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長谷雄朱雀門與鬼爭女 第一節

本朝自古以來,鬼和藝術家就能和睦相處。

鬼和藝術家,時而一起喝酒、吟詩、作對,時而一整夜於月光下吹奏樂器。

有時是朋友,有時是藝術的競爭對手,有時也是敵手。藝術家當中,也有人被鬼吃掉,這可說是好朋友翻臉不認人吧!

無論是否為好朋友,藝術家有時也會化成鬼。

有一位名叫良秀的繪佛師。

某次鄰家起火,大火波及良秀的住家。

良秀逃出了屋外,但妻子和小孩還在屋內。

剛剛完成的佛畫,也還留在大火中。

然而,良秀非但不哭不叫,還開心地自嘴角浮出笑容,望著自己正在燃燒中的住家。

附近鄰居見此情狀,感到十分好奇,向良秀叫道:

「怎麼啦?」

「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呀!至今為止,我的確是一個差勁的繪師啊!」良秀說道。

「你在說些什麼呢?難不成被鬼怪附身嗎?」鄰居驚訝地說道。

「難道我一定得被什麼東西附身才行嗎?」

良秀高聲放言,自己並未被鬼怪附身。

「到現在為止,我所畫出來的不動尊王的火焰,實在是差勁啊!如今我看到這場大火,終於明白了火的燒法。」

「但是良秀大師啊,被燒的可是你的房子。」

「哼——」

良秀嗤之以鼻。

「既然以此道立身,為了繪製優秀佛畫,房子算什麼呢?一百棟、一千棟也可以再蓋。像你們這種無能之人,才會愛惜物品。」

確實是驚人的言論。

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鬼吧!

諸如良秀這般極端的例子姑且不論,繪畫的人、寫詩的人,在他們心中,恐怕都棲息著某個鬼吧!

因為有這個鬼,才能感應鬼。

村上天皇(譯註:九二六~九五七,第六十二代天皇,為醍醐天皇之子)時期,有一位吹笛名手源博雅。

某個月明之夜,博雅獨自一人外出吹笛。隨興所至地一邊吹笛,一邊走到朱雀門附近。突然間,不知從何處也傳來笛聲。似乎有人在朱雀門樓上,跟自己一樣正在吹笛,笛聲非常悠揚。

聽得心蕩神馳,博雅忍不住也吹起笛來,與之唱和。

翌晚,博雅再度外出吹笛,又聽見朱雀門樓上的笛聲,與他的笛音相互唱和。此笛聲只應天上有,一同吹奏實是說不出的愉快。博雅和對方一直吹到東方發白。

此後每到月夜,博雅就來到朱雀門,和樓上的吹笛者唱和。

某夜——

「如何?要不要試試這把笛子呢?」

有人從樓上對博雅問道。

「當然想呀!」

博雅一說完,就有一把綁在繩子上的笛子,快速地從樓上垂下來。

拿到這把笛子後,博雅便將自己的笛子綁在那條繩子上,笛子很快被拉起,消失在樓上的黑暗中。

博雅吹起那把換來的笛子,感覺實在太美好了,笛聲簡直令人為之銷魂。

樓上也響起方才博雅還拿在手中的那把笛子的聲音。

自此每次夜裡,兩人一直以互換的笛子唱和,那把笛子自然就留在博雅手邊。

博雅死後,很多人都想試吹這把笛子,卻吹不出聲音來。

後世,有一位名叫凈藏的吹笛名手,吹起了這把笛子,竟能吹奏出非常優美的笛音。

「到朱雀門去吹這把笛子吧!」

接到當時皇上的命令,凈藏於月夜來到朱雀門前吹笛。

結果——

「那把笛子依然是個中極品啊!」

樓上果真傳來讚美笛子的聲音。

由於這把笛子的中身部分繪有兩片葉子,一片紅,一片綠,因此被稱作「雙葉」。

又由於是從鬼手中取得,故又稱為「鬼丸」。

那麼,我們把源博雅的故事繼續說下去吧!

傳說也是村上天皇之時,有一把名喚「玄象」的極品琵琶。

某次,這把玄象不知被何人從皇上跟前偷走。皇上非常惋惜懊惱,雖派人四處找尋,卻還是找不到玄象的下落。

與此同時,有一晚源博雅值宿宮中。

不知從何處傳來琵琶聲,豎起耳朵傾聽,竟是玄象的弦音。博雅覺得甚為可疑,順著樂音走出去,聽起來琵琶聲彷彿是從朱雀門附近傳來。根據《今昔物語集》記載,這個門稱為羅生門;但在《古今著聞集》等書中,此門卻稱作朱雀門。

來到朱雀門下方的博雅,側耳聆聽了一陣子,對著樓上說道:

「喂!不知哪位在彈奏琵琶,這不是皇上心愛的琵琶『玄象』嗎?」

琵琶聲忽然中斷。

「這聲音,不是博雅嗎……」

低語聲不久,只見一條繩子綁著玄象,很快地從樓上垂下來。

於是,琵琶便還給了源博雅。

「這肯定是鬼做的好事!」

「玄象的音色實在太美,連鬼也忍不住想彈彈看吧!」

「因為是吹笛名手博雅大師前來,鬼才會歸還琵琶吧!」

宮中出現了種種傳聞。

鬼和藝術有所關連,豈止音樂而已。

能解和歌與詩的鬼,何其多啊!

上東門院(譯註:日本太上皇、太后等的居所,通稱某某院,後轉為對該人的稱呼)——藤原彰子住在京極殿之時。

三月二十日那天,南邊的櫻花盛開得非常艷麗。

上東門院正從寢殿觀賞櫻花,在殿舍正面階梯的兩根柱子附近,忽有人以深受感動、極為莊嚴的聲音詠道:

「滿溢芬芳的櫻花啊……」

這是出自《拾遺和歌集》中:「淺綠野邊之霞,竟是滿溢芬芳的櫻花啊!」的下一句。

真奇怪!到底是誰在吟詩呢?上東門院走到那兒一看,卻不見半個人影。

上東門院心想,怎會有這般不可思議的事呢?便對關白說道:

「竟然有這種事!」

「哎呀!其實每年的櫻花時節,經常發生這種事。」關白答道。

這可能也是鬼在作怪吧!

看來,鬼好像也很喜歡繪畫、音樂、歌及詩。

文人與鬼之間,也有許多的逸話。

有位名叫菅原文時(譯註:八九九~九八一,平安時代中期的文人、政治家。祖父為菅原道真,父親為菅原高視,人稱菅三品)的文人,他是北野天滿宮所祭祀的菅原道真(譯註:八四五~九〇三,平安時代最偉大的漢學者、漢詩人,也是歌人)之孫。

身為文章博士。

是寫下許多名文的高手。

某一年瘟疫流行,死了很多人。當時人們認為所謂的生病,就是受到鬼怪作祟,或是被下詛咒所引起。

瘟疫,也是瘟神——大家都相信是鬼神作祟。為了不讓這些瘟神、瘟鬼進入自己家中,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會貼上消除瘟疫的符咒,或是請陰陽師來做法。

然而,不管是怎樣的咒語,對那年的瘟疫都起不了作用。

那時候,有個男人做了一個夢。

做了這樣的一個夢。

面目猙獰的鬼群,走在京都的大街小巷。

「這家,死兩個人!」

「那家,就三個人吧!」

「那麼這家呢?」

聽到群鬼如此交談,看來似乎就是瘟神。

群鬼找到適合的人家,便隨意進出,只有一家並未進入。當群鬼來到這戶人家,就只站在門前,在門外揖拜後便走過去。

做夢的人覺得奇怪,向群鬼問道:

「為什麼你們來到這家門口,恭敬揖拜後就走過去呢?」

沒想到群鬼露出嚴肅的神情,念出兩句詩。

隴山雲暗處,李將軍之家。

「這屋子裡,住著寫下此句之人。怎麼可以無禮地走過去呢?」群鬼答道。

這是菅原文時的住家。

鬼口中所念,就是文時題為〈為清慎公請罷左近衛大將狀〉文章中的一句。群鬼無疑非常喜歡這篇文章,只因敬重這位文人的文采,才會避免作祟。

此外,還有一位名叫都良香(譯註:八三四~八七九,平安時代前期的漢詩人、文人,其父為桑原貞繼,本名言通)的人物。

他是學者,也是一位漢詩人。

貞觀十七年成為文章博士,同時正如《本朝神仙傳》所記載,和神仙道也有所關連。

良香來到琵琶湖竹生島的弁天堂,作了一首詩。

三千世界眼前盡

據說作出的上句還算不錯,下句卻想不出來。

那夜——

良香睡覺時,夢見弁才天(譯註:日本七福神之一,象徵財富和智慧之女神)現身,接了下面一句:

十二因緣心裡空

當這件事傳遍宮中,有人就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