持由他開光。倉央嘉措站在當雄草原上,口誦經咒,抓起一把把七彩青稞朝著拉薩的方向撒向了空中。不一會兒,千里之外的布達拉宮紅宮嶄新的歇山頂上,就落下了一層七彩青稞。人們驚嘆之餘,把七彩青稞收集起來,供養在了布達拉宮。但後來神奇的七彩青稞突然消失了,有人說是被拉奘汗燒掉,有人說是被僧人們藏了起來。三百多年以來,沒有人追問過七彩青稞的下落,聖教已經忘記了它。除了我,我在研究倉央嘉措生平時知道了這件事,沒想到又在這裡親眼見到了它。」

梅薩說:「你怎麼知道面前這七口袋七彩青稞一定是倉央嘉措從當雄草原拋撒過來的呢?」

香波王子說:「它已經充當了『七度母之門』的掘藏指南,就一定會和倉央嘉措有關係,空行護法不會用假貨來欺騙我們。」

梅薩說:「它是掘藏指南?你怎麼說得這麼肯定?」

香波王子說:「沒有時間再猶豫了。再說大食子……」

梅薩知道他又會考問她,搶著說:「獻給佛的供養。」

香波王子說:「準確地說,是獻給佛的最高供養。大食子的原料、形狀、外觀都是嚴格按照蓮花生伏藏的『印度密宗無上瑜伽部的儀軌』製作的,不得隨便改動。但面前這個大食子上卻留下了儀軌之外的痕迹——古藏幣的烙印。誰有權力這麼做呢?只有達賴喇嘛,只有倉央嘉措。倉央嘉措的情人沒什麼好東西送他,就送他一枚民間流通的古藏幣。倉央嘉措珍愛如寶,把它用金鏈子串起來帶在身上,每逢布達拉宮的僧人製作大食子,他就會用古藏幣印戳一樣印在最醒目的地方,意思是大食子是他情人的奉獻,請佛保佑她幸福平安。大食子是須彌山的象徵,須彌是梵文,『妙高』的意思,佛經上對『妙高』的解釋是:『妙在金子堆成,高在頂天立地『。」說著,他停下了,看著梅薩的反應。

梅薩說:「你說得雲山霧罩,我越聽越不得要領。」

香波王子說:「有點耐心好不好,要領需要你自己感悟。現在說酥油花。酥油花最早是苯教徒的禮神食品。文成公主帶著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到達拉薩時,已經到了草衰花謝、果實離樹的冬季。按照印度習俗,佛前必須供養六品:花、塗香、聖水、熏香、果品和佛燈。六品中缺少花和果品,藏族人就用酥油加顏料製作了一捧花和一盤果,獻給了釋迦牟尼。這是佛教塑造酥油花的開始。後來變成大規模的造形藝術是靠了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師的推動。公元1409年,首次拉薩大昭寺祈願大法會前夕,宗喀巴在甘丹寺做了一個夢,只見鮮花遍地,異彩紛呈,佛祖的身上虹霞斑斕,珠光寶氣瀰漫了天地。他醒來後立刻吩咐僧眾按照夢境製作酥油花,並在拉薩大昭寺祈願大法會上隆重展出,這是第一次酥油花以大型佛菩薩的塑像和人物故事為內容出現在佛教舞台上。酥油花是冬天製作,夏天消融,就像一個華麗的夢,轉瞬即逝,這恰好又是無常、無色、無自性的體現,所以酥油花又是佛教理義的生動演示。這一對吉祥鹿酥油花是倉央嘉措親手製作的,它在酥油之外還添加了冰寒石和冰片的粉末,有降溫凝固的作用,再加上外面塗了一層很厚的自然漆,所以一年四季都保持著老樣子。」

梅薩問:「倉央嘉措製作它幹嘛,有什麼用意嗎?」

香波王子說:「古印度有一尊善神叫鹿目女,她由母鹿演化而來,是大原野的守護神。她有一雙大而亮的眼睛,能望得很遠很遠。有一天她望見山那邊有一些自然生長的香稻,就派人去采來香稻的種子,播撒在了原野上。於是原野有了連片的稻穀,人們有了豐衣足食的日子。所以在古印度人的觀念里,鹿不僅是吉祥的,更有登高望遠的意思。所以吉祥鹿的造型一般都會出現在寺院的平頂或脊頂上。又因為釋迦牟尼成佛後,首先來到博羅奈城的鹿野苑,向曾經追隨他的五個侍從宣說自己大徹大悟的『四諦』、『十二因緣』等。五個侍從立刻被感化,心生歡喜,成了佛陀最早的五個弟子。這是佛陀的第一次說法,被稱為『初轉法輪『,發生在眾鹿生活的鹿野苑。所以當吉祥鹿出現在寺院的平頂或脊頂時,往往是翹頭相對,中間是金色法輪。法輪是圓形的,外延又呈心形,象徵佛教就是心靈之教,一心一意、心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