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中,朱由校心不在焉,將孫承宗等日講老師們氣的臉色發青,一個個顫顫巍巍的走了。
他們走後不久,殿外顛顛跑來一個司禮太監,喜上眉梢的道:「恭喜皇爺,賀喜皇爺,選三出結果了。」
朱由校將手中書扔到一旁,立即問:「李實,都是誰?」
李實道:「回皇上,劉太妃考校詩畫諸藝後,選定了河南祥福縣張氏、順天府大興縣王氏、南京鷹揚衛段氏三人為妃。」
張氏、王氏、段氏,這個張氏,若不出意外,應該就是後世有名的懿安皇后張嫣了!
見皇帝面露喜色,李實忙又諂媚笑道:
「劉太妃說,選出的三女皆秀艷絕倫,古之昭君、玉環不能過。劉太妃還說,若論端正有福、貞潔不佻,張氏女尤其上也。」
「行,行!」朱由校喜不自禁,眉開眼笑,揮著手道:「李實,你有功,說吧,想要什麼?」
聽這話,李實想了片刻,依舊是一副笑容。
「為皇上選妃,這是做奴婢的本分,哪敢邀功,只要皇上不怪罪奴婢,奴婢便就心滿意足了。」
「你過來。」
朱由校看他一眼,招了招手。
李實忙近前幾步,只聽皇帝說道。
「上回蘇州的士子們鬧起來,楊肇基帶兵去蘇州後給朕傳回了個消息,說是有商人暗中與之勾結。」
「這事兒,朕看……怕不是那麼簡單。」話說到這裡,朱由校不再繼續,只是似笑非笑地望著他。
李實眼珠一轉,嘿嘿笑道:「奴婢願為朝廷出力,還請皇爺吩咐!」
「將王安遣回家養老,實非朕之本願。」朱由校的聲音有些低沉,「蘇州織造局這麼大的攤子,總還是要人去管。」
「李實,你管的過來嗎?」
李實聞言忙垂頭伏地,表露心跡道:「但有皇爺吩咐,奴婢萬死不辭!」
蘇州織造局,明面上看,是為皇室督造和採辦綢緞的衙門,在暗地裡,卻也肩負著代表皇室與商人接頭的重任。
其它的,李實還沒猜到。
他只知道,皇帝讓自己去提督蘇州織造局,肯定有一個讓自己去發展皇商的想法。
蘇州織造局,這可是個肥缺啊!
回京之前,李實已被大太監王安倒台的消息震驚。
要知道,王安那可是三朝老臣,在當朝皇帝下諭准其歸家之前,誰也沒想到他會倒下。
可是,在魏忠賢陰毒的伎倆之下,王安倒了,隨之,他那一大片的黨羽也被清理出了朝廷中樞。
至於那魏朝,到鳳陽皇陵已快半個月了,現在怕是被魏忠賢的乾兒子給整死了。
皇帝都不在乎,又有誰會去管魏朝的死活。
蘇州、杭州、江寧三處織造局,曾都是王安的心腹太監在管,現在魏忠賢得勢,這三處也繼續換一批新人。
魏忠賢就是因為知道朱由校也在盯著,才沒有自作主張的換人,他在等朱由校的態度。
提督織造局為五品官,但因為是欽差,實際地位與一品大員之總督、巡撫卻相差無幾。
這樣的美差,人人都惦記著,李實又怎麼能不覬覦?
甚至他還想過,是不是要逢迎奉承一下,請魏忠賢到皇帝面前美言幾句。
還沒來得及去找魏忠賢,今兒朱由校一個高興,就直接賞了他這個美差。
不過,這個位置是那麼好待的么?
「萬死不辭?」朱由校冷笑幾聲,「朕是要你去做朕的耳目,去發展朕的皇商,去幫朕賺銀子。」
說到這裡,朱由校來到李實身旁,輕輕拍了他的肩膀兩下,道:「到了蘇州,每月三次,將地方上的事務密奏給朕,懂嗎。」
「奴婢、奴婢遵旨!」李實垂頭望著地上,手心都攥出了汗,渾身更止不住的抖動。
朱由校笑了幾聲,好像壓根沒有這回事兒一樣,笑嘻嘻的跟著小宮娥去選後了。
……
不多時,一行人到了儲秀宮,朱由校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負手而入,望見了三名亭亭玉立的少女。
這三名女子各有特色,看得朱由校眼前一亮。
左第一位序這名女子,更讓朱由校淡淡一瞥便看出她的與眾不同。
且見她生的欣秀豐整,面如觀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櫻,站在那兒動也未動,卻顯得端莊大方。
劉太妃正拉著她左看右瞧,十分喜愛。
莫非,此女就是歷史上的懿安皇后張嫣?
想著這些,朱由校負手緩緩踱步過去,繞著她開始上下打量。
見皇帝眼光與自己一樣,劉太妃心中更加歡喜,望向朱由校道:「皇帝,你也瞅瞅,可滿意嗎?」
朱由校沒有回話,只是靜靜看著這名女子,問:「你叫什麼名兒?」
女子嘴唇微啟,行了一禮,輕聲說道:
「回皇上,民女姓張,名嫣,小字寶珠,父張國紀為開封府祥符縣人。」
張嫣,果真是她!
朱由校心中更加高興,好奇地繞著她轉了兩圈,似乎想要頃刻間就將這歷史上著名的賢后、艷后知道個遍。
倏地,他又問:
「你在家中時,都常做些什麼?」
張嫣雙手揣於胸前,克己守禮,一絲不苟地稟道:「回皇上,民女日惟練習女紅,或覽詩書而已。」
朱由校點了點頭,再度繞著她轉了一拳,最後停在身前。
余的兩名選妃王氏與段氏,雖都是靜靜站立不動,心中卻是對張嫣羨慕又嫉妒。
她們與幾十名秀女都在這宮裡,皇上一個不瞧,卻盯著這張嫣一個勁的看。
先是,選三時,劉太妃對張嫣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再是,朱由校來儲秀宮欽點皇后,對於張嫣的寵愛與好奇,更加被所有人看了個清楚、明白。
看起來,這大明朝皇后,似乎已經定下了。
盯了她半晌,朱由校忽然想起自己這些時日看過的一本書,問道:
「你說你在家閱覽詩書,那朕問你,《岳飛破虜東窗記》,你可聽過、看過嗎?」
張嫣抬起頭,舉止仍不失端麗,只是對朱由校淡淡掃了一眼,復又垂眸,輕聲回道:
「妾常讀《史記》、《大學》。」
「這些書有什麼用?」
聞言,朱由校微微皺眉,心道這張嫣看來還需要朕來親手調|教才行。
不然,可就要成後宮裡的「女先生」,成天給朕上課了。
這兩位一問一答,怕是已經情投意合,情誼綿綿,眾宮人遠遠看著,只覺得像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金童玉女。
不過朱由校接下來的話,卻並沒有起初他表現出的那樣十分滿意。
只見他轉過身去,淡淡說道:
「尚可。」
朱由校這兩個字一出,天啟王朝中宮至此確立,皇后位定,只待來日大婚,普天同慶。
……
天啟元年四月,民女張嫣被皇帝朱由校欽點為皇后,順天府大興縣王氏,被冊為良妃,南京鷹揚衛段氏,被冊為純妃。
除此三女外,因在西暖閣受幸而孕的童靜兒,以宮娥之身得福,苦盡甘來,被冊為裕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