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洛陽古冢

瞎老義認識天津衛城門口擺攤兒算卦的一位道人,那老道姓催,人們以催老道呼之,解放前挑個幌子號稱「鐵嘴霸王活子牙」,當地人大多知道「崔老道算卦——十卦九不準」,他那套全是江湖上蒙人的手段,通常只能騙外地人,很多時候算卦賺不著錢,他就靠說評書糊口,尤以《精忠岳飛傳》說得最好,可也沒到茶館裡說書藝人的水平,純是順口胡編,講到哪算哪。

有些上歲數的人提起崔老道,卻說此人深不可測,有真本事,崔老道自身的離奇經歷,比評書里的包袱還勾人腮幫子,就是從年初一說到年三十兒,也說不盡那許多。

民國初年,催老道在南門口算卦說書,趕上年景不好,賺的錢根本不夠養家糊口,吃了上頓愁下頓,他要用真本事,也能賺著錢,可不敢用,福淺命薄擔不住,不用還好,一用准倒霉。

這天來了個賺錢的活兒,怎麼回事呢,原來有姓杜的兄弟三人念書人,家境中等,老大老二和老三全是瘸子,並且都是右腿瘸,老大走路時右腿畫圈,老二跛的厲害,要拿右腳尖點地才能走,老三右腿拖地,整天拖著腿走,二十多歲了還沒娶上媳婦,在舊社會二十來歲不結婚可算晚了,要說條件還不錯,但是因為腿腳不好給耽誤了,哥仨心氣兒特別高,立下誓願,長得不好的姑娘不行,姑娘長得好,不是大家閨秀,家裡沒錢沒勢的也不行。

憑這三位這樣的條件,非要娶三個家財萬貫的西施回來,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拖著,三兄弟最近瞧上一家,城裡高財主家正好有三個閨女,剛到該出閣的年紀,模樣長得也俊秀,知書達禮,關鍵是高財主是大戶人家,家裡有的是錢,怎麼尋思怎麼覺得合適,哥兒仨聽說高家也正物色女婿,趕緊來求催老道去幫忙上門遊說,按說提親這種事兒得找媒婆才對,可兄弟三人腿瘸得厲害,哪個媒婆見了都搖頭,勸他們趁早別痴心妄想了,仨瘸子一合計:「咱得上南門口找催老道,道長出馬沒有辦不成的事。」

催老道號稱鐵嘴霸王,算卦算得准,其實說好事向來不準,說壞事一說一個準,稱作「黑嘴霸王」還差不多,還有個綽號是「活子牙」,子牙是誰?助武王伐紂,斬將封神開周八百年的太公姜尚姜子牙,您想他有姜子牙這麼大的本事,去高財主家說媒提親算得了什麼,一看這仨瘸子給了不少錢,催老道見錢眼開,打包票說:「三位儘管放心,貧道就等著喝三位的喜酒了。」

催老道平日里專靠蒙人吃飯,慣會說話,做這行當面嫩口薄,壓不住人也不行,他穿著道袍留著鬍鬚,言談舉止有模有樣,江湖上那些迷信的勾當全都懂,談起婚姻來也是一套一套的,他搖頭晃腦地掐指推算,嘴裡念念有詞:「雞猴不到頭,白馬犯青牛,天龍沖地兔,虎蛇如刀銼,羊鼠一旦休……」

反正崔老道這些話,大多是說給販夫走卒聽的,說深了那些人也不明白,高財主為人十分迷信,當時讓催老道拿話唬住了,以為這兄弟三人真是青年才俊,生辰八字跟自家三個閨女配得也好,今後必定富貴無限。

穩妥起見,高財主還是提出來自己要先見見這三個人,畢竟是口說無憑,催老道早有安排,雙方約好見面在一塊喝茶,他跟那哥兒仨一大早提前到了,等高財主來到一同起身行禮,然後坐下敘話,各自說說家裡的情況,整個過程一步沒走,高財主見這兄弟三個談吐有度,長得也是一表人才,穩穩噹噹的一點都不輕浮,心裡挺高興,還備份厚禮謝了催老道。

舊社會談婚論嫁說麻煩真麻煩,說簡單也簡單,經過催老道花言巧語從中穿針引線,很快定好了親事,擇良辰吉日成婚,新娘子過門之前根本見不著新郎官,等過了門,生米也就煮成熟飯了,再後悔可來不及,但是恰好拜堂之後沒兩天是高財主的壽誕,新姑爺要去拜見岳父岳母,這可怎麼辦,催老道眼珠子一轉,又給哥仨出了個損招。

賀壽那天,三兄弟騎馬到了高家,高財主帶著眾親朋到門前迎接三個貴婿,哥仨見老丈人親自迎出來了,趕緊甩瘸腿下馬,可誰也不敢邁步,一邁步就露餡了,按催老道的吩咐,大哥先沖高財主一拱手:「岳父老泰山在上,先受小婿一拜,今天是您老的壽誕吉日,小婿不才,斗膽給您在地上畫幾輪圓月祝壽,這叫滿窗月。」說著話掄右腿畫圈,一路從大門進了廳堂,在地上留下一圈一圈的印痕。

二哥說:「岳父老泰山,小婿這廂有禮了,我大哥畫滿窗月祝壽畫得不錯,小婿也給您露兩手賀壽,我自小練過輕功,這叫燕抄水。」說完右腳點著地,快步躥進了前廳,地上又多了好幾個點。

輪到三哥了,三哥說:「岳父大人,今天您過壽,您瞧我這倆哥哥都樂糊塗了,雕蟲小技也敢在您面前逞能,待小婿把他們倆畫的都塗了,我這叫一掃光……」說話間,拖著瘸腿把地上的痕迹全抹了。

哥仨瞞天過海,又混過去一次,直到新媳婦回門兒,把事情跟爹娘一說,可瞞不住了,氣得高財主給大罵催老道八輩祖宗,那個年頭,嫁出去的姑娘是潑出去的水,沒有往回收的,可人家這口氣咽不下去,好好的三個閨女便宜仨瘸子了,非找人打斷催老道一條腿不可,催老道沒想到這高財主這麼小心眼兒,但人家財大氣粗他也惹不起,聽得風聲不對,連夜逃出城去,一時半會兒不敢回家了,眼看身上盤纏快用盡了,不免生出了盜挖古墓的念頭,正好他在外地有幾個結拜的兄弟,尋思渡過黃河,找那幾個磕過頭的兄弟,合起伙來盜掘古墓取寶,發上一筆橫財。

崔老道頭一個先想到了他的結拜兄弟「打神鞭楊方」,只因此人身法敏捷如靈貓,能探山中十八孔,所以還得了個「賽狸貓」的綽號,倒斗的手藝正經是關中老師傅所授,那些上天入地的勾當,百般都會,江湖上老輩兒人提起他,沒有不知道的。

有段無從證實的傳說,相傳楊方出生前,其父夜得一夢,夢中恍惚走進一座飛檐斗拱有金龍抱柱的大殿。殿中端坐一位身穿蟒袍玉帶的老者,牆角還蜷著只貓,那隻貓哪都好,只可惜沒有眼,是只無眼的瞎貓。老者指著狐狸對楊父說:「這就是你的孩子。」楊父搖頭道:「這樣的孩子不如不要。」老頭聞言,從大殿抱柱的盤龍上,摳下兩枚龍眼金睛,按進了那隻貓的眼窩裡,楊父一驚而醒,次日其妻產下一子,兩眼炯然有光。

其實楊方是他師傅撿來的孤兒,自己都不知道爹娘在哪,這種傳說本身又無憑無據,不能太過當真,不過既然有這種說法流傳,也說明楊方這雙眼確實了得,天越黑越亮,目力不凡,他師傅人稱金算盤,常在黃河兩岸出沒,後來下落不明了,估計是土了點兒了,這是行話,意思是死了,之前留給楊方一條四楞七節打屍鞭,卻不是江湖人用於防身的軟鞭,而是精鋼打造的七節硬鞭,如同馬上戰將所使的兵器,沉重無刃,以力傷人,據傳當年伍子胥掘楚王墓鞭屍三百,故此殭屍都怕鞭打,倒斗用的四楞鎏金鞭喚作「打屍鞭」,鞭有節,鐧帶楞,這條打屍鞭兩者兼備,像鐧又像鞭,顏色像黃銅,極沉極重,長兩尺五寸六分,共分七節,四楞凹面,陰刻伏魔鎮屍咒,鞭柄裹以龍鱗,除了鎮屍辟邪,還可以量地尋穴,平常提死屍犯忌諱,對外就叫「打神鞭」。

打神鞭楊方盡得傳授,憑著通曉諸路風物,背上銅鞭到各地盜墓取寶,遇上為富不仁的大戶財主,也會翻牆進去竊取財物,專做劫富濟貧的勾當,出道以來從沒失過手,說話是民國初年,天災人禍接連不斷,這天底下一亂,就是遍地出土匪的年頭,豫西管土匪叫趟將,當時有個趟將出身的軍閥頭子屠黑虎,手握重兵,割據一方,那些年軍閥通過盜墓發財擴充部隊的事情非常普遍,屠黑虎也經常做這種勾當,發死人財倒不算什麼,活人的命他要得更多,前不久在河南開封附近跟另一路軍閥打仗,戰局相持不下,他為求速勝,掘開黃河引發大水,淹死的無辜百姓數以萬計。

當時打神鞭楊方到外地踩盤子,聽聞河南開封是六朝古都,北宋遺風猶存,想順路過去看看,遠遠就聽得水聲隆隆,走了多半天才到黃河渡口,只見黃水翻滾如沸,浩浩東流,頓生壯闊蒼茫之感,然而渡河之後一路行去,卻在沿途看到無數逃難的災民,路上隨處可見賣兒賣女之事,全是黃河泛濫後留下的凄涼景象,哀鴻遍野,大災之後必有大喪,死的人太多,那些沒主家收斂暴屍於野的遇難者,全被野狗烏鴉啃成了白骨,找人一問才知道,是軍閥屠黑虎掘開河口所致。

打神鞭楊方多曾聽說過屠黑虎的惡名,知道這個軍閥頭子是心狠手辣殺人如麻的土匪,趁著亂世發跡,為禍不小,按面相上說此人兩眼多白,乃是奸雄之相,久後必亂天下。

這天晌午,楊方信步進了開封城,老言古語說得好——「黃河水無風三尺浪,開封城無風三尺沙」,洪水過後又颳起了大風,聲如鬼哭,城裡城外沙塵漫天,楊方心生感慨:「都說口外的風大,這黃河邊上颳起大風,也是兜著人走,簡直要把人刮到王母娘娘那去了。」

他一邊想一邊走,走到了開封城的城門附近,當地人對風沙習以為常,街上照常是車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