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戰鷹-1設計定型

任誰都能看的出來,紅風工業的股價大漲,純粹是趙奕個人的明星效應,只是多數人都沒有想到,趙奕個人的明星效應,竟然能達到這種程度,讓紅風工業的股價一躍上漲七成還要多。

紅風工業的上市公司部分,在國內股市中並不顯眼,只有兩百多億的市值,隨便一翻就能能輕鬆找到很多。

但是,那是相對整個市場而言,無論怎麼樣也是兩百多億,上漲七成就等於凈流入超過一百四十億,一個月凈流入一百多億,放在國內證券市場的龍頭股上也很可觀了。

所以有的『證券專家』就紛紛表示說,「趙奕用一億撬動了兩百億。」

這不是誇大其詞。

因為在交易的中途還有很多賣家,甚至有一些小機構買了紅風工業股份後,幾天發現上漲了十幾個點、二十幾個點,也就打住趕緊找機會賣掉了,說兩百多億並不算多。

在一個月過去以後,市場的反應也平淡了許多,好多證券專家也站出來,繼續表示,「投資要嚴謹、理智,應該做價值投資,而不是跟風。紅風工業的股價相對於盈利處在絕對高位。」

這是事實。

只要仔細一研究就能發現,紅風工業的股價虛高很多,他們過去幾年的利潤率,甚至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去年紅風工業的總營收為180億左右,分配給股東的凈利潤只有3億元。

這還是凈利潤增長後的數值。

紅風工業能實現凈利潤增長,是因為向另一家大型國有船舶企業,出售了所屬分公司19%的股權,帶來了十一億的直接收益,而追溯到前年、大前年,紅風工業一直都是持續虧損的,一家持續虧損的重工企業,投資價值就可想而知了。

當市場逐漸變得平穩以後,好多證券分析專家都表示,「紅風工業的股價處在絕對高位,接下來會迎來一波持續下跌,有賺到錢的投資者,都可以找機會拋售了。」

但是,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大概是多數人都在觀望,持股的大機構也沒有動作,紅風工業的股價還是被支撐起來了。

紅風工業的股價問題,鬧哄哄過了一個多月,趙奕也頻繁的收到採訪預約,大部分都被直接推掉了,現在輿論稍稍有了平息,他知道應該站出來說幾句,表達了一下自己的立場,也說明一下『不是自己在炒作』,否則國家的院士背負炒作股價的嫌疑,形象上也有點不太好。

「我是不建議跟風做投資的。」

趙奕接受了電視台記者的專訪,「看輿論都說明星效應,首先,我不是明星,其次,我只是個人購買了紅風工業的股票,紅風工業把消息披露出來,也沒有提起我的名字。」

「我並不希望看到自己影響到市場上投資者的決策,包括機構也好,普通投資者也好。說實話,我不懂股市。」

「不懂,從來沒研究過!」趙奕說的非常認真,他是真的不懂股票投資。

「看一些不太好的輿論說,我在這一波投資上賺到了錢,我投資了一億,一個月賺了幾千萬。但是我並沒有出售,短期內也沒有出售的打算。」

「在我看來,某一支股票,一段時間內上漲幾十個點,有幾個漲停,也算是正常範圍吧?紅風工業的市值增加一百多億,但和我並沒有關係,我擁有的還是那麼多股份,只要不賣,就賺不到錢。」

「好多證券專家說還是要價值投資,我也同意他們的看法。區別是……」

「我認為紅風工業有投資價值,所以我才做投資,就是這麼簡單。他們認為沒有價值,我認為有價值,區別是在這裡。至於分析的什麼利潤率等等,我不太懂,但我想,我想,投資是一件長期的事情,我認為未來有價值,並不代表現在。」

「我想在這裡提醒一下各位投資者,投資一定要冷靜、謹慎,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人云亦云……」

趙奕接受採訪說了很多,大多就是表達自己的態度,中途也注意提醒投資者,投資需要更冷靜一些,跟風做投資是不理智的。

這就足夠了。

他能說的就是這些。

如果再繼續說一些引導投資的話,也許會被證券管理部門認為是『違規的』,可能會面臨市場禁入等問題。

所以公眾人物在投資上,口風還是要嚴謹一些,不能說的就不要說。

趙奕接受過採訪就不再理會輿論了,而是專心投入到飛機設計研發中,年後過去了兩個月,戰鷹-1設計也有了巨大進展。

年前的催促還是有效果的。

戰鷹-1設計相關的研發機構,工作效率明顯提升了,年後兩個月該派來的技術人員到來了,他們來這邊和戰鷹特研小組對接數據,詳細的說明設備相關需求。

動力工程實驗室也變得熱鬧許多,好多專業人員來來往往的,讓機械實驗樓像是變成了忙碌的公司一樣。

戰鷹特研小組,實際上就只有三個人,趙奕、雷勇和鮑恩紅。

雷勇和鮑恩紅變得非常忙了,他們承擔了和相關機構技術人員做數據對接的公司,全方位的了解各種設備需求,以及安裝對飛機設計的影響。

之後他們會把詳細的報告提交給趙奕,趙奕則是閱讀這些報告,來確定怎麼對飛機整體的設計進行細化和修正。

飛機設計的細化和修正工作,對趙奕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一般只要研究一番,結果就直接出來了,他也發現有專業人員,提前做交接工作的好處,工作內容到他這裡,就會變成直接的『設計題』,而不是再去討論附帶要求之類的。

有些時候甚至連學習幣都不用消耗,只是簡單的修正設計,一下子結果就出來了。

趙奕的工作重點在於調控外形、部件的電子控制系統。

戰鷹-1的設計關鍵點,就在於外形和部件增添了很多自動控制的部分,其中的重點在於機翼和尾翼,說機翼和尾翼有些籠統,機翼和尾翼的組成部分,有很多都是單獨運轉的。

比如,後緣襟翼。

後緣襟翼是根據需要向下偏轉的翼面,主要用於在飛行的時候增大升力。

戰鷹-1的設計是在高度平穩的時候,讓後緣襟翼自動改變方向,和機身方向整體平行,來減小飛行時的阻力。

相對應的前緣襟翼也類似。

副翼是飛機的主要操作舵面之一,通過兩邊副翼的差動,可以使飛機產生滾轉效果,但平常的時候是沒有用處的,不使用的時候,也可以收縮回去。

其他像是垂尾、方向舵、背鰭,也包括下放的起落架、內置彈倉等部件,都可以根據飛行狀態自動調節,讓飛機時刻處在應對飛機情況以及飛行需求的『最佳狀態』。

這就需要很強大的電子控制系統進行協調了。

事實上。

戰鬥機自動整體調節的電子控制系統,放在國際上都是非常高端的,高端到連M國最先進的戰鬥機,也只有簡單的調節功能,有的調節還需要飛行員手動操作。

整體的自動調節就顯得非常智能化了。

這個技術的主要難度就在於,必須要讓飛行員的操作意圖,被飛機主控制系統清晰的捕捉,就牽扯到座艙操作間,手動控制部件相關操作的感測能力,以及精細的感測控制能力。

感測器不是問題,關鍵還在於控制系統的內部分析。

趙奕很快就完成了主控制系統的框架,後來就發現最重要的還是分析演算法,怎麼樣根據感測器得到的數據,『計算出』飛行員最有可能的意圖,才是主控制系統的關鍵。

當然還有個更簡單的方法,就是給飛機固定設計幾個模式,讓飛機直接做相應模式的轉變,但直接性模式的改變,會讓飛機狀態調整過程中過於僵化,也和外形設計中各個部件,根據風力、風向自動調節的功能產生衝突。

所以必須要設計出三個模式,一個是智能自動控制系統,一切都讓系統做計算,讓飛行員操作變得更加簡單。

一個是嵌入模式形態,固定幾種最常用的模式。

最後就是應急手動控制模式。

在控制系統出現問題,或者處在非常極端的情況下,飛行員可以選擇進入手動控制模式,固定外形幾個部件的位置來應對。

想要最大化發揮戰鷹-1的性能,還是要依靠智能控制系統。

趙奕連續很長時間,都在做智能控制系統,他有種找回『老本行』的感覺,他最初的成就就在計算機演算法上,新的智能演算法還是很有意思的,因為演算法的難度相當高,甚至不亞於破解世界數學難題。

不過趙奕的研發生活相對還是很輕鬆,因為他沒有辦法緊張起來,最大的限制還是來自於學習幣,學習幣基本消耗一空的情況下,他都是積攢一點日常幣,再抽時間做一點有難度的演算法研究。

雖然在趙奕來看,智能控制系統的研發速度很慢,實際上,只是相對於他自己的速度,完成的時間並不慢。

年後三個月時間左右,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