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文錦的筆記

看到這一行字,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中的驚駭簡直無法形容。

這段文字的內容,倒還不是讓我最驚訝的,說實話,我在看到那本筆記的一剎那,也想到過也許會看到這樣的內容。讓我一瞬間窒息的,是那個簽名。

「陳文錦!」

天哪,我實在是沒有想到,這東西竟然會是她留下來的,這麼說,給我寄錄像帶、把我引到這裡的,就是她?

這實在是峰迴路轉,又讓人摸不著頭腦。雖然三叔並沒有說過她的任何信息,但是在我的概念里,她肯定已經在某個地方死了,怎麼會在這種時候突然出現,而且,還把我引到了這裡來?

而且這短短一段話里,包含的信息太多了,什麼三個人?是哪三個?它是什麼東西?我們是指誰,難道是西沙的那批人?什麼研究?什麼秘密?

無數的念頭從我腦子裡閃過,我卻一個都來不及思考,我定了定神,就立即把筆記翻開了,往後面看了下去。

這是一本很厚的筆記,寫滿字的足有二十六七頁,全是密密麻麻的字,寫得極其工整,還有很多的圖畫,好像是一本工作筆記。

我將打火機放到拉出的抽屜沿上,然後自己坐到地上,馬上凝神靜氣看了起來。

剛翻開第一頁,扉頁後的那一頁,我立即被震了一下,我看到了一張奇怪的圖畫在上面,畫得十分的精細。

這張畫只有七條線條組成,六條彎曲的線條和一個不規則的圓,我只是稍微回憶了一下,就立即發現這就是三叔給我描述的,戰國帛書中翻譯出來的那個圖形。

我心中詫異,看來文錦他們相當厲害,能得到這個圖形非常的困難啊,這麼說,她也對這個圖形感興趣過。

然而,和三叔給我畫的草圖不同的是,這一次這幅畫上就有了標註,我一看就冒了一身的冷汗。只見這六條曲線上,各有一個黑點,感覺似乎就是三叔和我說的,那星盤和直線對齊而選擇出的六顆星星,然而在其中四個黑點上,我卻都看到了幾個小字。

從上往下,就是:

〖長白山——雲頂天宮

瓜子廟——七星魯王宮

卧佛嶺——天觀寺佛塔

沙頭礁——海底沉船墓〗

我看著就吸冷氣,心裡亂了幾秒之後,一下卻如醍醐灌頂一樣,立即就明白了我看到了什麼。

暈,太暈了,難道這圖形的曲線,竟然是汪藏海定的那條大龍脈中,每一條山脈的走勢脈絡圖?

仔細去看曲線,就發現果然是這樣。因為不是在地圖上看,所以這六條線根本就沒法讓我聯想起這一點,只感覺像是葉子的經脈或者是河流的分布圖,然而現在一看,我立即就看了出來這其實就是一條「龍」。六條線條,就是龍頭、龍尾巴、龍的四肢!每條線都是一條山脈,而線條上的點,就是山脈上的寶眼。

那這根本不是裘德考說的什麼星圖嘛!

一下我就渾身冰涼,意識到了怎麼回事。我靠,要不就是裘德考給人誤導了,要不就是這老妖精騙了三叔!

再看那兩條沒有寫字的線條。我立即就發現上面也有黑點,不過邊上寫的都是問號,顯然,這些也應該是大風水所屬的龍脈,不過上面的龍眼的情況,並不清楚。

這突如其來的衝擊讓我幾乎有點不知所措,我實在沒想到,一翻開筆記本就會受到這種顛覆。我立即合上筆記深深地吸了口氣,然而手還是發起抖來,想起扉頁上的那句話:裡面的內容,牽涉著一些巨大的秘密。心說你也不用在第一頁就這麼刺激我啊!

然而,這種震驚很快就被狂喜代替了,我咬牙拍了拍胸口,把那種窒息的感覺去掉,就再次翻開筆記。

仔細地看那幅圖形,這一次,我看到了更為關鍵的地方。

只見在六條線條之外,被六條彎曲的線條圍繞的空白處,那個圓圈的內側,也有一個黑點。這個黑點不在任何一條線條上,獨立而孤單地處在整個圖形大概正中的位置上。

而在這個黑點的邊上,也有一行小字:柴達木——塔木陀。

這個我就看不懂了,但是這一行小字的下面,被畫了好幾道很深的線,還有兩三個問號,顯然,這張圖上,這個點才是最重要的。而且,畫圖的時候,文錦有著什麼疑問,所以一邊想一邊畫了這些問號。

按照邊上的經驗來看,這一點應該也代表是一個地方,柴達木?塔木陀?難道也是一個古墓嗎?我心裡說道,為什麼這一點會在線條的外面呢?

一下子,我忽然就意識到,文錦知道的,要比我們多得多。看來這本筆記能夠讓我知道相當多的疑問了。想著,我立即將筆記本翻了過去,開始看後面的內容。

後面的內容,都是文字和圖畫混雜的東西,上面的字跡十分的工整,寫得也十分有條理,然而,字體很小,在打火機有點暗淡的火光下,看起來十分的吃力。

我定了定神,聚集起精神,用心看了下去,一邊看,一邊就越來越感覺到疑惑,同時也感覺到失望起來。等到看完之後,我的疑惑和失望到達了頂點。我呆在了那裡,心中的感覺很難形容。

整本筆記上的內容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超過十萬字,都是類似日記一樣的工作記錄,記錄的內容非常的煩瑣,但是按照裡面記錄的內容來區分,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1990年的4月2日~1991年3月6日記錄的,這裡無法把整本筆記都抄寫下來,我只能將其縮寫並選出最關鍵的章節,以求看得明白。第一部分的內容如下:

【1990年的4月2日】

〖我們將海底墓穴中大部分的瓷器都進行了編號整理,臨摹了幾乎所有的瓷器,同時比對壁畫,希望能夠找出汪藏海的人生軌跡。通過這樣的比對,我們確實發現了一些規律,在壁畫中記錄的東西,是他人生的經歷,而瓷畫中的內容,是他建築工程的過程。這從我們整理出來的幾個系列就可以證明,比如說進入東夏國——建築雲頂天宮,還有受到朱元璋的封賞——設計明皇宮,都找到了體現,並且按照墓室的順序,可以很容易地區分這些時間的先後順序,而且一一對應。

按照這樣的方式推斷,這些壁畫,都是記錄著汪藏海顯赫的風水大家的功績,記錄下的內容,都和他的作品相關,那些對其他人來說比較重要的,比如說婚娶、狩獵,都沒有任何的記錄。我稱呼這個為「汪氏相對論」。〗

【1990年的9月6日】

〖今天,「汪氏相對論」遇到了一個難題,在汪藏海最後的壁畫中,我們發現了這麼一段內容:〗

(下面是一張草圖,大約是壁畫的臨摹,我看到這裡,就想起剛才翻桌子時候看到的那些類似於小孩子素描的東西,原來都是他們臨摹下來的壁畫。

草圖的內容很難描寫,因為畫得很糟糕,我只能大約看出,那好像是一個達官貴人,送別另一個人的景象,背景是一座很大的宮門,四周整齊地橫列著「駱駝馬匹」之類的動物,當然畫得完全像狗和老鼠。我熟悉古代山水畫和走獸畫,這方面的知識我受過嚴格的訓練,所以我從筆觸和形態上,可以猜測出這些奇形怪狀的動物,其實應該是馬匹或者駱駝。在宮門之後侍者成群,排成儀仗的隊伍,可見畫中畫的是一個相當浩大的場面。

之後還有兩三頁都是畫,我沒有興趣,全部跳了過去,直接看後面的內容。)

〖這些壁畫上,應該是汪藏海六十八歲以後的事情,當時他已經完成了他最後一個工程,而這壁畫上的內容,大概是說他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出發前往一個地方,類似於出使他國這樣的活動。這張壁畫的構圖,明顯是模仿唐玄奘西去西域的那些唐代壁畫,非常奇特。然而,我們翻查了所有的瓷器,卻始終沒有發現任何能和這相對的瓷畫。

有人說可能是最後的這一次經歷,他沒有任何的建築作品相對,然而也有人卻堅持地認為,像汪藏海這樣的人,不會有這種例外。沒有瓷畫對應,可能有什麼特別的含義或者原因,也許,他的作品被他刻在了其他什麼地方。

確實,後來繼續研究,就發現在汪藏海最後的那幾年十分的神秘,完全沒有任何的史料留下來,他的人生,可以說最後的一段時間是空白的。

他在那幾年裡到底在什麼地方,幹了什麼呢?這是一個大問題。〗

【1990年的12月6日】

〖這幾個月,我們一直調查汪藏海最後幾年行蹤,終於有了線索。我們發現在最後的工程之後,汪藏海陪同皇帝在長白山有一次祭山的活動,之後就開始沒有任何的文字記錄。

長白山,難道說他進山裡去了嗎?我們非常懷疑。〗

【1990年的12月7日】

〖這裡無從查起,我們調轉了方向,開始從皇帝那邊入手,在明志中有詳細的出使往來和大典的記錄,我們想從其中尋找汪藏海壁畫上描繪的那次大典,或者他出使別國的記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