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隊又一次迎戰湖人隊之前,大本先回來了。
雖然沒和太陽隊正式簽訂新合同,但他已經迫不及待。
花了一周時間和家人度了個小假後,他就馬不停蹄回了菲尼克斯。
和之前小斯一樣,補充了巴特勒讓他看到了這賽季奪冠的希望。
當然因為沒有簽合同,他肯定是不能上場的。
但是,他可以跟著球隊一起訓練啊!
保持狀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幫助洛佩斯提升防守。
之前他在的時候,洛佩斯是輪換的第11或者12人。
太陽隊的正常輪換是9~10人,所以洛佩斯一般很難撈到什麼上場時間。
但是現在的話,大本還沒簽合同,他肯定要取代大本進輪的。
洛佩斯也是攻強守弱的典型,雖然天賦上比哥哥要差了一些,但當個替補中鋒完全是夠用的。
只不過他的卡位、防守站位,包括防擋拆這些細節方面都需要提升。
好在太陽隊還有時間。
一天後,湖人隊抵達菲尼克斯。
晚上林影載著巴特勒,開車到酒店門口接上了科比。
科比直接跑到后座和巴特勒嘮嗑去了,而且聊得火熱。
林影在前面插不上話。
嗯,有種當電燈泡的感覺。
終於到了姚餐廳,討論到吃的環境時,開始進入他的主場了。
科比顯然對中餐有過嘗試,對一些東西有興趣會先問一下林影是什麼。
然後可能是因為在義大利長大的緣故,他特別鍾愛麵食。
在林影的推薦下他準備嘗試一下刀削麵。
而且他還和林影聊起了以前他和巴特勒的一個趣事。
因為平時忙著訓練,尤其是奧尼爾剛離隊那會兒,他基本上謝絕了所有的業餘活動。
所以他給別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除了訓練完全沒其他社交的訓練狂。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巴特勒當時弄了個派對,邀請了科比和奧多姆。
那個派對有幾十個人參加,他們看到科比的時候都是震驚臉。
而且科比剛坐下就接過被人遞過來的豬肋,然後一邊吃一邊和奧多姆巴特勒有說有笑地聊著。
這一下把其他人都看呆了:
「天啊,科比竟然吃肋排!」
這裡有一個背景,因為瘦肉精是NBA的違禁藥品,而豬肉很多含有又沒檢測到,所以NBA球員一般不吃豬肉。
然後科比的回應很有意思,他笑著回道:
「是啊,科比還自己開車去加油站加油呢!」
巴特勒在一旁模仿著科比的語氣說道。
這頓時引來科比的一陣笑聲。
林影看著兩人,和科比接觸的時間並不算短,但這樣的科比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看得出巴特勒和科比的關係非同尋常,完全超出了一般朋友的範疇。
「林,你不是想知道卡隆的故事嗎?」
因為上菜需要時間,科比趁著這個時候開口。
林影也正襟危坐,洗耳恭聽。
人人都知道艾弗森的故事,因為艾弗森站上了NBA總決賽的舞台。
在那個故事裡,艾弗森小時候處境艱難,天天和毒丨品暴力打交道,但是自己潔身愛好,沒有沾染其中。
那讓他最終成為了NBA狀元秀,並且打出了一番自己的天地。
而巴特勒同樣也是處境艱難,但是他走上的是和艾弗森完全相反的道路。
他出生在密西根湖附近,離著密爾沃基只有22英里的小城鎮。
他的父親也是早早拋棄他和母親,他的母親為了養活他需要打兩份工。
和艾弗森不同的是,他沒有繼父。
所以他更像是艾弗森繼父那個角色,為了讓自己和母親活下去,他從十二歲就開始販丨毒。
在美國,這可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工作。
不過要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做好這個顯然有難度。
他一直干到15歲,然後被抓了15次。
最後一次,當地警方終於意識到這個少年再這樣下去遲早會橫死街頭,於是他們把他扔進了少管所。
他需要在那裡服刑一年。
這聽起來是個美好的故事。
但就像許多被包裝的美國故事一樣,它的內部都是見不得光的。
那個少管所,按照巴特勒的話來說,那可能比販丨毒還危險,在那裡面的每一天都「生死攸關」。
有人被強丨奸,有人被謀殺,但沒人會過問。
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周圍全是世界的黑暗,可想而知那是一種怎樣絕望的環境。
也就是這時候,他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籃球。
就跟美國電影里描寫的那樣,籃球場因為投資不大,佔用場地也不大,一般少管所監獄都會配備一個。
也就是那時候他發掘出了對籃球的熱愛。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巴特勒跟勞厄是一類人。
勞厄殘缺的是身體,而巴特勒殘缺的是心靈。
但相同的是,他們都通過籃球拯救了自己。
在一次和其他人鬥毆被關了兩周監禁後,他終於想明白了,他要打籃球!
於是乎從少管所出來後,他就開始把自己所有的熱愛投入了籃球。
「他們還是找過我。」
就在這時巴特勒打斷了一下科比的話。
「我從那裡出來後不久,他們在我家附近發現了那東西,然後因為我的前科懷疑是我做的。」
科比這時候詫異地看著巴特勒,顯然他應該是沒聽巴特勒說過這一段。
「他們要把我抓去坐十年的監禁。」
巴特勒說到這的時候表情明顯還有些後怕。
如果真的要坐十年,別說籃球生涯,他好不容易走回正規的人生都會被徹底毀掉。
當然,現在巴特勒坐在這裡,作為一個NBA球員,那最後顯然沒發生。
「但是當時里克·蓋勒警官跟我交流,確認了我和那沒關係,他救了我。」
巴特勒接著滿是感慨。
誤捕在美國警察行業是很常見的,當年艾弗森鬧得沸沸揚揚的也是類似的事情。
所以那個叫蓋勒的警察算得上是巴特勒的再造恩人。
科比還沒回過味來,後面的故事巴特勒自己講了起來。
雖然他走上了籃球這條路,但15歲才開始接觸籃球,而且有那些不良記錄在,他的籃球路註定坎坷。
一開始,他就被迫和母親搬離了原來的街區。
因為那些不良記錄,當地的學校拒絕接收他。
之後他被迫進入一所技術學校,然後開始一路升級打怪。
他先是通過努力進入到緬因州預備學校。
也就是那段時間,他除了訓練和比賽,剩下的時間就在漢堡王打工賺錢。
之後他又通過努力進入了華盛頓公園中學,並且開始兌現自己的籃球天賦。
他幫助球隊從上一賽季的3勝19負提升到了19勝3負,並且連續98場比賽貢獻30+10+5。
正是這樣的比賽,讓他最終進入了AUU聯盟,兩年後完成專升本,最終進入到了康涅狄格大學。
大一的他已經20歲,然後他第一年就貢獻了15.6分7.6板。
到了大二,他將這個數據提升到了20.3分7.5板,幫助康大成為了大東聯盟常規賽和錦標賽雙料冠軍,並且在同年打進了精英八強。
也就是那一年,他敲開了NBA的大門,以首輪第10順位被熱火隊選中。
到這,後面的故事林影大概也知道了。
熱火出道巔峰,第二年失去位置被當作交易奧尼爾的籌碼,到了湖人成為二當家並且和科比成為好友,最後到了奇才開啟了自己三叉戟的生涯。
聽完整個故事,林影的心情還是很震撼的。
在他以前聽說過的故事裡,艾弗森也好,杜蘭特也罷。
他們的成長中,總會有一個人在呵護著他們,引導著他們,或是繼父,或是教父。
但是巴特勒這是硬生生靠自己一步一步打出來的。
現在去講只是一些風輕雲淡的文字,但是真的換個人置身其中,大部分人可能都是電視劇里活不過三集那種。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一個毒丨販,跑去漢堡王打工,那肯定會被他原來一起販丨毒的人嘲諷。
甚至可能,他們跑去餐廳給巴特勒點顏色看看,想把他拉回去都是可以預見的。
但是他最後堅持了下來。
這個故事似乎也能解釋很多事情了。
他的性格為什麼直來直去,因為沒有父親/教父的角色教他怎樣去和人更好的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