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荒世界 第三十六章 家天下

皇宮中

「都是朕的好臣子啊!」

「好一個國泰民安!」

「哼哼!」

「山賊襲擊、蒙面人偷襲、魔道偷襲……朕也是熟讀史書,怎麼未聞有如此的太平盛世?」

……

不怪泰昌帝發怒,實在是發生的事情太過氣人。僅僅只是清查僧廟寺產,還沒說要怎麼樣,就搞出這麼大動靜,擺明就是在向他這個皇帝示威。

偏偏禁軍的表現又不盡人意,被人揍得鼻青臉腫不說,關鍵是明知道兇手是誰,居然也不據實奏報。搞得泰昌帝現在非常被動。

好不容易策划了一次行動,就是為了打各方一個突然襲擊,結果到了關鍵時刻禁軍掉了鏈子,直接讓朝廷淪為笑柄。

追究責任是不可能的,禁軍中關係戶太多。現在這幫廢物都挨了揍,再追責就顯得他這位皇帝沒有度量,很容易引發勛貴集團的集體反彈。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大周帝國,對官員們的要求已經大大降低,只要是大義無虧,些許小錯根本就不能算事。

像這次的事情,拿到朝堂上來說,禁軍上下不僅無過,反而是有功之臣。雖然清查僧廟寺產失敗,可人家剿滅了京師附近的亂黨,維護了大周統治。

甭管皇帝信不信,反正文武百官是信了。不信可以看奏摺,上面的殲敵人數都破了十萬大關,連金丹魔頭都砍死了好幾個。

唯一遺憾的是沒有留下屍首。不過考慮到魔教妖人的緣故,及時毀屍滅跡也說得過去。

類似的戰報,每年都要收到很多份。全國各地的戰報匯聚在一起,每年剿滅的亂黨沒有一千萬也有八百萬。

和層出不窮的捷報相對應的就是百官口中的——國泰民安。

當然,期間也少不了不斷的丟城失地。丟了、收復、丟了、再收復……整個一循環產業鏈,搞得周天子都不知道哪些地方還在、哪些地方已經丟了。

沒有法子,這種情況都持續了上千年。連續若干代皇帝都在和稀泥,偏偏泰昌帝是個喜歡較真的皇帝。

事實上,泰昌帝也想過混日子的,怎奈老祖宗留下的萬年大劫預言近在眼前,容不得他繼續醉生夢死。

不改革就是等死,改革誰也不清楚。反正在過去的近萬年歲月里,大周帝國前前後後都改革了好幾十次,均以失敗告終。

折騰了幾十次都沒有把帝國折騰死,泰昌帝自然要繼續嘗試了。反正再怎麼折騰,也不會比現在的局面更糟糕。

待皇帝發泄完了,唐國公楊碩才硬著頭皮上前勸說道:「陛下,請息怒!您若是氣壞了身子,豈不是讓那些亂臣賊子如了願。」

「息怒?」

泰昌帝冷笑道:「那些亂臣賊子如此囂張,朕的禁軍又成了病貓,你讓朕如何能夠息怒?」

聽了皇帝的話,楊碩默默的低下了頭顱。手下人不爭氣,當老大的日子也不好過。現在被皇帝遷怒,他也只能裝聾作啞。

眼瞅著要壞事,一旁的內閣首輔急忙上前幫忙解釋道:「陛下,此事和楊公無關。禁軍的疲弊早就深入骨髓,絕非一日可扭轉。

這次的事情,其實也並非全是壞事。保守派勢大,不易直接與之爭鋒,正好利用這次失敗,先麻痹住他們。

至於禁軍之事,繼續改革就是。事實上,相比之前禁軍的表現已經好了很多。

雖然被人揍得灰頭土臉,起碼這次他們和敵人交了手。打不贏是實力問題,對朝廷的忠心他們還是有的。」

能力不行,只能拿忠心說事。相比大周其它軍隊而言,禁軍對朝廷的忠心絕對是排前列的。

裡面的勛貴子弟個個都是既得利益集團的一員,屁股絕對坐得正,近乎全部都是擁護大周帝國統治的。

泰昌帝嘲諷道:「哼!他們也只剩下忠心了,可惜這份可憐的忠心還打了一個折扣!」

忠於大周不等於忠於皇帝,勛貴集團都是大周帝國的堅定擁護者,有多少是他這個皇帝的擁護者,那就很難說了。

若非沒有可用之人,泰昌帝恨不得將這幫傢伙全部換掉。可惜這隻能想想而已,沒有勛貴集團的支持,大周帝國立即就會分崩離析。

站在門口的李凡忍不住開口提議道:「陛下,這些人畢竟是忠於朝廷的。既然他們不肯支持改革,不如廢物利用,打發他們到地方上鎮壓叛亂。

這些人的能力雖然不怎麼樣,但身後的勢力卻不小。如果能夠許以厚利,誘使他們背後的勢力出力,穩定地方局勢應該不難。

不管怎麼說,現在都必須先將叛亂給撲滅下去。要不然朝廷的財政,早晚都會被這個無底洞吞噬乾淨。」

餿主意?

好主意?

誰也說不上來。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按照李凡的提議,能夠先解朝廷的燃眉之急。至於由此可能導致的後遺症,改革派現在還顧不上那麼多。

事實上,在場的這些人大部分也是勛貴子弟,區別僅限於嫡系和旁系、小貴族和大貴族、實封貴族和虛封貴族。

就算自己頭上沒有爵位,祖上也一定是貴族。包括正統的文人世家,本質上也是貴族集團的一員。只不過因為利益的緣故,形成了不同的團體。

時至今日,大周帝國貴族集團內部已經形成了一條鄙視鏈:

地方諸侯勢力最為雄厚,站在鄙視鏈的頂端。看不起所有頂著虛銜的傢伙,認為沒有封地就不是正統貴族;

混軍隊的虛封貴族也看不起習文的傢伙,認為這些文人只會耍嘴皮子,沒有絲毫的貴族風範,不願與之為伍;

受到排斥的文人貴族,對以上兩個不帶他們玩兒的團體,那是羨慕、嫉妒恨。迫不得已,只能另起爐灶拉出了一個文官集團。

這三個團體內部,又分成了若干個小團體。同時也不乏跨越大團體混的,比如說:保守派、改革派、中立派,就是三個大雜燴。

受此影響,整個大周官場都亂得不像話。今天是改革派,明天是保守派,後天可能又變成了中立派,跳來跳去的事情時有發生。

若是深究下去,這些傳承古老的大貴族,幾乎都有過聯姻,全他媽的都是親戚。相當於一大家子在陪皇帝玩兒政治遊戲。確切的說,皇帝也是這家子中的一員。

在過去的近萬載歲月里,甭管怎麼風雲變化,權力都在這個小圈子裡輪流轉。

見無人反對,猶豫了片刻功夫後,泰昌帝緩緩說道:「既然大家都不反對,那就按李愛卿的提議辦!

楊公,此事就交給你負責了。儘快擬定一份名單上來,將這群滾蛋打發到地方上去!」

看了看皇帝的臉色,楊碩暗自叫苦。這年頭的地方官可不好坐,不僅陞官速度慢,還要天天和亂民打交道。

現在大家都在拚命往中央擠。在大多數人眼中,京官外放就等於流放。

就算是外放能夠升一級,可那又怎麼樣?十幾二十年後再看,基本上還是留在京中的混得更好。

真要是想外放,那也是等到了一定級別,需要靠外放跨入朝中大員行列之時,大家才會去考慮。

這個時候擬定名單,註定是要得罪人的。可是沒有辦法,同實封貴族的逍遙自在相比,他這個位高權重的唐國公卻不得不跟著皇帝的步伐走。

不過對改革派而言,這卻是一件大好事。踢走了這幫人,不僅減少了接下來改革可能遇到的麻煩,還給自己人騰出了一堆位置。

這年頭,誰家沒有幾個等著補缺的崽兒?就算是自己的兒子不需要,家族中也一定會有人需要。

對勛貴一脈把持的禁軍,大家早就垂涎欲滴,只是一直都沒有合適的插手機會。

得了這麼大的好處,大家看李凡的眼神一下子順眼了很多。紛紛嘆服:不愧是「聖人轉世」,這份思想覺悟就是高。

……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