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貧道沒修仙 第005章 這就開始了?

獲得九陽神功的曹柘,並沒有急著離開少林寺。

對他而言,少林寺著實是個不錯的新手村。

此時少林寺外有全真教頂著天下第一派的名頭,力抗各方壓力。

內又有諸多少林高僧護寺,雖時常有狂人闖寺,卻也還算是維持了基本盤不散。

曹柘身處少林寺中,跟著覺遠和尚修習諸多佛經古卷,也算是完成了一部分的知識積累,為將來解鎖張君寶逆天的悟性,打下堅實基礎。

畢竟依照曹柘前世看過的大多數武俠小說所積累的經驗,歷來的絕世武功,總是與釋儒道三家掛鉤,再不然就是奇門五行,八卦遁甲摻雜其中。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所謂修行武功,特別是內功修鍊,就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凝練精氣神三寶,以達到內養生機,外放傷人的地步。

而釋儒道三家,把持著無數生民的精神文化教育,更有古往今來數不清的能人志士,將畢生心血灌注其中。

後來者借用前人觀念,打開途徑,修築武學寶典,就等於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當然容易攀上高峰,達到一個很不一般的高度。

相互之間的關聯,一如理論物理和實用物理。

而捨棄了這些,全憑一己之力從無到有,其中難度便超乎想像。

如用現有文字寫一本書不難,但如果從造字開始寫書,那難度就超綱了。

有了這樣的思想覺悟,曹柘學習起佛家典籍來,就沒有半點不耐。

對於那些玄玄乎乎,涉及神話虛妄的內容,大多一沾即走。雖然萬界競技場的出現,似乎打碎了原有的三觀,無法再堅定的否認仙佛神祇的存在,但是神鵰俠侶畢竟只是一個低武世界,想來也不可能涉及仙佛,故而多做研究,暫時也並無裨益。

而對於涉及到哲學理念,天人之道,存乎之理,自然運轉等等方面的內容,則是反覆誦讀。

逐漸的,也開始習慣用頗為唯心的視角,去看待世間萬物,逐漸扭轉原本純粹的唯物主義價值觀。

以張君寶的悟性,閱讀理解起來,幾乎沒有半點難度,何況還有覺遠和尚在一旁耐心指點,更是讓曹柘的積累,可謂一日千里。

如此大約一個月後,曹柘已經以其超凡的悟性,超群的記憶力,以及絕佳的狀態,將藏經閣內大量的孤本、古籍囫圇的看了一遍,記在心中作為知識儲備。

而九陽神功也已然修鍊到了第二重,內氣貫通十二正經,如果單單以內力而論,足以媲美江湖上不少二流人物。

至於真正開始習武,這倒是不容易。

少林寺的僧人分文武兩條線,覺遠和尚是修禪打坐的文僧,張君寶作為他的弟子,即便是剃度出家了,遵循脈絡,也依舊是文僧,不會被授予寺中武學。

文武兩條線也不是不能相互轉化,只是需當有一定身份的大和尚,在其中幫忙活動。

覺遠雖出家多年,卻不善經營,寺中地位不高,也就很難幫曹柘獲得習武資格。

無法修鍊外功,應用一身內力,曹柘也不著急,更沒有急中出亂,選擇去羅漢堂、降魔院這些地方偷學武功。

而是在藏經閣內,翻找出幾本不同版本的五禽戲、養生操之內的學了起來。

「所謂外功,多為打磨筋骨,活動氣血,強壯體魄之用,再進一步,就是合理的釋放內氣,結合筋骨氣血之力,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至於兵刃之法,亦是手腳延伸,將距離放長,殺傷力集中。養生類的拳腳活動之術,雖並不涉及攻伐手段,但是鍛煉的基礎根源,卻應該和外功修鍊是一致的。」

「張三丰百歲創出的太極拳,簡化簡化……不也成了養生拳?既然可以逆推,那自然也能順著方向,將這些養生類的拳法、招式,進行順勢推演,從無中化出有來。」曹柘心想。

之所以曹柘敢有這樣的想法,還是篤信了自身現在的悟性。

神鵰俠侶中的張君寶,也就得了部分九陽殘篇,以及一個載有羅漢拳的鐵羅漢,後竟以二者為武學根基,逐漸成為了武林中的一代大宗師。

雖不否認,他後續浪蕩江湖時,定也收集獲取過其它武學,但那也屬於積累的一部分。

其實質上,與曹柘現在正做的,沒有本質區別。

又半月,曹柘以三套不同的養生拳為基礎,結合前世對形意拳和太極拳的一點模糊認知,創造了一套象形十二勢以及簡化養生版太極拳。

前者以模仿所見十二種獸類的攻擊姿態,將積蓄之勢釋放出去,獲得內力與拳腳之力結合疊加的力道。

由於未曾與任何人印證,曹柘也無法確認,自己創造出來的這套象形十二勢,究竟達到了什麼程度。

至於後者……就完全就是玩笑之作了。

太極拳的拳理太高,真要化作切實可用的武學招法,也需當了解和學習大量的相關知識,有觸及核心的底蘊與領悟,並不是模擬出一兩個動作形態,知道一些似是而非的口訣,便能完善完成的。

不過曹柘也有信心,在這個身體最多三十歲以前,將完整的太極拳復原出來,以此達到原本張三丰百歲之齡,才能抵達的高峰。

將太極拳暫且束之高閣後,曹柘又從藏經閣內汲取養份,逐漸將象形十二勢,簡化為了降魔八法。

應用了佛家之中,八部天龍為其精義內核,象形之法逐漸朝著神話形象靠攏。

八部天龍意為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八位佛家神道怪物,其本相類獸類人,曹柘雖不曾見過八部天龍,卻見過一些對應的獸類,譬如雕、蛇、鷹、虎等等,半結合實際,半幻象猜測,以之定心孕神,揮拳劈掌之間,誦念經文,加強意志,貫徹氣息。

拳腳動靜之間,竟然也因釋放逐漸強大的內力,而於荒僻之地,形成了些許氣象。

縱橫起落,隱隱有風雷之聲協同。

即便曹柘沒有真的完整見過此世界的上乘武學是何等模樣,只是偶爾路過武僧們的練武場時,撇得一鱗半爪,卻也能感受的出來,他所創造的降魔八法,雖難免有些基礎不足之處,卻有崢嶸之姿,若是補全基礎部分,未來未必不能與一些上乘武學爭鋒。

這樣的成效,非只是得益於張君寶那不似凡人的悟性,更得益於曹柘兩世積累的見識,以及較為開闊的視野與腦洞。

哪怕是還原成張君寶本人,受限於個人的年紀、見識等原因,他也無法在這樣的年紀,創出這樣的武功來。

隨著習武練氣,曹柘的身體開始快速發育。

對營養的需求,也逐漸增大。

九陽神功雖可采天地之氣入體內,如萬川入大江,明月照清風一般,一口真氣自給自足,無須如許多內功一般服藥練氣,算是對資源需求不高的神功,但是曹柘研習降魔八法,也要消耗大量體能,寺廟供給的那點粥食,著實也不夠吃。

曹柘逐漸便逐漸打起了滿山野味的主意。

「追趕野味,擊殺獵物,需要用到輕功和暗器……要不我先再創造一門輕功,一門暗器手法再說?」曹柘這般想著,腦海中隨隨便便,就同時模擬出了一套輕身提縱之術的行功路線,以及一套以樹枝、石子等物為依憑,投擲的暗器手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