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超對稱性分析論文發布

「《數學物理期刊》?」

愛德華·威騰仔細想了好半天,帶著疑惑問道,「是牛津大學辦的《數學與物理前沿……」

「不是。」

趙奕搖頭道,「是我們國內的雜誌,主辦單位是國內的科學院,好像是吧?具體我也沒仔細研究過。」

愛德華·威騰了解的點了點頭,也不繼續做評價了。

其實他還想吐槽幾句,說怎麼投稿到了一個不知名雜誌,但聽到說是『中國國內的雜誌』,就知道趙奕是想投稿給自己國家的雜誌,支持一下自己國家的數學學術發展。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每一個科學家都會支持自己的國家,會希望自己國家的科技發展的更好。

如果不是M國的科技水平以及影響力,已經是世界一等一的,愛德華·威騰覺得自己也會有類似的想法。

現在趙奕已經有這個能力了。

雖然只是投稿發表一份研究成果,但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就能帶動發表成果的雜誌影響力增大。

雜誌的世界影響力,有一個重要判斷指標是『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的計算方式是,一段時間內發表出的論文被引用次數,除以固定時間段的論文發表總數,按照這個計算方式,發表權重更高、更被關注的論文,無疑會提升雜誌的影響因子。

那些世界最頂尖的雜誌,發表的都是影響非常大的論文,影響因子自然會變得非常大。

普通的學術雜誌很難有重量級論文的投稿,影響因子就很難提升上去。

同樣的,當一篇論文投稿到影響因子低的雜誌,因為受到的關注量有限,就很難被重視起來。

多數學者投稿都會根據自己的成果,來選擇影響因子更高的雜誌,就導致影響因子低的雜誌,只能收到一些『差檔次』的論文,影響因子就很難提升上去。

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趙奕把重大成果的論文,發表到影響因子低的雜誌,完全是等於對雜誌的支持,也就是對自己國內學術發展的支持了。

愛德華·威騰和趙奕了解了下發表雜誌的全稱,並且搜索到了雜誌的相關介紹後,才掛斷了視頻。

這時候,愛德華·威騰回想著和趙奕的聊天,忽然產生一種『被凡爾賽』的感覺,他不知道『凡爾賽』這個詞,但越是想就越覺得鬱悶。

剛才他顯擺式的說起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還以為趙奕真的沒什麼成果,結果對方很不在意的說起,完成了超對稱性的研究。

確實。

趙奕沒有完成超對稱性的直接論證,而是以自己的粒子邊界理論完成的論證,可是『超對稱性』本來也無法論證啊!

超對稱,暫時只是理論上的。

現有的量子物理體系中,每一種基本粒子都有一種被稱為超對稱性的粒子與之匹配,超對稱夥伴的自旋與原粒子相差二分之一(也就是說,玻色子的超對稱夥伴是費米子,費米子的超對稱夥伴是玻色子),兩者質量相同,各種耦合常數間也有著十分明確的關聯。

超對稱自提出已經快三十年了,實驗上卻始終未能觀測到任何一種已知粒子的超對稱夥伴,甚至於連確鑿的間接證據也沒能找到。儘管如此,超對稱在理論上非凡的魅力仍然使得它在理論物理中的地位節節攀升,幾乎在物理學的所有前沿領域中都可以看到超對稱概念的蹤影。

一個具體的理論觀念,在完全沒有實驗支持的情況下生存了將近三十年,而且生長得枝繁葉茂、花團錦簇,這在理論物理中是不多見的,一旦被實驗證實所將引起的轟動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溫伯格(電弱統一理論的提出者之一)所說,那將是「純理論洞察力的震撼性成就」。

當然反過來,超對稱性若不幸被否證,其骨牌效應也將是災難性的,整個理論物理界都將哀鴻遍野。

現在超對稱性都可以說,成為了很多物理理論存在的基礎,但『超對稱性』一直都沒有被實驗驗證,好多數學家、物理學家,也都希望出現一種理論,能支持對『超對稱性』的『所謂對稱』進行全新的論證,並解釋『為什麼實驗中無法發現的理由』。

趙奕,說他完成了。

愛德華·威騰想想趙奕的神色,似乎是在遺憾『沒有直接證實』,都有一股想吐血的衝動,強行排除掉腦中的負面情緒後,他頓時變得精神奕奕,馬上打電話給大學相關人員說道,「注意一下中國發行的《數學物理期刊》,下一期發表以後,我要第一時間拿到,中英文雙版都要!」

「這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愛德華·威騰連續強調了三遍,也讓相關人員一頭霧水。

《數學物理期刊》?

中國發行的?

「這個雜誌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有的人也討論起來,「威騰教授竟然說『很重要』,而且一口氣說了三遍。」

愛德華·威騰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查爾斯·希莫尼的數學物理學教授,他就像是一個『學術明星』,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乃至普林斯頓大學,覆蓋到M國乃至世界學術界內,都擁有無數的崇敬者、仰慕者。

當有人把消息透露出去後,好多人都關注起了《數學物理期刊》,還有的人訂閱了以前發行的幾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他們也只能跟著盯住新的一期,只可惜新的一期還有一個多星期才會發行,他們還需要等待很久。

……

趙奕並不知道愛德華·威騰的感受,實際上,他可不是什麼『凡爾賽』,而是真覺得論證超對稱性,只是一項普通的研究,因為研究本身只是論證『多維空間邊界』體系中的一小部分。

另外,以粒子的邊界理論為基礎,去論證超對稱性,也是無法證明出來的,不能證明的理論,意義肯定就小了許多。

某種程度上來說,趙奕還是很現實主義的,他更在乎那種能證實的研究,而不單純存在於理論中的內容,也許也和主線任務有關,理論上的東西是無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而主線任務需要諾貝爾物理學獎。

和愛德華·威騰的視頻對話,也是很有收穫的。

趙奕在完成主線任務上,有了一點點想法,他所擅長的,或者說完成的物理成果,主要都是粒子數學、理論物理上的,但理論也可能會成為現實。

理論物理並非完全不可證明,就像是希格斯的一系列理論,包括希格斯粒子、希格斯場,最初都只是理論上的,但都已經被實驗所證明。

更加深入研究粒子數學,並以此聯繫現實,推斷可能會存在的現象,並在實驗中得以證明,肯定足以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打破理論與現實的界限,而關鍵就在於研究的更貼近現實。

有些物理理論越是研究,就越是『遠離現實』,就越是發現更多不可解釋的東西,會讓研究者得出一些『不敢相信的結論』,正因為如此,好多著名的物理學家,都從無神論證轉而研究起了哲學、神學。

趙奕可不想變成那樣,他設定的努力方向,是從理論轉為現實,而不是從理論變的更加理論。

所以他研究起了夸克。

當繼續深入進行粒子數學的研究,就繞不開基本的四大力,也是強力、弱力、電磁力以及萬有引力。

強力、弱力是粒子數學繞不開的。

在強力上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夸克,現有的物理體系中,夸克擁有一種反邏輯的作用力特性——

距離越遠,吸引力越強。

這就是強力。

實驗中從來沒有發現過單獨存在的夸克,科學實驗分析出夸克之間的距離越遠,吸引力就越強,夸克就無法距離太遠,因為會被強力強行牽扯拉伸到一起。

趙奕思考著『賦予質量』的理論,覺得強力就是突破點。

強力的存在是反邏輯的,正因為反邏輯才會有異常,才有可能成為愛德華·威騰口中,所謂『質量是更高維度的顯現』的說法。

如果質量是更高維度的顯現,自然是三維現有的理論無法解釋的。

不過想要具體的去思考、做研究,還是要基於很多的資料,以及其他方面的靈感,想要把粒子的邊界理論,和質量的產生結合在一起,和四大力結合在一起,第一步如何去跨越,是非常有難度的。

很快。

一周多時間過去了。

這天《數學物理期刊》發布了最新一起的內容,本來發布的流程是,中文版雜誌最先刊印,半個月後才節選兩期內容,刊印一期英文版雜誌,但因為趙奕的『超對稱性論文』投稿,編輯部乾脆臨時做了調整,一口氣發布了中英文雙刊。

《數學物理期刊》放在國內還是很有影響力的,刊印後馬上送到各個訂購機構、個人手中,也會在固定的書店以及網路上進行發售。

雜誌負責發售的部門,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額外接到了一些海外的訂單。

事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