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注釋

[1]「海洋之星」,參看第十二章注[598]。

[2]見《威尼斯商人》第1幕第3場夏洛克的台詞:「多次您在交易所里罵我。」

[3]H・M・S.是「國王陛下之船」的首字。

[4]弗洛拉・麥克弗利姆西是美國律師兼詩人威廉・艾倫・巴特勒(1825-1902)的《無衣可穿》(1857)一詩中的女主人公。

[5]「熟……紅唇」出自托馬斯・坎皮恩(1567-1620)的《她臉上有座庭園》一歌。

[6]非凡氣字,原文為法語。

[7]《公主中篇小說》(1886-1904)是倫敦一周刊名,每期至少刊登一篇中篇小說。

[8]據海德一九八九年版(第287頁第6至7行):「總是」後面有[從倫敦橋路那邊]之句。倫敦橋路是愛爾蘭區的一條街,格蒂一家人就住在這一帶。

[9]《夫人畫報》是當時每逢星期四在倫敦出版的周刊,內容為時裝、音樂、戲劇、文藝方面的圖片。

[10]克勒利,參看第五章注[23]。

[11]一中指約四英寸半長。

[12]小,原文為法語。

[13]這裡是意譯。直譯就是:「q木、偈骰蠐蓯鰲保出自英國詩人拉迪亞德・吉卜林(1865-1936)的《樹木之歌》,是對永恆的象徵性譬喻。

[14]「傑出人物」一語出自塞繆爾・瓦倫特・科爾(1851-1925)的《林肯》一詩。

[15]「自……將來」,這裡,格蒂把天主教婚配祝文援引錯了,應作:「自今日起,禍福同享,貧富共當,不論患病或健康,惟有死亡才能使我們分手。」

[16]一种放了山莓果醬的乳蛋布丁。

[17]加里歐文,參看第十二章注[33]。

[18]《為了圖清靜,怎麼著都行》(1626)是英國戲劇家托馬斯・米德爾頓(約1570-1627)的劇作的題目。

[19]西絲和西茜都是瑟西莉亞的昵稱。

[20]這是哄孩子玩的童謠,參加者在提到「市長大人」、「馬」和「馬車」時,分別摸摸前額或其他部位。

[21]特里頓維爾是沙丘的一條通衢大道。

[22]洛雷托是義大利馬爾凱區城鎮,以聖母堂聞名。堂內壁龕豎有聖母聖嬰像。

[23]《皮爾遜周刊》是每逢星期四在倫敦出版的一種定價一便士的周刊。

[24]「凡是……烙印」一語出自約翰・托賓(1770-1804)的劇作《蜜月》第2幕第1場,引用時作了一些改動。

[25]約翰・費爾(1625-1686),英國聖公會牧師,牛津大學教長和主教,曾迫害宗教信仰上的自由主義學派。

[26]《他的……他》,這裡把門羅・H.羅森菲爾德所作通俗歌曲《她缺點縱多,我依然愛她》(1888)中的「她」改成了「他」,「我」改成了「她」。

[27]《告訴……愛》是G.H.霍德森所作通俗歌曲。

[28]「我……附近」出自《圍攻羅切爾》(參看第十章注[116])第2幕中的詠嘆調。

[29]《月亮升起來了》是《基拉尼的百合》(參看第六章注[24])中一插曲。

[30]從行文看,查理和湯姆是格蒂的弟弟。

[31]帕齊和弗雷迪是迪格納穆的兩個兒子。

[32]「護守天使」一語出自《哈姆萊特》第5幕第1場中雷歐提斯對哈姆萊特王子所說的話。

[33]那個地方指廁所。

[34]滕尼,參看第十章注[204]。

[35]據《希臘神話》風神之女阿久娥涅(哈爾西昂)因新婚的丈夫溺死,傷心而投海自盡。眾神遂把這對夫婦變成翠鳥。冬至前後兩周,風神使海上風平浪靜,以便於翠鳥築窩。因此,冬至前後的兩周即通稱哈爾西昂時期。

[36]按《奧德修紀》卷6中描述跡西卡公主有著一雙白皙的胳膊。

[37]指英國詞典編纂者約翰・沃爾克(1732-1807)所編《英語發音評註辭典》。

[38]「失……一回」一語套用威廉・愛德華・希克森(1805-1870)的詩《試吧,再試它一回》。原詞是:「假若最初你沒成功,試吧,再試它一回。」

[39]聖伯爾納(參看第十二章注[575])曾稱讚、吟誦並引用過這篇以首句「記住」為題的歌頌聖母的禱文,但禱詞不是他編寫的。

[40]聖約翰・馬丁・哈維(1863-1944),英國演員,二十世紀初曾在都柏林演出。

[41]指詹姆斯・艾伯里(1838-1899)所作喜劇《兩朵玫瑰》(1870),女主角是一對總穿同樣衣服的姊妹。

[42]獅子鼻,原文為法語。

[43]「沒有……冤屈」一語出自《李爾王》第3幕第2場中李爾王對肯特所說的話。

[44]意思是使他皈依天主教。

[45]「過去的回憶」一語出自《瑪麗塔娜》(見第五章注[104])第2幕第2場的歌曲《有一朵盛開的花》。

[46]「為我等祈」,原文為拉丁文。

[47]聖母七苦指耶穌被釘十字架(第5苦)、被埋葬(第7苦)等,均見《新約全書》。下文中的「蒙席」,參看第十二章注[286]。

[48]九日敬禮是天主教一種連續九天的禱告。

[49]見《路加福音》第1章第38節。

[50]「四十小時朝拜」是天主教的一種儀式,一連供奉耶穌聖心(參看第六章注[181])達四十個小時,讓教徒朝拜。

[51]「看哪!」原文為法語。

[52]「堂堂聖體,奧妙至極,吾叩首行敬禮」是聖托馬斯・阿奎那所作的聖歌最後兩段的首句,在聖體降福儀式中吟唱。格蒂不諳拉丁文,故把音節斷錯了。

[53]蕩婦,原文為英語化了的愛爾蘭語。

[54]這是慣常應付那些不停地問時間的孩子的話。

[55]我的彼得伯伯是俚語,指當鋪老闆,一個能夠給予經濟援助的闊伯伯。

[56]俚語,水道暗指尿道。

[57]原文為拉丁文,是緊接著「跪拜讚頌」而誦的經。

[58]「捫心自問」一語出自英國詩人理查・哈里斯・巴勒姆(筆名:托馬斯

・英戈爾德比,1788-1845)的《聖奧迪爾之歌》。

[59]原文為法語。

[60]愛琳,參看第七章注[46]。「愛琳……姿容」和「晚鐘」均出自托馬斯・穆爾的詩作。

[61]指當騎者願意原地蹬車時,就可以使後輪脫離車架的一種自行車。

[62]十九世紀美國女作家瑪麗亞・卡明所著《點燈夫》的扉頁上記載著表演空輪的故事。《梅布爾・沃恩》(1857)的女主人公與格蒂同名,後為點燈夫所收養。

[63]「瑪利亞的孩子」指一八四七年由仁愛會修女所創設的天主教聯誼會。

[64]在第六章中,蘭伯特曾談到布盧姆在希利的店裡推銷過吸墨紙。見該章注[184]及有關正文。

[65]喬伊斯在《斯蒂芬英雄》中曾引用此詩:「你是凡人嗎,我理想的人兒?在柔和的薄暮中,你會到來嗎?」

[66]《愛情嘲笑鎖匠》(1803)是喬治・科曼(1762-1836)劇作的題目,後成為諺語,用來比喻什麼也阻擋不了愛情。

[67]歌之國,指義大利。

[68]「為了……手段」一語出自《哈姆萊特》第3幕第4場中哈姆萊特王子的台詞。

[69]慣例指當時從中下層的人們看來,社交界(這裡指上層社會)的已婚者倘若因婚姻不幸而分居,是允許與人通好的。

[70]「已淡……歲月」一語出自《古老甜蜜的情歌》,參看第四章注[50]。

[71]「列國……上主!」一語出自《詩篇》第117篇。

[72]指麥拉斯義賣會,參看第八章注[280]。

[73]蕩婦,原文為英語化了的愛爾蘭語。

[74]這是根據《土地購買法》(1891)設立的機構,旨在解決愛爾蘭西部窮鄉僻壤的人口過剩問題。

[75]羅馬蠟燭是焰火的一種。

[76]這是瑪莎信中的話,參看第五章注[36]及有關正文。

[77]特蘭奎拉女修道院,參看第八章注[44]。

[78]指由於電車擋住視線,布盧姆未能看到女人的長筒絲襪。參看第五章注[13]及有關正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