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山魈之淚 第1節

香波王子摸出手機撥打珀恩措,對方是開機的,卻沒人接,打了好幾次,才飄出一個細若遊絲的聲音:

「我還是不習慣你用別人的手機,想了半天才敢接。」

香波王子說:「邊巴老師的手機好使,我喜歡它,你慢慢習慣吧,記住後面的數字是『2452』,就是『愛死我愛』。」

珀恩措說:「『愛死我愛』?你這麼說我真有點放不下你了。」

「放不下我?太高興了。」

「你不是說,要給我講講碧秀拉巴的故事嗎?」

「是的是的,也許對你有用,也許碧秀拉巴的故事是個階梯,你會沿著它走下三十六層高的大廈頂層,也許……」

「不會又是喇嘛說教吧?」

「不會,是故事。」

「那就快說吧,我想知道人世間的最後一個故事能不能感動我,如果能感動我,我就不跳,如果不能感動我,我立刻就跳。我把生命交給你了。」

香波王子沉思了一會兒說:「碧秀拉巴曾是一個四方討要的乞丐,有一天他帶著老婆回到他的山南老家下,正碰上努丹千戶在屠宰牲畜的地方懲罰一個獵人。獵人射殺了一隻棕熊,那是山神的伴神。山神遷怒於努丹莊園,讓包括努丹千戶的大兒子在內的十幾個人傳染上了爛掉靈魂的麻風病。那個時候,麻風病是不治之症,唯一的辦法就是用獵人的血肉祭祀山神,祈求寬恕,再把得病的人綁起來背進深山,任其凍死、餓死,或被野獸吃掉。碧秀拉巴用他那嘶啞細小得幾乎聽不清的聲音吃力地說:『如果千戶大人對佛發誓不殺這個獵人,爛掉的靈魂就會痊癒,病人很快就會好起來。』努丹千戶說:「我憑什麼要聽一個乞丐的話呢?』碧秀拉巴說:『要是病人的病七天不見好,你就把我的皮剝下來,用我沒有皮的血身子祭祀山神。』」

「七天過去了,十幾個麻風病人不僅不見好,反而更嚴重,甚至有一個已經死掉。努丹千戶派人把碧秀拉巴抓起來,同時抓起來的還有獵人的老婆。努丹千戶說:『我對佛發誓不殺獵人,但沒有發誓不殺獵人的老婆。』又指著碧秀拉巴問:『你自己選擇,是活著剝你的皮,還是弄死了再剝你的皮?』碧秀拉巴的回答嘶啞細小得就像痛苦的呻吟,卻依然浸透著力量:『當然是活著剝我的皮,死人的皮是剝不下來的。』剝皮的方法是,把活人綁在剝皮桿上,用刀從額頭經過天靈蓋、後腦勺直至脖頸,划出一道血口子,然後把燒滾的酥油澆下去,酥油浸滲之處,皮肉就會開裂。有時,人皮剝到一半,人就已經疼死了,有時整張人皮已經剝落下來,人還活著,等著血盡而死。

「努丹千戶已經派人燒滾了酥油,就等著划出血口子往頭上澆。碧秀拉巴說:『如果千戶大人對佛發誓不殺獵人的老婆,我就有辦法自己把自己的皮剝下來。』努丹千戶說:『我從來沒有聽說過自己剝自己皮的,今天倒要見識見識。』於是就對佛發誓不殺獵人的老婆。碧秀拉巴費力地告訴他:『我剝皮的辦法就是從現在開始不吃不喝,等餓得皮包骨的時候,再咬爛自己的嘴,從嘴上往下一扒,整張人皮就下來了。』努丹千戶就讓碧秀拉巴餓著,不吃不喝半個月,皮包骨的樣子出來了。碧秀拉巴還活著,卻已經咬不動自己了。碧秀拉巴說:『我已經剝不動我的皮了,你還是把我喂出肉來吧,沒有肉的祭品山神是不理睬的。』努丹千戶說:『我現在恨透了你這個騙子,我就是要喂你,喂出肉來再折磨你,那時候我會讓你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成。』」

「一個月以後,身體恢複的碧秀拉巴又被努丹千戶帶到了屠宰牲畜的地方,一起帶去的還有獵人的孩子。努丹千戶說:『我對佛發誓不殺獵人的老婆,但沒有發誓不殺獵人的孩子。孩子的肉很嫩,是山神最喜歡的祭品。』碧秀拉巴表示:『如果山神吃慣了孩子的肉,莊園里所有孩子包括千戶大人的孩子就都會被吃掉。為什麼不用我的肉代替呢?給我一把刀,我來割下我的肉。』努丹千戶給了他一把刀,他又說:『請求努丹千戶給我的老婆一口飯吃,她懷了孩子,我把她安頓在了心腸好、願意照顧她的人家裡。』說罷舉刀就割,胳膊上頓時鮮血淋淋。這時努丹千戶撲過來抱住了碧秀拉巴,大聲喊著:『乞丐,乞丐,你不要這樣。』」

「碧秀拉巴推開努丹千戶,聲音比以往更加嘶啞地說:『為什麼不讓我死?』努丹千戶說:『你是一個不怕死的人,我喜歡不怕死的人,我現在不僅不懲罰你,還要獎勵你,你說你想要什麼?』碧秀拉巴毫不猶豫地說著比劃著:『我要包括你的大兒子在內的十幾個麻風病人,我要和他們在一起,我要照顧他們。』努丹千戶答應了,就把那些病人和一些食物交給了碧秀拉巴。」

「碧秀拉巴一家和那十幾個麻風病人一起生活了十二年,直到病人們陸續死掉。當最後一個麻風病人被碧秀拉巴背到天葬台之後,老邁的努丹千戶把莊園的三分之一領土送給了碧秀拉巴。他說:『我已經看出來了,你是佛菩薩降臨,我要供養你,請你為我祈禱,讓我下一輩子還能成為努丹莊園的主人。』碧秀拉巴用氣息不暢的嘶啞的聲音說:『我不是佛菩薩降臨,但我可以為你祈禱。』然後接受了這些領土,並把它稱為孤兒莊園。因為這時候,碧秀拉巴一家已經收養了一大群來自西藏各地的孤兒。這就是西藏歷史上的第一個孤兒院。」

「碧秀拉巴認為,西藏的佛教注重平和寡慾的心靈營造,啟示人們從煩惱中解脫,從痛苦裡超越,這是成功的。但作為一個佛教政權,只提倡安時順處,忍耐貧賤,不著力去解決民生疾苦,改變社會貧困現狀,讓許多人掙扎在溫飽線以下,這是失敗的,是佛門的失敗。碧秀拉巴在有了自己的領土以後,立刻把它劃成小塊,分給了那些孤兒,又招來一些成年乞丐,指導孤兒耕作。這事兒發生在三百年前,大概是西藏乃至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分田到戶』。但結果並不好,孤兒之間、乞丐之間很快就開始拉幫結派,然後就是侵佔別人田土。碧秀拉巴只好把分下去的土地收回來,再行分配。後來又出現了棄田罷耕,有些人天生懶惰,撂下田地不種,寧願去過受人白眼的乞丐生活。碧秀拉巴就把丟棄的土地租給願意種田的人,然後收租子施捨乞丐。」

「但不管怎麼說,孤兒莊園畢竟是一個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的地方。勤快的人除了種地,還可以養牛養羊。很多人把用糧食和牛羊換來的金子和銀子交給碧秀拉巴,他們說:『把這些金子銀子攢起來吧,孤兒莊園應該有一座寺廟。』碧秀拉巴就用木頭製作了兩個撲滿,一個攢金子,一個攢銀子。還沒攢夠,災年就來了。碧秀拉巴砸開兩個撲滿,取出金子和銀子,從別的莊園換來糧食,施捨給遠遠近近沖他而來的饑民。金子銀子就這樣沒有了,寺廟沒有建成,接著又是牛瘟,孤兒莊園的牛羊全死了。幾乎所有人都怪罪碧秀拉巴:是你花掉了建造寺院的金銀,是你讓我們失去了佛寺佛僧的保護。這樣的怪罪伴隨著災難的加重:有了死於牛瘟的人,一連幾天,天天都有。一個呼聲從黑暗的人心裡悄悄跑了出來:謝罪,謝罪,誰得罪了神佛,誰就應該以身謝罪。」

「有一天,幾個忘恩負義的惡人從田野里抓住碧秀拉巴,扒光他的衣服,綁起來,投進了他們早已準備好的蠍子坑。幾千隻黑蠍子在洞里爬來爬去,爬滿了碧秀拉巴裸露的肌膚。兩天後,碧秀拉巴的家人找到他時,看到他身上疙瘩摞疙瘩,蠍毒摧殘得他已經奄奄一息。幾個惡人害怕受到碧秀拉巴的懲罰,丟下妻兒逃離了孤兒莊園。碧秀拉巴身體恢複後,親自去尋找他們,用他們熟悉的嘶啞細小的聲音斷斷續續說:『世上沒有把恩人往蠍子坑裡扔的黑心人,我是不小心掉進去的。』那些惡人後來都變成了知恩圖報的好人。」

「在西藏,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都喜歡把錢物捐給寺廟,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災禍,積累功德。所以不管富地方窮地方、大莊園小莊園,寺廟都修得富麗堂皇。唯獨碧秀拉巴對修建寺廟心不在焉,是他對佛不虔誠嗎?肯定不是,他天天都對著雅拉香波神山磕頭膜拜,告訴別人:『佛就在山上,它賜給我們林木和雪水,賜給我們太陽和四季的變化,賜給我們莊稼和富足的日子,佛就在山上。』碧秀拉巴把自然和神佛搞到了一起,拜山就拜佛,自然就沒有必要修建寺廟,另立山頭了。」

「碧秀拉巴的家庭人丁非常興旺,有七個女兒,四個兒子,而且都是一個老婆生的,說明碧秀拉巴的老婆是個生育能力很強的人。關於這個女人,傳說的很少,我們只知道碧秀拉巴是為她而死的,她長壽,死在碧秀拉巴後頭。那時候,碧秀拉巴已經六十四歲了,六十四歲的老人還保持著為他老婆去山裡採花的習慣。以往他每年夏天去三次,這一年去了四次。第四次是不該去的,去了就出事。有一種杜鵑科的欺冰花開在雪線崖壁上,黃燦燦的十分好看,開了以後才能采,採回來一個月不敗。碧秀拉巴就是沖它而去的。它在那一年開得格外嬌媚,也格外稀少,碧秀拉巴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朵,興奮得攀援而上。崖壁用疏鬆的岩石推開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