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我們的衛星發生了軌道偏移!

在決定進行反重力核實驗的時候,趙奕就只是通過對空間的研究,猜測空間阻隔可能會影響到核反應,但具體會影響到什麼程度,還需要真正的實驗給出結論。

在進行了反重力核試驗以後,實驗結果帶來了很多,為後續發現空間罩打下基礎。

實際上,到這一步的生活,還只是限制在光子形成空間阻隔的研究,並沒有牽扯到真正的空間解析。

現在不同了。

光子和空間的十三組列式,對光子和空間的關係,進行了詳細的解析,同時也讓趙奕對空間更加了解,並知道一些特性。

比如,當空間擠壓效果弱化的時候,不會影響到無質量粒子的最高速度,也就是說光子、中微子等粒子,在空間阻隔區域內依舊能實現光速。

但是存在質量的粒子,因為受到空間擠壓弱化的影響,最高速度就會受到限制。

其實也很好理解,空間擠壓是來自四面八方、粒子內外的,有了擠壓力的不斷作用,才能提升粒子的活躍度,否則粒子活躍度就會下降,就像是水裡的魚一樣,他們能在水裡自由自在,放在壓力更小的空氣中,根本不可能游的起來。

這個舉例並不是很恰當,也可以輔助去理解了。

總之,趙奕對空間有了更多的認知,也就能肯定粒子在空間阻隔區域內,最高速度會存在上限。

在不受到空間阻隔影響的情況下,粒子的最高速度就是光速,也就導致核聚變反應,幾乎不存在可控的上限,反應過程中必須要加以控制。

如果粒子的最高速度存在上限,那麼反應速度就會穩定起來,也會讓核聚變速度穩定下來。

當然了。

具體到空間阻隔和粒子速度的關係,趙奕也無法計算出來,因為他對於核物理,了解的還是不多,具體的數據還是要依靠實驗解決。

聽到了趙奕的說法,陳澤書有些激動,他驚訝的問道,「你確定嗎?」

「當然!」

趙奕肯定的點頭。

陳澤書眉頭思考著說道,「如果在空間阻隔的區域內,粒子的速度存在上限,理論來說,核聚變就是穩定的,但還是要看具體的上限。」

「如果上限是能夠接受的,反正過程中,只需要保證空間阻隔效果穩定就可以了。」

「那麼核聚變裝置,就不再有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關~~」

陳澤書說到最後,語氣都變得激動起來,他一直在從事相關研究,很清楚可控核聚變裝置的難點,就是控制約束核聚變狀態。

一個是約束反應速度。

核聚變是指數型爆發的反應,比如,氘核或與氫原子核互相碰撞的反應,實現溫度就高達五千萬攝氏度,氘核和氘核的聚變反應,則是要一億攝氏度的高溫才能進行。

正是因為非常苛刻的反應條件,才會有『有原子彈點燃氫彈』的說法。

這也就是『點火』難度。

在完成了點火以後,核聚變就會快速發生反應,比如,最開始是兩個原子核發生反應,兩個會傳導給四個、四個會傳導給八個,以此類推,指數型爆發快速增長,溫度很快就達到無法控制的程度。

如果完全不去進行控制,就是氫彈爆炸的原理了。

可控核聚變肯定要對反應過來進行,但指數型速度增長的爆發反應,控制難度非常的高。

反應速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反應溫度。

當核聚變發生的時候,溫度也會跟著快速上升,一億攝氏度只是理論的『粒子溫度』,是粒子速度、狀態的一種解釋,但因為粒子的密度不高,傳導到外層的溫度就沒有那麼高,但外在的溫度也會受到的巨大影響,溫度不控制好很容易燒壞裝置本身。

等等。

核聚變的約束問題,就是可控核聚變的最大難點,而約束核聚變的方法有好幾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磁場約束,採用磁場約束粒子的方式,理論上確實能控制核聚變,但製造能約束核聚變的磁場,不考慮消耗經費的情況下,本身也需要大量的能量,或許還要超過核聚變裝置本身的輸出能量。

這就是得不償失了。

任何一種能源裝置想要實現應用,都必須要做到輸出大於輸入,也就是能源裝置的輸出要大於實現能源供給耗費的輸入。

核聚變裝置最大的問題,就是約束控制聚變反應耗費太大。

如果不考慮約束控制反應問題,實現讓裝置輸出大於輸入,就變得非常容易了。

其他的技術難關,也不過是點火、能量輸出裝置的設計,也包括和反重力裝置的搭配。

等等。

這些都是能解決的問題。

陳澤書頓時變得非常激動,他和趙奕確認了好幾次,才相信空間阻隔狀態,粒子的速度存在上限,都忍不住馬上就進行實驗。

當然。

牽扯到核聚變實驗是非常複雜的,每一次實驗準備都需要很長時間,經費消耗也是非常龐大的。

負責的高層領導就在旁邊,他馬上說道,「您都聽到了,我認為,馬上要開始反重力核聚變實驗!」

高層領導也深吸了一口,他的心裡也非常的激動,只是沒有陳澤書表現的那麼明顯。

他點頭道,「如果是確定的,肯定會全力支持。」

「你們所打申請吧,這不是簡單的實驗,還牽扯到董利華的團隊,還有……趙院士!」

高層領導看向了趙奕。

趙奕點頭道,「我已經強調了好幾遍,空間阻隔區域內,粒子的最高速度會受到限制。」

「而且我也非常確定,核聚變反應是存在上限的。」

「這項實驗完全沒有問題,是必須要做的。」

他說著顯得很淡然。

實際上,趙奕來核能研究所的目的,是想看看核裝置研發的怎麼樣,核裂變裝置也是可選項之一,因為核裂變反應堆研究是有基礎的,研發速度就會快上許多。

核聚變裝置也是目的之一,未來核聚變取代核裂變是必然趨勢。

他沒有想到的是,核裂變裝置被直接否定,那麼就只能超前的,直接研究核聚變裝置。

雖然空間阻隔區域內,核聚變反應是可控的,但畢竟是一種全新的研究,沒有任何可借鑒的資料,研發過程中肯定會碰到一系列問題,速度就會慢上許多。

那麼空中堡壘的設計、製造,也肯定會跟著拖後。

這是遺憾的地方。

趙奕也很期待空中堡壘,他希望能製造出來,能親眼看看、上去體驗一下,依靠自己的理論,製造出來的飛行堡壘,想想都感覺很激動。

現在看來不得不延後了。

當然了。

其實想要實現也很簡單,反重力團隊一直在做研究,有幾次讓裝置漂浮的實驗,已經有好多相關人員,都上去體驗過了。

不過趙奕還是希望登上的是真正的堡壘,而不是一個只能做到漂浮的實驗裝置。

……

在回程的路上,高層領導一直都在和趙奕談核聚變裝置問題,他顯得十分的激動,因為他明白可控核聚變代表了什麼。

「那就是未來!」

這種說法顯得很模糊。

結合實際來說,可控核聚變代表了國內能從軍用動力層面,直接反超國外的先進技術。

比如,大型艦艇核動力技術。

M國才擁有完善的大型艦艇核動力技術,若是能製造可控核聚變裝置,就能製造出更高效、使用時間更長並且污染很小的核動力裝置。

那麼國內就能在艦艇核動力裝置上,形成了直接的反超,就能建造出噸位更高、航行速度更快的超大型航空母艦。

這還只是一方面。

可控核聚變裝置,軍事上的應用潛力,可以說是無限的。

從民用角度來考慮,可控核聚變裝置的能源成本,不一定會低於化石能源,但這項技術卻代表了未來,化石能源畢竟是有限的,而可控核聚變的原料,可以使用大海中的氫和氘,原料可以說是無限的。

等等。

只要深入去思考一下,就知道可控核聚變是有多麼重要。

當然了。

現在都只是暢想而已。

趙奕對於『暢想』的興趣不大,他和高層領導說了幾句,就轉到了現實話題,「現在主要是先研發出,可控核聚變裝置,我覺得,這項研究,最少也要兩年時間,還是在設計無阻礙的情況下。」

他的意思是自己參與裝置設計。

因為牽扯到空間罩當隔離層,空間阻隔作為反應環境,他也不可能逃開裝置設計工作。

但是需要花費兩年時間,也感覺十分漫長了。

高層領導驚訝的張了張嘴,問道,「只要兩年?」

「兩年,還不夠長啊?」趙奕驚訝的反問道。

高層領導覺得自己和趙奕,時間觀念似乎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